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數學培訓心得體會

才智咖 人氣:2.81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數學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學校數學培訓心得體會

學校數學培訓心得體會1

為期3天的肇慶名思教研學習已經落下帷幕,在這緊張、充實而又快樂的3天裡,我感受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培訓的內容給了我教學上很大的幫助。聽了各位名師專家的理論指導,也觀看了一些教學例項,親身體驗了一些活動,讓理論聯絡了實際,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徹的領會了老師所講的內容。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重新認識了自我

通過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為一位數學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數學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在數學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數學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一起思索、尋找答案,在探究數學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夥伴和知心朋友。

二、對數學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大道致簡——通過聽華應龍老師講的一些教學技能及他課堂教學的一些經驗和感悟,我對數學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數學課以思維探索為物件,強調以思考入手,放眼看周圍世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個就是知識點。我們要讓學生用眼睛去觀察,動腦筋去思考,幫助他們拓寬思維的寬度和深度,挖掘他們潛在的創新思維。

三、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了一次質的飛躍

通過觀看專家教師精心打造出的課例,讓我瞭解瞭如何較好的進行數學思維的教學,我們的數學教學法讓學生有較沉重的壓力,而不會感到學習的快樂,事實上每一項探究能力的教學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優秀教師的做法讓我很受啟發。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不願多動腦思考是因為沒有合適的情景作為學習環境,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要給學生創造一個適合思考的環境,多鼓勵,多讚美。在合適的思維環境,教師注重交流的內容而不只是結果的正確性。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才會不斷的提高。

四、對教材的把握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

通過培訓,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學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圍繞課標可刪可增,另外要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就是動手、動腦的能力,也就是說在課堂中,不但動腦想部分要練,還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動手做,使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讓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歡上數學課堂。

作為一線數學教師,通過這次培訓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非常感謝學校給我這樣一次學習的機會,我會加倍努力,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勤于思考,善於分析,提高自己的數學教學水平!

學校數學培訓心得體會2

暑假的培訓中,我們年輕教師學習了很多內容,並且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本次培訓學習,讓我充分領略到專家與名師那份獨特的魅力——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覺得自身知識的貧乏。知之而改之,今後我努力的方向就是要自我學習,自我提高,通過電腦培訓、操作等,提高現代化教學——比如多媒體、課件製作等的能力,開闊視野,學習他人先進經驗,提高自身業務素養。

暑假學習活動,豐富了使我的`假日生活,下面,我來談談對這次陪訓活動的幾點新的:

一、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

數學課堂應該貼近孩子的生活,發現學生身邊的數學,挖掘我們身邊的課程資源,利用現有的材料、條件,去生成一個真實的數學課堂,而不是刻意地去創設一個問題探究情境,讓學生在限定的範圍內研究、思考。數學是一個開放的大課堂,我們身邊處處有數學,要從小教會孩子運用智慧的眼睛去發現身邊的數學,用聰明的大腦去思考深奧的數學問題,用靈巧的雙手去探索有趣的數學知識。

二、在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授子以魚”不如“授子以漁”,如果孩子擁有自主學習和思維的能力,學習能力就會有較大的提高,也就擁有了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麼”和“學到什麼程度”。

四、採用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五、積極創造條件,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引導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

六、讓孩子選擇合適的競爭對手,開展學習競賽,提高學習積極性,增強克服學習困難的主動性。

七、幫助孩子選用合適的學習方法,引導孩子學會審題、學會篩選題幹中的有用資訊,鼓勵孩子大膽嘗試用各種方法去解決問題。

八、及時發現孩子學習的進步並及時表揚。

總之在這次的假期培訓中,我受益匪淺,在今後的工作與教學中,一定要加強自我調高意識,以及學習其他有經驗的老教師的優秀之處,爭取做到最好,讓自己充滿師愛,不斷自我充實、自我完善,使自己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學校數學培訓心得體會3

9月11日,何瑞娟老師對我們進行了幼兒園數學領域的培訓。她首先給我們講明瞭幼兒園數學教學的六大知識點:數、量、形、時間、空間和邏輯推理,這使我豁然開朗。其次,她也給我們滲透了數學教學的一些方法,我受益匪淺。

何老師指出,讓數學活動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遊戲、運動中比單純的數學集體活動和操作活動效果要好。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方法:

一、讓數學活動在區角活動中更具趣味性

區角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它具有自主性、選擇性、靈活性等特點,針對幼兒數學學習及區角學習的特點,可以設計數學活動區,如:下棋、接龍、“鋪路”、“單雙數小火車”、“看鐘點卡撥時鐘”、 “多功能活動板—蝶戀花”等,有目的地組織幼兒對同伴的操作情況進行評價,使幼兒在評價的過程中,鞏固數學知識,進一步梳理自己已有的經驗,並學習將數學知識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二、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幼兒的思維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學習素材的興趣,現實的、有趣味性的容易激發幼兒學習的願望,所以必須在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和幼兒思維的形象性之間架起一座橋樑,而多媒體課件正是這樣一座橋樑。對於幼兒來說,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就能很好的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分類”時,在匯入部分創設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調皮的猴子用魔棒把大象伯伯的房間弄亂了,它很不高興,動畫型的故事情節吸引了幼兒的興趣和注意,通過剛才的故事提出問題思考:大象伯伯為什麼不開心呢?你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助大象伯伯嗎?組織幼兒討論,從而揭示課題,生動形象的資訊刺激著幼兒的感官,把幼兒帶入趣味性故事情境中。

除了故事情境的匯入外,應用多媒體還能創設各種有趣而生動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在小班教學“上下前後”時,可以向幼兒介紹,今天老師帶了幾位星星朋友來和我們一起做遊戲,接著運用資訊科技動態的星星們,配合精彩的聲音效果,一一說出自己的方位,請幼兒來找它們,幼兒覺得新鮮又好奇,回答很積極,學習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了。資訊科技在幼兒數學課堂上的運用給幼兒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使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無法傳授的知識,為幼兒營造了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

三、遊戲在數學活動中的運用。

綱要中指出:“寓教育於遊戲之中。”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利用遊戲形式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思維的積極性,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學習數學。例如:在“小超市”這一活動中,請幼兒扮演超市的售貨員,根據顧客要求的數量來取物品,幼兒會非常投入。與此同時,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點數的方法。

總之,在培訓的過程中,我慢慢悟出了一點門道。今後要在實際教學當中努力去實踐,將培訓所得融會貫通在課堂當中,不斷總結,不斷反思,爭取能更好地駕馭幼兒園的數學課堂。

學校數學培訓心得體會4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國小數學教師的培訓,經過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我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等都得到了更新,而且我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法、教育教學策略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次培訓的內容相當豐富,講了許多專家教授的現場講座,能擁有此次學習機會,實在值得珍惜!給我們創設了共同交流學習的平臺。現就將本次培訓後的心得體會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專業水平

教師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須具備一桶水。但要想學生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盡,教師就得時時給予補足,專家的話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我們闡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比如在講解《超級大洞》,利用一張紙剪出更大的洞,剛開始所有學生剪的大洞都被紙張侷限,而許衛東老師利用一個追問你能利用這張紙剪出一個能穿過一條牛的大洞嗎?讓學生產生質疑,再將方法告訴學生,並通過對比作品展示討論誰的更大,讓學生自己總結出為什麼剪的更大?又怎麼樣才能剪的更大。讓學生明白原來數學是那麼的有趣,它隱藏在平時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物中,只是我們沒有用數學的眼光發掘出來。

二、積極參加調教活動和聽專家的示範課

培訓時,專家們的講述,環節嚴謹,重點突出,過渡自然,使我深受啟發,爭取在教學時精心設計習題,用行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懂得數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人人學有用的數學”。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生更樂意接受。其中仲廣群老師的五年級《解決問題策略》和吳正憲老師二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兩節課風格不同,所面對的學生年齡不同,教師講解的方法不同,但他們對課堂的組織,對學生的關注,都是相同的,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去發現,去總結,去創新,會說,敢說,會動,敢錯,會問,敢問。

三、教學行為需要轉變

對於每位教師都要面臨的備課和上課任務,在這次培訓中我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日常工作中面對龐大的班級學生數,面對堆積如山的要批改的作業,再加上那麼些個後進生,教師已經忙得不可開交,談何每天細心備課,認真鑽研教材,日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內心來說實在讓人堪憂。專家吳正憲老師的講解為我們在這些方面的思考提供了一些可借鑑的方法。空談理論不切實際,屏棄理論也不合邏輯。我們應理論結合實際,在日常工作中根據自身工作量在學期初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標,如細緻備多少節課,進行多少節課堂教學研究等。簡而言之,就是有選擇性地進行教學研究,保證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謂:量不在多,貴在精。我想這樣一種教學行為的轉變,才能真正意義上運用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才能讓學生獲得更為有效的教學。

培訓已拉下帷幕,而我覺得只是一個開端,不過這次培訓也使我補足了元氣,添了靈氣,煥發出無限生機。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教師職業的責任與神聖。寫在紙上的是思想的足跡,化作動力的是思想的延伸,願“一片金色的回憶,一份永久的紀念”化為我重新跋涉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