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論文提綱

才智咖 人氣:2.22W

論文提綱寫好後,其實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這就是提綱的推敲和修改。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論文提綱。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論文提綱

論文題目:跨國公司在華併購的市場結構效應研究

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序的加快、市場自由化趨勢的增強、網路資訊化技術的應用,國際分工和國際生產越來越向範圍更廣、層次更深的方向發展,跨國併購的規模愈益擴大,地位愈益重要,並逐漸超越、取代新設投資,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導方式。跨國併購的湧入,給東道國市場帶來了新的競爭機制和市場行為,必然會改變東道國市場的壟斷和競爭狀況,影響到東道國市場的集中度、規模經濟、進入壁壘和產品差異等各項指標的變化。

跨國公司併購在我國是否構成市場壟斷,以及如何防範跨國公司的壟斷意圖得逞、如何充分實現並加以利用跨國公司在華併購的積極市場績效,削減其不利影響,是我們當前必須面對和解決的現實問題。因此,研究跨國公司在華併購的市場結構效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選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首先,在界定若干基本概念的基礎上,進行了相關理論回顧。在對研究現狀進行簡單述評的基礎上,從產業組織視角全面分析跨國公司在華併購的市場結構效應,即跨國併購對我國市場結構、市場績效的影響。跨國併購主要對決定市場結構的四大因素:市場集中度、規模經濟、進入壁壘和產品差異化產生影響,進而由此影響市場結構,從而共同決定市場績效。

一般說來,跨國併購具有壟斷市場的強烈願望,能夠提高我國市場集中度;通過內在效應和外溢效應,擴大規模經濟;提高經濟性進入壁壘;既有削弱我國產品差異化程度的一面,又有提高我國產品差異化程度的另一方面。而對市場績效的影響,一般說來由於增加市場份額,會提高行業利潤率;由於擴大規模經濟,會提高產業規模結構效率;促進技術進步等。但是,在現實中其表現會有所差異,甚至有可能得出相反的結論。其次,通過選取一個接近於寡頭壟斷市場結構的現實行業進行重點實證分析,即以汽車製造業為例,翔實探討了跨國併購對我國汽車製造業市場結構及市場績效的影響。在對跨國公司在我國汽車製造業併購和世界併購進行簡單介紹的前提下,回顧了跨國併購前的我國汽車製造業市場結構和市場績效情況,考察了19xx-20xx年間跨國併購對我國汽車製造業市場結構及績效的動態變化,並與跨國併購之前的市場結構與績效進行了簡單比較,通過市場集中度由降轉升,發現我國市場結構由跨國併購發生之前的'封閉的計劃主導的寡佔Ⅲ型不斷向開放型的市場主導下的高度寡佔型轉變;規模經濟顯著擴大;產品差別化程度升中有弱;進入壁壘高低不悖。在此之下的市場績效表現在以下方面:產業資源配置效率由降轉升;產業規模結構效率改善不大;產業技術進步變化不明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負效應。再次,對未來汽車行業跨國併購發展之下的市場結構效應進行了若干預測。

論文認為,未來跨國汽車公司進行壟斷性併購的可能性極小,在保證競爭的前提下,會繼續提高我國汽車製造業的市場集中度;進一步發揮規模經濟、提高產品差異化程度和提高經濟性進入壁壘的總趨勢不會改變。我國汽車製造業行業利潤率繼續逐步接近於國際汽車市場的行業利潤率,趨向穩定;但是,跨國公司通過申請專利、技術鎖定等方式控制汽車核心技術的狀況難以改觀。最後,經過以上的分析,得出跨國汽車公司在華併購並未構成壟斷,跨國汽車公司在華併購提高了汽車行業市場集中度,有利於我國汽車製造業市場結構向成熟、開放的寡頭壟斷市場結構轉變等結論。並針對跨國併購對市場結構、績效的雙重作用,目前市場和併購中存在的各種障礙,提出繼續引進外資,鼓勵跨國兼併和國內重組等政策建議。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從動態的視角下,辯證地看待和考察事物的兩重性,將理論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一般分析和個別研究相結合。

摘要4-6

Abstract6-10

 第一章 引言10-18

第一節 研究背景、物件及意義10-11

第二節 國內外文獻綜述11-16

第三節 研究角度、方法及結構安排16-18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關論述18-26

第一節 跨國併購的基本概念18-20

第二節 市場結構、市場績效的概念及相關論述20-26

 第三章 跨國併購對我國市場結構效應的理論分析26-31

第一節 跨國併購對我國市場結構影響的因素分析26-29

第二節 跨國併購對我國市場績效影響的指標分析29-31

第四章 跨國併購對我國汽車製造業市場結構效應的實證分析31-54

第一節 對選取的汽車製造業的說明31-33

第二節 跨國公司併購我國汽車製造業概況33-39

第三節 跨國併購前的我國汽車製造業市場結構、績效簡析39-42

第四節 跨國併購後的我國汽車製造業市場結構效應探析42-52

第五節 對汽車製造業跨國併購發展之下的市場結構效應若干預測52-54

第五章 基本結論及政策建議54-57

結束語57-59

參考文獻59-62

附錄62-64

致謝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