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師德演講稿錦集7篇

才智咖 人氣:7.42K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當下社會,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師德演講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師德演講稿錦集7篇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1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葉的事業,教師的一生,與花相伴。與花相伴的一生,富有詩意而美好。

當我的演講稿寫到這裡的時候,我想起了在今年教師節晚會上讓我熱淚盈眶的一個平民英雄教師——殷雪梅老師。殷老師是江蘇金壇市城南國小女教師,XX年 3月31日,殷老師為了拯救身後的她的學生稚嫩的生命,張開雙臂,用身軀阻擋著鹵莽而來的小轎車……25米,整整25米……小車把殷老師撞出去25米…… 在這個世界上行走、生活、熱愛、奮鬥、奉獻了的……殷老師52年的生命歷程,嘎然跌倒……在殷老師的追悼會上,10萬名各界群眾揮淚送別,被她救下的孩子跪在地上,淚流滿面,他們深深地在呼喚:“殷老師,您快回來啊”,“殷老師,我們想您了”,“殷老師,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殷老師唯一的愛好就是養養花,但是她實在太忙了,即使是養花,也是挑選那些容易伺候的花,像吊蘭、君子蘭之類。殷老師最喜歡的歌就是那首《丁香花》,在教師節晚會上,當這首歌響起時,電視機前的我彷彿看見在一片花叢中笑臉綻放美麗異常的殷老師:“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 你看啊漫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 你聽啊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 塵世間多少繁蕪,從此不必再牽掛……”

如果說殷老師是一朵花,那十萬百姓的送別就是一隻生花的筆;如果說殷老師是一片綠葉,那她用生命和愛鑄造的葉魂在千萬人的心中都樹立起了一座堅固的豐碑,成為了我們所有這些為人師者師德師風學習的楷模。

讓愛在教育事業中閃光吧。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侷限於個別的物件,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並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這才是合格的教師.

我來自一所再普通不過的鄉鎮學校——雁江區保和鎮初級中學,但這是一所美麗的學校。綠樹成蔭,一塵不染,鴿子在操場上散步,燕子在天空飛翔。我們學校老師形成的教風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愛校如家,愛生如子”。

黃萬華老師是我們學校德高望重的數學權威老師。他每天在學生上早自習的時候便到校了,坐在辦公桌前,邊寫邊算,頭上的日光燈雪亮雪亮,他的鼻樑上架著深度老花眼鏡,有時手裡還拿著饅頭啃著,有一回我看見他饅頭上還有墨水。這一幕,印在了我的心中,也銘刻在了學生的心中。我和他教過一個班,學生在週記和作文裡流露出了對他無盡的敬意和無限的愛戴,他是生活在花叢中的人。

學校有位女老師叫尹若英,她是兩個九年級班的語文老師,還兼任班主任,她的丈夫唐宗賓老師也在我們學校,他是一個九年級出口班兩個七年級新生班的外語老師,在這學期開校的第一週,他們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有時間回家吃飯,雖然從家到學校只有十分鐘左右的路程。沒有辦法,他們只好把電飯堡搬到了辦公室,並從家裡帶來了米,一日三餐就這樣在食堂裡打點菜湊合著,晚上十點左右才能回家。

學校羅容老師一天在下課聊天時說:“我們家大人都是班主任,孩子上學都是自己去的,早飯是一包牛奶一個麵包,邊走邊吃,可能有時上學臉也沒洗吧,老師都叫我們管管孩子的生活了。”我們心裡都是一陣辛酸,也許保和鎮中的孩子都是這樣長大的。

這就是貧困中恪守信念的鄉村教師,清寒中奮而思進的鄉村教師!也許有人會笑我們傻,呵呵,也許我們是很傻,可我們問心無愧了!因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在這群優秀老師的薰陶下,我由一個懵懂的青澀的校園學生逐漸變成了一個合格的青年教師。我微笑著走到學生中間,傳道授業解惑,成為了學生最為知心的大朋友,在和其他老師團結協作下,我們班學生今年考上了20名資陽中學。在畢業學生走的時候,他們跑到我的辦公桌前,說:“老師,我們真捨不得你啊!”我心裡真是酸甜苦辣味味俱全。

教師節,我收到了學生寄來的賀卡,看到上面寫道:“感謝您,我們最最溫柔,最最美麗,最最文雅,最最高貴的大姐姐。”剎那間,我覺得自己成了世上最漂亮的人。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最大的幸福和快樂。我感到自己是一個生活在花叢中的人。

教師是綠葉,因為愛,才能一生與花相伴。師愛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甦醒;師愛像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最後,我想用一首詞來結束今天的演講:《調寄滿江紅》暑日初收,金秋夜,思緒縈繞。為師表,筆端心熱,付與芳草。四季辛勞暮與早,蠟炬成灰光多少?血和汗,看人才風貌,全知曉。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2

小時候,曾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站在三尺講臺上,手中的粉筆吟唱出一曲曲動人的歌謠,知識的幼苗在孩子的心中瘋長,師德演講稿:我的教師夢。如今,夢想終於成真,我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的心情如此激動。然而,我也感到了肩上的沉重,因為,我是教師,是塑造靈魂的使者呀!多少責任,多少期望,都在我的身上。

我深知,沒有辛勤澆灌,哪來春色滿園,桃李芬芳?沒有筆耕墨耘,哪來祖國昌盛,千萬棟樑。一批批學子,由黃口小兒成長為時代的弄潮兒,浸透了師者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又飽含了師者幾許欣慰,幾許期盼。曾幾何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已成為辛勤園丁的格言。是啊,一株株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園丁付出了多少心血啊,驀然回首,青絲已染霜花,他們的青春已在鈴聲中悄悄的溜走。可是,我們可敬的先輩們,無怨無悔,只是在埋頭苦幹,默默奉獻,用自己的知識和品德去點燃學生的智慧之光,用自己的一生去澆灌那飢渴的心靈,他們的青春已化為永恆,他們的精神為萬人稱頌。”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浪漫時,她在叢中笑,我的夢想演講稿《師德演講稿:我的教師夢》。”正是他們,用青春和熱情詮釋了最崇高的師魂,譜寫了一曲曲雄壯的師者之歌。

教師為何如此神聖,他們的激情源自何方,冥冥中經常默默的思考。不經意間,一位老師給了我啟示。他給我講述了給他的一生產生巨大影響的一件往事。20多年前,他當了教師時間不長,就得了腎炎,一下子住進了醫院。他所負責得那個班沒有了自己的老師,於是,學校就只好把他的學生分散到年級的其他班裡去上課。有一天,他覺得病情好轉了一些,就從醫院跑了出來,到學校去看看。一進教室,他一下子呆住了,以往生機勃勃的課堂,此刻已空無一人,連桌椅板凳也不見了。他還未從失落的心境中擺脫出來,就聽到了孩子們驚喜的叫喊聲。原來,學生們發現自己的老師回來了,立刻從各個教室裡跑出來,一下子團團圍住了他,一起喊道:”老師,您快回來吧!”那一刻,當著所有孩子的面,他的眼淚奪眶而出。因為,他無法在世界上最真誠的呼喚面前抑制住自己的淚水。

這呼喚永遠的留在了他的心裡,變成了他的信仰,影響了他的一生。我想,作為一名教師,他真的不簡單,教師的職責之外,他還給予了孩子們更多的東西,母性的愛,最純潔的感情。

於是,在以後的教育生涯中,我認可了,愛是維繫師生情的紐帶。的確,一個積極熱情,工作卓越的教師,總能將愛源源不斷的注入學生心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學生的信任,去開啟他們的心靈之門,激起他們的情感浪花,塑造高貴的靈魂。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3

一所好學校的標準不是它的硬體設施,而是一批散發陽光般魅力的教師。烏申斯基說:“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只要教師的言行、底蘊、心靈都像陽光一樣純潔、公正、熱情了,我們的學生就會時時處處感受溫暖。

一、不斷學習積累,擁有陽光氣質

有文化的教師不只是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授者,更應是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和發展者;因此要讀書、讀好書,豐富知識儲備並深厚文化底蘊。“腹有詩書氣自華”,當教師有豐富的知識積澱,廣博的見聞,就會散發陽光般的氣質。而知識就像海洋,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縮短與彼岸的距離。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是的,不經常學習,不讀一點書,就會缺少人文底蘊,就會膚淺和浮躁。這樣的`教師又怎樣去薰陶感染他的學生呢?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有一桶水。面對知識更新日新月異的現狀,想要勝任教師職業,更需要不斷學習積累。

為了自我完善,“陽光教師”會以強烈的上進心、好奇心、探究心去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開發自己的潛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二、健康、寬容、平和,擁有陽光生活心態

我們的陽光心態是一種化尷尬為融洽,化壓力為動力,化痛苦為愉悅,化陰霾為陽光的心態。良好的心態影響個人、同事、學生,好的心態讓我們享受成功,讓我們愉快地工作。幸福由思想、心態決定,心態可以造幸福的天堂,也可以造痛苦的地獄。當我們為一再犯錯的孩子暴跳如雷時,言詞激烈時,我們就跨進了地獄的門檻,可如果我們和顏悅色,用我們的陽光照亮孩子的心靈,我們就踏進了天堂。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即使是粗茶淡飯,即使是農耕勞作,詩人陶淵明也能安然處之,閒適地優雅地生活。我們教師的工作是繁忙的,生活是略顯清貧的,但只要我們有好心情就能欣賞好風光,有好心情就能創造好風景。如果我們的內心是一團冰,就是化了也還是零度,所以讓我們的內心存一縷陽光,釋放出光和熱,照亮自己幸福的事業之路,同時也照亮學生的成長之路。

三、敬業、進取、創新,擁有陽光工作心態

十七世紀捷克著名教育家誇美紐斯曾經說過:“教師應當像全世界的太陽,站在高處,從哪裡他都能同時對所有的人普照教學的光芒,而且同時能發出同樣的光,均勻的照亮每一個人。”做陽光老師就得愛生,愛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愛差生。不知哪個教育家曾經說過:“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是最需要愛的時候,如果你討厭學生,那麼你的教育還沒開始,實質上就已經結束了。”

安東尼羅賓斯曾經說過,如果沒有成為頂尖的渴望,就不可能創造卓越的成就,那種渴望可能是——一個藝術家、運動員、科學家、一個平凡的父母或是一個生意人的抱負。要做老師,就要做最好的老師,做你身邊最好的,做同行中最好的。人只有報著做最好的心態,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積極進取的心態能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老師,同時也能讓你的學生受到更好的教育。

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主題,提高教學效率是教育界永恆的追求目標。一門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承擔這門課程的教研組有著密切的關係,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課講得精彩,道理講得透徹,學生願意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斷進行教學改革,探

索教學規律,研究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積極進行課程建設,積累教學經驗。還需要善於自我突破,不斷提升自己,更新觀念、豐富知識、強化技能、拓展思維模式,不斷完善教育觀、質量觀和學生觀,在常規中有所創造。

陽光教師,面對孩子,要有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面對同事,要有陽光般溫暖的態度;面對家長,要能陽光般真誠的交流;面對教育,要有陽光般平和的心態;面對教研,要有陽光般積極的熱情;面對發展,要有陽光般不息的能量。給自己陽光,就會給學生撒播陽光,給大家帶來陽光.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4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是誰撫平了那顆脆弱的心靈,是誰慰藉了那苦痛的傷痕,是誰給予了那新鮮的活力,是你——我的老師。老師的愛,它讓我拔雲見日,讓我徹心醒悟,讓我信心百倍。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讓愛紮根杏壇,春滿桃李。

愛是生命中的指南針。人生艱難險阻,荊棘遍佈,愛是溝通師生的橋樑,是開啟心扉的鑰匙,是成人成才的階梯。幸福和快樂,在愛的傳遞中像花兒一樣綻放,像甘泉一樣流淌,像幽谷一樣寬容……人生如在漆黑的大海中航行,驚濤怒吼,險象環生,未卜的命運、漫漫的征程,如果沒有愛的相伴和援助,隨時有吞噬之險,滅頂之災。愛就像指南針一樣,讓人在危難中鎮定從容,在黑暗中豁然開朗,在苦難中信心滿腹。潮有起落,月有盈虧,但愛的指南針卻“磁心一片只指南”。它可以融化人情的堅冰,擊破世俗的包裹,打碎愚昧的桎梏,衝破生活的重圍,走出苦難的泥淖……愛,就是生活中的指南針!

愛是生命中的去痛藥。譏諷、嘲笑、冷落、挖苦,甚至是屈辱曾讓我們傷心,痛苦,甚至絕望,讓我們在烈炎中炙烤,在枯寒中煎熬,在苦楚中痛哭……但愛來了,它伴著輕脆悅耳的樂章、嬌美溫柔的笑容,靜靜地,悄悄地走近我們,撫平我們內心的傷痛,在時間的“嘀答”聲中消止了我們的疼痛,沖淡了我們傷心的記憶,填補了我們空虛寂寞的靈魂。愛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和信心,讓我們看到了幸福和快樂。愛也讓學生在輕柔飄香的春風中沐浴,讓學生在溫馨舒適的夏日中陶醉,在圓潤皎潔的秋月下起舞,在潔白素淨的冬雪中深思——愛在四季,愛在永恆,愛永遠陪伴我們,愛撫平了我們的傷痕。

愛是生命中的血液。沉悶冗長的公式、枯燥煩人的公理和單調蒼白的算式,在愛的滋潤下,煥發青春,它讓公式跳舞,舞動出靈動與飄逸,它讓公理唱歌,歌出新生與快樂,它讓算式歡笑,笑出青春與活力……是愛讓我們聰明,是愛讓我們快樂,是愛讓我們迅速成長,它給予了我們新鮮的活力,它給我們注入了年輕的血液,讓我們激情洋溢,讓我們意氣風發。一路有你,我們歡歌笑語,我們奮發圖強,我們夢想成真……

仁者愛人。教師是陽光下最燦爛的風景,是人類靈魂重鑄的工程師,是強將精英的領頭人。我們有著光榮而神聖的使命。我們要做教書育人的仁人志士,為構建和諧社會獻出自己,讓愛紮根杏壇,讓愛感動社會,讓愛充滿人間。

愛,它淡如煙,輕如絲,柔如水,卻將感動整個社會!愛在有情天,只要讓愛紮根杏壇,我們一定會收穫花香四溢,我們一定會收穫碩果累累,我們一定會收穫今生無悔!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心,責任》!

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麼呢?”我會毫不遲疑的回答:“那就是愛!”

愛,不是索齲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孩子愛我,我愛他。教師只有熱愛孩子,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孩子,只有愛的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待孩子。

有人說:“教師是天底下最光榮的職業!”有人說:“教師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學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個孩子的心目中,老師是一個最親切,最智慧,最偉大的形象。我們也曾說,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履行自己的師德責任和義務,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謀求人生的幸福。

看到那麼多老師的付出後我明白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老師是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那麼教師職業是苦,是樂?它能給我們教師帶來幸福的體驗嗎?現在請大家把你的右手放在胸口,靜靜的閉上眼睛。感覺到了嗎?砰砰的心跳正是我們為教育事業奉獻後,收到的快樂的迴音,教育工作是辛苦的,那麼,是什麼構成了無數教師兢兢業業,勤於奉獻,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內動力呢?我想那一定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的熱愛,是這種愛崗敬業的精神讓他們義務反顧地投身於教育事業,在簡單卻又偉大的教育工作中體驗人生價值的滿足。

除了師德,我們不得不提到師愛。作家冰心曾經說過:“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師愛是學生樹立良好品質的奠基石,師德要求教師公平合理的善待每一個孩子,教師的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所有的孩子,無論是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家庭條件差的,無論是安靜聽話的還是調皮的,都十分需要教師的愛,教師的愛能照亮孩子的內心世界,教師的愛能使犯了錯誤的孩子振作起來,教師的愛能使孩子們健康地成長,人們常說:“沒有夢想的人生是乏味的,沒有創造的人生是平庸的”。

教師職業,有其苦,也有其樂,讓我們身在校園,心懷天下吧!以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身份,以人名教師的名義,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謝謝!我的演講完畢。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6

大家好:

愛是什麼?是夏日陰涼,是冬日暖陽,是春天的問候,是,秋天的菠菜,是批評、是鞭策、是教師手裡高高舉起,又輕輕落下的教鞭……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

今天,用8分鐘時間來談愛,或許只能談到愛的皮毛,因為,愛是我們一生的追求;今天,用8分鐘時間來談愛,或許會有一生的收穫,因為,我們是朋友,我們心靈相通。

愛,需要時間來醞釀!

人生像一步行駛的小轎車,多少人擦肩而過,而我們聚集在這裡,這給了我們愛的機遇。火化是碰撞出來的,是摩擦產生的,或許有一天,你會忽然對N年前哪個曾經嚴厲訓斥過你的老師肅然起敬。

愛,需要理解!

我是老師,希望教給大家的不僅是知識,更希望教給學生怎樣長存感恩的心,教給學生積極樂觀的進取精神,賦予學生理想、和堅定的信念。

愛,有主題和方向!

或許大家來到了職業學校,心情沮喪,感到前途無“亮”,當然,“亮”是明亮的亮,那麼情讓我來告訴你:

世界上很多非常聰明並且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無法成功;很多人勤勤懇懇的奮鬥,最終卻碌碌無為。為什麼,因為他們缺少了愛!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爾蓋茨,是名牌大學的退學生,退學後做了程式設計師,他熱愛電腦,他用自己執著的愛,讓全世界的電腦都長上了相同的臉,他改變了世界。而他也成了世界首富。

愛可以改變世界!

我,作為一名教師,我驕傲。因為我們擁有太陽底下最優越的職業!我們的學生,是最可愛的學生,因為他們超強的動手能力,同樣可以支撐起世界;他們每個人都是一滴清澈的水,都在反射著太陽的光芒。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職業。我愛這個職業。

真正的教育應該關注學生的個性,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正因如此,我願以一個平凡教育工作者的摯誠,投身於教育改革的風尖浪頭,與時俱進,改革創新,不斷地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在教學實踐中,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以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以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以自己的心靈塑造學生的心靈,與學生共同發展,教學相長。

愛,是開啟心靈的鑰匙!

林崇德教授指出“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師的愛是開啟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教師的愛,是學生接受教師教育的橋樑。其實,當老師的,總是想當個好老師,都想要對學生付出愛心。但如何愛呢?有一句話,曾經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靈:請把學生當人看。每個學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他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渴望追求,自己的思維方式,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獲得成功的快樂。學習不是學生的全部,而只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不是為了分數而生存,而應該是學習為他們更好的生存服務。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我們更不能以分數來定學生的優劣。可見“光愛還不夠,必須善於愛。”

第一,要善於關心愛護學生。其實,學生的心靈是最敏感的,他們能夠通過老師對自己的態度來判斷老師是否真心愛自己。同時,他們也渴望老師能夠時時刻刻關心愛護自己。問題是,有時候我們容易走進“愛”的誤區,對“愛學生”的認識表面化,以為不諷刺不挖苦不歧視不體罰就是關心愛護,以為噓寒問暖為學生提供物質幫助就是關心愛護,以為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考試分數就是關心愛護,其實不盡然,真正的關愛,不僅是生活上“扶貧”,學習上“扶智”,更應該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

第二,要善於尊重信任學生。有人說,對學生,可以沒有愛,但不能沒有尊重。我卻以為,尊重就是一種愛,真正的愛不能沒有尊重。一個善於愛的教師,他一定懂得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他們的建議和意見,理解他們的思想。一個善於愛的教師,他一定懂得尊重學生的個性。黃沙如海,找不到兩顆完全相似的沙粒;綠葉如雲,找不到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人海茫茫,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每個學生都以自己獨特的形象出現在老師面前,沒有個性的學生是不存在的。我們有責任瞭解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個性。

第三,要善於理解寬容學生。何謂寬容?寬容就是去擁抱學生,讓他覺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寬容就是平等,讓學生覺得你不是高高在上;寬容就是理解,學會了理解,你就擁有了寬容,也擁有了愛。試著去理解學生吧!有了理解,你不會為學生調皮搗蛋而光火;有了理解,你就不會為學生辯解頂撞而發怒;有了理解,你就不會為學生幼稚無知而生氣。當然我們不能對學生的錯誤視而不見,但也不必為學生的過錯大動肝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善於愛的教師會小心翼翼,“拐彎抹角”地去啟發、去教育、去潛移、去默化。總之,要讓學生能感受到教師深切的關愛。

學生需要愛,教育呼喚愛,我們擁有愛。

愛是一團火,能點燃每個人心頭的希望之苗;

愛是一把鑰匙,能開啟學生心頭的智慧之門;

愛是一片陽光,能照亮學生心頭的前途之塔。

謝謝大家。

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7

綠葉,靜靜地吐露自己的幽香——不張揚;綠葉,默默地映襯著紅花——無怨言。

記得有這樣一句格言: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鮮花和綠葉,誰不想做鮮花呢?時刻受著人們的青睞和呵護,可是如果沒有綠葉,鮮花又怎能存活呢?沒有綠葉,又怎能映襯出鮮花的美麗呢?綠葉之所以值得吟頌就是因為它默默無私的奉獻,正因為如此,我選擇了做一片綠葉,做一名光榮的幼兒教師,這也就是我無悔的選擇!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豐富多彩的工作生活使得我們的大腦更加的感性,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卻又是那麼理性的問題,真實的存在,我相信每一個新教師都曾有過這樣的困惑,我們帶著激動、興奮、新鮮以及緊張、陌生、不安的心情來到了自己嚮往已久的教師崗位上,想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卻發現看似平凡簡單的工作要想做好並不是那麼容易,“孩子為什麼聽不懂我在說什麼?”、“為什麼事先想好的計劃與現實發生的情況有那麼大的距離?”、“為什麼我極力想把工作做好,可總是事與願違?”當我們想在自己喜歡的崗位上大展身手的時候,卻發現總是有那麼多的尷尬,不知如何下手,內心很茫然,甚至是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份工作。

在這兒,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我正在看的書,那就是何桂香老師的《成長在路上——幼兒園新教師必讀》,這本書彙集了眾多職初期幼兒教師的問題與困惑、優秀教師的答案和對策、幼教專家的意見與建議。它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真實案例的,能幫助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能讓我將其中之精華運用到實際工作上的書。

作為新教師,青春是我們的資本,自信是我們的個性,拼搏是我們的誓言。只有不斷的努力,才能使自己真正融入到教師這一職業生涯中,對得起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說,讀完了作者何桂香老師編輯的這本書,真的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像是給我指明瞭一條道路,這本書的面面俱到,細緻到“怎麼帶班”“怎麼和孩子們交往?”“如何觀察幼兒需求?”“怎麼設計教學活動?”“怎樣進行有效的反思?”、“如何寫計劃”……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一個個具體可操作的策略,都給了我最直接的指點。

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上教我們怎樣從一日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常規,具體細緻到很多可以現學現用的兒歌、遊戲。從來園、點名、洗手、擦手、進餐、擦嘴、漱口……一直到離園都有為我們支招。我想這個暑假我閱讀了這樣一本有實效性的書,將會給我的工作生活增添幾分自信和色彩。我相信只有自信了,才能逐漸走向成熟。

“我該怎樣做一名好老師”是我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答案很簡單,好老師懂得:“熱愛孩子,相信孩子,關心孩子,瞭解孩子,時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