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空難,必須知道的科學小常識

才智咖 人氣:1.47W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死於空難的約1000人,一旦發生飛機失事,倖存者卻寥寥無幾。但在這種緊急情況下,採取一些合理措施,仍可提高生還的概率。

關於空難,必須知道的科學小常識

以下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空難的.一些科學常識:

1、飛機失事常十分突然,來不及向旅客發出警告,因此乘客應懂得飛機失事的各種預兆:

·機身顛簸;

·飛機急劇下降;

·艙內出現煙霧;

·艙外出現黑煙;

·發動機關閉,一直伴隨著的飛機轟鳴聲消失;

·在高空飛行時一聲巨響,艙內塵土飛揚,這是機身破裂艙內突然減壓。

2、飛機高空解體:在空中永遠要繫緊安全帶

如果遇到高空解體的狀況,不論坐在飛機的哪一個部位,生還希望都很渺茫,但即便生還的機率渺茫,也要在空中繫好安全帶。不然的話,飛機尚未墜地,在空中翻滾的過程中,乘客就已經在機艙中被來回撞擊喪命了。

3、起飛失事:數數座位離緊急出口差幾排

起飛後失事有可能是因為飛機出現故障或遭遇惡劣天氣。如果出現故障卻沒有爆炸起火,機上乘客有可能全部獲救;如果遭遇惡劣天氣特別是從空中下降到地面的氣流,飛機就會墜毀。

無論哪種原因,乘客在起飛前應觀察緊急出口在哪裡,儘量數一下從你這排座位到出口那排座位之間有多少座位,這樣即使看不見,你也能知道什麼時候趕到了緊急出口位置。

4、降落墜毀:坐在機尾較為安全

一般飛機在降落時頭稍低,這時機頭最容易遭到撞擊,機尾則完好無損,這種狀況下,坐在機尾的座位是最安全的。

比如2010年的的利比亞空難,機身完全粉碎,只有機尾基本保持完整,機上除了一名8歲男童外,其他乘客全部遇難。一些專家認為那名倖存的男童應該是坐在機尾部份。

最後,再一次為MN370航班上的所有乘客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