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校本培訓心得體會集錦8篇

才智咖 人氣:2.88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校本培訓心得體會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校本培訓心得體會集錦8篇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1

本年度,我參加各種校本培訓,觀摩了多節優質課學習等等。學習了先進的教育理論,也和我學校的優秀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可以說此次培訓收益頗豐、獲取匪淺。我上了四年級數學課,在教學中我能夠將在培訓中學到的新理念、新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去。,我能夠虛心向一些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請教,積極地參與學校的教研活動,並認真上了一節公開課。經過培訓、實習、實踐,既有知識上的積累,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既使觀念更新了,也將理論有所提高,現對整個學習培訓過程總結如下:

一、更新教育觀念

這次校本的培訓,給我帶入了一種求學的氛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在教學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樂園,學習才是唯一的路!我深深地意識到:一名優秀的教師沒有先進的教學理論充實自己,那麼,他的教學在達到一定程度後就難以提高了,而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所以回到課堂後,我更加努力,仍不斷蒐集教育資訊,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更快達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國小的教學工作。通過培訓,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自己;每上一節課我都認真地準備,精心設計,通過利用農遠工程資源、網路這便捷方式來查閱相關資料,努力構建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知識。

他說,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地反思,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因此,現在,我的教學更注重反思了,我上完每節課都認真反思,反思這節課成功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地方要改進,寫好課後小記,單元小結。

二、做好課改中教師角色的轉變

1、權威者轉向參與者,激勵者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並使之逐漸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師放下權威,師長的架子,以一個普通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討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勇於挑戰課本,挑戰教師,挑戰權威。

2、向專家型轉變

未來教育需要"專家型"的教師,這就要求教師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書齋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研究。

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改善自身,勇敢迎接更多挑戰。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7月,學校組織了20xx版國小語文新課標的校本培訓。多年的語文教學,雖然獲得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但也讓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已形成了定勢。“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做為一名教師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與教學理念,才能跟進時代的步伐,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在這次培訓中,每天在緊張的教學工作之餘,觀看培訓視訊,閱讀參培同仁們的研修日誌、教學故事,參與論壇討論,讓我不但深入瞭解了新課標的理念,而且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教育教學方法。現將本次培訓的幾點收穫總結如下:

一、 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縱觀語文教學的歷史,在古代,說某某能寫一手好字,能寫書信,這人的語文素養就好;相反,說某某的語文水平差,往往就說這人斗大的字也識不了一筐。可見古代私塾的語文教學目的是何其簡單。但儘管簡單.卻包含了教會做“人”的基本能力這一亙古不變的道理。因此,語文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將來學習和今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基礎,就是讀讀背背、說說寫寫。“能說會道”“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不就是對一個人語文水平高的最好評價嗎? 當前在語文教學中 許多 老師受教育部門的統考和評價體制的束縛,還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模式。國小語文教學較大程度上仍在“講”、“練”、“考”中兜圈子。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應該回歸到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上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是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要義所在。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二、注重學生的閱讀背誦

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古聖先賢也早就指出了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學方式再簡單不過了,熟讀成誦,積少成多,然後融會貫通,化為已有。一味的讀,一味的背,在硬性讀背的戒尺下不也培養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見“讀”在學習語文中還是具有相當的作用的。我們看到有些語文教師卻對“讀”束之高閣,在閱讀教學中去搞新花樣。教師純粹“為講而講”,學生純粹“為學而學”,“方法”看似靈活多樣,課堂也頗顯熱鬧,可學生學完一段時間後實質卻知之甚少,遺忘很快。正如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僅是“到此一遊”而已。有位教師在執教一篇遊記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採用小導遊的方式讓學生先小組合作學習,然後集體交流,抽學生輪流上臺用自己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景點的特點。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在教學時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觀的畫面圖,猶如身臨其境,美不勝收,接著又讓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相關資訊。整堂課內容充實,模式新穎,學生饒有興趣,也學了很多。表面上學生收穫不少,但是由於缺少了對文字的朗讀,實質的理解還是缺少相當的內涵,尚有部分學生甚至一節課中沒開過口,這顯然無助於課文的內容的解讀。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讀背無疑是積累語文素養的好方法。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記憶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礎。 朱熹曾經說過: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是多種分析器官同時參加活動的協同作用。心理學家早有實驗結論:多種分析器官協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反覆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三、注重學生自悟探究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喧賓奪主”的情況還是顯而易見。其實,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學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基礎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學“文”。當然,學生的自悟探究,絕不能採取放羊式的自我領悟,必 須在 老師的引導、師生的討論下進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維培養,自悟探究中要有語言訓練,自悟探究中要有創新的火花。我會有效結合“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為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為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為契機、引發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既使是學生髮表了一些“異想天開”,有悖於常理的意見,也不要輕易否定。我們常常見到的是,恰恰是學生天真、幼稚毫無忌諱的“童言稚語”,表露了兒童純真的天性,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覆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總之,這次培訓讓我真正意識到語文教學不應該只停留在課堂上,停留在語文課本里,學生的語文成績也不應該只停留在試卷上。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3

在8月29日和30日兩天,參加了學校的校本培訓,聆聽了優秀教師和專家的彙報,從中學到了很多。從於秀梅老師身上感受到做教師的辛勤付出和幸福收穫,從孫榮鑫老師的學生習慣養成感受到了“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理念,從呂健主任的“四個穿越”感受到對教育的摯愛和執著,從解現任老師的介紹中看到了一位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指導的負責和對學生人生引領的長效。在這裡,我想重點談談對孫榮欣老師關於學生習慣培養方面的一些體會:

一、有明確的目標

孫老師在發現了學生的習慣問題之後,就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要把學生的聽課習慣、寫字習慣等達到一個怎樣的要求,教師的目標是明確的理想目標,更是堅定的執行目標。

二、有可行的方法

孫老師在習慣培養方面是有方法的,尤其是對習慣的細節培養,非常科學,非常細緻,非常可行,寫字姿勢、坐的姿勢、聽課習慣,時時處處,點點滴滴,捨得花時間,捨得下功夫。

三、有激勵的措施

孫老師是一個有心人,她會在恰當的時候給學生以有效的評價,更會在學生不感興趣,不夠積極的時候,主動探索更簡單易行的更有實效的評價方式,評價語言客觀全面,是評價,更是指導。

四、有長久的堅持

有人說“人是習慣的奴隸。”因此,好習慣,益終生;壞習慣,害終生。從這個意義上說,形成一個好習慣很難,改變一個壞習慣也很難。作為教師,接觸學生時,學生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習慣,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必然需要長久的堅持。這一點,孫老師心理上有準備,行動上有堅持,也正因為這種堅持,才養成了學生各方面良好的習慣。

其實,孫老師遇到的學生習慣問題,我也遇到過,也曾試著努力去解決它,但往往在開始的目標就不是很明確,或者說目標定的就不高,而在執行時很容易對困難妥協,不自覺地放鬆要求,降低標準。缺少了對教育方法的主動探究,缺少了對細節的用心關注,更缺少了了執行時的堅持不懈。聽了孫老師的講座,我發現了自身存在的問題,並努力在行動中改正,使學生受益。

好習慣,益終生,對學生如此,對教師也是。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4

通過參加校本教研的培訓,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與新課改同行,與時俱進,適應新課程要求,就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學習掌握新的專業知識、技能,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究、積累、更新,促進自我的發展。 在新世紀新時代的社會裡,社會的發展需要新型人才,這激烈著我們要不斷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不斷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創新,總結教學經驗。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就必須善於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鑽研業務,必須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必須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得心應手,才能使學生產生敬重感,自覺自願地接受教育和指導。

通過參加校本教研的培訓,理解了如何把先進的教學方式和理念貫穿於數學及各個學科教學的全過程,使我茅塞頓開。回憶這段時間的培訓,讓我感受頗多,下面就具體談一些學習的收穫。

第一、通過學習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堂教學的藝術與技巧,同時也解決了我以前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很多困惑,讓我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彷彿一下子見到了光明和希望,對我的教學實踐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第二、通過校本教研的培訓,為我以後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能力層次,實行了“分層次、分類指導”教學,對知識水平不同的各類學生都不偏愛、不卑視、不譏笑,多給學生以讚許、鼓勵、支援和親切的目光,含蓄的微笑、輕鬆的表情、和藹的態度,以示老師對其的信任、關心、愛護。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採用多提問、多練習,多給學生活動、多自我表現的機會,即儘量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展身手”的機會的教學方法。 通過培訓學習,讓我意識到,要在新課改中取得較好的成績,不僅僅靠提高個人綜合素質,還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認識,轉變自我的角色定位,樂於施教,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5

校本培訓最大的特點是學習與工作有機統一,以工作中的問題解決來激發學習動機,透過工作潛力的變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體現學習的價值,20xx年12月2日—4日,我校在六枝特區教育局的組織下在六枝影劇院進行校本教研專題培訓。個性是對楊詠梅老師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研究》感觸頗深,現談談我的體會。

貴陽市南明區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校長楊詠梅老師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研究》的講座很精彩,他讓我們認識到日常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重要性。只有讓學生喜歡老師了,他才喜歡學習你教的科目,才能在課堂上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傳統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說”和“做”,儘管你自己認為已經講得很清楚,但是學生挺費力的做還是出錯(她列舉了一個畫圖的事例),並且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昏昏欲睡,而此刻的教學講究互動,講究以學生為中心,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理解課堂上的資料。楊詠梅老師的教學方法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在我們的教學中要推行、實踐。首先,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應著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留出必要的自主學習的時空,確保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用心、活躍、主動的狀態,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學生主體活動的開展與整合過程。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就要“蹲下來”跟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距離,使教師成了學生可親、可信、可依的學習夥伴。整個教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真心交流,彼此溝通,分享快樂,共同成長,共同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如:在教學中採用與學生聊天、遊戲、講故事、猜謎等活動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教學氛圍,以放鬆學生繃緊的神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關愛學生,做學生的益友,有利於教學的開展。課堂上關愛學生是師生互動的基礎。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留意翼翼的保護學生的心靈。”愛是溝通師生情感的紐帶和橋樑,教師只有把情感中的精華部分給了學生,學生才會對教師有親切感、信任感。以真誠的微笑和滿腔的熱情打動學生,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吸引學生,才能使學生愉快地、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在課後要能和學生一塊玩耍,與學生近距離的接觸,讓學生感覺你此刻就是他的一位好朋友,好夥伴。在平時班級管理中要多說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少說他們的缺點和短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好的一方面,老師要利用他們好的一面去激發他們進步,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在關注他們,關心他們,而不是拿他們的缺點在訓斥他們,讓更多的孩子有一個健康用心向上的心態去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再次,教學策略的運用要關注個體差異,倡導主動參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心主動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尋求自我發展,讓全班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從情感上、行動上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人人活動,人人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獨特和創新之處,消除教學緊張、畏難的心理,用親切的語氣,和悅面容,鼓勵的話語,激勵性的評價號召學生用心參與課堂。

透過本次校本培訓學習,我認識到關注學生個體,要以學生為中心,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潛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是我在今後教學中著重解決的問題。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6

轉眼間本學期已到尾聲,回顧在本學期校本培訓期間,不斷琢磨先進的教育理論如何運用到實踐的課堂中去,經常與學校的優秀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可以說收益頗豐、獲取匪淺。下面是在校本培訓學習中我的幾點心得:

一、校本培訓的思想認識

首先充分認識校本培訓的重要意義。要在校本培訓中有較大的收穫,觀念轉變是課程改革重中之重的問題,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是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條件,教育教學觀念的根本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條佈滿艱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項長期的任重道遠的艱鉅任務。校本培訓是與學校、教師的實際緊密結合,以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教育教學的實踐能力為基本目標。與傳統的在職培訓方式相比,校本培訓更加關注教師教學所在的學校以及課堂,更加關注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發展。通過提高校本培訓的實效性,能有效地激發教師自覺學習的意識,提升教師自我培訓的責任感,激發教師發展的主動性,實現教師的自主發展,促進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二、校本培訓的內容層次

在校領導的統一佈署下繼續學習了師德師風建設,加強了計算機基礎知識培訓與提高,進行了新課程標準的再解讀,並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困惑與經驗進行了交流。

三、校本培訓的主要收穫

這次校本的培訓,給我帶入了一種求學的氛圍。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在教學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樂園,學習才是唯一的路!我曾經一直認為在教學上能出成績的教師就是好教師。因此我在前幾年的工作裡,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學這一塊,備課、上課、課後總結、批作業、輔導,幾乎每天都在重複這樣的五步曲。所以回到課堂後,我更加努力,仍不斷蒐集教育資訊,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我更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從而更快達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在校本培訓期間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本人的教學工作。通過校本培訓,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自己;每上一節課我都認真地準備,精心設計,通過利用網路這便捷方式來查閱相關資料,努力構建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

接受校本培訓後,反思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存在許多不足。同時深刻體會到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基本理念,力求使學生在責任感、自主學習與生活能力、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現,努力追求創造相對寬鬆的發展環境,構建開放的基礎教育體系,倡導學生在選擇中學習選擇,在嘗試中學會負責,在參與中發展自我,強調教育教學與生活及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更主動、更自覺、更活潑、更多樣地學習,把課堂與社會,把課堂與家庭結合起來,在更大更廣的天地中獲得發展,全面嘗試新的學習方式。

在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學的狀態投入學習。

四、校本培訓後努力方向

我要以這次培訓為契機,找準自己前進的標杆,在今後工作中向智慧型發展,在教學上朝科研型努力,做一個勤學習、勤實踐、善總結的教育工作者“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需要更多的前期準備。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習是我們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資訊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學習,才能真正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7

“校本課程”這個概念,根據我們的理解,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群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考慮當地社群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通過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探索、以及這段時間我們對全校教師開展的校本課程培訓,我們感到,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

一、幾點思考

1、打破了校本課程的神祕感

不少教師把校本課程看得很神祕,其實,許多學校已開設的選修課、活動課就具有校本課程的性質,只是學校和教師對校本課程開發還處於無意識狀態罷了。也就是說,許多學校往往有校本課程之“實”,而無校本課程之“名”。校本課程是開放的、多種多樣的。如研究型課程、自願報名開設的體育課選修(乒乓球、籃球等)。可以說,學校裡的課程都有校本課程的成分。因此我們說,校本課程就在我們身邊,它並不神祕,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開發校本課程影響升學率的擔心

近年來,考試試題命題正在向能力化、素質化、個性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各學科考試更體現了這一點,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和方向正是發揮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開發校本課程不僅不會影響考試升學率,反而會促進升學率的提高。我們應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對待升學率,我們的策略是“不為考試,贏得成績”,滿意的升學率應是素質教育的結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標。

3、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得到了培養、鍛鍊和提高

教師參與課程的目的是使學校課程更加適合學生的需要,促進學生最大程度的發展,但就教師本身而言是確立教師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課程開發的實踐過程中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所以教師參與課程開發不僅是編制出一系列的課程文字,更重要的是參與課程開發過程本身。

從校本課程開發角度而言,為了有效地推進新一輪的基礎教學課程改革,教師必須具備課程意識,形成相應的課程觀念。這些觀念包括:

⑴課程制度觀。三級課程政策的實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統的課程體系,而建立了多元化的課程觀。國家只制訂各學科的課程標準,對課程進行巨集觀控制。教材則趨向多樣化,學校可以選擇任何經國家認定準予發行的教科書,這樣就要求教師樹立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的課程制度觀。

⑵課程價值觀。在教育實踐中,我國的課程價值取向基本上有兩種情況:

一是以對升學是否有用來衡量課程的價值;

二是過早專門化與職業化,以是否滿足當前社會的需要來衡量課程的價值。這些是課程設計時必須考慮的,但課程的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增進個人的幸福,也就是說要考慮課程是不是滿足了學生的需求。教育畢竟是一種造就人的事業,人是教育的出發點,所以課程的開發必須以人的發展為其邏輯起點。

⑶課程型別觀。建國以來基礎教育的課程基本上是單一的國家課程,三級課程的試行,意味著課程的形態發生了質的變化,學校中將是國家、地方、校本三種課程並存。教師和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開設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這樣就為學校特色的形成,學生不同興趣、個性和特長的發揮留下了空間。

⑷課程開發觀。三級課程政策把部分課時留給學校自己開發,這就要求教師在學校認可的前提下要自己確定開設什麼課,這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具體的教學內容有哪些,如何呈現這些內容,教學效果如何評價等等。如此就必須改變自己的單一的教授者、課程的消費者的角色,而要把自己定位為既是教授者同時在一程度上又是課程的`開發者。與此同時,教師的課程知識得到積累,課程開發能力得到提高,即將約束在單個學科中的教師的專業特性擴大到學校教育的主體;將與課程有關的決策重點從原先的“上意下達”的方式轉變為教師之間的“討論”方式;教師既是教學的實踐者同時又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因而大大增強了行動研究的意識和能力。

二、幾點思考

1、課程觀念需更新

由於絕大多數教師原來所學的教育學是沒有課程論的教育學,加上“校本課程”這一概念在我國正式使用的時間並不長,因此,教師對校本課程的認識難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學校、教師和學生過分依賴和迷信統編的教科書。這種傳統的思想上的習慣勢力與校本課程的現實需求之間存在的強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將對校本課程的開發帶來觀念、制度層面上的阻力。如何儘快改變這種狀況,將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2、教師的知識和技能準備有待進一步加強

校本課程開發中系統的規劃、理論指導和實踐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課程的開發中如何不斷強化學校和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學校教師、領導的課程開發技術,使之有課程改革的正確意識,有課程改革的願望和動力,有開發校本課程所必要的知識、技術和能力,這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條件。

3、缺乏課程專家的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課程開發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是課程開發走向科學、規範、完善、發展的瓶頸

4、需要強有力的校內、校外的大力支援。即良好的校內溝通,給教師足夠的自由時間和空間,良好的計劃組織,可用的教育資源方面的資訊,外部參照系,課程理論與技術指導等方面。為教師儘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做好條件上的支援和準備

總之,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教育迎接新世紀挑戰的一種迴應,是貫徹落實中央《決定》,實施素質教育對學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學校充分發展辦學優勢和特色,積極參與國家創新工程,貫徹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促使學生和諧發展繼而推動社會的發展,培養和造就“創造新世紀的人”的一項基本建設。目標指向明確、內容多樣、課程設定靈活的校本課程能使學生在掌握國家課程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引導學生在眾多的課程的選擇中得到個性發展的及時補償,在選擇中發現潛在能力的火花,在選擇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採集和加工的能力,學會學習,使學生在課程的自主選擇和個性化知識的掌握過程中形成更多更廣泛的能力,更好地認識學習的價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學會生存。這些,正是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所在。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8

20xx年,帶著對事業的追求、對工作中的困惑、對教育未來的美好憧憬,我參加了有幸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第九期國小校長培訓班的學習。在培訓中,通過理念、管理技能、視野等方面的專題培訓,我從眾多的權威、同行那裡汲取了中國教育當前最先進、科學、實效的思想與資訊,使自己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角度、分析問題的思路得到了拓寬,深刻領悟了思想與思想的交流過程就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過程、智慧與智慧的碰撞過程就是一個心門開啟另一個心門的過程的深刻含義,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著幸福與洗禮,在洗禮中體驗著收穫與快樂。我的成績與收穫頗多,簡單總結如下:

1、學習期間,我們結識了一些有修養、學識造詣很深的學者和老師:楊鐵鋼書記、程春英所長、付紅霞老師、單松濤老師、肖傑老師,李淑文、徐鳳霞等知名校長,班長、學委、生活委員等我們的好同學在感嘆他們學術造詣高的同時,自己收穫著思想與理念,學習中逐漸感受到對知識的渴望,他們的講座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又深入淺出,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發人深省。他們具有的執著不屈的辦學精神、相容幷包的辦學思想、銳意創新的辦學態度,足以讓我們受用終生。

2、學習期間,讓我們看到了一些名校的辦學底蘊和文化氛圍:機關一小的校園文化,東胡二小、湖濱學校的課堂教學,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覺得每次學習參觀都是不虛此行。通過參觀機關一小的校園文化建設,使我進一步明確了校園文化建設,是凸顯學校特色,提升學校競爭力的基本途徑,並不是做花瓶,而是提升內涵。它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整體安排全面考慮,需要從細處入手,通過細節求實效。通過聽湖濱學校和東胡二小的4節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學校辦學底蘊的積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一定時間的歷練,正如教師的課程改革理念一樣,需要長久不間斷的培訓打磨才能入心入腦,教師的基本功更是需要周而復始的錘鍊才能堅實。

3、學習期間,讓我們感受了異地培訓參觀學習的異樣效果和無窮魅力。XX年11月我們21位培訓學員在班主任付老師的帶領下,前往課程改革的前沿山東濟南青島孔子故里曲阜。10天的學習,我學得開心愉快!xx市xx區實驗國小潘校長所做的《實施精細管理,打造品牌學校》,xx附屬國小周校長所做的《走內涵發展之路,辦優質特色學校》,xx實驗國小馬校長的《文化發展學校,特色鑄就品牌》以及青島洮南路國小薛校長的《揚科研風帆,創學校特色》等專題報告,圍繞學校的辦學思想和治校理念,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展示了學校的亮點和特色。給我們每個學習者很大的體會,引發了我們結合本校工作進行了深入思考,進一步體會到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至理名言總結的精妙之處。異地的先進經驗和辦學思想拓寬了我們的視野,通過溝通交流,南北方思維火花的碰撞,定能綻放出耀眼的焰火。

培訓班即將結束了,但我們有太多的不捨,我們多想再在一起交流學習、我們多想再在一起溝通了解,這種集中授課和外出考察學習的方式,是聯絡實際研討、參觀、考察借鑑,實踐總結提高的模式,是十分符合校長們的特點和需求的方式。本次培訓內容的設計和選定注重突出專題性、針對性、時代性和前瞻性,使校長們真正學習到了最先進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育資訊、最有價值的教育改革和管理經驗,真可謂取到了真經。

通過培訓參觀學習,我深深感到自己作為教學校長的責任,一定要努力工作,在本校教師隊伍建設下功夫,做到以下幾點:

1、量體裁衣促進教師教師主動發展。將根據教師不同特點、需要,幫助他們制定、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通過幫助使學校每位教師們找準位置,發揮好個人才能,享受到育人快樂,體驗事業成功。

2、指導、服務到位,幫助教師快速發展。教師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不同問題,因此我將協助校長為教師尋找專家,適時地給予教師理論、實踐等多方面的指導,對於教師中好的經驗、方法及時要鼓勵總結推廣,對於存在的問題幫助分析解決,還要給教師創造機會、提供舞臺展示才華,體驗成功的喜悅。

3、加強團隊建設,深化教師發展。 創造努力工作的氛圍,敬業的氛圍。使教師在互相幫助中進步、在互相激勵中前行。

4、強化教師培訓,推動教師跨越發展。要想教師跨越發展,你、必須解決教師的教育教學觀,進一步轉化教師的觀念。而觀念的轉變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時間和反覆磨合,需要要有一個逐步認識和接納的過程。任何一項工作或事業的成功,無一不是重在落實,貴在堅持,因此我將定期組織教師培訓,提升素質促進轉變。

培訓即將結束了,但我所學所思所感將延續到工作中去,並將在我今後的工作中化作源源不竭的動力,理想猶如天上的星星,我們猶如水手,雖不能達到天上,但是我們的航程可憑藉它指引。我們期盼著,未來的優質教育行列裡,有你,有我,我們一起攜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