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模板7篇

才智咖 人氣:3.05W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演講人圍繞著主題講話的文稿。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那麼一般演講稿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模板7篇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1

自古綠葉配紅花。不管是紅花,還是綠葉,站在這三尺講臺上,我就感到由衷的高興,由衷的自豪,黨和人民給了我們神聖的使命,我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人。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驕傲我自豪,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人們都說老師是園丁,是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神聖的職業。是啊,教師是神聖的,教師是崇高的。只是我無法用學者那深邃的語言去闡述教師的價值,也無法用詩人那優美的詩句謳歌這崇高的職業。但是,我卻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開拓,去創造,去耕耘,去收穫,因為我是教師!!!“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一句話就概括了黨對人民的關心,對教育的關注和對教師的關愛。在這樣的國度裡,在這樣的社會中,作為一名教師,我又怎能不感到光榮、自豪呢?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初為人師的日子裡,我一直為教師這個冠以"清貧"的職業而迷惑!在出手闊綽的大款群體裡,看不到教師的身影;在豪華氣派的新潮一族中,尋不著教師的足跡……教師,彷彿只是生活的配角!

可是,當我面對那一群群天真爛漫的孩子,那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那一張張綻放如花的笑臉,您說,我們能不動情嗎?於是,慢慢地,心中的迷惑消失了,疑團疏解了,心情舒暢了!慢慢地愛上了這份工作,也慢慢地享受到了其中的快樂。遠離了城市的繁華,卻聆聽了清新美妙的鄉間小曲;遠離了耀眼的霓虹,卻收穫了求知若渴的期盼眼神。

我喜歡,聞到鄉間泥土散發的陣陣清香!我喜歡,看到孩子們甜甜的張張笑臉!我喜歡,聽到學生親熱地聲聲呼喊!我喜歡,見對學生積極努力的滴滴進步!在這三尺講臺,我為學生傳道解惑,給學生噓寒問暖,與學生打成一片……因為我終於有機會能釋放青春的夢想,踐行人生的價值。縱然兩袖清風,縱然一身粉末,縱然清貧如水,縱然浮華散盡……但我知足,我是教師,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師,她傳播著人類的文明,承載著歷史的更替,撐起的是中華民族的擎天大廈。試想:有多少孩子在我們手裡呀呀學語,蹣跚起步;多少顆潔白的心靈被除數我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青春的熱血在這裡沸騰,生命的凱歌在這裡奏響,人生的童話在這裡也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聽雪,待到桃李滿目日,便是我們自豪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聽到這些,身為教師的你,難道不感到光榮與自豪嗎?

老師們,同行們,是春蠶,就讓我們抽盡最後一根絲;是蠟燭,就讓我們發出最後一片光;是人梯,就讓我們為學生架起人生成功的橋樑吧!“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選擇這個職業,我矢志不渝,從事這份事業,我無怨無悔!我驕傲,我自豪,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

《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特別要加強師德建設”。高質量的教育,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強化人民教師的師德建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的職業道德是一個獨特的體系,有其特有的內涵、規律和作用。我們要造就千千萬萬適應時代需要的人才,其根本保證在於建設一支德才兼備、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的教師隊伍。振興21世紀的中國教育呼喚高尚師德。

師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育的基礎”。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關係學生性格的形成。一個學生如果生活在鼓勵和認可之中,他就會自信和自強。有學者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教育是一種以人格來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勞動。徐特立有句名言:“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總是先進分子。”因此,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而高尚的師德來自於堅定的教育信念,這種信念是教師的精神追求和奮鬥目標,是教師提升素質的關鍵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現是教師對教育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它具有專一性、穩定性、執著性等特點。教育信念一經確定就難以改變,從而造就教師特有的道德人格。一個教師只有當他認識到自己從事的事業對祖國和人民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時,他才會不遺餘力地去幹好它。

在經濟轉型期,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受到來自社會多方面的強烈衝擊,呈現多樣化取向。價值觀的多樣性不能不影響到教師,影響到教師的職業道德。在重金錢、輕事業;講實惠、淡理想;求享受、畏艱苦等社會風氣衝來時,師德建設至關重要。職業道德作為一種實踐性的道德,要求廣大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堅持以為人民服務作為師德的核心,這就首先要造成一種現實的環境氛圍。在形成這種氛圍的過程中,既需要教育領域的領導者以身作則,又需要在教育體制以及相關政策上的改革和創新。要在目前偏重升學率等“硬性指標”的教育評估體系中,加入“師德”等“軟性指標”,使之成為教師隊伍提高道德素養的指揮棒,成為教師自我評估的重要標準。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通過此次師德師風教育學習,我簡單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

本人系統的學習了《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檔案,按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三、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當然,在教育教學中,本人也存在一些缺點和錯誤,如偶爾說髒話、對學生髮火、上班紀律性不強、知識點沒認真落實等,通過這次師德師風的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我的缺點和錯誤,爭取在以後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努力改進和改正,為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而努力奮鬥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得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學生以任何東西。”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裡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隨;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教師若不是路標,縱然你的理論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裡、心光屏上,這就是無聲路標的示範性,這種示範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內化力。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2

上聯:一枝粉筆有清風,三尺講臺一年四季風雨,九思十思,這些都會幫你教好。子行:十卷詩詞,九章畢達哥拉斯,八篇隨筆,七個地理緯度,加上六藝五經四書三字二雅一心,不知疲倦地教人,努力勤奮地教育英語,讓中國發光。

——作者題字:當紅日托起燦爛的朝霞,當微風奏響黎明明的序曲,當枝頭綻開黃色的蓓蕾,當蓓蕾綻放出第一縷芬芳,朋友們:你們想過是誰把朝霞染成紅色的嗎?誰彈的晨歌?怎麼讓淺綠色?香味是怎麼產生的?

我是一名年輕的老師。相對於其他老師的敬業精神,我對教學這一特殊職業的理解還是比較淺的。我的教學經歷只有短短三年,沒有傲人的教學歷史,也沒有幾十年的默默奉獻。這裡要告訴你的,不僅是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故事,更是一段可恥的心路歷程。

每個人都走過不同的路,尤其是年輕的時候,有一百多條或者一千條路可以選擇。儘可能地,“春風以馬蹄疾為榮”和“在海浪中嬉戲,向濤站在最前頭”。就我個人而言,教師這個職業的選擇並不是自願的,直到我真正站在神聖的講臺前,我仍然認為我的野心是難以付出的。剛開始當老師的新鮮感和忙碌感過後,隨之而來的是老師的辛苦,是生活節奏的突然加快。結果那個小熱情沒了,感覺自己的生活被規律的鈴聲分割成了無數的碎片。每天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一個人在異鄉做陌生人”的孤獨感立刻包圍了自己,沒有了父母的尷尬;沒有朋友的歡聲笑語,大森林城市就沒有朋友。經常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當我年輕時,我的夢想漸行漸遠.

記得有一次,我在辦公室看經典的《百年孤獨》。這本書獨特的書名讓我產生了深深的共鳴。一個學生敲門報告:“老師,我把鑰匙丟了。”

我不耐煩地揮揮手,說:“你自己去找吧。都是中學生。他們沒有自理能力,老師又不是你的保姆。”

學生們不得不低頭以怨報怨。誰曾經說過,教書是太陽底下最輝煌的職業?但當時在學生面前,我不苟言笑,就像一塊冰,學生對我的印象是“嚴厲”“害怕”。我最想要的是安靜的學校,睡覺,週末,假期。我想,天知道太陽在哪裡照耀。

我覺得,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大家自由選擇人生的時間,那麼大多數人都願意永遠留在童年,因為童年永遠是真誠的,簡單的,更寬容的。孩子可以敏銳的捕捉到你不經意的手勢,把你錯過的百分之一的愛當成百分之百的關心。這三年來,我被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老師深深打動,但作為一個合格的老師,他們一直愛我。

首先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男生的作文。這個男孩比實際年齡穩定,從不淘氣,也從不引人注目。說實話,我上課很少理他,他也很少回答問題,所以我們就在相互漠視中和平相處了半個學期。直到一次體育課,他在球場外看球的時候不小心被打中了鼻樑,血從鼻子裡流出來,把胸裙染成紅色。得知此事後,我趕到球場教他一些止血的方法,順手從褲兜裡掏出十幾條紙巾,讓他試了試,安慰了他幾句。後來對於每一個班主任來說都是這麼普通的一件事,但是他把它寫進了作文裡。他這樣說,“蘇老師平時總是很嚴厲,就像冬天一樣;但他很在乎我們,就像冬天的陽光,總是很溫暖。”這篇作文讓我沉思了很久,教書這個職業讓我平生第一次感到興奮。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陽光燦爛的日子。

那是中秋節,學校下午放假。我無聊的躺在床上,想著和心愛的人共度佳節的快樂。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異國他鄉過團圓節。雖然外面陽光明媚,但我心裡默默唸著李白的《靜夜思》。

突然有人輕輕敲門,開啟門一看,是我的一個學生。他低聲告訴我,他父母在樓下等我。

我和他一起下樓。樓下空無一人。我問他,他狡黠地笑了笑,說:“我可能去上課了。”

半信半疑地推開教室門,只聽到砰的一聲。萬花筒裡的紙屑飄落下來,“祝老師中秋快樂”,幾十個孩子齊聲高喊,隨之而來的是熱烈而持久的掌聲。我驚訝地環顧四周。教室裡很溫暖,所有的課桌都在中間,放著孩子們從家裡帶來的月餅和水果。班上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在這裡,金色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灑進教室,灑在每個孩子的臉上,每雙眼睛都閃著陽光.這一刻,我的眼睛忍不住溼潤了,是這些孩子給了我另一個心靈和諧相通的世界。一顆像冰一樣的心被孩子們熾熱的激情慢慢融化。

從那天起,我真的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記得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實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來做樹葉的事業吧,因為樹葉總是謙恭地懸掛他的樹蔭。”是的,生命總是在權衡中顯示出它的價值。但我想說,我們所做的不僅僅是花的事業,也是果實的事業。沒有根,就沒有枝葉眾多的大樹。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愛播撒希望》。

有一首詩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道風景最為亮麗,那就是 師魂;有一種平臺最為神聖,那就是講臺。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顆熾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藍天,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們用愛播撒希望。

我清晰地記得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發現了 “一棵乾枯的小草”,在眾多的鮮花中竟顯得那樣的突出與不協調。黃巴巴的小臉,很少見她笑過,反應慢,學習成績一般,不善交談,因此受到班級其他同學的冷落。於是我一有空就找她聊天,有意識地與她親近,教給她學習的方法??同時,我還讓班上的同學多關心她,多親近她,多和她說話??有一天,我看見小傢伙的頭髮亂蓬蓬的,趕緊去找了把梳子。在全班同學訝異的目光中,我給她那蓬亂的頭髮紮了一個清爽的“馬尾辮”,看到她嘴角上掠過的一絲微笑,我知道她終於接受我了。後來,她在日記裡這樣寫道:老師,您知道嗎?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您就像我的媽媽一樣關心著我,愛護著我,在這裡我要真誠地對您說一聲:“謝謝您!”我相信在您愛的陽光裡,我定能健康成長。讀到這裡,我不禁熱血沸騰,如果我對她的關心也算是陽光的話,那也只是一束微弱的光線啊,不經意間,卻換來了她精神世界的萬丈光芒,驅散了她心靈深處的陰暗和寒冷,激活了她青春年少的情感漣漪。

本著這種愛心和耐心,我們怎會抱怨工作的辛苦和報酬的微薄,因為學生的一切才是我們最關心的事情,本著這種愛心和耐心,我們怎會埋怨思想教育工作的艱難,因為學生全面進步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本著這種愛心和耐心,種種艱難困苦都不能阻擋你前進的步伐,因為你我胸中跳動的是一顆愛生如子的赤誠之心。

也許有人要問,你這樣的付出有什麼回報?我會自豪地告訴他:付出真愛同樣收穫真情。曾經班上有個特別調皮的男孩,不是和你吵嘴,就是和他打架,甚至敢與老師叫板。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曾想到過放棄,可是,孩子是無罪的,小小年紀的他還不懂事,作為班主任的我怎能不管呢?上課了,我把關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他??漸漸地,他變了,與同學打架的次數少了,作業能按時交了,老師們也不那麼討厭他了,有什麼心裡話也願意跟我說了。看到孩子的進步,我打心眼裡感到高興。

其實,我的這些付出又算得了什麼呢?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師德之花處處盛開。夜深了,領導還在運籌帷幄;假日裡,老師仍在備課,修改教案;餐廳中,師生談笑風生,其樂融融;宿舍內,生活區阿姨的悉心關懷,勝似親人。看校園師生溫情,盡顯師德之花。面對此情此景,我自豪地說:豈怕學海無涯,真情可為舟楫。何懼教學路長,師德伴我同行。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4

尊敬的領導, 老師們:

大家好!

我時常問自己:"青春的價值何在? 生命的意義何在? "生命是可貴的, 可貴在使別人活得更美好;生命是有價值的 , 生命的價值在於對偉大祖國做出貢獻。"千萬個孩子就是一個民族的希望", 每想到此, 我就感覺重擔在肩。

我不是學者, 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價值;我也不是詩人, 不能用優美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但我是教師, 一名從事基層教育事業的工作者, 我可以深深思索心中最奧祕的哲理;我也可以採摘如花的萬物之理, 構築我心中最美麗的詩篇--我愛這平凡的事業, 我願青春在這片熱土中閃光。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篇土地愛得深沉。"每一次我讀到艾青的這句詩, 我都禁不住在想:詩人的情感世界裡有著怎樣的感動, 而這些感動又是怎樣化作澎湃的激情?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條路, 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雖然會遇到種種困難, 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為了堅持信念, 實現理想, 就必須孜孜不倦的努力。教師知識長流水, 才能對學生灌溉。因此, 學習上要執著追求, 上下求索。不斷的學習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淺薄與無知, 故而不斷地自我鞭策, 努力努力再努力。去年, 在鎮教委發起的讀書活動中, 我閱讀了李希貴老師<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 受益匪淺, 感同身受!時下, 在鎮教委的統一要求下, 全鎮教師又跟隨郭思樂老師一起走進生本, 感受聲本。繼而解放學習力構建高校課堂。路是人走出來的, 不管是康莊大道, 還是羊腸小道, 平凡中照樣能夠孕育偉大, 樸素中同樣能夠打造奇蹟, 正如李希貴老師的經歷那樣, 甘於平凡的心, 沒有奉獻的精神, 就不會有偉大的教育神化誕生。

還記得李大釗先生的話:青年者, 人生之王, 人生之春, 人生之華也。

問花哪得豔如許? 惟有綠葉襯托之。老一輩教育家們已用他們青春寫下了最撼人的宣言!今天, 我要用自己的行動寫下青春的宣言!

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樑之才, 不妨是一顆小草為春天獻上一絲新綠;

不能成為高山昭示一種雄壯, 何不當一塊路碑, 為迷途的旅人拂去心頭的陰雲;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白川, 又怎麼不可以是一條小溪為入旱的土地捧上甘露。

奉獻像火把, 是無怨無悔的燃燒, 是至死不渝的真情。

奉獻像一泓清泉, 是長年的流淌, 是不濟名利的付出。

奉獻, 更像一首經久不息的頌歌, 永遠迴盪廣袤的神州大地。

這是心的呼喚, 這是愛的奉獻, 這是人間的春風, 這是生命的源泉。。。。。。

老師們, 朋友們, 三尺講臺是我們永遠走不完的里程;黑板粉筆是我們永遠割捨不下的責任;我們在講臺上的耕耘, 就是在灌溉偉大祖國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 憑著歲月賜予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 伸出年輕的雙手吧!擎起希望的火炬, 闢風斬浪, 走向輝煌的明天!

謝謝大家!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5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經常問自己:‘青春的價值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生命是寶貴的,寶貴的是讓別人過得更好;生命是寶貴的,

人生的價值在於為偉大的祖國做出貢獻。成千上萬的孩子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每次想到這些,我都覺得肩上擔子很重。

我不是讀書人,無法用深刻的思想去思考自己的價值;我也不是詩人。我不能用美麗的詩句來讚美我的職業。但我是一名教師,一名從事基層教育的工作者。

我能深入思考心中最神祕的哲學;我也可以摘花一樣的萬物之理,在心裡築起最美的詩篇——我熱愛這平凡的事業,願青春在這片熱土上綻放光芒。

為什麼我的眼裡總是有淚水,因為我深愛這片土地?每次讀艾青的詩,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詩人的情感世界有多感動?

而這些情緒又是如何變成澎湃的激情的呢?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條路,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雖然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為了堅持自己的信念,實現自己的理想,

你必須不知疲倦地工作。教師的知識只有流暢執行,才能澆灌學生。所以在學習中,要堅持不懈的追求,從上到下的尋找。不斷學習,深刻認識到自己的淺薄無知,不斷鞭策自己。

努力,努力,再努力。去年在鎮教委發起的讀書活動中,看了李希貴先生的《自由呼吸的教育》這本書,受益匪淺。如今,

在鎮教委的統一要求下,全鎮的老師都跟著郭進了學生書,摸到了有聲讀物。然後解放學習能力,建設大學課堂。人走出來的路,無論是寬闊的道路還是狹窄的小路。

平凡仍能孕育偉大,簡單也能創造奇蹟。就像李希貴的經歷一樣,願意平凡,沒有奉獻精神,就不會有偉大的教育神化。

我至今還記得李大釗的一句話:年輕人是生命之王,生命之泉,生命之光。

問哪裡的花那麼鮮豔?只有綠葉襯托著它。老一輩的教育家用青春寫下了最震撼的宣言!今天我要用自己的行動寫下青春宣言!

你不能長成參天大樹當柱子,但它可能是一棵為春天提供新綠的小草;

不能成為一座顯示出一種巨集偉的山,為什麼不能成為一座道路紀念碑,刷走迷失的旅行者的雲彩;你不能像海洋一樣胸懷寬廣地擁抱白川方明。

為什麼不能是一條為旱災之地盛花蜜的小溪?

奉獻就像火炬,無怨無悔的燃燒著,那是至死不渝的真情。

奉獻就像一股清泉,是一種常年的流動,不利於名利。

奉獻,更像是一首經久不衰的頌歌,永遠迴響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

這是心靈的呼喚,愛的奉獻,世界的春風,生命的源泉。

老師,朋友,三尺平臺是我們永遠完不成的里程;黑板粉筆是我們永恆的責任;我們在講臺上的辛勤勞動,是為了澆灌偉大祖國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

用歲月給我們的年輕的臂膀和熱情,伸出你年輕的手!高舉希望的火炬,破風破浪,走向輝煌的明天!

謝謝大家!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6

有這樣一位女孩,小的`時候,常常望著星空發呆:長大後幹什麼呢?做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兵,當一個風風光光的明星,還是成為一名事業有成的女企業家?可她長大後,偏偏考進了一所師範——這,就是我.五年前,我帶著對生活的憧憬,帶著教書育人的職業使命,開始,我的心裡有些空落落的,以為自己壯志難酬.直到真正站到了神聖的講臺前,我才發現“區區三尺,學問非凡”,短暫的五年教學使我懂得了許多,也改變了許多.

剛畢業時,我接手了四個班的英語,剛來花小,孩子們的基礎特別差,幾乎等於沒學,加上早讀課,每天最少要上五節英語課,慢慢的,我的嗓子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整天嘶啞著嗓子去給學生上課,記得有一次我穿了件新衣服.剛走進教室,學生們就圍了上來大呼小叫,我剛張開嘴讓他們安靜下來,突然有個聲音大聲地說:“不要吵了!老師的嗓子啞了!老師的嗓子都啞了!”頓時整個教室安靜了下來,孩子們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地坐好,安靜地看著我.當我張開嘴讓他們跟著我念單詞時又有同學舉手提議:“老師,我們今天學唱英文歌吧!我們能自己跟著磁帶學,那樣你的嗓子會好得快些,媽媽說嗓子啞了要少說話!”多懂事的孩子,只知他們平時愛惹我生氣,不知他們竟也知道關心我!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幾十顆幼小的心靈對我的撫慰,感受到了他們對我的理解和支援,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心甘情願了!

還記得當時要忙於迎接期末考試、要為教師文藝匯演緊張地排練、要為元旦節英語晚會準備節目.他們懂的英語實在是太少太少,我沒法將臺詞寫下來讓他們自己去背,緊張的排練和不定時的加班幾乎壓垮了我,我真想甩手不幹了.有一天幾遍排練下來後孩子們已經練得氣喘吁吁了,我說:“你們累了,就早點休息吧!”可是沒有一個孩子離開我,他們圍在我身邊仰著小臉懇切地說:“老師,咱們再練一會兒吧!我們不累!真的,我們不怕累!”看著孩子們汗津津的小臉,我突然感到自己是那麼的軟弱.我說,你們不怕,老師也不怕,咱們一起練.排練結束後,我和孩子們一起笑著鬧著,心裡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我知道是孩子們幫助了我,鼓舞了我.當我在臺下看著他們成功的表演時,淚水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來。

這就是我,一個普通的國小英語老師,我沒有力量去改變什麼,但我希望能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我會不厭其煩的跟學生強調英語的重要性,只是真心的希望他們能為國中的學習打下更好的基礎;我也會花上兩個星期的時間,記住所教班級的將近200個學生的名字,只是希望能更快的瞭解他們;我還會一次次向領導提出建議,用我微弱的力量來改變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因為這是我——一個平凡的國小英語教師的使命。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7

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這樣說過:“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廣之,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優秀的教師。

有人把教師比作“托起明天太陽的人”。這個比喻很恰當。“託”,不是像母雞一樣“護”著小雞;也不是像馬戲團那樣“馴”著動物。教育是一門高深的藝術,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投入我們全部的愛心來闡釋這“託”的含義。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心就不可能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更不可能使我們成為合格的、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有了愛心的依託,我們才能培養出一支高素養的隊伍,一支屬於21世紀的隊伍。

古今中外,無數優秀教育工作者身體力行,無聲地向我們訴說了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只有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愛每一位學生,我們才能開啟每一位學生心靈的窗戶,才能教育好他們。作為教師,也許大家對魏書生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任校長、書記,省內外社會兼職達38項之多,他沒改過一篇作文,沒考過一次試,以1988年魏書生所教的兩個畢業班為例:暑假升學考試135名學生都達到了升學分數線;全市14所中學,超過600分的考生共30名,魏書生班佔了10名;全市總分第一、二、三名及語文、政治、數學、化學、英語、生物的學科第一名都是魏書生班的學生。”當我看到這一段文字時,我被深深的震動了,同樣是一名老師,我多麼想像他一樣埃

毋庸質疑,魏書生的教學當然好,可是隻有書教的好是不行的,有很多老師,書教的也不錯,但效果不一定有他好,為什麼?那就是缺少了成績獲得的另一個重要基石,那就是---對學生的愛和尊重。

他的尊重是真尊重,不虛情假意,點到為止。他對學生的尊重,就如成人之間的你我關係。從我自身看,毋庸置疑,我也是愛自己的學生的.課下,我也會對學生摸摸頭,開開玩笑;學生病了,我也會噓寒問暖,帶他們去醫院;每逢過節,我也會把住宿的學生叫到家裡。但是,骨子裡,我還是我,學生還是學生,當他們犯了錯,我還是會站在老師的立場,會批評他們;當他們頂撞了自己,我也會覺得他們冒犯了老師的尊嚴.所以,學生對我只有一時的感動,而不是心甘情願的折服。所以當我從教室裡出來,有些被強迫的學生就不願學習了,這就是根本。

可是朋友不是,朋友託辦的事,一定要辦好,因為你怕辜負他。魏書生的課堂,應該就是這樣,學生是魏老師尊重的朋友,魏老師是學生尊敬的朋友,交換的條件是,老師給學生最好的民主,學生給老師最好的成績。因為魏書生放棄了高大,所以他收穫了親近和成功。

假如每個老師都如魏老師那樣實行民主,真正的從骨子裡去愛學生,把老師的角色扮演的卑微一點,學生的角色強大一點,那麼,不僅有分數的成功,也會有社會道德的成熟。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敢於挑戰,敢於質疑的新生代。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見解,不輕信,不盲從,他們更不會迷信老師的權威,這就更加需要我們如嚴父慈母一樣,用我們的全部愛心去感動他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1,在座的同行們,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但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我們一如既往地用愛心去澆灌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如同對待我們心愛的孩子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成功!我堅信,今天用愛心托起的太陽,必將在明天發出燦爛奪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