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小語文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

才智咖 人氣:2.86W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年國小語文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年國小語文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

國小語文培訓心得體會1

我有幸參加了我縣組織的“國小語文教師培訓”。通過本次的學習,不僅使我對國小語文教學的理念,有了更新的認識,也為我在以後的教育之路上,立起了一盞指明燈。下面就本次的培訓收穫略談一二。

培訓中老師再一次強調了《新課標》的重性,說起新課標,可以說人人皆知,可具體實施的人又有幾個?通過培訓我想我們每個老師都應重視起來,重新認識《新課標》的重要性,認真領會《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的傾向,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展學習和應用的領地,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生受用的語文能力。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聆聽名師的課堂,使我受益匪淺。丁穎老師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親切,自然。老師從“花”切如課文,緊緊抓住“花”這一切入點,圍繞學習寫花的幾個重點句段,進而層層遞進,自然深入地挖掘出花後面的民族精神,主線清晰,層層深入,看出丁老師課前對教材的鑽研把握,明確了對這篇課文要“教到什麼程度”的問題。而且對於“怎麼教”的細節處理,也是預設的精妙無痕,讓人覺得那是課堂隨機生成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丁老師重視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讓孩子學會讀書,她說:“會讀書的孩子讀著讀著會想到畫面,自由讀想畫面,你看到了什麼樣的景象?”讓語言文字有生命力,語言變化成形象才具生命力,而畫面的記憶比文字元號的記憶強多了。

聽了丁老師的課,回想自己的課堂,自課改以來,只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小組合作能力的培養。課堂的連貫性卻忽視了,引導學生層層深入的能力好像喪失了,覺得什麼問題都應該是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出來的。以至於每節課下了,我都有支離破碎的感覺,總覺得缺少了什麼,感覺沒有給學生一個完整的課堂。通過聽丁老師的課,我想如果我能將丁老師的優點融入我的課堂,我的課堂是不是就會比以前更精彩呢?可是如何做到呢?

國小語文培訓心得體會2

20xx年5月31日全縣國小語文教師很榮幸的獲得了一次寶貴的提升專業素質和業務素質的機會,參加縣培訓中心組織的培訓學習。對我來講這是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通過培訓學習可以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昇華自我。此次培訓使我感悟多多,這一天主要聽了王琴玉專家的一節理論指導課及課堂實踐課,親身體驗了一些活動,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徹的領會了她所講的內容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

一、重新對孩子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為一位國小語文教師及班主任,除了具有淵博的知識,良好的思維品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現在的孩子有一個正確的科學的認識。就如王老師所講一樣“現在的孩子就是具有兒童精神的大人”,所以我們不再把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夥伴和知心朋友。

二、對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我通過此次學習之後,明確了國小語文課最終的落腳點是不僅僅在知識上,還要能解決將來在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最終讓孩子通過學習來達到的目的:“學以致用”。以此為最終目標,教師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好習慣:

(1)、養成善於關注的習慣。

(2)、養成以培養學生興趣的習慣。

(3)、養成課前預習、課堂記筆記、課後整理的促進學生知識積累的習慣。

(4)、養成每天自覺聽、讀、寫的習慣。

下午聽了王師們精心準備的課,讓我明確了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同時還是一個師生情感共融、共同成長、共同探求新知的完整的生活過程。因此,教師教學行為將發生巨大的轉變,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選擇,要超越書本,發表獨立見解,教師要大膽創新,使教學成為充滿創意和激情的過程,要解放學生,為學生創設自由思想和自由選擇的空間,學會容忍學生的錯誤,鼓勵學生質疑,學會以孩子的眼光看孩子。還要注意向學生學習,師生共同成長。放眼看周圍世界,要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在教學總體目標上注意興趣,體驗成功和培養自信;在課程實施上注重創造學習環境和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上注重參與實踐和創新發展;在語言教學的目標上,注重培養語感和交際能力;在教學評價上,注重運用激勵機制和多元評價。教師應具備的聽、說、讀、寫的教學技能,給教師指明的努力的方向,明確了作為一名合格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三、對課堂教學設計有了新的認識

聽了王老師的指導課後,我才知道遊戲設計環節中要設計出高層次的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能通過遊戲,學到實質的東西。語言學習只有在有意義和有目的的活動中才會發生。通過教師的精心講解,讓我瞭解瞭如何較好的進行的聽、說、讀、寫的教學,從教學法解放學生沉重的壓力,使他們感到學習的快樂,事實上每一項能力的教學都可以教得非常有趣。王老師的做法讓我很受啟發。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不願開口交流是因為沒有安全的語言環境。教師經常當眾打斷學生的發言,讓學生覺得很尷尬,長此以往,學生就不願當眾交流了。因而,要提高學生的說能力,首先要給學生創造一個安全的語言環境。在安全的語言環境,教師注重交流的內容而不是正確性。利用自我糾錯能力,學生在不斷的交流中就能提高聽說能力了。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生的口語能力才會不斷的提高。

總之,通過培訓,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學生,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圍繞課標可刪可增,另外要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就是說在課堂中,有些部分不但要練,還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勇於張口,使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讓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歡上物理課堂。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把學到的知識,多用在實際教學中去,力爭使自己和學生共同進步,為教學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國小語文培訓心得體會3

這次教師集中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認識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一天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我所收穫的是豐富的,尤其是它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以及今後要努力的方向,我也深知做一名好老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許我們教師應清醒認識到我們要有自己的發展目標了。

這次集中培訓使我體會較深的有如下幾點:

首先,這次培訓讓我知道在新課改下,我們教師應在哪些方面上提高以及變化,新課程的確給我們教師帶來了許多的變化。其中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變化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上要由重教師的教到學生的學,由重“結果”到重“過程”,由重“雙基”到重“三維目標”。還有就是課堂教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要有創新,要跟上時代的最前沿,要能夠接受新形勢下帶來的新變化。所以課程在變,我們教師更應當變。

其次,這次培訓讓我知道了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如今有許多教師忽視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如此下去就不能夠適應當前的課改形勢,這裡主要表現在專業能力不強,師德不高,學歷不高,終身學習意識不強,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適應新課程必須從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以及各種專業技能,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具備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素質。

再次,這次集中培訓,從教者精彩的講課和課後講座讓我更是大開眼界,教者能夠對自己的本節課認真設計,每一個環節都是那樣的恰到好處。給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此次聽課收穫最大的就是它讓我知道如何設計自己要講的課,課並不是盲目設計的,也不能隨心所欲,它要有一條主線,使全文中心明確,學生學起來也沒有雜亂無章的感覺。其次,就是運用多種手段,激情匯入。導的好,對於整節課非常重要,它能夠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著學生,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自然的他們也就會在本節課中學到了知識。比如王環老師巧用課文中的詞語匯出了課文內容的做法就很值得欣賞。我想這小小的匯入看似簡單,如果每節課都堅持也並非易事,但只要努力,就沒有做不到的。再次,就是朗讀,課堂上,教師能注重對朗讀的指導,這也是我今後所要學習的。教師能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讀,領讀,齊讀,點名讀認真分配,使學生的朗讀大大的得到了訓練,仔細想一想我們,有時為了趕講課的時間,自己匆匆的讀過,而在學生那裡收穫了什麼呢?所以我們教師要把時間還給學生,大量的佔有並非好事,往往適得其反。最後就是我學到了如何摒棄繁瑣的分析,我想分析固然重要,但一味的分析,咬文嚼字是的分析並沒有太多的好處,學生不願接受,所以摒棄它是最好的選擇,要注重語感實踐,注重整合優化,賞析精要語段,講析點到為止。可見小語教學還要太多太多的東西等著我去學習,但是為了自己的學生一切都是值得的。

國小語文培訓心得體會4

當一名語文教師難,當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更難。那怎樣才能輕輕鬆鬆地教好國小語文,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呢?我想,學習是一門必修的功課。為了提升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我也嘗試著採用各種方式學習,讀教育名著,聽專家講座,看教學錄影,觀同行上課,通過學習,雖有一定提高,但從教學理念到教學策略,都感到支離破碎,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所以,我渴望參加一個較為系統的國小語文學科培訓,藉此豐厚自己的語文教學底蘊。

今年10月,機會悄悄來臨,中國小教師學科遠端培訓正式啟動。懷揣著幾許期待,幾多夢想,我和老師們一起,走進了國小語文學科遠端培訓平臺。在這裡,我們觀看課程視訊、閱讀課程文字、反思教學實踐、撰寫研修作業、交流心得體會,匆忙有序,受益匪淺。現將這段時間參加遠端培訓的情況總結如下。

1、此次培訓為我們語文教師搭建立了一個平臺,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臺,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單打獨鬥”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國培行動,突破了時空侷限,避免了面對面交流的尷尬,為虛心聽取直言不諱的真言搭建了平臺。因此,在培訓活動中,在發帖、讀帖、回帖和參與評論的過程中,我讀到了許多精美的反思,看到了許多獨到的見解,聽到了許多不同的聲音,暴露了許多認識的偏差,發現了許多自身的不足。

2、聆聽講座,拜讀文字,在自主學習中提升理論水平

本次培訓安排的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切合國小語文教學實際。自培訓啟動以來,我認真觀看了每門課程的專題講座和互動對話,閱讀了每門課程的案例評析和參考資料,每天線上學習一小時以上,迄今為止,線上時間長達100多小時。

培訓中,教育名家的講座為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給我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們分享了高規格的“文化大餐”。

在這個平臺上,我學到許多了語文知識,瞭解了許多語文教學的策略,收益頗豐。對自己國小語文教學策略的改進必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加國小語文學科遠端培訓,不僅是一次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是一次思想的啟迪、靈魂的盪滌,給我補了元氣、添了靈氣、去了驕氣。我將帶著收穫、帶著感悟、帶著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去,在不斷的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發揮人格魅力,輕輕鬆鬆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

國小語文培訓心得體會5

非常榮幸參加了這次國培國小語文培訓。在這次培訓的過程中我聆聽的多位教育專家的生動、形象的精彩講座,提高了自身的認知能力和業務知識水平,同時我也深深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認識到了時代的緊迫感,下面把此次培訓做個總結。

一、認真聆聽專家講座

教育專家的講座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給我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們享受了一頓高規格的“文化盛宴”。《國小生寫作能力的評價》《國小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設計》等課程都讓我受益匪淺。專家們的精闢講解,名師的精彩課堂,都給了我深深的感觸,使我對新課程國小語文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許多困惑尋找到了答案。

二、與同行交流,吸取經驗

每一次的交流研討中,我們都會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體會。每一個話題都會引發班級成員的熱議,每次都有不小的收穫。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和問題,使我有了更寬闊的視野,掌握更高的教學技能。因此研討交流充實了我,使我從中吸取了經驗,讓我獲得了進步。我將學以致用,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加遊刃有餘,使教學效果更上新臺階。

三、享受教育,收穫快樂

每次學習都是在下班後盡力排除家庭衝突進行的,雖然辛苦但是也讓我獲得了快樂。我知道只有不斷地為自己充電,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常說教師要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但是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只有不斷的吸取養料才能補充我們的所需,學生的所求。“國培”國小語文遠端課程的學習,為我提供了良好的再學習的機會,給迷茫的我指明瞭方向並注入了源頭活水。這次的培訓給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四、取得的成績

雖說成績是次要的,但每次看著成績一點一點的上去,也是一種學習的動力。由於每一點的進步都是在對自己的肯定,對自己的鼓勵。本次培訓我的成績是滿分的,總學習時間接近55小時。所撰寫的研修日誌、我的教學故事、教學設計與反思、發貼等多篇文章都得到了教師在班級推薦。教學設計與反思和國小語文作業均獲得優秀。積極與同行們探討各種教育教學問題,評論和被評有223次。

這次培訓我收穫的不單單是專家們講解的內容,更是一種理念,一股動力。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努力實踐,在教學崗位上積極進取,銳意創新,使生命的禮花得到盡情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