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鑄師魂的師德師風演講稿範文(精選3篇)

才智咖 人氣:2.93W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演講人圍繞著主題講話的文稿。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那麼一般演講稿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心鑄師魂的師德師風演講稿範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分享。

愛心鑄師魂的師德師風演講稿範文(精選3篇)

愛心鑄師魂的師德師風演講稿1

流星的美麗在於劃過天際時瞬間綻放的光華;露珠的美麗在於陽光下釋放出的生命本質。他們雖然短暫,美麗卻永遠在大自然中定格。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趙小亭,那個燦爛如向日葵般的笑臉。當青春的生命用愛作底色時,生命的微笑便永遠定格在人們心中。

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然而她卻用嬌小的身軀感動了無數的人。感動我的是她一個個平凡的善舉:助人為樂,關愛他人,奉獻集體。感動我的是她年輕生命閃爍的理想之光:勇於實踐,心繫教育,服務社會。感動我的更是她深入山區支教的淳樸願望: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文化,點亮那裡的教育,給山裡的孩子帶去改變命運的希望。閱讀著她的故事,我總在心中盤問自己:一個大學生都在努力用愛填補山區孩子的心靈。我作為一名在職教師,為身邊的孩子付出過多少。我們常把愛學生掛在嘴邊談論。卻在行動中忽略了對他們更多一些關愛。我們總是計較收入的多少,卻已經忘了生命的價值原本在於多一些奉獻。

流星劃破長空,耀眼的光芒溫暖了冬日的陰冷,雨露融入土地,柔弱的身軀滋潤了乾涸的生命。一個人會有多麼偉大,一份職業會有多麼光榮,一段故事會讓多少人淚眼朦朧?當巨大的壓力讓我們身心疲憊時,當迷茫的前程令我們舉步難行時,是那些閃爍著人性光華的名字將我帶出低谷,重新找到前進的方向。透過小亭,我還想起了他——青年志願者徐本禹,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本不屬於他的責任,愛心感動了中國。我又想起了他,譚千秋老師,在危難關頭,用一雙臂膀化作生命的屏障,大寫的愛字在天地間永遠傳揚。他們用行動告訴人們:教師就是愛心,教師就是奉獻。他們用生命擦亮了教師職業的兩個定語,一個是平凡,一個是光榮。沐浴著他們的清輝,我也欣喜地看到身邊那一道道愛的風景:一個孩子家庭貧困父母離異,面臨會考,老師們總是變著法子給他補充營養。深秋的晚上,因校園施工一個女孩不小心掉進糞池,大半個身體浸透的她嚇得不知所措。班主任聞訊趕到後,並沒有打電話讓遠在幾十裡地的家人接他回家,而是立即帶她到宿舍,讓她徹底換洗乾淨後回到宿舍,第二天乘上課時將洗淨的衣服悄悄放到她床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是這一份濃濃的呵護與愛,讓學生從心靈深處獲得感動和成長。這才是教育的真諦,因為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開學了,再次踏進教室,望著那一個個燦爛如向日葵般青春的面龐。我的眼前又映出了那個清晰的笑臉:純真的雙眼,披肩的秀髮,智慧而善良的小婷。她常陪伴家鄉的孤寡老人,她積極參與班級學校活動,她也會在課堂上打瞌睡。一個多麼真實而鮮活的生命。我在心裡默默地想,她像我們班的誰誰,彷彿這個有她的純真善良,那個有她的親切可人。漸漸地,我似乎感到小亭其實並未離開,她就在我們的身邊。把真善美的種子播散進每個人心靈的深處。啟迪我們為人師者將愛心融入教育,用愛心鑄就師魂。於是內心豁然開朗,不再為制服一個打鬧的學生而心生快感,不再為偶爾一次考出好成績而沾沾自喜。我願用滿腔愛的`感情點燃希望的燈,驅趕黑暗和陰霾,讓每一個孩子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成長。

從未有過一次演講像今天這般沉重,但我仍想說:微笑吧,朋友們!你不看到師愛的力量正培育出社會燦爛的花朵,你不覺得教師這份職業正讓我們獲得更高層次的幸福源泉。身於幽蘭處,孕育蘭花香。讓我們接過小亭手中的愛心接力棒,讓自己的青春在三尺講臺上靜靜綻放。堅守平淡,超越平凡。用全部心血去裝點孩子們的夢想,用滿腔師愛去鑄就不朽的師魂!

愛心鑄師魂的師德師風演講稿2

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這樣說過:“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我想,同樣可以推而廣之,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優秀的教師。

有位古人告訴我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就是“傳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識技能。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能否培養好學生和教師發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崇高的責任感,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了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路。

俗話說:“教育是一個良心活,這句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師德的重要性,因此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是每一位教師都應遵循的原則。師德高尚的老師會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師德高尚的老師,會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傳授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受益匪淺;師德高尚的老師,會時時處處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蠟燭一樣,無怨無悔。我還很清楚地記得,在上高三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老師患上了急性心肌炎,當我們看著她忍著劇痛、冒著冷汗、用雙肘支撐著講臺堅持給我們上課的時候,我們都勸她回家休息,可她卻說:“現在正是你們的關鍵時刻,我不能放下你們不管,等你們大學聯考取得好成績的時候,老師的病自然就好了樸素的幾句話,讓很多同學都掉下了眼淚。這種春蠶吐絲,蠟炬成灰的奉獻精神,不正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嗎?

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是師德師風的具體體現。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我們的周圍或許會聽到這樣的事情,某位老師政治觀念不強,課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導致負面影響;有的人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職業”上,對本職工作得過且過,敷衍了事;學生反映某些教師缺乏責任心,備課不認真,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呆板;教授不上課、副教授少上課、提了職稱減少課等等。雖然說這可能不是普遍現象,但同樣也應喚起我們每一位教師的憂患意識。我們說大學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大學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對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職業的熱愛和投入,對同事的團結和合作,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對學術的嚴謹和進取,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時時刻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係到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只有教師們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是嚴與愛的有機體現,是理智與熱情的巧妙結合。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同時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為我們詮釋了“愛”的涵義。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學生欲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並責令其到校長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況回到辦公室,見到那個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來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男生,“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據我瞭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同學,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塊糖。這時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應該採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咱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通過這個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一個道理,某些老師從所謂的差學生身上找不到可讚揚、可誇獎的理由,除了不會多角度思考問題,缺少愛心不能說不是一個原因。

我們說,師德師風既是一個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決定著學校的學風和校風。學校發展以教師為本,教師素質以師德為先。在我校爭創國內一流地方性理工大學的征途中,一流的師德師風必將反映著我校的精神風貌和人文風格,更是哈理工辦學質量和效益的競爭力所在。我們看到,正是廣大教師的愛崗敬業、辛勤耕耘、前赴後繼、無私奉獻,才鑄就了哈理工56年的光輝歷史,才譜寫了本科教學評估優秀的美麗華章,才可以讓我們展望哈理工的巨集偉藍圖!

尊敬的各位老師,讓我們共同肩負起國家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責任,以良好的師德擎起教育的藍天!

愛心鑄師魂的師德師風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用責任與愛心鑄就師魂》。

“責任”就是份內應該做的事情。《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這是教師之本,具體到我們教師個人就是盡責做好制定計劃、備課、上課、改作業、輔導、教育學生等等這些一系列繁瑣的事情。教師的責任重於泰山,因為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的未來。教好書,育好人,是我們的本職工作。

因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堅持做好所有繁瑣的事,比如備課,課前我會認真閱讀教學參考書,上網查閱相關內容,翻閱學生資料,請教辦公室同事,與同軌老師一起討論、研究……對每課的重點、難點做到心中瞭然,胸有成竹地走上講臺。

輔導學生時,課上,我多關注學習困難的孩子,督促和輔導他們完成作業。課餘時間,對這些孩子進行一對一的輔導。說實在的,一些學生著實讓人頭疼,費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有用,有時候真想放棄這些後進生。但無論是為人師的我、還是為人母的我,都會深切地感受到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全部,所以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更何況教育好他們本來就是我的責任。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辛苦的付出終會得到回報。我不僅多次被評為鎮內的“先進工作者”“金牌教師”,也正是盡了這一份責任所帶來的好運,在今年的縣抽測中,我們取得了超越實小的好成績,我也因此獲得了縣表彰。所有榮譽的取得都源於內心的責任,源於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教育工作中“責任”雖是根本,但“愛心”是教師之魂,責任為先,愛心為輔,二者互相促進,互為表裡,缺一不可。因而在教學之餘,我把更多的關愛奉獻給學生。從與他們見面時一個真誠地微笑、一次關愛地撫摸開始,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帶給學生信心和力量,喚起他們對理想的追求。上學期期末複習階段我生病在家,不時地有學生給我打電話,發信息告訴我他們的學習狀況,要我在家安心養病,的確,他們在全鎮名列前茅的期末成績真的讓我可以安心。就在昨天,在我們家,我還接待了一個曾經的學生,她開學上大三,打暑假工掙了錢就來看我,我們痛快地聊了一個下午,臨走時她說好像還沒夠。想到這些溫馨和諧的畫面,我心裡就暖融融的,這不就是我,作為一名教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嗎?

因為心中有了責任,所以我們默默耕耘。因為心中有了愛,所以我們無怨無悔。讓我們用責任,用愛心共同鑄就這偉大的師魂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