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論文開題報告

才智咖 人氣:7.44K

 論文題目:網路時代知識生產方式轉型研究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論文開題報告

問題的提出

毫無疑問,國際網際網路①的崛起,是20世紀下半葉人類社會最為重要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事件之一。生活在網路時代的人們,會意識到世界正在經歷由A到B,即自原子(atom)時代向位元(bit)時代的轉變;會發現自己生活在兩個“世界”之中:一個是由具有廣延性的原子構成的物質世界,一個是由幽靈般的位元(bit,指0和1組成的計算機二進位制數位)構成的網路世界。位元,作為“資訊的DNA”,不同於原子,它既沒有重量,又容易複製,且能夠在網路世界以光速進行快速傳輸。《數字化生存》一書的作者,美國網路文化的重要吹鼓手尼葛洛龐帝概括道:“資訊高速公路的含義就是以光速在全球傳輸沒有重量的位元。”在當代,位元正迅速超越原子而成為構建人類社會的基本要素,重新組織著人們的日常生產與生活。藉助於位元,人們可以徹底擺脫物理時空的諸多現實條件的限制,在無遠弗屆的網路空間裡共享海量的資訊資源,在觸角延伸的資訊高速公路上實時參與多維的複合交往。生活在網路時代,人們之間的距離“消失了”,時間差“沒有了”,地球變成了“村莊”.對於人類而言,網路事實上已經成為一定社會形態的基礎性物理架構,用海德格爾的術語來說,網路作為一種技術“座架”,實際上為我們的生存和理解設定了基本框架,自網路誕生後,我們所有的生存和理解方式,都無法逃逸出這種框架之外。

知識生產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文化活動。就其實質而言,人類的知識生產不過“是生產知識產品的活動或者過程”氣《現代漢語詞典》對“知識”解釋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知識作為人們在日常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靜態資訊,作為人類認識活動的自然結果,本質上是精神對現實的客觀把握。可以說,人類在日常生產生活實踐中,每天都在觀察、感受客觀世界的基礎上作出認識的歸納與總結,這實際上都是在進行知識生產。“廣義的知識生產,除科學研究和科學品的生產外,還包括文學品、藝術品的創作,即文化品的生產。”但本文所討論的知識生產,還是一種狹義意義上的知識生產,主要是指一種建基於資料和資訊之上的知識挖掘和知識發現活動,特別是指當代的科學研究活動,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活動。對於科學研究,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而言,知識生產最重要的基礎性材料就是文字和資訊,科學研究者的大部分工作就是採集、處理、傳輸以及輸出各種文字與資訊。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電子計算機和網路技術所構築的虛擬空間,戲劇性地改變了知識的儲存、表達、傳播和共享方式,對當代的知識生產活動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在網路時代,“網路就是計算機”對於每一個聯網的計算機使用者而言,整個網路的各種軟硬體資源都可以為其所用,每一個思考大腦的後面都有無數的大腦與之相連。網路作為電子化的知識合成器,在改善知識生產環境,提高知識生產效率,轉變知識生產組織結構,革新知識生產方式等方面都發揮著基礎性的重要作用。網際網路不僅是一個全球規模的資訊和資源寶庫,也是全球幾十億網民自發自主建立起來的自組織的全人類共有、共享、共管的電子時空。在這一特殊的時空裡,知識和資訊載體的位元化導致人類思想交往的成本幾乎為零,而電子傳輸的瞬時性則使得人類可以做到知識的即時共享與互動利用,這表明知識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人類基於網路平臺的知識協同創新能力越來越強。電子網路的出現,革命性地改變了傳統的知識生產方式。

(一)知識生產的社會性研究

知識生產是人們運用大腦智慧來發明、發現、創造各種新思想、新觀點、新理念與新方法的社會性活動。雖然任何知識歸根結底都是個人大腦思維活動的產物,但在知識生產過程中,人從來不是單獨地從事思維創造活動,人的思維自產生以來,除了從直接的社會實踐中獲得知識外,還要學習前人、他人積累的知識,每個人的思維都要以一定的知識作為基礎;此外,個體生產的知識要進入公共知識系統,還必須經歷一個複雜漫長的“社會化之蹄”的選擇淘汰過程。因而,知識生產事實上總是在一定的群體之中進行的。特別是進入電子網路時代後,知識的存在狀況發生了重大變化,那種不依賴任何交流與對話的知識生產活動變得更加難以想象,可以說,傳統的個體知識生產論產生的社會語境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個體知識論的歷史侷限性日益明顯,知識生產具有益愈強烈的社會性。

(二)集體智慧與全球腦研究

英國哲學家羅素提出:“科學知識的目的在於去掉一切個人的因素,說出人類集體智慧的發現。”⑤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是指由許多的個體通過合作與競爭中所顯現出來的智慧,它顯示的是小組、團隊、社群乃至整個社會進行學習,解決問題,計劃未來,理解和適應內部環境和外部世界的能力。集體智慧是對分離的個體智慧的有效整合,是對個體智慧的合作與凝聚。在電子網路時代,大量鬆散的個人與計算機通過網際網路被連結在一起,成千上萬的人的智慧可以通過網路得到彙總和提升,從而表現出高度的整體智慧。例如,谷歌公司通過收集數以百萬計的人建立和連結的網頁,然後利用這方面的知識,解答使用者的疑問,顯示出驚人的集體智慧。或者在維基百科中,數以千萬計的世界各地的人們幾乎完全志願地自發組織起來,共同創造一個非常巨大並且是高品質的知識產品。最經典的例項就是Linux作業系統的開發,通過幵放原始碼軟體運動,這一開發活動成功地邀請到全世界的愛好者共享和改進這一原創性軟體,千萬網友的共同參與,把Linux加工成一個功能完備的作業系統,從而引發了一場軟體革命。

(三)電子網路對知識生產方式影響研究

這部分研究與本論文關聯度最大,但到目前為止,能看到的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並不多,特別是從哲學及認識論、知識論角度開展的研究,還比較少見。其中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侯若石的《當金錢不再至上--知識生產革命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書,雖然主要是從經濟管理的視角切入,但其致思方向與本論文有較大交叉之處,讀來有相見恨晚之感。在該書中,侯若石教授認為,人類經歷了兩次經濟革命:物質生產革命和知識生產革命。以符號操縱的網際網路是知識生產的媒介,電子符號技術體系開啟了知識生產革命。知識生產革命塑造了全球大腦,產生了全球意識,由此,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應著眼於人類與世界的協同進化。知識生產革命改變了經濟形態,也改革了經濟制度。只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世界結構才能在進化過程中不斷優化,人類發展才大有希望。該書提出的共同平等生產組織方式,即便是對於一般性知識生產關係的建構也有重要啟示意義。

(四)電子網路時代的讀寫問題研究

電子網路作為一種極大改變語言文字的書寫與表達的新載體,實現了語言文字的本體論轉移,知識載體的電子化、虛擬化對於當代知識分子的認識與思維方式,特別是閱讀與書寫方式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顯然,讀寫問題是知識生產中的一個最為顯著的表現形式。當然,從以上對電子網路時代知識生產的研究述評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內外對這一領域其實已經取得一批高質量的學術成果,但也存在一些有待發掘與拓展的空間。

第一,從研究的內容看,目前國內的研究還比較零碎,缺乏相應的整合。除了少數幾篇論文直接涉及電子網路時代的知識生產外(如瞿旭蔑的博士論文《網際網路平臺上的知識生產》,楊丹的《網路時代的社會科學知識生產》,以及少數幾篇討論維基的專題論文),國內對於電子網路之於知識生產的影響還缺乏系統全面的研究,不少學人的思考還處於一種感性直觀的階段,研究多限於現象描述、經驗總結、價值評價,還缺乏系統的,有深度的哲學反思。對國外諸如集體智慧、全球腦等概念還處於消化引進階段,未能轉化為對網路時代知識生產方式的獨特思考。

第二,從研究的方法看,目前國內的不少研究還侷限於描述性分析,不少研究拘泥於原有的知識生產研究框架,以舊的理論正規化來套電子網路,對電子網路之於知識生產的革命意義還缺乏有一定哲學高度的思辨與認知,還不能站在歷史與未來的巨集闊視域考察電子網路時代知識生產方式轉型的歷史意義。

第三,從研究的領域看,目前國內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比較分散,人文學者、傳媒學家、圖書情報工作者以及經濟管理研究專家對此問題涉獵較多,但囿於學科及門戶的束縛,還缺乏打破多學科界限的綜合性研究,特別是缺乏從哲學認識論高度的全景式反思性研究。圖書情報工作者、經濟管理研究專家往往多隻關注網際網路給知識生產帶來的正面影響,對其負面價值的考察往往付之丨閾如;人文學者、傳媒學家往往過多強調電子網路對於知識生產的消極作用,過多站在技術批判的角度否定電子網路之於知識生產的歷史意義,不能冷靜客觀地看待知識生產網路化轉向的歷史大趨勢,由此,也妨礙了我們對未來進一步調整網路時代的知識生產關係的超前思考。

本文總體思路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採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合理借鑑現象學和解釋學的研究成果,綜合媒介認識論,網路傳播學,知識社會學,認知科學、資訊哲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結論,對電子網路時代的知識生產方式問題展開多學科的綜合性研究。

(1)在知識本體論研究方面,通過對英國哲學家波普爾“三個世界”理論的辨析,特別是對客觀知識世界的辨析,試圖為電子網路所構造的虛擬的知識空間找到合理的定位,這也為本項研究制定一個巨集觀的思維框架。

(2)通過對人類自誕生以來的知識生產方式的歷時性回溯思考,特別是對口傳時代、文字印刷時代、電子網路時代這三個不同時代知識生產方式的'比較研究,努力尋繹到電子網路這一“次生口語時代”知識生產方式較之於原生口語時代的辯證發展規律。

(3)通過對電子網路興起歷程的回顧,特別是對那些在知識生產方面貢獻出原創性思想的計算機及網際網路技術先驅的回顧,可以進一步加深我們對知識生產網路化轉向的歷史趨勢的正確理解與把握。對知識生產網路化轉向的正面與負面歷史效應的辯證分析,可以為我們避害趨利,從而建構適應於網路時代的知識生產關係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4)對集體智慧與全球腦幾個深刻影響網路時代知識生產方式的關鍵詞展幵更進一步的研究,可以使我們對知識生產網路化的未來發展趨勢有更清晰透徹的理解,這兩個極富想象力的概念將極大提升我們對知識生產網路化轉向的緊迫性必要性的認識,有助於我們站在全球高度,制定出與計算機網路這一技術平臺相適應的知識生產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