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英文版朗讀

才智咖 人氣:1.93W

《三字經》是我國教學史上的一本好書。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三字經英文版朗讀,希望對您有幫助。

三字經英文版朗讀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Men at their birth, are naturally good.

人生之初,稟性(本來)(都)是善良的,

解釋:

英語譯成漢語時,主語Men 與 at their birth 合起來一起譯,起狀語的作用;而 naturally 原為副詞起狀語的作用,倒變成了名詞作為主語來用。這種翻譯手法在翻譯技巧中稱為“轉換”Conversion。括號裡的詞語(本來)(都)是為了符合目標語的行文習慣或譯出原文中隱藏的意思另加進去的。這稱為“增益”Amplification,也是一種重要的翻譯技巧。

Their natures are much the same; 他們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their habits become widely different. (只是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彼此的)理性才形成了差別。

解釋:括號內句子或詞語為“增益”。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If foolishly there is no teaching, the nature will deteriorate.

如果(對幼兒)不(嚴加)教育,(幼兒善良的)稟性就(將隨環境)改變(壞)。

The right way in teaching is to attach the utmost importance in thoroughness.

教育(一個人按照人的本性發展的)方法,貴在使他(專心致志),始終(努力上進)。

注意事項:

括號內的字句是在英語譯成漢語時常用的技巧,叫做增益(Amplification),是為了符合於漢語行文的習慣或表達出原文中隱藏的含義而增加的。在漢語譯為英語時也一樣可用。“貴”字是由(importance)轉換而來。“轉換”的技巧上文已提過,不再重複介紹。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Of old, the mother of Mencius chose a neighborhood

從前,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孟子能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學有專長),曾(三次)搬遷。

and when her child would not learn, she broke the shuttle from the loom.

孟子不努力學習,孟母就生氣地割斷(正在織布的)紗線,(以此教誡孟子只有日積月累地學習,方有進益。)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Tou of the Swallow Hills had the right method

(五代)竇禹鈞(教誨兒子)有良好的方法。

He taught five son, each of whom raised the family reputation.

他(所教導)的五個兒子,(學而優則仕,)美名遠揚(天下。)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To feed without teaching, is the father's fault.

( 生養了)子女(卻)不加以教誨,(這是)做父親的過錯。

To teach without severity, is the teacher's laziness.

教育(學生)不能因為(老師的)懶惰而不嚴格(要求。)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If the child does not learn, this is not as it should be.

少年兒童不(努力)學習,(從社會發展角度講)是不應該的。

講解:

括號裡的內容是增益=從社會發展角度講If he does not learn while young, what will he be when old ? 如果一個人在年少的時候不讀書不學習,那麼到老的時候還能有所作為嗎?

講解:在“while young”及“ when old ”之間省略了he is。這種翻譯技巧稱為“省略法”。在有些從句中可以省略句中的主語及be 動詞。在譯成另一種語言時往往把含義補回來。我們不妨可以“增益”一下。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If jade is not polished, it cannot become a thing of use.

美玉如果不(經過)雕刻打磨,就不可能變成(精美的)玉器。

解說:英語的詞序原先是“如果美玉……”,現譯為漢語詞序變為:“美玉如果”。在雙語對譯時把詞序重新安排調整,這種翻譯技巧叫做“詞序調整”(Inversion)。也是一種常見的翻譯技巧。調整的目的是為了更接近目標語的行文習慣,避免過分生硬。

If a man does not learn, he cannot know his duty towards his neighbor.

(少年)人如果不(努力)讀書學習,就不會懂得(為人民服務及濟世救國的)道理。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He who is the son of a man, when he is young, should attach himself to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 and practise ceremonial usages.

為人後代,當少年之時,(應當)親近老師(和長者),廣交賢友(和仁者),講習禮節(道德)之事宜。

註解:

英語用一個長句翻譯了原漢語的四個短句,我稱之為“並句或合句”,(Unification)。把英語的長句譯成漢語時我們常常用分句拆開來譯,也就是“長句拆譯”(Division)。此外,這裡還涉及到另一重要的翻譯技巧“分清主從”(Subordination)。實際上,在翻譯過程中,特別是翻譯長句時,經常需要把各種翻譯技巧結合起來使用,才能產生出“信、達、雅”的產品。有人說翻譯工作就是對原創作品進行美化加工,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當然不能背離原著的基本思想。大作家的作品往往有多種譯本,或許是與這個有關吧!

香九齡 能溫席 孝於親 所當執

Hsiang, at nine years of age, could warm (his parent's) bed.

黃香九歲(的時候)(就懂得孝敬父母親),(在天寒地凍時)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枕蓆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

註解:括號內那麼多的內容都是“增益”。可見“增益”這種翻譯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要求從事文學的翻譯工作者不僅僅精通兩國語言,對兩個國家的概況,歷史、風俗習慣及地理氣候等都要通曉(至少有一定的瞭解)。其他方面的知識也應該多多益善!所以也不妨說從事翻譯的'人是位雜家!

Filial piety towards parents, is that to which we should hold fast. 孝敬父母,就是我們應當向黃香學習的思想品德。

註解:我選用“思想品德”這四個字,是為了較精確地譯出這個含含糊糊的“that”這個詞。常常為了求得一個比較穩妥的字眼,譯者有時不得不沉思默想。這時的艱難窘境可以用“反覆推敲”來形容。這種翻譯技巧稱為“選詞用字”(Diction)。只有經過“山窮水盡疑無路”的人,才可能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狂喜!

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Jung, at four years of age, could yield the (bigger) pears.

孔融四歲的時候,(就)能(從容)將大的梨子出讓(其兄長)。

To behave as a younger brother towards elders, is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to know.

弟弟尊敬兄長,這個(人世間的道理)應當(在年少時就)要知道。

註解:

如果按照英語的句式直譯出來,大家往往會譯成:“弟弟尊敬兄長,這是(在年少時就)要知道的首要事情之一。”意思是不會錯的,但總會使人感到很生硬。如果是中學生譯成這樣的句子,評卷教師或許不會扣分。但如果是翻譯資格證書考試的話,我猜想一定會被扣分的,說不定還扣得比較重。所以才會有“轉換”(Conversion)這種翻譯技巧的適當運用來解決上述問題。轉換不僅僅是詞性的轉換,(以前我介紹過)也包括句式的轉換。

首孝弟 次見聞 知某數 識某文

Begin with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love, and then see and hear . 人生的首要大事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是多實踐於天下大事,博聞古今之理。

Learn to count, and learn to read. 知曉數理之道,通解古今聖賢之識。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萬

units and tens, then tens and hundreds, hundreds and thousands, thousands and then tens of thousands.

數字單位從一(之始),接下去(十個一為)十,(十個十為)百,(十個百為)千,(十個千為)萬。註解:注意連詞“and”的用法。不能都譯為“和”。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The three forces, are heaven, earth and man.

The three luminaries, are the sun, the moon and the stars.

三綱者 君臣義 父子親 夫婦順

The three bonds, are the obligation between sovereign and subject, the love between father and child, the harmony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時 運不窮

We speak of spring and summer, we speak of autumn and winter,

These four seasons, revolve without ceasing.

曰南北 曰西東 此四方 應乎中

We speak of North and South, we speak of East and West,

These four points, respon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