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局實習日誌範文

才智咖 人氣:1.8W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或者說當學習告一段落的時候,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學需要或應當如何應用在實踐中,這就是實習的意義。今天,本站小編特意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園林局實習日記,希望大家喜歡!

園林局實習日誌範文

  園林局實習日記一

7月5日 星期一 天氣晴

今天是我們實習得第一天,早上我們在班級集合,老師佈置任務,安排及計劃和安全教育後,我們懷著興奮地心情,帶著採集標本所用的工具,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學校後面的山。本溪的山比比皆是,就好像在一片連綿起伏的上沒有平地,所以我們學校周圍不知名的山很多。我們徒步了十分鐘到了山腳下,我們順著山間小道,一面採集標本,一面向山頂攀登。山不高,山間生長的植物也一般,所以我們很快的就爬到了山頂,又很快順著原路返回了學校。

7月6日 星期二 天氣陰

今天是我們實習得第二天,也是實習真正開始的一天。我們驅車來到了本溪。本溪以旅遊資源豐富著稱於世,本溪水洞、關門山、五女山等名勝早已享譽海內外。而本溪南郊的景觀也堪稱一絕,她深藏在“燕東勝境”之中,以其鍾靈毓秀的綺麗風光深情迎候著遊人的到來。望溪公園建在市區中心一座形如馬鞍的孤山上,山高海拔二百四十公尺,佔地四十二公頃。登山環視,山城景色歷歷在目,故稱“望溪公園”。園內各種樹木鬱鬱蔥蔥,亭臺樓閣高低錯落,珍禽異獸嬉戲爭嗚,奇花異卉奼紫嫣紅。公園最高處,屹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在日俄戰爭中,日軍司令部為日軍中將閒院宮載仁親王,在望溪公園樹碑一座,以炫耀其戰功。解放初期被炸掉。在其址基礎上建立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座四周鑲嵌著大理石浮雕碑下是三百四十多級的臺階,直抵園門。園中設有“寄芳園”、“風華園”等園中園、園中自繁的君子蘭,花朵豔麗,十分名貴。我們從山上下來已是下午了,我們帶著採集的枝葉滿載而歸。

7月7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今天是我們實習得第三天,也是實習最精彩的一天。早上我們集合,將驅車去平頂山和滴水洞。

首先我們到達的是平頂山,平頂山位於本溪市區南,海拔六百五十七公尺。山勢巍峨,頂部平坦,面積有二百五下畝,故名“平頂山”。平頂山是山城的標誌和城徽,山頂四周有絕壁圍繞,似刀削斧劈,崢嶸峻秀。置身北端崖上,偌大山城,一覽無餘。山南有公路直通山頂。平頂山是本溪市的衛士,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至今尚有戰爭遺蹟。 平頂山擁有三千都年厚重的歷史。登山的三條道,我曾兩次來過平頂山,分別走的不同的路,這次,是我第三次來到平頂山,我們從車道上山,沿途除了觀花賞葉外,我們還路過了點將臺和“碉堡群”。

平頂山點將臺傳說屬實,是正宗赫圖阿拉滿族歷史故事,廣為民間流傳。“碉堡群”是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部隊殘留下來的。歷盡滄桑的平頂山,如今已開發成本溪平頂山森林公園和消夏避暑勝地,花草樹木茂盛,種類繁多那古廟、古井、古墓和歷史碑林向人們述說著平頂山悠久的歷史??

下山後,我們乘車,從這個山頭,來到了另一個頭——青雲山。青雲山有此名氣和作為,為滴水洞也帶來了生機,青雲山為仙道名山,滴水寺為本溪地區佛家之祖寺,相傳唐太宗李世民親封,香火一直鼎盛,擁有近1400年的佛教歷史。

時值初夏,陽光明媚,正是出遊踏青的黃金時節。前往本溪郊外採風,掩隱深山的滴水洞景區的俊美令我們心曠神怡,至今仍有意猶未盡之感。我們一行人興致勃勃地準備前往早有耳聞、但從未親臨過的滴水洞景區探訪一番。

車子沿曲折但平坦的山間小路在深山中穿行。春日的暖陽映照著兩邊坡上的新綠,鬆、杉、槐、楓等各種樹木,嬌滴滴的舒展著好似精心妝扮的姿容,養眼極了。搖下車窗,任山風肆意闖入,閉上眼睛,深吸一口富含氧分子的清新空氣,好不愜意!

說話間我們不知不覺已來到滴水洞景區,景區入口在山頂,山岩上靜臥著一個清澈的水潭,原來這裡就是景區內那條著名瀑布的源頭。我們迫不及待地順崖邊小徑盤旋而下,彷彿進入了一處絕妙的桃源勝境,群峰簇擁著絕壁上飛流直下的瀑布,聽老師說,雨少時,這裡溪流潺潺,玉珠點點,形成水簾;雨季水量充沛時,落瀑咆哮,聲震翠谷;進入冬季,則滴水成冰,從崖口直到谷底,恰似一條倒懸玉龍。

滴水洞景區,有著雄奇的高峰峻嶺,有著種類繁多的植被,有著飛濺的瀑布山溪,有著古老的名寺寶剎,有著動人的歷史傳說??

我們拖著沉重的身體,懷著不捨得心情,帶著滿滿一袋子的採集的枝葉,回到了學校。

7月8日 星期四 天氣小雨轉多雲

今天是我們實習得第四天,只是天宮不做美,早上下起了小雨,雨晴後,我們來到學校附近的山。行程約20分鐘,我們來到了這座不知名的山腳下,由於剛下完雨,鄉土氣息十分清香,登上山頂極目眺望,群山逶迤連綿,蜿蜒向不知名的遠方。視野所及之內,一片青蔥,起伏的峰巒、錯落的溝壑、繁茂的植被、仿似書畫大家隨意勾勒的

  園林局實習日記二

一週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實訓的這周我確實學到了好多東西。看到了,園林的空間是怎樣建立的;聽到了,老師對所遊的公園和廣場的詳細講解。

本週一我們去了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位於市區中心北二七路西側。1951年闢為公園,1952年8月1日正式開放。公園面積30.14公頃,其中水面3.37公頃,綠化面積25.41公頃。進入南大門,便是胡公祠,迎面大殿五楹,巍峨壯觀。殿後為人工湖,西為青年湖。友誼山,湖中心有兩島。人工湖東岸有划船亭及划船碼頭,盪舟西行,穿過兩橋,可達“櫻花園”。在青年湖中,順東河北行,經湖心島,穿水泥橋,可至湖濱茶社。穿橋盪舟北行,至公園最大的青石假山下。公園中心有蓮花形噴泉一座。周環月季花壇花帶及大草坪、大-法桐、大雪松,間植常青灌木花叢。西北有玉蘭園,東有竹園、梅園。魚池東為迎春園和秋園,兩園東西相連,並建有花卉展覽館一座。迎春園東邊為兒童遊戲常進入公園西大門,遙望叢林之間,有涼亭五座,原為彭公祠。園內古樹蒼蒼,鳥兒嬉戲於樹林之間,人們安詳的在樹下散步,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

人民公園,他主要以大眾為服務物件,故,他是鄭州功能分割槽最多的公園,是群眾文化最豐富的公園。我覺得人民公園是在大眾文化背景下的一個娛樂性的多功能公園。大眾文化是所有文化中最複雜的一個,要想在一個公園中都得以體現,確實很難。人民公園有做的好的地方,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公園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開門見山的形式,山是夠大,門與山的距離有點小,廣場太小,很失大門的大氣。公園裡的娛樂設施非常齊全,老小都適宜,此點是園子最出色的地方。園中的樹木高大,特別是懸鈴木很是突出。但樹木種植的結構有點問題,漏景透景有問題,在園中可以看見園外的高樓大廈,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第二天去了紫荊山公園,紫荊山公園位於市區東北。1958年春開始興建,1964年開放。總面積約19.8公頃,其中水面2.05公頃,綠化面積16.68公頃。公園以園內“紫荊山”得名。紫荊山系3500年前商代古城牆的一部分。金水河由西向東穿園而過,整個公園被河水、道路自然隔為東園、西園和南園三部分。東、西園由天橋連線,東園和南園以吊橋相通。西園主要是兒童遊玩和文化娛樂的場所,有現代化的兒童樂園和“河南省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北側的紫荊山上,紫荊樹處處可見。東園主要以風景設施、園林綠化、溫室柑桔和佛手為主。南園是小型動物區和花圃。值得一提的是公園新建的下沉廣場,與周圍的高樓和立交橋相隔,既體現出時代性,又將公園與外部相隔,與遺址相聯絡形成一個合圍的空間。

紫荊山公園是一個以保護古代遺址而建的長方形的公園。此園中,把西方和中方的園林糅合到一起。紫荊山廣場把西方園林的大氣和寬闊體現了出來。又以一條中軸線將下沉廣場.噴泉.流動跌水與鼎相聯絡,以太極圖案把園林藝術從西方過度到了東方,緊接著是東方園林的'代表亭子。

紫荊山公園是鄭州少有的立體型公園,在園林空間的處理上,既體現了保護遺址,又使空間視覺是那麼的深遠和朦朧。植物搭配有那麼的有到有低,有大有小,種植的那麼的疏落有致。

第三天去了綠蔭廣場, 中州綠蔭廣場是鄭州市稀有的城市原生態森林公園,數十種自由遷徙、擇地而居的小鳥在這裡長年安家,廣玉蘭、紫薇、蚊母樹、花石榴、大葉女貞、海棠、枇杷、銀杏等千餘棵名貴植物成就森林的蔚然。旁邊的森林半島的建築和景觀由著名的加拿大設計師幹彤先生頂力打造,在建業·森林半島,人們與1008棵原生樹相擁環抱的時候,居住在這個純自然的綠色天地中,享受高達50%的綠化覆蓋率及保持全年40%的恆溼度,並且有100多種名貴植株盈裕滿園,香樟玉蘭,海棠水杉,由內至外,迴環往復,仿如離塵隔世的世外桃園。重重圍繞建築的叢林綠樹,不僅大大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及懸浮粉塵,更有效隔離城市噪聲,滿足自我私密空間的居住境界。

在社群內,10000平米的水景穿插環流,22座私家綠色島嶼相嵌其間,水島之間、相映成趣,一派蜿蜒流淌、綠島環繞的景象盡收眼底,波光粼粼,水島綠意,更使社群增加了幾分靈動之氣。社群內的景點及建築幾乎都是沿水而建,花木扶疏,連綿滴翠,水橋神韻,充分突出了溪流色動感及四時花木的變化,一路沿道而行,細聽溪水潺潺,觀覽春華秋實,步移景易,情趣盎然。

從小區西面的主入口進入,道路兩旁濃密高大的樹木便把人們從忙碌的城市隔離開來,迎面開闊的大水面,周圍鬱鬱蔥蔥的樹木,一團團的霧撫過水麵,放慢自己的腳步,放鬆疲憊的身心,感受著大自然帶來的感動。行車道從水面跨過,下面疊疊的流水,消失在樹叢之中。遠處的建築物好似漂浮在水上。停車場設在主入口的北面,躲在茂密的樹下,周圍是潺潺的流水,既解決了交通的問題,又不會破壞自然風景園的景緻,一舉兩得。

看過森林半島的景觀設計,讓我知道一個好的設計是如何將建築的品位和價值抬升一個臺階的。一個好的設計就是要出於自然,容於自然,高於自然,這是我們需要學習和借鑑的。

我們又去了黃河迎賓館,賓館座落於鄭州市北郊,北臨黃河,西依邙山,佔地面積1200畝,館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優雅,景色宜人,是接待、會務和休閒度假的理想之地,也是河南省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身處其中我們覺得綠樹蒼翠,莊嚴大氣,體現了作為對外開放視窗的特色。其中湖面水體的處理,在大氣中又不缺乏一種靈巧的美感,駁岸不是生硬的圍合,而是利用天然鵝卵石,水草,水生植物以及湖中的魚兒蝌蚪自然圍合,顯得開放,但又不失為安全著想。湖旁的假山又為整體造景增色不少。

隨後我們又進行了道路的設計和交通島的設計,在位於迎賓館與花園路交叉口的地方實地進行的學習,如何利用交通島將道路與居民區相隔,使道路的喧譁打擾不到居民區,使居民又有一個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一週的時間,使我懂得了很多。特別的老師的講解的那麼詳細和全面。現代城市景觀(特別是城市公園)是文化和自然的載體,它承載著民族藝術追求、實用性理念與時尚精神。中國古園林設計中講求三境一體,即物境、情境、意境,說的是順乎自然。透過深圳的景觀設計,我們梳理出這樣的脈絡,即尊重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發揮想象、優化佈局,最終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我們生活在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上,對當代城市景觀設計(特別是城市公園),我的認識是,一座城市的設計是設計者融入人類文明、科技文明之後確立可持續發展的規劃體系深思熟慮的智慧結晶,使城市在可持續發展中推動人類的進步與文明,這就是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特別是城市公園)的實質所在。

實訓的感受太多,有的想寫但是是表達不出,文中有什麼不足之處望老師多多指教。也多謝老師頂這烈日為我們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