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區紅色故事演講稿

才智咖 人氣:2.98W

吟奏一曲凱歌,瞬時撩開那塵封的沙土,鋪展出波瀾壯闊的畫卷。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3份金安區紅色故事演講稿,歡迎閱讀!

金安區紅色故事演講稿

  金安區紅色故事演講稿一

連綿千里的喜瑪拉雅,沉默無聲,群山靜靜地注視著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在珠峰,那曾經千萬年的孤獨沉寂,那曾經狂嘶的烈烈長風,變化莫測的險峰淵谷,令人望塵莫及的仙山神湖,淒涼貧瘠的土地,久望而灼眼的皚皚冰雪……安靜的讓人荒蕪。那裡的一切,至無言,去亦不聞!

一回首,一俯仰,歷史將讓我們永遠銘記2008年的5月9日,同樣的西藏,同樣的珠穆朗瑪,一隻紅色的隊伍正在前行。珠峰已經泯滅了昔日的沉默,它因著這支隊伍而蠢蠢欲動,難道你也在為這群挑戰者們顫動嗎?他們被厚重的登山服遮住了面頰,只露出一雙雙堅定的眼睛,他們只有一個目的:帶著火炬,勇攀頂峰。9時17分,紅色的祥雲燃著奧林匹克聖火,出現在世界的頂峰,8844。43米,從第一棒火炬手吉吉到最後的次仁旺姆,人類終於實現了最偉大的攀登,中國終於完成了最光榮的使命。珠峰上架起了紅色巨塔,祥雲,火種,五星紅旗,奧運會徽,倚在白雪與藍天之間,一幅幅醉人心魄的畫,令人震撼無聲。

這一刻,只有一個聲音:中國之聲;這一刻,只有一種表情:熱淚閃爍。無論峰頂峰下,近處遠方,每一箇中國人都從內心燃起一個聲響:我愛中國。為什麼登山隊員不畏艱險,登上珠峰?因為他們愛腳下這片土地。為什麼特派記者承受著疲憊與高原反應仍然堅持採訪?應為他們愛腳下這片土地。為什麼技術人員嘔心瀝血,傾盡所能,不辭勞苦?因為他們愛腳下這片土地。為什麼每個人面對這壯舉都飽含淚水?因為我們愛著土地愛的深沉。

火炬登珠峰的成功,建立在千千萬萬個默默奉獻的工作人員的努力上。他們恰似一滴滴水,融入了祖國這片大海,方顯出波瀾壯闊。校園中亦是如此,我們從屬於一個校園,就是校園中一個個不可或缺的分子。我們的校園是一個紅色的校園。清晨,走進校園,醒目的螢幕遊動著特有的溫馨的紅色字眼,使我們精神飽滿的面對嶄新的一天。辦公樓大廳的紅褐色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要沉穩,嚴肅,用一種謹嚴的態度面對各種任務。體育課上,我們踏入紅色的跑道,盡情揮灑汗水,激起無限生機活力。閒暇時間,漫步在校園,廊邊紅色的薔薇花伸出香氣,調劑我們緊張的思維,染透我們的心靈。展現朝氣的紅色校徽,帶有責任感的紅色學生卡,在園中駢飛的紅色“飛舞”,無不張顯著十九中的無限活力,校園的紅火,熱情,感染著每一個人。在這紅色的五月,我們的校園愈發美得難以言狀。

愛國很大,愛校是本。我們也許沒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義舉,但我們可以努力上進,為學校爭得榮譽;我們也許我沒有“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氣概,但我們可以遵守校紀,樹一份責任在心中;我們也許沒有“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濟世情懷,但我們可以幫助別人,和同學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進步。

校園是我們陽光下的夢工廠,陰雨天的避風塘,是我們搖曳著希望與理想的一片淨土。花開裡有我們的崛起,鳥鳴中含著我們的失落。這裡的一草一木,看著我們成長,見證我們長成。曾經,我在這裡走過三個五月,每一次都看著五月盛產的紅色與愛瀰漫了整個世界。去愛吧,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的校園,讓愛之歌奏響在這個紅色的五月。

謝謝大家!

  金安區紅色故事演講稿二

吟奏一曲凱歌,瞬時撩開那塵封的沙土,鋪展出波瀾壯闊的畫卷———

一幅幅,一幕幕,一路路,一處處,一步步……傳承著可歌可泣的`精神與磅礴於天地正氣間的英雄史詩。

從僻靜的嘉興南湖上朦朦朧朧的煙雲雨霧至南昌城頭上對反革命打響的第一槍,自挽救了危聳於生死攸關之際的中國革命的遵義會議,而又輾轉到運籌帷幄的陝北窯洞;還有那歌樂山下不屈的紅巖英靈,那彩旗紛揚的天安門城樓“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詩眼,嘹亮了東方!”

……

血雨腥風的年代,硝煙瀰漫,戰火喧囂,一顆顆赤誠的愛國心在東方的黎明前冉冉升起,用生命、用鮮血、用智慧、用科學譜寫下一首首振興中華的壯麗詩篇。

“龍華千古仰高風,壯士身亡志未窮。”在雪花飄零的夜,瘋狂的子彈,振臂的高呼,衝破雲霄!罪惡的槍口張著令人憎惡的大嘴奪去了24名視死如歸的共產黨員寶貴而無價的生命——直到那28歲的南國姑娘倒下,剩下威武的口號迴盪在耳間……

“大渡橋橫鐵索寒。”立身於大渡河畔,那洶湧澎湃的河水似萬馬奔騰,光溜溜的鐵索不停地晃啊晃啊……令人心驚膽顫,何況還要穿過槍林彈雨!一個一個英勇頑強的戰士倒下了,後頭卻又衝上一群怒吼的“龍馬”。他們懷著堅定的信心與必勝的決心,毫不猶豫,毫不畏懼,毫不退縮,以迅雷之勢一舉殲滅對岸的敵軍。敵人那一雙雙眼睛裡的驚恐在瞬間逝去,直到死才感悟到這支勢不可擋的革命軍擁有多麼震懾心魂的威力,恐怕在奄奄之時亦嘲笑著蔣氏的無知與狂妄罷!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十五歲,仿若我們一般的寶貴的豆蔻年華。本應溢滿深深的憧憬在那遍野紅花的山嶺上展望未來,卻要面對悲慘而悲壯的命運。更可貴的是那在威逼利誘面前毫不動搖,毅然選擇死亡的一身浩然正氣。“怕死就不當共產黨!”劉胡蘭臨死的呼喊在血泊中悠悠迴盪,給予人們迷茫的心靈一次血色的莊嚴的洗禮。

歌樂山下的集中營裡極端惡劣的生活條件始終磨滅不了眾多仁人義士愛國的不屈之心。“披麻戴孝”的酷刑觸目驚心。“他們用燒紅的烙鐵對受刑人的脊背烙燙,然後用粗麻袋緊裹在刑人背上,過一些時日後再把長在皮肉裡的粗麻布全揭下來。”如此慘無人道的罪惡之刑,卻埋沒在暗無天日的“魔窟”裡。為中華和平,國民幸福,面對殘酷的殺戮,頑強的革命志士們橫眉冷對,大義凜然。“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願,願把著牢底坐穿!”

因為不想讓即將誕生的兒女們再承受本不屬於他們那應在蜜罐裡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年紀所應擔負的責任,“願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

伴隨著“紅色之旅”,瞻仰著革命先烈用血肉與英魂所築就的“豐碑”,曼延著一股滔滔的鮮紅的熱血,引領著後代子孫邁著堅毅的步子,沿著成千上萬共產黨的奮鬥足跡而不斷前行!

  金安區紅色故事演講稿三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七年級(8)班的施嬌嬌。

偉大的紅軍長征勝利75年了,無數的長征故事一直感動著我們的心。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不能忘記長征,不能忘記千千萬萬紅軍流血犧牲——沒有他們的奮鬥與奉獻,能有我們的今天嗎?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5週年的時候,我給同學們講一位長征路上紅小丫的故事。長征路上的紅小丫參加紅軍後改名王新蘭。她是紅軍長征中年齡最小的女紅軍,因此,我把她尊稱為長征路上的紅小丫。她加入紅軍的時候才9歲,10歲開始到12歲跑著參加了長征,因為她人小,別人走一步,她得跑兩三步,才能跟上隊伍。

1935年3月30日晚上,不滿11歲的王新蘭,由宣傳隊的大哥哥們攙扶著,在爆豆似的qiāng炮聲中登上木船渡過了嘉陵江,開始了萬里長征。王新蘭跟著隊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沒完沒了地走。往哪走?那時她不知道,只知道必須跟著隊伍走,千萬不能掉隊,掉隊就是死亡。

王新蘭在宣傳隊,他們帶著樂器,什麼快板、笛子,洋鼓,邊走邊宣傳鼓動。山路崎嶇難走,十幾個小戰士用繩子把胳膊連到一起,一個人倒下了,其餘的人就一起拉。他們一邊艱難的行走,一邊宣傳鼓動。打起仗來,宣傳隊員們就去搶救傷員,抬擔架。王新蘭人小,抬不動擔架,就攙著輕傷員走。

王新蘭不僅會打快板、唱歌,還會講笑話,她走到哪兒,哪兒就有笑聲。可是,半個月以後,就聽不到她的笑聲了,她染上了重傷寒。

一天早晨,身體越來越虛弱的王新蘭,拄著一根木棍,搖搖晃晃地往前走,咬著牙堅持著。宣傳隊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問她要不要歇一會兒,她搖搖頭。走了10多裡地以後,她眼前一黑,一頭栽到了地上。大家用樹枝紮了一個擔架,抬著她走。躺在擔架上的滋味很不好受,抬擔架的同志也都骨瘦如柴,走路艱難。幾天以後,王新蘭連飯也吃不下,昏昏沉沉,頭髮眉毛都脫落了,牙關緊閉,不省人事了。炊事員老謝給她送飯來,摸摸她的額頭,翻開眼皮看了看,沉重地說:“這娃兒恐怕不行了。”彭道華大姐抱著一線希望,把飯嚼爛,掰開她的嘴,一口一口喂她。有的同志看到這種情形,建議給當地的老鄉30元錢,把她留下。紅四軍政治部主任洪學智知道以後,親自來到宣傳隊,說:“不能把她留下,這孩子能唱會跳,再艱難也要把她帶上。”

王新蘭躺在擔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她留下。同志們都說:“那可不行,等你好了,還要看你跳舞,聽你唱歌呢!”

奇蹟發生了。同志們抬著王新蘭走了個把月,她開始能吃東西了,臉色也好多了,能坐起來了。死神與王新蘭擦身而過,她的病好了。

部隊來到了雪山腳下。軍長許世友親自來到宣傳隊給大家講了過雪山的注意事項。臨走時,軍長開玩笑地對王新蘭說:“你這麼小,山那麼高,爬得過去嗎?”

王新蘭滿有信心的說:“爬的過去!”

徐軍長又說:“山上冷得很啊!可不要凍哭了,一哭眼淚就成了冰棒棒,在臉上扒不掉。”

王新蘭說:“哪個會哭啊!”

這天夜裡三點,隊長就把王新蘭幾個姑娘叫了起來,說該上山了。大部隊五點鐘出發,宣傳隊早點上山去準備宣傳,還要搭個棚子。

每人發了一塊布,讓把腳裹上,每人還喝了一碗辣椒水。隊長說山上冷,讓大家把所有能穿能戴的都套上。

來到山腳下,涼氣襲人。爬上雪山,一會兒晴,一會兒陰,有時下雨,有時下雪。大家把所有的東西都穿上披上,都不頂用。雪山皚皚,凍煞人啊!

宣傳隊員們在寒風飛雪中剛把宣傳棚搭好,大部隊就開始到來了。

王新蘭打起了小竹板,向一隊隊紅軍一遍遍說著她背的滾瓜爛熟的順口溜:

同志們,加勁走,

趕快穿過大風口。

莫歇勁,莫逗留,

“三不準”要求記心頭。

累了不準地上坐,

坑窪裡的積水不能喝。

不準打鬧大步跑,

互相幫助都走好。

紅軍戰士英雄漢,

定能征服大雪山……

十一師政委陳錫聯帶著隊伍走上來了,他愛憐地摸著王新蘭凍得通紅的小臉蛋,說:“部隊快走完了,這裡風大,不能多呆。”宣傳隊領導決定讓年齡小的隊員先上山,大一點的再堅持一會兒。

王新蘭還想堅持,但是不得不服從命令。到了雪山頂,她往下一看,只見紅軍隊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像一條長龍,把茫茫雪山劃成了兩半,十分壯觀。

王新蘭又打起了小快板,等隊伍差不多都過完了,才坐“冰飛機”滑下了山。

紅軍長征堪稱世界奇蹟,10歲的王新蘭跑著長征是人生的奇蹟。我們要紀念長征,也要學習長征路上的紅小丫王新蘭,向千萬紅軍先輩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