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才智咖 人氣:1.14W

《血戰鋼鋸嶺》近期上映的一部戰爭歷史電影,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血戰鋼鋸嶺》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1】

第一次3d觀影體驗,我給了《血戰鋼鋸嶺》。說說血戰鋼鋸嶺觀後感吧。影片伊始,驚歎於d技術帶來的奇特效果:汽車啟動時座椅下方會傳來真實的轟鳴聲;畫面切換到叢林山間時,整個影廳適時的瀰漫出泥土芬芳;更神奇的是,男女主春心蕩漾時,座椅也會應景的隨之起伏。加上覆古精緻的畫面、過分美麗的女主、各種甜蜜的戀愛橋段、多到害羞的吻戲……一切的一切,都讓人感覺這不是戰爭片,而是一部普通的愛情文藝片。

但當道斯進入軍隊,來到一個完全由男性構成的世界,畫風開始突變,美國大兵們荷爾蒙爆棚,配角個個出彩,隊長在訓練新兵時貢獻了最多的笑點。道斯因為自己不碰槍不殺人的信仰,遭受其他人的各種瞧不起和排擠,軍方更是企圖以精神有問題把他趕出部隊。在各種刁難面前,作為一名覺悟不高的女性觀眾,我實在是難以理解,幹嘛要在這裡遭受這種屈辱,回家與嬌妻相伴,過普通日子多好。可是道斯卻固執的留了下來,為了和平,他願意上戰場,為了信仰,他不願殺人,他只要做一名不配槍的戰地醫生,在別人殺戮生命時拯救生命。

上點贊數很高的短評這樣寫道:優秀的戰爭片不會美化戰場,不會粉飾死亡,不會矮化敵人,不會無視常識,最重要的,不會宣揚戰爭,這個片子基本都做到了。

的確,當通過了所有的訓練與考核,道斯與軍隊一起前往日本沖繩時,真實的戰爭步步逼近,殘酷的面紗徐徐拉開,那些畫面真實的讓人不忍直視:斷掉的雙腳血肉模糊、炮火瞬間將一個人摧毀、士兵空洞的雙眼中盛滿絕望……血淋淋的戰爭就這樣被赤裸裸的展現出來,梅爾吉布森用寫實的手法刻畫戰爭,d效果讓影廳變成了戰場,這種震撼讓人慨嘆生於和平年代何其幸運。

當第一場慘烈的戰事結束,所有人都已撤退,只留下道斯一人站在烽火連天之中,短暫的思考和猶豫之後,他毅然轉身,投身於滾滾硝煙之中,此時,故事才真正開始。

槍林彈雨之中,他以驚人的毅力救出了一個又一個戰友,明明已經精疲力竭,“One more”的信念卻支撐著他一次又一次闖入茫茫戰火之中。上帝啊,請讓我多救一個吧。救了一個之後,還想再救一個,救人這件事情彷彿上癮一般,忘記了自己的安危,他明明是軍營裡最瘦小的一個,他明明是個連肉都不吃的素食主義者,誰給了他無盡的力量?是什麼激發出了他強大的潛能?誰也不知道他究竟度過了怎樣的一個夜晚,以一己之力救出了7個人。要在混亂的戰場和敵人的掃蕩中尋找到他們,要對他們進行簡單的救治和言語的寬慰,要揹著他們穿越戰壕,走到懸崖邊上,要把他們一一放至崖底,體力的透支和精神的高度緊張,他如何忍受過來?

他一開始是不被理解的,醫療營地裡的醫生們邊手術邊討論:鋼鋸嶺上有個神經病,在不斷的往下運傷員。可是第二天,他成了所有戰士心中的保護神,必須等他做完祈禱才敢上戰場。當他最愛的《聖經》丟失,沒有人像影片開頭那樣嘲笑他,而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幫他找回,和他一起共同守護這份信仰。因為此時,大家都已明白,《聖經》對他而言意味著什麼,他以自己的實力和精神,贏得了他人的`尊重。

鐵嶺上的兩天兩夜註定是道斯生命裡濃墨重彩的一筆。他一直恪守了自己的信仰,沒有用槍,沒有殺人,一直在默默的救人。這樣的故事聽起來頗有些不可思議,一個沒有槍的醫療兵,如何能夠在步步險情的戰場中單槍匹馬的救出7人?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這是根據歷史上真人真事改編,事實本就如此,並不是編劇的腦洞大開。據說,真實的道斯猶如開掛一般,被俘虜的日軍在接受審判時陳述,他們早就發現了這樣一個來回穿梭救人的醫療兵,可是每次要開槍射擊他時,都扣不動扳機,看來冥冥之中果然有神庇佑。

他太累了,鏖戰了兩天兩夜,影片定格在他置身於雲端,安詳的休息著。他沒有犧牲在戰場上,雖然傷痕累累,但終於榮歸故里,娶了心愛的姑娘相伴一生,並享有87高壽。比起那些付出生命的英雄,這樣善終動人的結局總是更能夠慰藉我們。

這是一個關於信仰、關於成長的故事,也是一個小人物的成長過程,從怯懦到勇敢,被被人瞧不起到受人尊重。千篇一律的故事講出來,卻如此引人入勝。

說起來,我對它的片名不是很滿意,原名《Hacksaw Ridge》,《血戰鋼鋸嶺》這樣的直譯未免顯得無功無過,太過剛硬和血腥,其實影片裡有很多人文、柔軟的細節。父親的酗酒和毆打母親給道斯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他在心裡早已殺死了父親,可是父親,又何嘗不是戰爭的犧牲品?雖然慘遭毒打,但母親依然對父親充滿深沉的愛,她跟道斯說:你不知道沒上戰場前的他有多好。飽受戰爭迫害的父親,在道斯接受軍事法庭的審判之時,穿上久違的軍裝,動用人脈關係,用盡畢生榮光,為他換來了一線生機。父親依然面容冷峻,可是誰都能讀出他對兒子的愛。戰爭摧毀的不僅是那些逝去的生命,更讓活著的人一直負重前行。

小時候道斯與弟弟打架,弟弟險些喪命,他因此皈依基督,有了畢生的信仰。長大後他救了一個人,醫生跟他說:多虧了你,你救了他一命。看得到他眼中的晶瑩閃爍,對於差點失手殺人的他來說,救人的意義格外重大。這些戰場之外的種種伏筆,體會得到導演的用心。

一部好的電影,不僅能讓我們在觀影的兩個小時裡血脈賁張激情澎湃,更重要的是在影片結束後帶給我們深入的思考。思考戰爭為何會存在,思考自己的信仰是什麼,思考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戰爭究竟是何種模樣,影片呈現出的究竟有多少。戰爭的殘酷超乎想象,也許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永遠無法感同身受,只能祈禱世間再無戰爭。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2】

今天特意去看了一下朋友推薦的《血戰鋼鋸嶺》,雖然評價很高,但是名字實在是太有那種抗日神劇的感覺,所以期望並不高。

意外的是,除了開頭十分鐘,整場電影看下來,我的眼淚就一直沒停過。並不是影片故意煽情,相反,她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雖然從小到大看了很多部關於戰爭的影片和電視劇,但是裡面包含了太多的家國情懷,令我不太能感受到戰爭中真正殘酷的一面。

相反,看到敵人被殺,我會情不自禁的有一股興奮和熱血沸騰的感覺。在戰場上,沒有人認為殺人不對。但是《血戰鋼鋸嶺》這部電影沒有主觀的刻畫誰對誰錯,通過最長,最血腥,最真實的戰爭場面的鏡頭,讓人感受到戰爭的可怕和殘忍。電影的主角叫多斯,影片中多斯的上司因為多斯入伍後不願意碰槍而質問他:“如果你的家園和親人正在遭受敵人的威脅,你還是不願意拿槍反抗嗎?你要做膽小鬼嗎?”多斯說:“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其實很簡單,反抗壓迫的戰爭是大勢所趨的,多數人會自覺自願的加入其中,就像中國的抗日戰爭,是民心所向。但是如果一場戰爭的本質是某些少數的當權派為了謀取私利或維護自己的統治而發動的,就算這些當權派打著再高尚的幌子,民眾也會心生反感。這就是為什麼一直會有很多人去反思一戰和二戰。這也是為什麼影片中多斯的父親揹負著典型的“倖存者罪惡感”。

出於童年家庭的悲劇,多斯產生了強大的動機:我不能只自己活下去。正是這種動機使多斯在險惡的戰場上仍然不放棄救助每個戰友的信念。除此之外,多斯在入伍後不碰槍的這種堅持也令我非常敬佩和感動。能夠在各種環境中做到最優化選擇的人只能算精英,但是像多斯這樣能夠在逆境中堅持的人才是偉大的人。

《血戰鋼鋸嶺》觀後感【3】

為了不想“殺人”而反對戰爭,除了拒服兵役,還有別的路嗎?

電影《血戰鋼鋸嶺》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給出了自己的回答:那就是即使從小信仰 “不能殺人”,但是為了履行保家衛國的義務,還是報名參軍。因為他不希望讓別人衝鋒陷陣,而自己在後方坐享安樂,他覺得這是自私的,也是貪婪的,每個人都是國家的一份子,怎麼能在國家有難時坐視不理?並且參軍可以不殺人。他可以當軍醫救人。

選擇了最窄的路,就註定了要受最大的苦。他要忍受羞辱欺凌,因為在軍隊槍都不碰的人肯定是個異類甚至敗類,異類就應該被打倒、被驅逐、被消滅,他飽嘗戰友的老拳,遍體鱗傷,頭破血流。他要忍受質疑,本來有權延遲服役,但主動參軍,但又拒絕拿槍,這不是有病嗎?為此他要接受精神病檢查。他還要接受軍事審判,面臨監禁的懲罰,因為他拒絕服從長官命令的行為涉嫌犯罪。但是他依然讀著聖經,待在軍營,守在陣地,跑到前線,手無寸鐵穿行在槍林彈雨中,赤手空拳從敵人的槍口與刺刀下救出幾十個血肉模糊的戰友,他同時兼顧著個人信仰與社會責任。

在“武器就是你的妻子,你的伴侶,你的情人”的戰場上,他沒有拿槍,在需要補充體力時,他依然根據信仰不吃肉,他頑強地證明著個人信仰與社會責任並不矛盾,二者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塊“重合地帶”,或許面積不大,但並不是全然沒有。那些遁入空門,而不贍養父母的人在他的面前應該慚愧得無地自容。

信仰在不少人眼中是一種時尚,是一種格調,能讓人有道德優越感,是可以拿來炫耀的。也有一些人覺得,信仰就是捐款,就是放生,就是吃素,就是佈施,就是讀經,就是頂禮膜拜,就是表現在穿戴上,為此可以一邊拿著工資一邊懈怠工作,或者為了去參加一個儀式而放棄職守。這或許是誤解了信仰,信仰應該是引人向善,且不害他人,就像戴斯蒙德·道斯在戰場上雖不殺敵,但是救人。那種為了所謂的信仰,而損害別人的利益的,譬如放棄自己的社會義務或者將自己的職責推給別人的,只是迷信,動物愛好者搶奪別人花錢買來的肉用狗就是一例。經不起試煉的信仰是虛假的,怎麼樣兼顧個人信仰與社會責任,這是對信仰的最好試煉。

蘇格拉底為了捍衛自己的信念:“既然生在城邦接受法律的保護,就得接受法律的約束”,決定接受死刑判決,放棄別人提供的逃跑機會,痛快地飲下毒酒。德國神學家、傳教士史懷哲皈依了基督教,但他沒有留在神學院侍奉上帝,而是歷經九年的學習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和行醫資格,毅然深入非洲為當地人治病療傷。該片的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和他們是一類人,他們心中有神也有人,二者在天平的兩端,沒有誰輕誰重,他們沒有取捨,而是兩全。偉大的信仰,不是消極避世,不僅僅是為了內心的寧靜舒適,而是尊重社會規則,增進社會福利,為此寧可自我犧牲。也或許可以說,偉大的信仰其實就是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說的:“竭盡全力去爭取不朽,在生活中去做合乎自身中最高貴部分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