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面試問題及答案

才智咖 人氣:3.05W

考研面試問題分享

考研面試問題及答案

1. 自我介紹(中外面試可能較少問,但是就當做練習吧)。老師好,我叫XX,哪裡人,就讀於XXX,性格怎樣,為人怎樣,對專業感興趣,且本科學習知識不夠,所以報考。

2. 報考本專業的原因。三點,首先是興趣,佔大頭,其次是導師,長期以來的關注,同學的推薦,自己查資料瞭解,最後是本專業在本校是優秀學科。

3. 大學期間的成績,學術活動,發表論文,閱讀書籍。成績屬於中等偏上,自學能力很強,自覺性好,沒有參加學術活動,是因為轉專業補課多,大三上學期補完課程,大三下屬於過渡期,考研工作徘徊,再加上覺得本科期間所學知識有限,不敢隨便寫,追求質量,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自學地質學課程,看了晏鄂川老師的一些論文,時間關係,大部分看摘要。基本瞭解領域的動態,時間積累才出效果。

4. 大學期間的規劃。大一主要注重基礎知識積累,廣泛閱讀專業書籍文獻,開闊視野,輔以實踐,學習岩土軟體,準備註冊岩土工程師考試,看外文文獻,專業英語,口語,寫作。

5. 優勢劣勢。劣勢主要是大學期間學術活動少,地質學專業知識學得少。優勢,英語好,自學能力強,比如轉院補課完全靠自學,課程衝突,沒發表論文,原因是自己比較不敢闖,比較保守,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就不會去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雖說不為自己找原因,但是總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在那裡,找到改進的方法才是最總要的,加大和同學老師的交流,基礎知識我打算在接下來的時間重新過一遍,不僅是會背,也要理解,理解基礎上的記憶,並用於實踐,才能在腦中根深蒂固。

6. 研究生和大學生的區別,大學主要是基礎知識的學習,學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研究生階段,視野廣闊,老師起引導作用,自己提問,自己回答,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做科研,做研究。

7. 說說對地質工程的理解。地質工程主要是研究與地質有關的工程問題,地質環境與工程建築的相互影響。研究的領域有礦產資源的普查,勘探與開發,地質環境,水資源與地質環境,基礎工程,地質災害,道橋,隧道工程,非開挖工程,石油勘探開發等等。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有,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力學,構造地質,普地,地質學基礎,地球物理化學,地層學,工程地質學,岩石礦物學,物探,地理資訊系統,建築材料。

8. 地質災害防治與評估的理解。地質災害是一中人為或自然地質營力誘發產生的,對人的生命財產產生影響。地質災害的類別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滲透變形,岩溶,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的防治與處理主要研究各類災害的產生原因,影響因素,預測預報,監測,預防與評估等,對易發災地區加強防範。我關注比價多的是滑坡, 對很多評估手段很感興趣,也在學習研究,比如數值模擬技術,flac等各類軟體。

9. 各類地質問題,三類自然岩石及舉例說明,礦物,礦物的形態,物理力學性質,八類造岩礦物,地質年代,地球的圈層劃分,斷裂,褶皺,層理,片理,線理。

10. 討論現象,感想。

11. 本科期間的實習,秭歸地質教學實習,上海非開挖實習,測量實習,秭歸實習主要是認識各類地質現象,大概半個月,褶皺,斷層,岩石風化,岩石形成的地質年代,基本以老師講解為主,學會使用羅盤。上海非開挖是生產實習,歷時一個月,學習非開挖知識,操作鑽機T-250,現場看非開挖施工,去百萊瑪,鑽通,金帆鑽掘裝置公司參觀鑽機的製備,鑽桿螺紋製備,鑽頭的製備.測量時習就是測高程,測角度,練習使用經緯儀,水準儀。

考研面試問題分享

問題1:你為什麼想離開目前的職務?

A.別的同仁認為我是老闆前的紅人,所以處處排擠我。

B.調薪的'結果令我十分失望,完全與我的付出不成正比。

C.老闆不願授權,工作處處受限,綁手綁腳、很難做事。

D.公司營運狀況不佳,大家人心惶惶。

解答:超過一半的人事主管選擇C,其次為D.選擇C的回答,可以顯示應徵者的企圖心、能力強,且希望被賦予更多的職責。選擇D,則是因離職原因為個人無法改變的客觀外在因素,因此,面談者也就不會對個人的能力或工作表現,有太多的存疑。

問題2:你對我們公司瞭解有多少?

A.貴公司在去年裡,長達8個月的時間,都高居股王的寶座。

B.貴公司連續3年被XX雜誌評選為“求職者最想進入的企業”的第一名。

C.不是很清楚,能否請您做些介紹。

D.貴公司有意改變策略,加強與國外大廠的OEM合作,自有品牌的部分則透過海外經銷商。

解答:以D居多。道理很簡單,他們希望求職者對所申請的工作有真正的瞭解,而不僅僅是慕名而來。

問題3:你找工作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為何?

A.公司的遠景及產品競爭力。

B.公司對員工生涯規劃的重視及人性化的管理。

C.工作的性質是否能讓我發揮所長,並不斷成長。

D.合理的待遇及主管的管理風格。

解答:以C居多,因為公司要找工作表現好、能夠真正有貢獻的人,而非純粹慕名、求利而來的人。

TAGS:面試 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