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擴建申請報告

才智咖 人氣:8.09K

如何寫專案擴建申請報告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專案擴建申請報告,歡迎借鑑。

專案擴建申請報告

專案擴建申請報告一

一、公司概況

南通嘉綸食品有限公司(原江蘇省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海安冷凍加工廠)成立於19XX年,座落於海安鎮林橋村九組,佔地15畝,註冊資本330萬美元,固定資產總額2610萬。主要經營生豬、家禽屠宰、禽蛋製品加工及畜禽養殖等業務,現有員工117人。公司擁有年屠宰20萬頭生豬和800萬羽家禽的屠宰線各一條,配有1000噸冷庫一座,建有相應的生豬、家禽養殖基地。20XX年企業改制後,公司以“科學、誠信、優質、安全”為質量方針,內抓管理,外抓市場,銷售渠道不斷拓寬,與國內外多家知名超市建立了長期合作伙伴關係,銷售網路逐步形成,併成功創立了“海隆”牌冷鮮肉、“聖友”牌白條鴨品牌。20XX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0442萬元。由於各大超市的門店不斷增加,超市對供應商的質量控管不斷嚴格,公司的生產能力、規模、技術裝備顯然不能與之相適應,嚴重製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生豬屠宰企業面臨的形勢

商務部聯合農業、工商、質檢、環境保護等九部委發文

於20XX年10月20日開始對全國的生豬屠宰企業進行第一輪資格重新認定發證工作,要求極其嚴格,目標減少30%的屠宰企業。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將分散的小型屠宰企業撤銷、兼併,組合成相對集中,有一定規模的屠宰企業。計劃到20XX年進行第二次屠宰企業資格認定發證工作,目標減少50%。目的就是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定點屠宰企業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提升豬肉產品衛生和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對照商務部出臺的稽核要求,整個南通市符合要求的屠宰企業只有少數幾家。

三、技改擴建後的產品銷售、市場分析及主要經濟指標

1、擴大主營業務銷售,完善銷售網路體系建設。專案建成後產品日生產銷售情況如下表:

預計專案建成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77760萬元,利潤622萬元。

2、主攻精製動物油、飼料油、工業用油的生產能力和工藝水平,增加投入400萬元,確保日生產各類動物油60噸。

動物油日生產銷售情況表

單位:元

3、設立品牌專賣店40個。原有14個鄉鎮各設兩家品牌專賣店,縣城各大市場分佈12家。樹品牌、重品質,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專賣店營銷隊伍。主動對接商務部關於“放心肉”冷鏈配送的扶持專案,立足海安全縣市場,逐步向周邊城市輻射。40家專賣店可年銷售豬肉64800頭,營業收入1億元,約佔有海安市場的25%,利潤率10%~12%。

4、對接南通市區肉批市場,努力接軌市政府“放心肉”工程。南通市區目前的五家生豬定點屠宰場到2013年初市政府擬全部關閉。該專案建成後完全可能承擔市區每天1000~1500頭鮮豬肉的供應任務。

5、新產品開發。與南京農業大學、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等院校合作開發畜禽產品深加工專案,走科技創新之路。開發具有較高附加值的農產品,拉伸產業鏈,讓企業能夠可持

續發展。

四、技改擴建基本情況

1、擴建地點

技改擴建地點位於海安縣胡集鎮鎮南路8號(江蘇柯泰木業有限公司)。江蘇柯泰木業有限公司由於產品落後,缺乏品牌競爭力,加之受歐盟反傾銷影響,目前已經停產。該公司佔地46畝,廠房建築面積7800 m2,水電設施齊備,周邊無居民區,完全符合食品加工企業選址條件。其收購總價800萬元。

2、裝置採購及其他資金需求

(1)動物油精製裝置900萬元;

(2)特色肉製品加工生產線560萬元;

(3)生鮮食品MAP氣調保鮮裝置180萬元;

(4)流動資金2000萬元。

預計總投入資金4440萬元,其中自籌1440萬元,銀行貸款3000萬元。

五、預計收益

專案建成後,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實現淨利潤3000萬元。

專案擴建申請報告二

縣位於新疆中部,天山南麓,自治州西北部,與個縣市毗鄰。全縣轄個鎮、個鄉、個自治區級工業園區,個地方國有農牧場。縣境內駐有個農墾團場、自治州一個國有農場和一個高山林場,自治區、自治州駐縣單位40餘個。全縣總面積平方公里,佔全州總面積的%,其中山地面積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平原面積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總人口萬多人,由漢、蒙、維、回等29個民族組成。

一、衛生院地理位置

衛生院位於農場場部,北距縣城公里,南距州首府公里,全場南北長公里,東西寬公里,東南西北分別與農師團、團、縣鎮、鄉、林場毗鄰。衛生院始建於1959年,1979年升級更名為農場醫院,於年月日正式移交縣人民政府,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移交後醫院更名為衛生院。

二、農場社會經濟狀況

農場位於縣境內,農場下設五個獨立有限責任公司(縣農貿有限責任公司、縣農貿有限責任公司、縣有限責任公司、縣種子有限責任公司、縣有限責任公司);四個管理站(所):畜牧管理站、林業管理站、水管站、土地管理所;一個社會保障管理中心;有住場單位8個,其中學校一所,派出所一個,供電所一個,信用社一個,並有郵政、電信等分支機構4個。場內有一座股份制番茄醬廠(有限責任公司),一個股份制蘆筍加工廠,獨資公司絨發棉業有限責任公司一個。

三、衛生院概況

(一)基礎建設情況

衛生院現有房屋建築面積860平方米(業務用房780平方米),其中僅有350平方米為國家中央投資新建。其餘業務用房中預防保健、合作醫療管理、公共衛生用房為危舊房待維修改造,健康教育、檢驗、放射及住院病房無用房。

(二)人員情況

衛生院編制29人,現有在職職工1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7人(醫生12人,護士2人,醫技人員3人),均為中專以上學歷,具有中級職稱者2人,初級職稱者8人,其它技術人員7人,後勤人員1人。

(三)醫療服務情況

衛生院醫療服務半徑最遠20公里,最近1公里,距離縣城23公里,肉牛場8公里,團12公里,鄉18公里,輻射周邊直徑約30多公里,服務人群近3萬人,覆蓋農場居民11000餘人,肉牛場3000餘人,同時因地理位置原因兼顧毗鄰的鄉村餘人及團、團周邊連隊居民3000餘人。

目前,現有300毫安光機、b超等千元以上醫療裝置10餘臺(件),光機裝置和b超無專用房,裝置不能安裝,不能正常使用。設定內、外、婦、兒科、中醫科、急診科、傳染科、預防保健科等共8個科室。住院部因無病房等待完善,故住院部工作尚未開展;目前以門診診療為主:開展專案有內、外、婦、兒科常見病的診斷及治療;輔助科室:檢驗科開展血型、血糖、尿妊娠、肝功、兩對半專案。無手術室,尚不能開展中小型中下腹部手術和一般骨折開放復位內固定術等基本外科手術。年服務人次1.4萬餘人,年業務收入200萬餘元。

分院承擔著農場、肉牛場及輻射人口3萬餘人的醫療急救、預防保健、疾病控制、健康教育等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職能,在服務於偏遠農村衛生建設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保健需求中做到了應盡的貢獻。

四、專案申請

(一)專案建設的必要性

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的增長及結構變化、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的增強等使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不斷增長。縣近年來各項衛生資源有了較大增長,醫療服務供給能力也不斷增強,但和迅速增長的醫療市場需求相比,衛生資源的配置相對滯後,欠賬較多。衛生院面臨著兩方面的壓力:

一是以服務人群數量大幅擴大為特點的增長壓力。衛生院承擔著服務直徑30公里,輻射農場、肉牛場及周邊單位3萬餘人的醫療服務。作為基層衛生院,提高衛生院服務能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擴大的醫療衛生需求,就必須需要擴大醫療服務規模。

二是提高服務質量、改善醫療環境以及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壓力。醫療需求加大,將對衛生院的掛號、候診、檢驗、檢查、治療、健康宣教等各功能空間提出新的更高需求。現有的業務用房需要進行維修改造,住院面積不夠,醫院無法為病患提供住院診療服務。衛生院床位、各類用醫療用房面積、配套設施等均存在不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衛生院的醫療服務質量。衛生院審批編制床位20張,由於衛生院新建業務用房面積350平方米,無法安排病人住院病房,大量的應住院病人不能入院或被迫轉院,給病人造成極大不便。本專案的建設,可以極大的改善現實的住院需求,緩解醫患糾紛矛盾,同時也可以應對今後住院病人增加的需求。

(二)專案建設的可行性

1、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對基層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非常重視和關心,對衛生院的基礎建設專案給予指導,使該專案的.實施具有切實的可行性。

2、衛生院各項軟、硬體建設有一定的基礎和保證。近年來衛生院平均每年選派2-3餘名醫療人員進修學習,使衛生院診療技術和服務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現在已擁有一批技術可靠、樂於奉獻、紮實敬業的醫務工作者,為專案建成後為廣大患者得到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3、衛生院現有土地面積4100平方米。該地域地勢平坦,適宜於專案建設,優先保障了專案建設的用地,為衛生院的基本建設專案實施提供了有理的條件。

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完成後,可徹底改善衛生院落後的現狀,改善治療條件,改善病人住院、治療環境。將使更多的群眾就近就地治療,減少病人流失外轉,有利於減輕病人負擔,有利於防止群眾因病致貧、返貧,能為衛生院的發展注入活動力,全面提升衛生院整體功能,從而推動全縣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救治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確保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要求。

根據衛生院業務發展情況,結合實際需要,申請基本建設專案,以實現衛生院健康發展,滿足輻射區域各族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專案建設能有效改善衛生院的醫療衛生條件,有效的開展光、b超等技術輔助檢查、提供病人的住院治療及轄區居民的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宣傳,提高衛生院的醫療服務水平,加快縣農牧區衛生現代化步伐,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縣衛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