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的學年總結

才智咖 人氣:1.53W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的學年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的學年總結

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的學年總結 篇1

根據縣教育局教育研究和教師培訓中心的計劃,在校長室的正確領導下,按學校工作計劃與教務工作計劃,有序開展各項工作,緊緊圍繞“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這一核心,加強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進一步加強教學規範管理,深入開展教學科學研究,著力進行學科建設,師資建設和自身建設,充分發揮教務處在教學管理和教學研究方面的積極作用,圓滿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現將一學年的校本培訓總結如下:

(一)以常規工作為主線,常規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明確了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編印教務工作計劃,使工作有章可循。按國家課程方案要求開足課時,開齊課程。繼續抓好常規教學管理工作,抓好“備課、上課、批改、輔導”等環節。做好升旗、開會等考勤工作。建全北江一中教學常規檢查制度、教研組長職責、備課組長職責。在教學管理中,我們教務處堅持每學期進行兩次以上教師教學常規檢查,組織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檢查教師檢查教師的備課筆記、作業量及批改情況,督促教師及時調整作業量和批改方法。多次召開學生座談會,及時反饋教學效果並引導有關教師糾正教學工作中出現的疏漏偏差。進一步規範學生的學籍管理,按時發放,收交、義教卡學籍卡等,按規定進行學生的休學、復學、轉學、畢業、結業等工作,並建立完整的學生學籍檔案,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學業評價制度。嚴格控制訂購學習資料,教材和各類輔導材料。

合理安排學生課餘生活,按要求按排學生課外活動。認真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工作,按要求計算成績、彙總並及時上報。本學年舉行一次田徑運動會。參加的人員達40%以上,每學期舉行了跳繩、放風箏、拔河等多項小型競賽活動,參加人數超過總人數的60%。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在“以人為本”的思想指導下,努力為教師展示才能和特長提供平臺,並進一步推介和表彰在師德規範、教學技能、教學業績、改革探索和學術研究上取得顯著成績的教師,有計劃地培養“初露頭角”的青年教師,發揮名師的榜樣和示範作用,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學校教學質量穩步上升。

繼續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繼續“青年教師拜師活動”,鼓勵青年教師向本校或外校的優秀教師拜師學藝,目前我校已有二十三對師徒,通過師徒結對活動,有效的提高了教師的中高階教師在教學常規、教學改革、教學研究等方面傳道授業,促成一幫一,一對紅。有曹德琴等十一位老師參加市級名師名校長研修班,積極向市級名師名校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

通過各項活動,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各教研組利用教研活動的時間組織廣大教師,學習外地教師的先進教學方法與教育理念,引導老師觀、評結合,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學校還要求同組的每一位老師都要互相聽課,並進行及時的交流和反饋,以達到上課教師和聽課教師在業務上共同提高,通過這各項教研活動的開展,使各位教師在互聽互評中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

深入開展教研活動,積極推進新模式教學。通過認真組織教研活動與集體備課,發揮集體智慧。利用教研組、備課組培養青年教師,併為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促進廣大青年教師迅速成長,使大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本學期,我校在縣電教論文評比中,趙雪萍在市歷史學會論文中,獲市二等獎,戴洪春在市數學學會論文中,獲市三等獎,曹德琴的《用圖書構建閱讀平臺》獲縣一等獎,湯瑛、趙麗華、姚國琴獲縣三等獎,思政案例評比中,趙雪萍、李琴分別獲縣二等獎,方錫強、姜瓊瑛、盧桂珍、李紅分別獲縣三等獎。盧春的《新教材感想》市數學學會論文評比中,獲市交流,王為鋒的論文《“教學做”合一》獲縣一等獎,李琴的案例反思獲縣一等獎。張雪梅、程瑜課題論文分別獲縣一二等獎。

(三)以活動為載體,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

為了配合省中國小農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本學期我校採取“請進來”:邀請教育專家和名師來我校講座和調研。十月中旬,特級教師、湖州市首批名教師、安吉拔尖人才郭吉成領銜的縣語文研修小組來我校開展教研活動。由趙麗華老師執教九年級語文公開課,12位高中語文教師、15位鎮中教師參與了聽課、評課。郭教師進行了專家點評。高度讚譽了鎮中師生的課堂風采,並做了《如何進行語文體驗教學》的講座,指出語文老師應樹立尊重語文的思想,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感和審美能力。使與會者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之後,縣八年級科學備課會議在我校召開,安吉縣四位國中科學骨幹教師組成的一個講師團作了國中科學課堂教學新理念實踐體會的報告,使我校各位老師得到了啟發,開闊了視野。十一月,邀請縣研修中心的導師來我校進行了一日教學調研,把新課改理念帶到了我們各學科組。十一月中旬,研修中心導師楊炳軍應邀來我校作地理知識的講座。解決了教師們在科學教學工作中的疑慮和困難。之後,安吉縣七年級英語教研活動在北江一中舉行。王月、凌鋒、樓愛紅三位教師分別代表了熟練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初步學會使用多媒體教學以及傳統教學三種教育狀態進行了授課。

十二月,我校又舉行了首屆教學能手評比活動。這是繼上學期開展的優質課評比、教壇新秀評比後的又一次大型的校級教師素質提升工程。這次活動,全校共有十八名教師報名參加。涉及語文、數學、科學、社會、音樂等多門學科。評比的內容分五大塊:課堂教學水平、教學效果、各類競賽、市縣級公開課、論文和課題。為了賽出好成績,老師們積極準備,大膽創新。推出了一堂堂的好課,湧現了一大批高素質、有實績的優秀教師。通過比賽,加快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全面提升了教師的綜合素質。通過嚴密評審,最後角逐出趙麗華、張雪梅、王月、孫雪蓉、王珠鳳、姜瓊瑛、吳麗敏七名為北江一中首屆教學能手。

本學期,三月我校舉辦了縣教科研成果展示活動,由市縣教科研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獲得者老師進行經驗介紹和成果展示並邀市教科室領導就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等內容進行講座。四月初,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我校成功舉辦了北江一中學第二屆教研節。由我校十幾位教師開課,全縣有六十多位老師來聽課交流。

(四)以教學研究為動力,走內涵式可持續發展道路

我們從培訓入手,激發興趣,提高能力,鼓勵每個教師參加一項課題研究,讓教師品嚐教科研的樂趣,逐步形成教科研的教師隊伍和骨幹隊伍。各科教師都能積極投身課題研究。加強課題研究,將教學科研相結合,推進教學改革,有計劃、有步驟開展各項教學科研活動。開展各項專題研討活動。通過教師自學、討論、寫心得體會、邀請專家學者專題講座、骨幹教師交流等形式,使全體教師在學術研討中吸收、消化教改資訊、教學理論,從而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保證教科研的順利開展,促進教科研的水平提高和發展。王為鋒的課題《生活與數學》市二等獎,李小芳的課題《國中數學“問題解決”》獲縣一等獎,史小榮的課題《小組合作學習》獲縣二等獎,王珠鳳的課題《家庭實驗在科學中的應用》獲縣三等獎。本學期我校上報縣級課題有四個,市級課題二個,省級課題一個。學期結束,每位老師均完成了教育教學研究論文一篇以上。本學期中,在濃厚的教科研氛圍中,我校的教學質量也比上學年有了較大輻度的提高。

(五)通過假日活動使學生真正學有所會,學有所能,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為了把好事做好,確保假日活動的安全順利的進行。我校基地制訂了嚴密的管理制度。首先我們做到學員報名表四籤、三查、三驗收。四籤,即學員、學員家長、班主任、基地負責人簽名。三查,即一查家長簽名,二查活動專案,三查學員電話號碼、家庭住址。三驗,即班主任、教務處、校長室分三個層次驗收,驗收學員報名表是否填寫完整,不完整的及時跟家長聯絡把報名表填完整。管理上我們採用四級管理制度:從行政到年級負責人到班主任到輔導老師分層管理,確保假日活動的紀律和安全。豐富的活動內容和方式,為學員搭建了一個展現自我才華的小舞臺,為每個學員創設更多的成功和成材機會。

(六)效果顯著,碩果累累

由於學校的有效管理,教師的精心指導,效果顯著,成績突出。

本學年,有五名學生在現場書畫創作大賽分別獲一二三等獎,有十名學生在政治小論文分別獲一二三等獎,有七名學生在社會調查報告分別獲一二三等獎,有二十二人在英語競賽分別獲一二三等獎,一名學生在科技電腦畫中獲省三等獎。有二十名七年級、八年級學生在縣數學競賽中獲獎。有十五名學生在縣作文競賽中分別獲一二三等獎。縣籃球比賽第一名、縣足球比賽第二名、縣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二名、文藝表演比賽在縣市比賽中獲一等獎。電腦製作評比活動,湯瑛、應美月獲市三等獎,王玥獲縣一二等獎,戴洪春獲縣二等獎,徐國榮獲縣三等獎。縣中國小多媒體課件比賽,李紅芬、李紅、徐國榮、盧春分別獲縣一等獎,方錫強、許紅、王玥、孫雪蓉分別獲縣二等獎,張怡波、徐志巨集、程慧豐、徐國榮、趙雪萍、趙麗華分別獲縣三等獎,在縣電教論文評比中,在縣音樂欣賞能力評比中,吳麗敏、樑爽獲縣二三等獎,湖州市教育科研{英語交際能力}應美月獲市三等獎。汪志華在美術優秀課評比中獲市二等獎,程瑜在語文優秀課評比中獲縣一等獎,李紅在思政優秀課評比中獲縣一等獎,吳麗敏在音樂優秀課評比中獲縣一等獎,在縣下水作文比賽,沈建萍王丹丹分別獲縣二三等獎。在語文閱讀能力競賽中,徐婭萍、胡秀華、沈建萍、章飛萍分別獲二三等獎。

金傑在市體育教師基本功比武中,獲三等獎,張雪梅、程瑜、趙麗華的案例分別獲市二三等獎,李紅、李琴、姜瓊瑛、趙雪萍在學科命題競賽中分別獲二三等獎。朱愛華、李紅芬、姚國琴、王珠鳳、鄭上金在學科案例分析競賽中分別獲市縣一二等獎。多名教師的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

總之,我們決心在校長室的領導下,今後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為鎮中發展而努力。

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的學年總結 篇2

本學年,我校繼續做到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教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工作,追求有效性,基本上能完成了,計劃制訂中的各項任務,教師在培訓中也學到了不少東西。現在就將我校本學期的校本培訓工作作如下總結:

1、制訂有序和有效的計劃。

為了便於開展校本培訓工作,我們在學期初就制訂了詳細可行的校本培訓計劃和教研組計劃。

2、培訓內容針對性強了,可實施性也強了。

本學期我們開展了不少的活動,這些活動我都圍繞教師的平時工作,或者是教師急須提高的能力。如邀請了人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生謝多希主任做關於健康方面的講座,邀請了徐峰老師做微攝影講座,這兩個專題講座受到了老師們的積極歡迎,老師們的參與性極高。

在教師專業化成長方面我們主要針對教師如何寫一手漂亮的字開展了特色培訓。邀請了新苑書法的創辦人金錫強老師做我校的指導師,一學年到我校做3-4次,每次1個半小時的輔導。老師興趣很濃,每次的作業都能積極上交,作品也很好。有了這樣的特色培訓,部分老師的學書法的熱情高漲,有部分老師還自費參加了金錫強老師辦成人書法班。

3、加強對培訓過程的管理。

在校本培訓實施過程中,做到學年、學期、校本培訓和各種專題培訓有計劃、有總結,學校培訓領導小組對全體參訓教師完成培訓情況進行評價。最重要的是各項活動開展後,基本上都能上傳到部落格上,都及時展示學校校本培訓活動,讓更多的'人看到我們的活動,也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有機會對我們提出意見。

4、送出去,請進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學習、借鑑他人的辦學經驗,學習兄弟學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促進我校教師隊伍素質的全面提高是我們堅持多年的做法。一學期來,我校共有60餘人次參加各級培訓和外出參觀學習。開闊了老師們的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轉變了教育教學思路,推動了學校課改工作的進行。在這一學年裡由於學校經費緊張,教導處緊抓每次樂清市內學科教研機會,為教師與市內教師之間的交流搭建了平臺,每次外學習教務處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學反思,積累教學經驗。

在本學年中,為了給各位老師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照樣聘請了樂清市教研室語文教研員林丹萍老師為我校語文學科校外指導師,聘請了康德學校鮑志明老師為數學學科校外指導師。林丹萍老師、鮑志明老師深入課堂,帶著語文、數學教學能手磨課、評課,這學年,語文組劉露茜、呂朵朵、鄭志燕、盧小丹、鄭秀麗五位老師參加了磨課,併為片區的老師們展示了五堂精彩的課。林丹萍老師帶著她的樂清市骨幹研修班的精英們做客我校,牟原喜、王玲華老師展示課堂精彩,周偉力主任、林丹萍老師、方孔全等四位老師評課,特別是牟原喜老師的課堂風采給老師、同學耳目一新。

5、培訓碩果累累,精彩紛呈

我校教師在樂清市級比賽中多次獲獎。孔滬生老師負責的課題榮獲溫州市三等獎;由錢堅琴老師、陳陽老師、陳萍老師組團的語文團隊獲樂清市團隊賽課總成績一等獎,上課一等獎,說課、評課二等獎,這對於我校來講是一大進步,一大突破。由孔滬生老師、周文青老師、陳荷伊老師組團的班主任團隊在樂清市隊課比賽中榮獲三等獎;陳冰樂、葉淑瑤兩位老師在樂清市全員賽課中分獲二、三等獎在這學年中,大部分老師積極參加上級論文、案例等比賽,成績不錯。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校本培訓工作的力度,繼續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為核心,以年輕教師為培訓重點,著眼於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開發校本培訓內容、建立校本培訓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訓真正落到實處,促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校本培訓工作的力度,繼續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整體素質為核心,以年輕教師為培訓重點,著眼於教師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斷開發校本培訓內容、建立校本培訓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訓真正落到實處,促教師的專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