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三字經》

才智咖 人氣:1.37W

全新的《三字經》1

一個人即使已經當了大官,功成名就了,仍然要勤學不懈,「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也就是要做到今人所說的「在職進修」,進一步追求對自己的工作有幫助的學問。不是為了晉升,而是為了工作能夠順利的推展,對老百姓更有利益。下面就舉趙普的故事來說明:

全新的《三字經》

趙中令是指宋朝的趙普,他做到了掌理皇帝文書的中書令這個大官,白天處理國政,晚上仍然不忘讀論語。

古人讀書,有些是為了參加科舉考試,希望考中進士,求得一官半職,而趙普已經做了那麼大的官了,為什麼還要讀論語呢?

有一天晚上,宋太祖趙匡胤因為有國家大事,要和趙普商量,因此駕臨趙普家中。看見趙普正在讀論語,太祖很訝異的說:「論語小時候就讀過了,為什麼現在還讀它呢?」

趙普回答說:「論語中中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以前我以半部論語助您平天下,現在以另外半部論語助您安天下。」

由此可知論語是一本最為簡要精粹,不可多讀的好書,一個平民百姓讀了可以修養身心,成為正人君子;官吏讀了可以仁政治國,成為忠臣良相。

趙普夜讀典故

趙普,五代後周就是後來宋太祖趙匡胤出謀劃策。趙匡胤做了皇帝,趙普升官拜樞密使,中樞令。

最初輔佐趙匡胤的時候,讀過的書並不多,學問也不大。趙匡胤就卻說趙普,只有多讀書才能有學問,趙普聽了羞愧滿面,下決心要好好讀書。

趙普讀書並不好高務遠,而是腳踏實地,紮紮實實,從重要的入手,後來官拜宰相後,日理萬機,工作忙仍堅持讀書,白天沒有時間,就利用晚上的時間讀書。

趙普在讀書上並不單純講究讀的多,而是注意理解文章的意思,他能從簡單的書中悟出治理天下的道理。《魯論》是古代任何讀書人都必須讀的書,也是最基礎的書。趙普對這本書領悟和多,從這本書中掌握了很多治理天下的道理,因此他不段地反覆看這本書。

有一個天,趙匡胤有臆見緊急國事,可是文武百官都退潮了於是他親自到趙普家。發現趙普正在看書,便問看的是什麼書?趙普回答說是“《魯論》”。趙匡胤說這是小孩剛剛上學的時候讀的書,能有什麼用呢?趙普說:“別看它簡單,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都可以從這本書裡面找到。”。宋太祖聽後讚歎不已。

趙普死後,整理他的書香箱的時候,發現裡面只有《論語》的二十篇文章,可見他從這本書中的受益是多大。

全新的《三字經》2

我的書房中多了一個新成員:《三字經》,那是我特地去新華書店買來為自己”補課“之用的。閒暇之時,隨手翻閱,細細品味,其味無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寒假回家,看到讀國小的侄兒正在背誦《三字經》,便隨手翻閱起來,讀後竟愛不釋手,感嘆自己幼時沒能閱讀之,真是一個很大的遺憾。《三字經》讓我對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對作者廣博的學識、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巨集觀把握能力肅然起敬,為古代教育者獨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

吸取全面的知識營養,方能成就全面發展的人。從這個角度而言,《三字經》可謂是一塊”全營養飴糖“。說它”全營養“,是因為《三字經》僅一千多字,語言極其簡練,內容卻非常豐富,包括人生哲理、教子、勸學、常識、道德、禮儀、經書和借鑑等,擇其要而去其枝葉,勘稱”袖珍而濃縮的百科全書“。比如常識篇,天文地理歷史自然藝術生物等等,幾乎囊括了當時人們已認識的各類主要知識。說它是”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適,全文結構謹嚴,文筆自然流暢,深入淺出,講求押韻,朗朗上口,非常適合兒童包括成人背誦識記;二是指其具有”緩釋“功能,對兒童而言,識記後未必能全面理解,卻能指導其日後的學習,並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識的增多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具有回味豐富的功能,()即使對於理解了其內容的成人而言,也是常讀常新,百讀不厭。

《三字經》雖然重在傳道,但是並非枯燥說教,而是結合了大量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黃香孝父,孔子拜師,趙普讀《論語》,公孫弘抄書,孫敬頭懸樑讀書,蘇秦錐刺股讀書,孫康映雪讀書等。這讓人在學習中添了不少樂趣,也讓讀者理解為人、處事、求學、交友等的道理有了更為直觀的體驗。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三字經》還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全面均衡的知識是一個有機整體,割裂開來教授,其作用往往大打折扣;掌握知識的精華,因材施教,並以獨特的方式傳授給學生,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相信你在閱讀之後,會比我有更多獨到的見解和體會。

全新的《三字經》3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啟蒙教育讀本,記得我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老師就天天教我們唱讀,讀起來真的是琅琅上口。自從學校下發三字經那天起,我都在認真的讀,理解其中的意思,三字經不愧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它涵蓋了歷史、地理、天文、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這麼優秀的傳統文化是需要後人繼續傳承的。

《三字經》裡的每一個字,每一句,都講述著一個個深刻的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短短的36個子字,概括了當今教育的核心理念,家庭、學校、環境的教育作用,我想只有三者之間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學生和自己的孩子。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孟母和孩子的2個故事,第一個故事講的是孟母為了孩子的學習搬了三次家,第二個故事講的是孟子逃課,被孟母用斷機杼的方法來教育他。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環境很重要,為了孩子的成長,必須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孩子天生調皮,活潑,好動,往往會犯下一些小錯誤,這時家長們就會打罵孩子,以至於孩子的心靈受到打擊,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和父母在心靈上產生溝通阻礙,孩子就會不想學習,厭學、怕學、慢慢的放棄自己。所以作為家長,要找到正確的教育方法。

在孟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對他的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確實如此。現在很多家庭條件都很優越,把孩子送到學校來就認為是老師,學校的事,家長們都忙著去娛樂。不會關注孩子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教師還不能體罰他的孩子,只要稍有體罰,動不動就對學校、老師興師問罪。

不管怎樣,我們只能說幹一行愛一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在教學方法上應不斷改進。教不嚴,師之惰,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懶惰,要創新教法,要有一種不怕苦、不怕麻煩的精神,我覺得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是為人師表,為人父母,應多讀一些經典書籍,在教育後人中才會增加一些說服力,只有這樣,才會向真正的教育目標靠攏,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全新的《三字經》4

本學期語文園地八里的讀讀背背是《三字經》。我們學校的校本教材《書香童年》一年級上冊就曾背誦過《三字經》選段。課前我積極準備,查閱了一些的資料,豐富自己的相關知識,以應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各種疑問,併力爭課堂教學上有一定的突破;課後我進行了深入的反思。

首先,我從什麼是《三字經》引入,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探究慾望,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其次,在課堂上注重學生品德教育,從“孟母三遷”的故事,啟發學生:每個父母為了兒女能夠成才,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受再多的苦也心甘情願;作為兒女,應該感謝父母為我們提供這麼好的條件,更加發奮讀書。

第三,我藉助故事來幫助學生理解含義。在教“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時,我就講了兩個故事來幫助學生理解。一個是《三害周處》的故事來幫助學生理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故事大意是:古時候有個叫周處的人,因為到處打人,鄉親們把他和南山的猛虎、北海的蛟龍並稱為三害。後來,他明白了自己的錯誤,憑著自己的武功除掉了猛虎和蛟龍,成了一個好人。通過這個故事的敘述,學生理解了這兩句《三字經》的含義,讀起來也就更有味道了。

第四,在課堂上使用配樂朗讀不僅活躍了氣氛,更使同學們感受到了中國古典音樂和古典文化的節奏感和韻律美;在優美的音樂聲中輕鬆的背下所學內容,得到教育。

此外,查詢資料是中年級學生應該培養的能力,以查詢自己喜歡的關於學習的內容為依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起,使學生的新知識有了擴充套件,還使學生對舊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真正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總之,本次課堂上,學生興趣很高,課堂氣氛活躍,他們能很快地掌握所學的內容,大部分學生都會初步背誦,教學目的達到,課堂效果良好,但還出現一些問題,因為現在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瞭解了許多的知識,課堂上隨時會提出各種問題,出現各種情況,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具有廣博的知識,具有靈活的課堂教育機智,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

全新的《三字經》5

我告訴他們我已經二十五歲了,不小了。但他一直活得堅硬,兒子的鬧劇只是更加堅定了兒女也不可靠的想法而已。當我進入九年級年級的時候,遇到了我的恩師——秦連發老師,他讓我學到了很多的道理,我的寫作愛好也是受他啟發的,冥冥中感到一絲悲傷。這時的男人很認真,而且有種片刻的孩子氣,這很會激發溫存慾望;

記得上一年級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剛開始我很不喜歡看這本書,因為我覺得它不像《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書那麼吸引人,而且還看不懂。媽媽就把《三字經》逐字逐句的解釋給我聽,媽媽的講解使我明白《三字經》裡的故事雖然沒有《格林童話》裡的故事好聽,但是它的故事很耐人尋味。

漸漸地我愛上了《三字經》

書中的“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讓我知道小孩子不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麼用呢?、融四歲,能讓梨”講得就是:孔融四歲的時候,鄰居家送來一筐梨,他走過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大人問他:“你為什麼挑小的呢?”他回答說:“哥哥們年紀大應該吃大的,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我覺得孔融是一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從小就懂得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長。我也要向孔融學習謙讓之禮。

有一次我和媽媽坐公交車的時候,我看見一位老奶奶在我身旁站著,搖搖晃晃的,我馬上站起來扶著她,讓她坐在我的位子上,老奶奶笑著問:“你為什麼要讓我坐”,我對奶奶說:“我學習的《三字經》裡講‘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所以我讓您坐”。奶奶說:“你真是一個懂事、懂禮貌又孝順的好孩子”。我聽完奶奶的誇獎心裡美滋滋的,這都是《三字經》的功勞。

通過對《三字經》的學習,讓我體會到我們中國的古代文化知識流傳到現代不變是有它的道理的,如尊老愛幼、尊敬師長、互相幫助、孝敬長輩、愛護公物等等,這些都是從中國古代就流傳到現在的,我們應該把這些優良傳統一代代的相傳下去,把我們的國家發展得更加美麗富強。

讓我們多讀一些經典作品吧!書是你最好的老師,是你最好的朋友,它會讓你收穫很多知識,讓你明白許多道理。

全新的《三字經》6

幼兒學習三字經有什麼好處嗎,三個字就是一句話,雖然概括性很強,但卻淺顯易懂,讀起來琅琅上口,易於背誦,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學習《三字經》的好處以及學習三字經的方法吧。

1、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擴大幼兒的視野

《三字經》的內容非常豐富,涉及了歷史知識、天文地理、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

如:“昔孟母,擇鄰處”,講的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揭示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是說明季節和方位的;“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俱”,是說人具有七情六慾等情緒體驗和心理意識;“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概括說明了動物的種類和特徵,不用多解釋,幼兒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內容。這些貼近幼兒生活的知識,對幼兒的薰陶是顯而易見的。

2、可以鍛鍊幼兒的記憶力,提高智力

《三字經》讀起來琅朗上口,富有韻律和節奏,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培養幼兒的語感;同時長期的朗讀和背誦,又可以鍛鍊幼兒的記憶力,刺激幼兒的大腦細胞更加活躍、敏銳,從而提高智力。有研究表明:六、七歲幼兒腦的重量約佔成人的90%,也就是說,這一時期,正是大腦接受大量資訊刺激的最佳時期,“越動腦、越聰明”。教學也表明,隨著幼兒背誦內容的增加,幼兒背誦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3、是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的良好素材

《三字經》涉及的品德培養和生活倫理等方面的內容也很多。

如“融四歲,能讓梨 ,弟於長,宜先知”,說的就是著名的孔融讓梨的故事;“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首孝第,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都是強調尊老愛幼、為人處事的道理的,和我們現在提倡的“先做人、後做事”是一個道理。幼兒天真、單純,通過教育、學習,掌握待人接物的方法和處事的原則,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指導人一生都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2 提高幼兒學習三字經的方法

1、家長陪伴孩子讀書,和其他小朋友比賽背誦。

2、變花樣可以激勵興趣,家長可以變著花樣和孩子背誦,比如比賽法,或者接龍等等。

3、使用早教機學習三字經,如果孩子不喜歡看書,可以配合使用能聽歌的早教機,就能引發他的興趣了。

4、變花樣可以激勵興趣,家長可以變著花樣和孩子背誦,比如比賽法,或者接龍等等。

全新的《三字經》7

人之初,性未顯,潛剛柔,隱惡善。梨味甜,杏味酸,世萬物,有先天。

先天性,也可改,重教育,授後天。近朱赤,近墨黑,人能教,性可遷。

昔孟母,擇鄰處,近學堂,子成賢。德育人,心歸正,行有準,為規範。

善聚福,惡惹禍,和生財,怒結怨。信則立,謊易破,義得心,苛眾叛。

謙受益,滿招損,兼聽明,偏信暗。正光榮,邪可恥,勤補拙,懶養饞。

儉促成,奢致敗,富施仁,窮思變。後天理,記心間,起步正,毋走偏。

青少年,勿貪玩,奮上進,勇向前。少不學,成何為,學得慢,甩後邊。

差一步,誤百步,想跟上,作大難。學知識,固重要,明世理,更當先。

德與才,須兼備,品與行,不可偏。無才能,事難成,心不正,起禍端。

學做人,先修德,最要緊,正三觀。第一觀,人生觀,要唯物,重實踐。

重科學,謀發展,創偉業,志登天。人生價,在奉獻,惜生命,爭時間。

不貪生,不輕生,重名節,重貢獻。視人格,重於命,講誠信,立尊嚴。

忠祖國,愛人民,孝長尊,敬先賢。義同仁,憐幼弱,近君子,遠小奸。

讀好書,限上網,勤學業,務華年。戒賭毒,防犯罪,學英雄,當模範。

第二觀,仕途觀,為人民,做清官。執大政,德為首,人為本,民為天。

幹部層,似寶塔,民眾間,金光閃。為清官,一塊磚,甘獻身,塔上邊。

位高低,一樣看,盡其責,不偷閒。求上進,觀念正,靠政績,憑實幹。

職位高,責任大,站得高,看得遠。站塔頂,更偉大,扛風雲,擎九天。

為國家,操碎心,為國強,為民安。為公民,處盛世,享太平,比蜜甜。

官愛民,民擁官,結同心,堅如磐。第三觀,金錢觀,珍惜財,不可貪。

取有道,用有道,不揮霍,不貪婪。視金錢,如水火,適量好,過量險。

何為適,取應得,用有度,知足安。何為過,取非分,用無度,生邪念。

適得福,過招禍,如火燒,似水淹。富施德,眾人盼,共致富,富一片。

富不仁,眾人怨,觸眾怒,生禍患。三觀明,立身正,新時代,好青年。

中年人,擎天柱,國與家,任在肩。忠和孝,忠在先,國強盛,家自安。

當幹部,愛群眾,利民事,認真辦。公生明,廉生威,謹防腐,慎防變。

做工人,精技藝,靠科學,苦研練。搞建設,搞生產,保質量,嚴把關。

從科技,攻尖端,為和平,促發展。為人類,造幸福,獻畢生,瀝肝膽。

今種地,免納糧,新農民,目標遠。富自家,強國家,益世界,多外援。

搞經商,促流通,通則活,活即繁。誠信本,仁義利,興中華,功勳顯。

從教育,為師表,慎於行,謹於言。嘔心血,育後代,學蠟燭,效春蠶。

為軍人,守國門,舍小家,保河山。哪有難,哪裡見,國安危,雙肩擔。

執法者,盡忠勇,如天平,似利劍。兩袖清,一身正,維民利,護民權。

行醫道,行人道,德高尚,術精湛。益生命,助健康,救死傷,扶危難。

敬事業,愛崗位,須端正,家庭觀。上敬老,下愛小,夫妻間,互讓虔。

和兄弟,睦親鄰,守公德,行友善。小家安,無牽掛,效祖國,放心幹。

眾行業,崗不同,車馬炮,棋一盤。各司職,保將帥,建和諧,盛空前。

夕陽紅,無限美,站好崗,交好班。家務事,漸少管,讓晚輩,勤鍛鍊。

兒和女,同樣看,一碗水,要平端。對晚輩,別太嚴,少責備,多慰勉。

憶往昔,講崢嶸,好傳統,代代傳。重起居,多活動,自身健,兒女安。

度量大,心胸寬,容江河,納山川。自心平,閤家歡,以笑臉,迎笑顏。

氣舒暢,體康健,得長壽,樂百年。

全新的《三字經》8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每天早晨來到學校,總會聽到同學們在教室裡一絲不苟的讀《三字經》,三字經。在歷史的長河中,先人們經歷了許多艱辛和磨難,為我們留下了無數寶藏。《三字經》就是其中的藝術精華。“孟母擇鄰”, “黃香溫席”, “孔融讓梨”……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都出自《三字經》。每當我拿起書本,津津有味地讀著《三字經》時,總會想到那一個個動人心絃的故事,這總會讓我牽腸掛肚,如痴如醉。《孟母擇鄰》中,孟子有一個愛他的好母親,其實,天下的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一樣的。愛表現在父母身上是那樣的真切。父母的愛是遮雨的傘,父母的愛是一陣涼爽的風,父母的愛是滴落的淚水。同樣,我們也要孝敬父母,在父母勞累時,給他們倒一杯茶;在父母生病時,細心照顧。在古代,人類又是怎樣孝敬父母的呢?《黃香溫席》大家都聽說過吧!小黃香為了讓父親在冬天睡覺暖和些,便用自己的身體取暖,那拳拳的孝心感動了多少炎黃子孫啊!不僅是晚輩孝順長輩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們感動,長輩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讓我們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兄弟姐妹之間又應該是怎樣的愛呢?《孔融讓梨》的故事中,小小年紀的孔融把最大的梨給了自己的兄長,這種團結友愛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啊。《三字經》中還有許多酷愛讀書的感人故事。頭懸樑,錐刺股。蘇秦刻苦學習的品質一直讓我記憶猶新;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綴。孫康雖然家境貧寒,但他勤學苦練,後來成了大官。那麼多的故事,都講了古代人們喜愛讀書的精神,作為一名當代的國小生,我們應該要學習他們,雖然我們不能頭懸樑,錐刺股,但我們也要孜孜不倦地學習。一想到古時候人們家裡條件那麼差,而現在高科技時代人們學習不那麼刻苦時,我便內疚起來。自從學校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後,對我的幫助很大,不但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而且還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人生如一本書,愚人嘩啦啦地翻過,而智者潛心細讀。我學習了《三字經》,讓《三字經》指導我天天進步、健康成長吧!讓《三字經》指導我們的行動,使我們成為有道德、講文明、愛學習的好少年吧!

全新的《三字經》9

一、學具、教室自我保護

削鉛筆,注意手,莫劃傷,手指頭。工具刀,很鋒利,使用時,須留意。

電烙鐵,要注意,燙了人,出問題。蘸唾沫,書頁掀,不衛生,疾病染。

教室裡,勿打鬧,易扭傷,易撂到。後排生,抽坐凳,前排生,要坐空,

易摔傷,糾紛生,勸同學,要注意,教室內,莫兒戲。

二、體育課自我保護

體育課,健身體,不注意,出問題。保安全,要認真,好對策,記在心。

花足球,圓又圓,踢足球,要安全。球來時,勿直迎,碰臉上,很疼捅。

最劇烈,百米賽,講速度,起跑快,不留神,易摔壞。運動鞋,穿整齊,

高跟鞋,一邊扔,比賽前、多活動,髮卡類,掏乾淨,防摔跤,遭不幸,

扎身上,分外疼。跳鞍馬,聽口令,爆發力,莫用猛,飛越過,倒栽蔥,

扭頸部,傷神經,做此事,不英明。擲鉛球,投標槍,顧左右,看方向。

防脫手,防拉傷,出乎快,免自傷。傷的很,要臥床,愛逞能,總遭殃。

三、課間活動自我保護

課堂間,十分鐘,做做操,跳跳繩。健體魄,增技能,再學習,腦輕鬆。

勿打鬧,亂追跑,拐角處,窄樓道,易碰傷,易跌倒。猛著跑,別狠追,

快追上,切莫推。下課時,守秩序,樓門小,別擁擠,欄杆旁,忌推搡。

失重心,跌樓下,危險出,麻煩大,若口渴,買冰棍,小攤販,莫相信。

用冷飲,別太多,上課前,進廁所。逗著玩,要記住,同學間,莫動怒。

四、上下學自我保護

上學校,別遲到,到校早,勿亂跑。若亂爬,掛衣裙,摔下來,傷難料。

離校遠、要早起,小鬧鐘,不能少.起床晚,怕遲到,上學時,拼命跑。

冬天時,出大汗,易發燒,易感冒。放學後,別擁擠,按秩序,下樓梯。

回家時,莫打鬧,避車輛,走熟道。陌生人,求助你,問根由,盤仔細.

指條路,辯方向,幫助人,高風尚。有壞人,主意歪,套近乎,把人拐。

國小生,切記住,見生人,莫帶路。

五、路遇陌生人自我保護

陌生人,找藉口,求幫助,講要求,勸同學,要拒絕,莫好心,被利誘。

遇壞人,要機靈,挑逗詞,快遠離,遭威脅,不恐懼。遇惡人,防上當。

平安時,須警惕,事出現,能避免。

全新的《三字經》10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沒讀過《三字經》實在是汗顏的事情,因此在國慶假期時我找來《三字經》讀了一番。對於這本千百年來被誦為經典的兒童啟蒙讀物早在國小時候就聽過,也能背誦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句字,但是詳細內容就不知道了。經過這次習讀使我對《三字經》有如下體會:

《三字經》是南宋學者王應麟所作。作者運用事理並舉的方法,以大量歷史典故、故事為背景,三字一句,兩字一韻寫成的具有識字、廣見聞和灌輸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即傳授知識與封建政治思想教育雙重功能的兒童啟蒙讀物。書中文筆自然流暢,樸實無華,深入淺出,情真意切。全書1722字,分為六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一箇中心。

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後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為有用之材;

從“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

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識,有數字、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一應俱全,而且簡單明瞭;

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式,這部份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諸子的著作;

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清代的朝代變革,一部中國史的基本面貌盡在其中;

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為,“上致君,下澤民”。

《三字經》內容的排列順序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認為教育兒童要重在禮儀孝悌,端正孩子們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見聞”。訓導兒童要先從國小入手,即先識字,然後讀經、子兩類的典籍。經部子部書讀過後,再學習史書,書中說:“經子通,讀諸史”。最後強調學習的態度和目的。可以說,《三字經》既是一部兒童識字課本,同時也是作者論述啟蒙教育的著作,書中僅用300多字概括了中華五千年曆史的變遷,更是神來之作。

作為幼兒教師,我要領會《三字經》的精髓,取其精華為教學工作服務,去其糟粕。

全新的《三字經》11

放假這麼長時間就讀了一本書,就是《三字經》,剛開始媽媽讓我讀的時候我不是太理解,這不是以前那些人搖頭晃腦背的書嗎,有什麼意義,我直接說“封建糟粕吧”,媽媽說:“你好好讀讀,看看有沒有意義,這本書讀完以後,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朝代更迭,帝王興衰的紛繁歷史,還有人文教育,史地天文、倫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資訊你都掌握了。”這麼好呀,我翻開了滋養心靈的篇幅。

確實是語言非常簡練,內容非常豐富。原來我基本是把這本書背下來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為了孟子小時候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既然搬了三次家,後來有一天孟子逃學回來,孟母竟然拿起剪刀,剪破了整片布,只為了告訴孟子,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要腳踏實地,若逃學就像我剪斷布匹一樣,前功盡棄,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專心讀書,發憤用功,終成為一代大儒,後人稱為“亞聖”震撼吧,原來聖人小的時候也和我們一樣有那麼的缺點,但孟母愛子教子的行動使我非常感動也很受啟發。“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黃香九歲,便知道在冬天,用身體溫暖床上的被褥才讓父親去睡覺,孝順父母是每個子女應當做到的,我們現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裡,只知道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們為父母做個什麼呢。“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孟子著,七篇止,講道理,說仁義”,哦我算知道了《論語》是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把孔子和孔子子弟的至理名言,記載編輯而成,《孟子》是七篇,記錄了孟子的事蹟和言論,整本書的主旨,就是在談道德倫理的道理,我原來知道這兩個聖人和這兩本書卻不知道是誰寫的,講的是什麼,這下算弄個明白了。接著“自羲農,至皇帝,號三皇,居上世”,我明白了什麼是三皇,伏羲、神農、和皇帝從這開始一直到“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至世祖,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終”清太祖,領兵入關,平定各地的亂事,使百姓安定下來,到清世祖順治皇帝是建立了空前鞏固多民族封建帝國,清朝一共經歷了十二位皇帝,到宣統皇帝時,清朝滅亡。一個完整的中國歷史發展軌跡大致輪廓已經清晰的展現在我的眼前。

這真是一本好書,我確定了在好好的讀幾遍,一直到我明白裡面所有的人生哲理,那些離我們雖然有些遠的偉人是如何尊師重道、嚴格自律、勤勞節儉、知錯能改、中國歷史發展也是我們的隗寶,讓我們吸取經驗並借鑑,不會重蹈覆轍,讓我在傳統文化薰陶中更進一步。

全新的《三字經》12

《三字經》它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如歷史故事、古今賢文、人生哲理等,勸我們珍惜時間,講文明懂禮貌。它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書籍,它是每三個字一句的詩歌。每一句所表達的意思都不相同。雖然只有三個字,但每句簡潔明瞭,含意深刻,又能讓我們一讀就懂。要想讓孩子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除了靠學校教育以外,更需要家長從小培養和引導。女兒四歲了,我開始了和女兒親子閱讀,給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也會慢慢讓孩子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三字經》裡我最喜歡這一句三字經:勤有功,戲無益,節旨在,宜勉力。它的意思是:勤奮好學的人一定會事業有成;遊手好閒、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為的。年輕人應該經常用這兩句話告誡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一讀這句話,我就想起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喜歡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時,見到一個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問:“奶奶,你磨鐵杵做什麼呀?”奶奶說:“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問:“這麼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奶奶說:“只要我每天不停地磨,鐵杵一定會磨成針。”李白聽了,後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的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後來成為了大詩人。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可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他為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於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麼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後,統一中國做了奠基。統一中國後,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為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我特別喜歡讀。

全新的《三字經》13

設計理念:

將厚重的中華文化濃入兒童的閱讀理解過程之中,給兒童以浸潤,給兒童以重染。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2、會認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3、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的熱愛。

過程與方法:訓練為主,做到參與面廣;加強誦讀,說勤學成才的故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初步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明白勤學好問、有所作為,人生才有意義的道理。

學情分析:《三字經》一課,體現了文化的浸潤,這是純樣的民族文化的浸潤,不僅是對具體文字的感受,更是對中華文明的感知,對中華民族氣節的啟蒙教育。其中的道理就在孩子們身邊,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就在自己的學習,生活與成長,發展過程中。

“苟不學”“易為人”“雞司晨”這些詞句,理解起來有難度,但只要讀熟了,記住了,就為今後更好的理解、領悟、印證打下了基礎。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嗎,我們上學的時候先學習什麼呢?對,是漢語拼音。古時候的孩子們剛上學時首先要學習的卻不是拼音,而是幾本蒙書,比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字經》的節選。

板書課題:《三字經》

二、學習課文

1、通讀,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們自由讀,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2、交流整體感受:讀了文章,你有什麼感受?想說些什麼?

品析賞讀:

你最喜歡那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哪個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先進行小組交流,再在全班分享各自的感受。

總結體會,整合感悟:

學生帶著各自對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讀本組文章。

字形的記憶與書寫指導: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把字寫美觀。

1、在這組文章中,你又認識了哪些字?小組同學互相讀一讀,認一認。

2、出示本課的六個生字,讓學生分析字形,然後說說自己記住了哪個字,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非”:非字像個梯子,把梯子一分為二,再反過來拼裝而成。

(設計說明:不管學生用什麼方法記住了字形,都應該給予鼓勵,因為不管是不是巧妙的方法,只要孩子去思考了,得出來的就一定是具有個性化的結論。)

總結與延伸:

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的蒙學讀本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我們今天只是讀了其中的幾個片段,同學們課下有時間的話,可以繼續誦讀。

全新的《三字經》14

設計意圖:

幼兒園開展本土文化依託下的藝術活動,結合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的文化精髓,我們嘗試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滲透國學教育。《三字經》是幼兒耳熟能詳的詩歌,它節奏明快,郎朗上口,易於幼兒吟誦,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幼兒園藝術活動開展的大背景,我設計在小班進行《三字經》的童謠音樂欣賞。設計的內容以整體欣賞,初步感知其節奏和詩歌三字成句的特點為主,意在讓幼兒初步領略國學的風采,感知古人闡述道理的獨特手法。

教學目標:

1.欣賞童謠《三字經》,感知童謠歡快的節奏和琅琅上口的韻律感。

2.初步理解三字經的基本意義和古人闡述道理的獨特手法,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教學重點:

感知三字經童謠的韻律感。

教學難點:

感受優秀的傳統文化。

教學準備:

《三字經》童謠,電腦、音響裝置

教學過程:

一、完整欣賞童謠

1.電腦播放《三字經》童謠,幼兒傾聽。

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好痛的歌曲,仔細聽,聽好後請你說說聽到了什麼。

2.請幼兒說說在這首歌曲中聽到了那些歌詞。

二、感知三字經的特點

1.歌曲每一句歌詞都有幾個字?(三個)

2.播放前八句歌詞,強調歌詞內容,梳理經驗:古時候的人用三個字一句的話,告訴大家一些有用的道理,這首詩歌就叫《三字經》

三、再次欣賞童謠

1.再次完整欣賞,感受童謠優美歡快的韻律。

2.跟唱童謠一遍,合著音樂節奏自由擺動身體。

分析反思:

此次活動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沒有設計讓幼兒瞭解詩歌的深刻寓意,只在於讓幼兒感受童謠的韻律感和琅琅上口的節奏感,通過對中國古文化的初步感知來引發幼兒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從而產生探究本土文化的慾望。

只是,《三字經》的童謠相對過長,對於小班集體教學活動來說,整首欣賞的時間佔據的較多,考慮應該在日常自由活動中予以滲透或剪輯歌曲,以前半首的樂曲的欣賞為主,讓幼兒有更多交流的時間。

全新的《三字經》15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所有人都耳熟能詳吧。這就是《三字經》。這本書讓我對中華民族上千年的燦爛文化有了嶄新的認識,為作者如此精湛的才藝而佩服;也信服於古代教師獨特得道的教育方法。

中華民族自古就被稱作“禮儀之邦”。古代人民一直就有知書達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應具有這樣的美德,這是最基本的。這些美德在孔融、黃香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我們都應該去學習。雖然這些都是小事,但是能反映出一個的人品德是否高尚,修養是否得體。時代在發展,社會也在隨之發展著,但是腳步卻變得越來越快,絲毫不會停下來休息一會或者放慢腳步,在這快節奏的生活中,便會忽略很多,例如友情甚至親情。尋找那丟失已久的親情是任何一個遺失親情的人所應該做的,這起因便是源於人們內心對親情的渴望。一個完整的大家庭,我們做子女就應該孝敬長輩,不僅僅是孝敬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都應該孝敬。這樣一來,這個大家庭便充滿孝敬與感恩,為這個家庭增添了許多樂趣與溫暖。但是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有麼?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是又能有多少呢?!估計扳著手都能點的清。現在許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子女,父母大都數是很寵愛子女的,是的子女都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心理,讓他們懂得孝敬是十分重要的。

《三字經》中也講到讀書。讀書使人明智,有一句話說得好“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許多人多讀書後不都成功了嗎?像歐陽修枕上讀書,馬上讀書,甚至是廁上讀書,使得他成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僅僅喜歡讀書也是不夠的,還要讀好書。作者在書中就提到了許多好書。好書能引領你走向光明;反之,壞書則會讓你陷入黑暗。讀好書還是壞書最終取決於自己。

中華民子是個強大而繁榮的民族,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就應該對中國的歷史有一定的瞭解!《三字經》僅用簡短的語言講述了各個朝代的興衰。以史為鑑,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因為有時一個小錯誤可能會帶來一生的遺憾。

這本書交給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們要擁有良書,擁有一顆純潔的心靈。用自己最真實的內心去了解與理解別人,更加親近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