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範文「大學生篇」

才智咖 人氣:1.24W

三下鄉的“三”指“科技、文化、衛生”,“鄉”指中國農村地區。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2017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範文,歡迎借鑑1

2017年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範文「大學生篇」

2017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範文【篇一】

實踐目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 實踐形式:深入農村,入住農家,下地幫農戶幹農活,與村民攀談,搞農村調查。

實踐時間: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實踐地點:廣西柳州市鹿寨縣雒容鎮南慶村涼水塘屯 實踐組織者: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團總支

實踐參與者: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05級暑期“三下鄉”實踐文化宣傳小分隊

一、資料調查

服務點概況:

南慶村共有12個屯,其中涼水塘屯共有60多戶,約391口人,該屯1995年已達小康水平,1999年成為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現是鹿寨縣規劃建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屯之一。該屯幾乎家家戶戶住“高樓”,家家用沼氣作燃料,已告別了“材草燃料時代”,樓房大多都是“柑桔”樓,據說是一個個碰柑“堆”起來的。

(一)經濟狀況

該屯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經濟作物為主,以養殖業為輔如養雞。農業經濟作物收入佔總收入的90,其農業經濟作物主要有西瓜、香瓜、豆角、玉米、甘蔗、花生等。該屯現經濟收入較可觀的主要是西瓜、香瓜2個品種,每畝毛收入可達3000元左右;豆角、玉米、甘蔗和花生收入也挺可觀,每年都為村民帶來較大收益。

(二)受教育狀況

村民中受過初等教育的較少,受到過高等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現村裡高中生也屈指可數。如今該屯兒童的上學年限均為7歲,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鎮裡上學,很少人再到村國小上學了。現在交通方便了,村內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鎮上去上學,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村民都明白知識對下一代重要性,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已根植於他們心中。

(三)生活狀況

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都是自給自足,只買一些油鹽、肉類食品及一些娛樂用品,生活相對寬裕,基本實現了“樓上樓下,電視電話”,有些家庭還裝了寬頻,通過網際網路瞭解世界,瞭解最新科技資訊,把了解到的資訊用於農業生產實踐,家家戶戶都有摩托車,有的還有自己的麵包車。

(四)文化生活

該屯有燈光籃球場、舞臺,閒時村民喜歡打打球、跳跳舞,有時還請鎮上的專業人仕來做跳舞培訓,年輕人大多都喜歡玩電腦、打麻將、玩撲克牌等娛樂活動。村民的文化娛樂的方式比以前的大家有事沒事聚在一起閒聊有了很大的改變,文化氛圍更濃厚了,村裡還經常舉辦各種公益比賽,如籃球賽、健美操大賽,他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了。

二、揮灑熱情

(一)踐行榮辱觀,服務新農村

從準備下鄉到下鄉結束,我始終都是懷著學習進步、提升自身的思想來積極參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從和涼水塘屯的鄉親們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該屯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使我們體會到該屯鄉親們的淳樸及該屯民風的淳厚,讓我們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風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下鄉期間,剪瓜苗、噴農藥、拔草、鋤地、輔導中國小生等都是我們服務新農村的“必修課”。雖然天氣炎熱,烈日當空,在地裡幹活幹得汗流浹背,但我們卻感到很欣慰,難得有這個親身實踐、為農民服務的機會,因此倍感珍惜。我們與所入住的農戶同吃、同住,並幫助他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他們對我們的幫助感到很高興。我們知道自己做的是很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的社會價值也將在實踐中得到昇華。同時,我也深刻的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現在所能做到的事是很有限的。 大清早,我們利用廣播向村民們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並播放了中央的新聞。涼水塘屯的村民們在地裡邊幹活邊聽廣播,他們感受到了最新的時事要聞和國家的政策方針,我們在清晨給村民們“沐浴”了一縷祖國的

“春風”。村民們還經常談起我們學院這群熱情的志願者,他們說我們不怕酷暑下地和他們一起幹各種農活真的很難得。在閒暇的時候,我們還當上了“家庭修理工”。我們經常去走訪我們文化宣傳小分隊所住的農戶家,幫他們修理壞的沼氣開關、風扇、收音機等家用電器。我們利用所學的知識給農民帶來了方便,並給一些農戶介紹了些科學的使用電器的方法。

在傍晚,我們當起了涼水塘屯小朋友的籃球“教練”,教村裡熱愛籃球的小朋友們基本的籃球知識,運球、投籃等。晚上,我們時常教涼水塘屯熱愛舞蹈的村民跳慢三、恰恰、二十四步等時尚舞蹈,我們這些“舞蹈家”為村民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的光彩。

我們還到鹿寨縣雒容鎮進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宣傳,擺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及八榮八恥的宣傳展板,掛出了大量的宣傳圖片,播出了有關宣傳主題的廣播稿及歌曲,帶去了幾千份農業生產科學技術資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料、愛滋病防治手冊、“八榮八恥”宣傳小卡片等對農民、農業生產有實際意義的宣傳資料,在集市門口向市民贈送。前來觀看和諮詢的市民絡繹不絕,展板前站滿了前來閱讀的市民,我們熱情地把一份份資料配套裝好贈送給路過的市民。不少市民竟然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臉上洋溢著感激而幸福的笑容。我們還仔細地給老伯講了農村應注意的衛生知識及何為“八榮八恥”等。烈日下,我們忙地不亦樂乎,送資料、講解、幫不認識字的農民講解資料,我們的身影、我們的形象將會深深地“刻”在雒容鎮市民的心中。

我感到鄉下的環境很優美、生活很艱苦,但鄉下的人很純樸。給農村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識進行宣傳和幫助生產勞動的同時,也給我們一個鍛鍊的機會,使我們更深切的體會生活。以前,我在舒適中生活慣了,這次“三下鄉”使我認識到自己是多麼的幸運、生活是多麼地幸福,我應該樹立起積極的生活態度來面對生活,自信面對人生。我深感自己現在所擁有的實在太多、太寶貴了,今後應好好珍惜。

我們在下鄉實踐的同時也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活力,為農村帶去了新知識。我們每天都在忙碌地實踐並竭盡全力地服務村民,把熱情揮灑在這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踐行我們的諾言。在服務期間,我們深切感受到農民在平時勞動中總結的種植經驗,令我們收益頗多。這短短的七天,我和涼水塘屯結下了深深的情緣,或許就像大家所說的,在我們的學院搬到官塘校區以後,我們可以常過去那看看,不管怎樣在涼水塘屯這7天將成為我一生的最珍貴回憶。在鄉下的日子裡,我時常聽到遠山在呼喚,黑暗中眼睛一亮:彷彿看到無數的生命從眼前閃過,心中猛然醒悟,這世界還有什麼比愛和生命跟重要的`呢?我彷彿看到無數的生命再跳動,在他們各自的天空下快樂的生活著,一個人也許就為某種情感而活,這也許就是一個人活著的理由。這也許也是我留戀涼水塘屯的緣故吧。

(二)榮辱觀深思

以何為榮?以何為恥?這樣的思考,中國共產黨從90年代初至今從沒停止過,並且必將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彌久彌新。我們此次下鄉就是要在農村宣傳“八榮八恥”,在和涼水塘屯村幹部溝通後,我們堅持每天7點通過廣播的形式向該屯農民朋友宣“傳八榮八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幹部還就這個主題定下了涼水塘的村規、民約,我們的廣播宣傳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使村民都瞭解了國家的最新政策。在鄉下我們都嚴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以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藐展現在村民面前,樹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新形象。

在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過程中,我們明白村民對我們的行為和道德價值所做出的社會客觀評價及我們主觀意向的具體表現,將給農村所帶來深遠的影響。我們時刻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我們追崇集體主義,努力為人民服務為自身目標!我們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肩負著現代化建設的艱鉅任務,承載著民族興旺的光榮使命。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踐行中,弘揚時代精神,樹立科學人生觀、價值觀,建立完善的人格,這是我們青年大學生的義務。踐行榮辱觀,我們更要自強不息,立志成才,用無悔的青春創造閃亮的人生,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共前行,爭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堅定踐行者!這正是我們下鄉所要真正做到的東西。

三、“三下鄉”的意義

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自身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這對我們青年大學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大浪潮之下,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深刻體會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去深刻地瞭解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生活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認識,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提高對“八榮八恥”精神的理解。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是難以盡得於書本的;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悅,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增長才幹。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練意志,砥礪品格,把學得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實踐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能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群眾的廣泛接觸、深入瞭解和親切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隨之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認識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會大大的提升。 我們在通過大學的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有用之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也是我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

四、農家生活感悟

1、農村是一個使人心情趨於平靜的地方;

2、與農民多溝通可以使我們打心底感覺到最淳樸的真誠,

3、安全問題應該是農村的一個隱患,相關部門應做好農村治安管理工作;

4、做農活掌握時令非常的重要,應引導農民按時令進行生產;

5、一個村屯與另一個村屯雖近但農作物卻有很大的不同,因地制宜很重要;

6、農民富裕後,腦子裡想的是怎樣用農業收入來進行生意投資,相關部門應注意引導;

7、民風民俗的形成,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會有大的改變。

8、要像農民那樣真誠待人事物、踏實做事。

9、不注意衛生是農民生活的最大問題,生活富裕了衛生卻沒“富裕”。

2017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報告範文【篇二】

x月22日我們工程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組一行14人來到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周家村的五天中,我們開展了許多活動,和國小生聯歡、與當地青年座談、為國小生義務輔導功課,深入農民之中調查研究等等。在農村裡,我們學到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問題。這是我們這些大學生第一次如此熱衷於農村問題,並且如此深入地思索農村問題。其中大家關心最多,也是討論最多的,就是農村經濟的發展問題。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將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現代化程序,對農業將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國的經濟結構能否順利調整,國民經濟能否發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農業基礎是否穩固。只有加強農業基礎,確保農產品供給,才能順利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只有加強農業基礎,開拓農業市場,才能支援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

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問題不僅關係到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而且關係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域性。"十五"計劃綱要提出,必須高度重視農民收入問題,把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做好新階段農業和農村工作、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基本目標。

"靠天吃飯"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祖祖輩輩唯一的謀生手段,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後,農業生產受到資源和市場的雙重約束,市場風險增加。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農業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根據******?q“三個代表”的思想,周家村兩委在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拓寬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領域上做文章。吸引外資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帶領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產品供求關係發生變化、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必須對農產品的品種結構進行調整,面向市場,依靠科技,進一步加強優質品種的引進、選育、繁育和推廣工作,儘快淘汰和壓縮劣質品種,全面優化農作物品種結構,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業。他們為村民們聯絡了南韓的育種辣椒和西瓜,辣椒XX元/畝,西瓜4000元/畝,西葫蘆5000元/畝,環繞村子還重了5000棵柿子樹,每棵樹收入200多元,年人均收入3800元。

雖然取得了這麼大的成績,但村兩委並沒有固步自封,他們清楚地知道"地,也就種成這樣了,要想再發展農村經濟,還是要想辦法,上專案。"我覺得要想拓寬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領域,還要在以下三點上想辦法:

(一)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

鼓勵農民服務組織創新,培育經紀人隊伍,加強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和市場資訊體系建設,加快制訂或修訂農業行業標準和重要農產品質量標準,推廣採用國際標準,建立一批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有計劃地興建或擴建一批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科技、勞務等要素市場。搞好農業服務,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引導農民發展優質高效經濟作物;搞好對農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訓,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農戶,及時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

(二)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推進規模經營和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帶動力量。

1、鼓勵採取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等多種形式。要採取財政、稅收、信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從資訊、技術、資金等方面為龍頭企業搞好服務,支援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引進、開發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支援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企業和科研單位帶動農戶進入市場,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合理調整農業生產區域佈局,發展特色農業,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格局。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

2、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和效益。農產品的轉化主要是發展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水平還很低,通過運用高新技術,實行對初級產品的深加工,還可以為農產品的增長提供極為廣闊的市場空間。要加快農產品加工技術和裝置的引進開發,發展農產品銷售、儲運、保鮮等產業,積極促進初級農產品的轉化和加工,不斷開發名、優、特、新品種,搞好優良品種的繁育。

3、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創匯農業。"十五"期間,我國將加入世貿組織,要以此為契機,千方百計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我國農產品結構調整優化和升級。建設農產品出口創匯基地,重點扶持和擴大畜禽、水產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特色產品和有機食品的出口。有計劃地組織勞務輸出,參與國外農業開發、水利工程承包等。

(三)積極有序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

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逐步從種植業向多種經營、鄉鎮企業和小城鎮轉移,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農村豐富勞動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客觀需要。

1、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引導農民更多地從事非農產業,要立足當地資源優勢,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銷等行業,加快改造傳統工業,積極發展商業、運輸、飲食服務、旅遊等勞動密集型產業。

2、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和鄉鎮企業。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機制,充分調動投資者、經營者的積極性,引導鄉鎮企業加快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加快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名、優、特、新產品,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提高鄉鎮企業的科技水平和競爭能力。

3、加快發展小城鎮。小城鎮是轉移農民的基地,是二、三產業的載體,對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有選擇的培育一批重點的中心集鎮,努力在城鎮投資體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鎮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4、鼓勵、支援和組織農民開展勞務輸出。採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把農村富餘勞動力組織起來,到大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務工經商,加快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步伐。

這次"三下鄉"活動雖然早已結束,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使我們這些"讀聖賢書"的人也開始關心"窗外事"。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在生活著九億多農民的廣大農村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問題,那裡的經濟還不夠發達,那裡的政治體制還不夠健全,非常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為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儘自己應盡的一份力,作出自己應做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