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神州十一號航天員的故事

才智咖 人氣:3.17W

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以下本站小編為大家提供神州十一號航天員的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供神州十一號航天員的故事

見面會現場

“用盡善盡美表現交出優異答卷”

景海鵬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階。2008年和2012年,他分別執行了神舟七號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

6年前,陽光帥氣的河南人陳冬成為中國第二批航天員中的一員。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我國第二批航天員中首個飛天的男航天員。“這是我第一次執行航天飛行任務,我會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刻。”今年38歲的陳冬說。

對於與景海鵬一起執行任務,陳冬覺得很幸運。“在工作中,是我的老師,在生活中,是我的兄長,他工作非常認真,要求非常嚴格,經驗非常豐富。”他說,“這次能與景海鵬師兄組成飛行乘組,我心裡很踏實、非常有底氣。”

按照計劃,中國太空站將於2020年前後建成。“中國太空站是中國人的太空家園,是每一名航天員的夢想宿營地。”景海鵬說,“我期待著為太空站建設發展多作貢獻。只要祖國需要,我堅決聽從召喚。”

“我和陳冬已經做好各方面準備。”景海鵬說,他和陳冬將帶著家人共同的夢想去執行任務,一定用盡善盡美的表現,向祖國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

見面會是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舉行的。處於三級醫學隔離狀態的航天員坐在一面巨大的國旗下、隔著一道玻璃牆回答了媒體的提問。17日凌晨,航天員將從這裡出發前往航天發射場,踏上執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征程。

釋疑

飛船乘員人數比以往減少一人

在最近幾次載人航天任務中,每次都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神舟飛船比俄羅斯的聯盟飛船更大,可以輕鬆裝下3名航天員,但此次神舟十一號任務為何減少乘員人數呢?

對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受生命保障系統能力限制,為延長航天員在太空駐留時間,只能減少人數。張柏楠表示,神舟十一號任務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開展航天員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因而刻意延長了駐留時間。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稱,少了一個人,意味著太空艙中所帶的東西就少了。這次主要的目的是要飛更長時間,多一名航天員,需要的消耗品就更多。這次任務比較多,同時還要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試驗。要是人多的話,可能其他方面包括應用專案就要少一些。

此前已有兩名女航天員參與飛行任務,為何此次沒有女航天員?朱樅鵬解釋,我國女航天員已經上去過兩個,已經實現了飛行體驗的目的.。

焦點問答

1 相差12歲的搭檔如何完美配合?

“新老搭配幹活不累”

今年50歲的景海鵬與相差12歲的陳冬共同“赴約”太空期間將如何完美配合?

“經過6年的學習和訓練迎來這次任務,來得不快也不慢,不早也不晚。能和經驗豐富的師兄景海鵬搭檔,心裡很踏實。”陳冬接受採訪時表示,經過6年的訓練、磨合,兩人之間已經非常瞭解,進入乘組後,他們每天工作訓練的時間都在10小時以上,遠遠超過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

“第二批航天員年輕,富有朝氣,而且對載人航天事業非常熱愛。”景海鵬說,“作為首批航天員,我當航天員比他們早一點、閱歷比他們多一點,但我覺得,新老搭配,幹活不累。”

陳冬說,做任何事情時都可能出現疏忽,這時就要發揮兩個人的優勢,相互補位,才能保證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指令都準確無誤。

對於“不能百分百相信對方”,景海鵬深有感觸。不久前的一次訓練中,景海鵬正準備進行一項操作時,陳冬忽然說“01請稍等”。景海鵬馬上意識到,自己剛才差點出現一個失誤。“雖然我是指令長、老大哥,陳冬得聽我的,但他絕不盲從,而是巧妙地制止了我的動作。”景海鵬說。

這樣的配合和默契,需要在長期訓練中磨合。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黃偉芬說,採用“新老搭配”,是考慮到航天員隊伍的現狀和未來,希望將來有更多上過天的航天員執行以後的任務。

2 “6+1”作息模式怎麼過休息日?

“嘗試做一些地面做不到的事情”

據瞭解,這次太空之旅是採用“6+1”的作息模式,6天工作1天休息,休整日怎麼度過?

“這是我第一次執行航天飛行任務,我會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刻,一定會多看看窗外的美景、美麗的地球和我的祖國,還會嘗試做一些地面做不到的事情,有空的話會看看家人和戰友的照片、看看電影、聽聽音樂、寫寫日記,真是非常期待啊!不過,這次任務安排的各類試驗還是挺多的,我們還要抽出一部分時間,進行前期工作總結和下步工作準備。總之,就是細緻工作、健康生活、享受失重。”陳冬說。

談及在這次任務中承擔的工作,陳冬說:“我應該是多重身份,首先是駕駛員,要駕駛飛船。然後是工程師,做各種試驗。還得是修理工,裝置壞了去維修。還得是保健員,要保持一個乾爽清潔的環境。同時也是農民,要種蔬菜。自己的角色也會根據任務發生不同變化。比如,我會統計每天吃了什麼,吃了多少,然後將資料傳輸給地面工作人員,由他們來判斷我們現在的飲食量、進水量能不能維持工作。”

3 陳冬和景海鵬會有什麼互動?

在天上PK跑步或掰手腕

“在天上,有可能會和景海鵬PK一下,比如我倆搞個跑步比賽、掰手腕比賽等。”陳冬說。

有沒有想過在天宮二號裡面給以後的航天員留一個神祕禮物?對此,陳冬稱:“我記得神十的時候,航天員突然在天宮一號裡面發現了一個以前戰友留下的東西,心裡非常高興。我之前還沒有這個想法,但這個問題提醒了我,我要好好琢磨琢磨,該給以後的航天員留下一個什麼樣的禮物。到時候會給大家驚喜,現在還不能劇透。”

航天員另一面

景海鵬:

對家人不稱職

景海鵬自稱是個不稱職的兒子、父親和丈夫。航天員職業的特殊性,讓他很難像平常人一樣侍奉父母、陪伴妻兒。“從嫁給我那一天開始,她就做好了準備。”但景海鵬依然記得第一次飛天時,妻子緊張得三天三夜沒睡著,“希望這一次她也和我一樣,不會有壓力。”

至於帶了什麼上天以寄託對家人的思念,景海鵬神祕一笑:“到了天上再展示,給大家一個驚喜。”

陳冬:

業餘愛好陪家人

陳冬有一對雙胞胎兒子,今年5歲。他說,現在孩子正是調皮的時候,不太好管。

陳冬告訴記者,業餘生活主要是陪家人,陪孩子。因為跟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太少太少了。每週回家一次,每次孩子們都纏著他讓講故事,有時候只能講一兩個故事就要匆匆回宿舍,“我和妻子相識的時候,我還是一名飛行員。剛開始,她也有顧慮,覺得飛行不安全。後來經過溝通,慢慢就習慣了。那時因為執行任務,經常半年回不了家,大部分時間是她在安慰我,總是說家裡的事都放心吧。所以說,只要有時間我還是陪陪孩子,陪妻子散散步、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