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的故事

才智咖 人氣:3.18W

顏回,字子淵,春秋末期魯國曲阜(今屬山東)人。十四歲拜孔子為師,此後終生師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顏回的故事,歡迎閱讀。

顏回的故事

顏回的故事

顏回愛學習,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

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

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

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

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

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

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帽子)。」

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孔子問明瞭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

第二天,顏回就藉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 ?

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準了他的假。顏回臨行前,去跟孔子告別。孔子要他辦完事即返回,並囑咐他兩句話:「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顏回應聲「記住了」,便動身往家走。

路上,突然風起雲湧,雷鳴電閃,眼看要下大雨。顏回鑽進路邊一棵大樹的空樹幹裡,想避避雨。他猛然記起孔子「千年古樹莫存身」的話,心想,師徒一場,再聽他一次話吧,又從空樹幹中走了出來。

他剛離開不遠,一個炸雷,把那棵古樹劈個粉碎。顏回大吃一驚:老師的第一句話應驗啦!難道我還會殺人嗎?

顏回趕到家,已是深夜。他不想驚動家人,就用隨身佩帶的寶劍,撥開了妻子住室的門栓。顏回到床前一摸,啊呀呀,南頭睡個人,北頭睡個人!他怒從心頭起,舉劍正要砍,又想起孔子的第二句話「殺人不明勿動手」。他點燈一看,床上一頭睡的是妻子,一頭睡的是妹妹。

天明,顏回又返了回去,見了孔子便跪下說:「老師,您那兩句話,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個人哪!您事前怎麼會知道要發生的事呢?」

孔子把顏回扶起來說:「昨天天氣燥熱,估計會有雷雨,因而就提醒你『千年古樹莫存身』。你又是帶著氣走的,身上還佩帶著寶劍,因而我告誡你『殺人不明勿動手』。

顏回打躬說:「老師料事如神,學生十分敬佩!」

孔子又開導顏回說:「我知道你請假回家是假的,實則以為我老糊塗了,不願再跟我學習。你想想: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

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呢?」

顏回恍然大悟,「噗通」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還以為老師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學生慚愧萬分!」從這以後,孔子無論去到哪裡,顏回再沒離開過他。

寓言:狂喜勿語,語必浮誇;暴怒勿言,言必傷人。

這故事讓我想起優克李林有首歌的歌詞:如果失去了妳,贏了世界又如何 ?

相同的,有時你爭贏了你所謂的道,卻可能失去更重要的;

事總有輕重緩急之分,不要為了爭一口氣,而後悔莫及!

孔子為何喜歡顏回

“苗而不秀,秀而不實”這八個字,據說是孔老夫子嘆惜他的學生顏回的。顏回英年早逝,幾乎使孔子痛不欲生,連呼“天喪予,天喪予!”有跟隨他的弟子問,老師你真的那麼悲痛嗎?孔夫子回答說,不為像顏回這樣的人悲痛,還為誰悲痛?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不假思索地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好學,他有怨氣不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英年早逝,現在再也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孔夫子自己最喜歡的,毫無疑問的就是顏回。

孔夫子為什麼喜歡顏回?只要看看他是如何稱讚顏回的,也就可知一個大概。

在孔夫子的弟子中,顏回大概是家庭比較貧困的一個。一竹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巷子裡,別人不能忍受這種貧苦,顏回卻是自得其樂,對此,孔夫子就讚不絕口,連聲說“賢哉回也”。就是這樣一個出身貧困的孩子,學習卻是相當刻苦。孔子說:聽我講述而始終聚精會神不開小差的,大概就只有顏回一個(“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直到顏回去世之後,孔子還說:“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進,從未看到止步。”顏回真可謂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典範了,這樣的學生,大概沒有一個老師不喜歡的,孔夫子當然不會例外。

孔子從教,注重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反對死記硬背,此所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篇第七》)。在這一方面,顏回大概也做得不錯。用子貢的話說,叫做“回也聞一以知十”。對於孔夫子的學問,他能夠掌握其精神實質,做到融會貫通,一以貫之,不僅僅是舉一反三了。孔子所謂的學習,其實也不僅是讀書。“學而時習之”的“習”,以我之膚淺理解,有實習或踐行的意思。一個“仁”字,在孔子的學說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顏回問仁,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顏回請孔子說得具體些,孔子就說了四個“非禮勿”,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回說:我雖然愚鈍,也要踐行這些教誨。應該說,顏回確實做得比較到位。在他的同門中,幾乎沒有一個被孔子譽之為“仁”的,有人問了,孔子也答之以“不知其仁”。顏回卻是一個例外,而且評價相當之高。孔子說其他人只是偶爾想到仁德而已,顏回則是長久不違仁德的,算得上是將一個“仁”字“落實到行動中,溶化在血液裡”了。

TAGS: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