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寫作的5點心得體會

才智咖 人氣:2.41W

1.做學問前先做人

學術論文寫作的5點心得體會

具體怎麼做人,做一個受歡迎的人,本人還在不斷摸索,但最近經歷的一些事,讓我深刻體會到,做任何事前都要謹言慎行、謙虛謹慎、尊重他人以及考慮他人的感受。這和學術論文寫作一樣:

寫論文時,引用別人觀點時,不能斷章取義,要客觀地反映前人的研究成果。

寫論文時,不能過分誇大自己的研究意義;要借鑑前人學者的觀點時,必須引用別人的觀點,不然就是抄襲,就是學術不端。

寫論文時,無論是用英語,還是漢語。心中都要有讀者意識,做到作者責任型(writer-responsible),而不是讀者責任型(reader-responsible)。

論文的引言、理論框架、研究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都是一脈相承的、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單獨孤立的。因此,在論文寫作中,應該注重邏輯銜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減少讀者的閱讀負擔。

2.大量閱讀文獻

讀文獻的目的主要有兩個:(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瞭解當前研究現狀,寫論文前常常沒思路,或者卡殼的主要原因是文獻讀得太少。楊絳先生曾經說過,你的問題是想太多,而書讀得太少,其實學術研究也是一樣的道理。上週末四川外國語大學的王寅教授來我校參加第二屆全國英漢對比與翻譯研究學科建設高層論壇,王老師就在會上指出,現在很多學者書讀得太少,理論沒有吃透,就瞎說話,寫文章,誤人子弟。

(2)找出前人的不足之處。不足之處,可以是研究方法的問題,如語料選取不夠科學,不具可比性;也可以是研究視角的問題。

在寫論文前,儘可能地將所有要閱讀的國內外文獻蒐集到(主要包括理論框架、研究物件的綜述文章、利用理論框架分析研究物件的期刊文章),然後取之精華(國外、國核心心期刊、博士論文),棄之糟粕(一般刊物、碩士論文)。但也要與時俱進,多去期刊閱覽室看看,及時跟進最新文獻,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好的文章一定要多讀,邊讀邊做筆記邊寫作,把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都記錄下來,哪怕是文章裡的圖表也要仔細分析一下,看看為什麼柱狀圖,餅狀圖?再用一句話概括,並總結不足之處(當然有時候之處不是立馬就能看出來的,可能在文獻閱讀量達到一定量之後才有效果;不同時間段讀論文的重心也不同,在寫研究方法時,多模仿前人在研究方法的寫作風格,取百家之所長。

3.多與導師溝通

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如遇到瓶頸,要及時和導師溝通,導師的每句話可能都會給我們開啟寫作思路,讓我們少走彎路,所以要珍惜每次和導師溝通的機會。熟悉導師的寫作風格,可以不瞭解導師寫的具體內容,但一定要對導師的論文進行“體裁分析”。

4.提高使用工具的能力

由於現在期刊基本接受電子版論文,所以務必提高一些常用辦公軟體的使用,如:提高工作效率和論文的“顏值”。例如:Word中的繪製各種圖表(柱狀圖、條形圖)、SmartArt的方法、表格的邊框底紋、特殊符號的使用,比如“→”等一些常用符號;Excel中相對引用和絕對引用F4的技巧;基本求和函式的使用;學會運用360雲盤,可以保證在寫作過程中實時更新,論文寫作過程就像進行一個專案,風險管理很重要!

5.每天寫一點,持之以恆

最好保持每天寫作的習慣,不然當我們有事耽擱了,我們就會發現之前的思路有些模糊了,再要重新拾起來就要花更多的時間。

很多人讀研並不是為了將來畢業後從事科學研究,相信多數人只是為了拿一張碩士研究生的證書,然後給就業增加砝碼。但其實做學術研究的過程,可以培養很多嚴謹的科研品質,“悟”出其中的道,對今後一生的工作和生活都會大有裨益。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