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出身貧賤但並不懦弱人生感悟

才智咖 人氣:2.94W

然而,心疼亦或是同情,他都不需要。從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走出來,靠著一步步打拼,成為今天的王寶強,他最不需要的,就是別人憐憫的眼光。

王寶強出身貧賤但並不懦弱人生感悟

1984年,王寶強出生在河北邢臺一個貧困又普通的農民家裡,世代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幾乎是一出生就註定了種一輩子地的命運。

雖然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但是從來也沒因此受過什麼優待,衣服都是哥哥姐姐剩下的,父親對自己更是頗為嚴厲。

他本來和一般的農民孩子沒什麼兩樣,小時候幫著家裡種田地幹農活,長大了就從父母的手上接過生活的重擔,繼續在這幾畝地上討生活。

然而,一切都從1992年開始不同了。

那一年,他偶然地看到了電影《少林寺》,從此,想拍電影,想當演員,這個夢想就像在他的心裡燒起了一把火。

當時,他才剛剛滿8歲。

現在8歲的孩子是什麼樣的?學習,玩耍,有著父母的寵愛,沒有生活的煩惱。

王寶強的8歲是怎樣的?不想種一輩子地,不想人生留下遺憾,費盡心思說服父母,才終於換來了去少林寺學武的機會。

他懷揣著拍電影的夢想去了少林寺,6年裡,每天凌晨4、5點起床,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他不敢有一點鬆懈,只為了有朝一日,能成為電影裡看到的那種武打演員。

8歲到14歲,大多數人都在父母身邊成長起來的時光,他全在訓練中度過了,只有過年的時候,他才得以與家人團聚。

可是,他學了6年武術,卻沒有等到一次拍電影的機會,想起來少林寺的初衷,他毅然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車,身上僅僅揣著500塊錢。

15歲的少年,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獨自打拼,為了爭取在電影中跑龍套的機會,他在北京電影製片廠門口一等就是兩年。

兩年,他在一部電影和幾部電視劇中當過群眾演員和武打替身,當過臨時工,就連獲得第一次主演機會時,他還在建築工地上幹苦力。

《盲井》

2002年,他主演了第一部電影《盲井》,青澀樸實的表演讓他一舉拿下了第四十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那個曾經一心想著拍電影的小男孩,終於在17歲這年,摸到了夢想的邊。

2004年,他又迎來了一個事業上的新臺階。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看中了他,而這部賀歲電影的成功,也讓觀眾一下子記住了那個老實善良的“傻根”。

“傻根”出名了,但出名後的他,卻是第一時間拿錢把家裡欠的債給還清,然後給自己買了一個200塊的二手手機,只為了方便別人聯絡他拍電影。

他說,想要和得到中間有個做到。

2006年的《士兵突擊》就見證了他的做到。從一開始笨拙無比的農村小子,到最後不拋棄不放棄的堅強士兵,許三多完成了自己的蛻變,王寶強也成功的打動了觀眾的心。

有人說,王寶強身上總有一股傻氣,他演出的角色也多是本色出演,算不上有演技。

為了這一場戲,他每天做兩百個俯臥撐,三百個仰臥起坐,還有單槓訓練,拍完後直接從單槓上摔下來扭傷腰,在醫院休息三天就又回到了片場。

而他的`迴應始終都是更辛苦的付出和更多的嘗試,一遍遍用精彩的表演來推翻那些質疑。

《人在囧途》

“我知道我自己沒有別人聰明,看劇本,別人可能兩遍背會了,但是我需要十遍,我就得比別人多下工夫。”

《人再囧途之泰囧》

“我每部戲成功,都有看點和賣點,是因為我付出了,我捨得出力,付出得多回報就多。”

雖然出道以來從來沒有拍過武打戲,但他從來都沒有荒廢過功夫,一直堅持練武,只為最初的武打電影夢。

他不斷嘗試,鍛鍊演技,從演員到導演,力求突破自己。他說曾經給自己定了十年期限,如果沒成功就另找出路,但他成功了,最艱難的日子他挺了過來,他成了父母最大的驕傲。

他是個簡單的人,本質樸實,重情重義,十幾年前一起當群演的老朋友,一個電話,他有忙就幫。

他孝順,從出門闖蕩開始,就發誓要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從沒有一天忘記過。

他只求另一半善良踏實,善解人意。然而,戀愛兩年,結婚七年,他全心全意待她,工作生活,身家財產,他放心交給她管理,最後卻發現,曾經的幸福美滿,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

但是,因為感情上的一次失敗,你就要向這個艱苦打拼出一片天地的男人施以憐憫嗎?那不是安慰,是對他的鄙夷。

同情,是強者對弱者的可憐,而王寶強,從來不是弱者,他一定會從挫折中走出,蛻變成一個更強的自己。

經過大起大落,看過風風雨雨,願他能始終保持著內心的那股純真和自我,即使受傷,即使委屈,願他的笑容卻依舊燦爛光芒。這就是我們心中的寶強。

所以,別把他當成弱者,就是對他最好的尊重。人生中總是難免有挫折,可是那又何妨呢?踏平它便是。願每個人都能成為生活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