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志願者主要事蹟材料(通用5篇)

才智咖 人氣:4.91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事蹟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蹟材料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蹟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一般事蹟材料是怎麼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志願者主要事蹟材料(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優秀志願者主要事蹟材料(通用5篇)

優秀志願者主要事蹟材料1

俞維彩是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時刻以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在過去的6年裡,她注重個人能力培養,積極向上,熱忱地投身親子閱讀公益事業,可以說她是竺山社群親子閱讀的創始者和實踐者。6年前,俞維彩和竺山社群一批熱心親子閱讀公益的年輕媽媽們組建了竺山社群“小蝸牛”親子公益閱讀會,她作為閱讀會的會長,帶領著故事義工們通過一個個有營養的故事,在孩子的心田播撒正能量的種子。親子故事會每個月舉辦一次,每一次的活動都傾注了俞維彩的心血,在活動前寫好活動方案、做好PPT,活動過程中親力親為,為孩子們講述一個個精彩的繪本故事,每逢天氣晴朗的活動日,親子故事會結束後,就會帶著孩子走出教室,唱唱歌謠跳跳操。活動結束後,她帶領義工們整理場地,並且做好每一次的活動記錄。可是俞維彩和那些年輕媽媽們都不是作教育的專業人士,因此很多時候無法解答家長在早期閱讀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為此,俞維彩利用多方資源,邀請轄區幼兒園的資深教師加入到故事義工的隊伍中。此外,她還為提升骨幹們的專業閱讀指導能力,多次帶著這些年輕媽媽自掏腰包前往杭州、上海,聯絡著名的早期閱讀培訓機構,接受更加專業系統的早期閱讀指導培訓。俞維彩還提出每月一次的“小蝸牛”親子公益閱讀會骨幹交流活動,相互分享心得,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每季度一次的團隊活動,通過活動增進團隊凝聚力、提升團隊活力。

“小蝸牛”親子公益閱讀會在俞維彩的用心管理下,受益人群逐漸擴大,在北侖區乃至寧波市都小有名氣。俞維彩作為竺山社群“小蝸牛”親子公益閱讀會的會長,多次被邀請到北侖區各個鄉鎮、街道、社群為孩子們講故事。以閱讀走親的形式不斷將親子閱讀滲透到全區,擴大親子閱讀的影響力、培養和發展故事媽媽(爸爸)隊伍。2015年,俞維彩覺得每月一次的故事活動已經無法滿足孩子們聽繪本故事的慾望了,孩子們的求知慾鼓勵她在每月一次的大活動的基礎上,另外開闢一個閱讀空間。經過深思熟慮後,多次策劃後,“甜蜜故事屋”誕生了。十多平米的小屋內,4個繪本書架、20套兒童桌椅、環境佈置得甜蜜溫馨。每週日晚上俞維彩就帶著她的兒子苗苗在這裡義務給附近的小朋友們讀繪本、講故事。為讓三到八歲的小朋友坐得住,她對每一期的故事活動認真設計主題,設計互動遊戲環節,準備小禮品。小朋友們都親切的喊她“苗苗媽媽”。

“苗苗媽媽”在帶領“小蝸牛”期間也獲得了許多榮譽,比如2014年獲北侖區首批“故事媽媽”榮譽稱號;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被區機關黨工委評為優秀黨員;榮獲小港街道婦聯2017年度親子閱讀專案“最佳故事媽媽”榮譽稱號;2017年榮獲北侖區首屆“軍民融合情暖港城最美人物”最美軍屬稱號等等;“小蝸牛”在她的帶領下被授予北侖區首批“親子閱讀推廣基地”、寧波市“首批親子閱讀推廣基地”、寧波市“首批親子閱讀體驗基地”等等。雖然這些榮譽無疑是對“苗苗媽媽”這些年對“小蝸牛”無私付出得肯定,但是“苗苗媽媽”卻動情的說:“當看到小朋友們聽故事發亮的眼神,當看到小朋友們這麼無條件的信任、喜歡,這才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如今“小蝸牛”親子公益閱讀會還在“苗苗媽媽”的帶領下不斷的發展昇華中,2017年“小蝸牛”公益親子閱讀義工團隊走進北侖銀泰“讀一”書店、黃鸝社群、鳳凰社群、開展故事講讀活動和宣傳親子閱讀,走進富春社群進行親子閱讀交流探討,讓更多的家庭加入到親子閱讀行列中來。在下半年,依託“全國志願服務資訊系統”開闢了”小蝸牛”公益親子閱讀志願者招募,截止目前已有58名志願者帶著孩子參加親子閱讀活動。相信“小蝸牛”在俞維彩的帶領下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苗苗媽媽”講故事,一講就是6年,這6年的堅持不懈是多麼的不容易呀。然而她總是笑著對大家說:“我熱愛公益事業,我喜歡做一名志願者,我最愛看到孩子們亮閃閃的眼睛。”

優秀志願者主要事蹟材料2

本人孫明亮,是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侖第二集裝箱碼頭的一名普通的後勤綜合主管,現任北侖區志願者協會直屬陽光助殘志願服務大隊大隊長、北侖第二集裝箱碼頭分公司馬力志願服務大隊隊長。

在從事志願服務工作近六年中,我根據上級黨組織和團組織的正確領導及北侖區志願者協會的業務指導下,我始終堅持以“服務社會、傳播愛心”為己任,緊緊圍繞助殘開展社會公益事業。團結組織大隊廣大志願者隊員開展了關愛視力殘疾人、陪護重症肢體殘疾人、攜手自閉症兒童的服務,幫助聽力、語言障礙人員的活動;並且在全國文明城市、省級文明城區建立之際,積極開展交通勸導、安全自護、愛心傳遞、生態環保等志願服務活動;還在積極參與各類賽事服務,特別是在2016年的甬馬服務中我被任命為賽道志願者總負責;2017年的WTCC賽車服務、CBA八一富邦男籃主場等各類賽館比賽服務中均被安排為外場安檢、引導服務總負責人;另外我還積極組織和參與敬老服務、關愛少年、陽光關護等活動。我在日常的志願者服務中努力實踐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這個志願宗旨。

北侖區志願者協會直屬陽光助殘志願服務大隊(北侖區志願者協會E大隊)是我從2014年6月份開始帶領4個位隊員一點點建立起來的一隻服務於全區助殘專案的骨幹志願服務團隊。從組建之初到如今,團隊已成長成為一個擁有“星願”自閉症服務小隊、“818”重症服務小隊、“海工”聾啞服務小隊、“暖愛夕陽”服務小隊等4個專項服務小隊的綜合大隊。全隊共有志願者近400餘名。截至到2017年底志願雲上(2016、17兩年累計時間)團隊成員累計服務小時超過23300小時(如從2014年組建以來則全隊累計服務小時近4萬小時),而我個人服務小時數也超過670小時(個人服務小時超過1300小時)。在這個團隊中還湧現出北侖區首屆流動人口系列優秀評選———十大優秀志願者:楊美妃、陳躍峰、袁桂英等骨幹力量。整個團隊積極參加各類助殘專案,在2017年寧波市殘聯組辦自強電商創業就業大賽中我們臨時接到服務需求的指令,大隊近40名隊員用專業的服務、熱誠的態度、近乎完美的服務收穫了參賽的各位領導及選手的好評。

要團結和帶領這樣的隊伍,我深感使命的'光榮、責任重大,為使我們志願者成為北侖區參與“助殘”建設的重要力量,在我日常與殘聯領導、志願者協會協商與溝通後,在全大隊開創組建了“攜手星寶服務組”、“陪護重症服務組”、“幫助聾啞服務組”、“暖愛夕陽服務組”等四個專項服務組,逐步將大隊志願者服務引領走向專業化、正規化。然後再通過不同服務小組成員的工作分工、自我培訓、攜手學習,最後到陪護殘疾人走出家門、上門陪護等活動,讓殘疾人們深深感受到了關懷和愛,讓殘疾人的家屬感覺到社會的重視。而組建了“暖愛夕陽”專項服務團隊,讓走進敬老院成為一個參與有計劃、執行有責任、服務有保證、工作有分工的逐步走向專業化的服務。

我本人還積極參與陽光關護服務,在2016年結隊4名失足青少年、

2017年再結隊1名失足少年。在平時的陪護中我以身作則,將志願者的精神、社會的正確價值觀,灌輸給這些失足青少年。讓這些人逐步建立起新的正確性思維,逐步找到正確道路,逐步再次走向社會。而我自己不管是在大隊還是在這些孩子中,還有一個特別的稱號“萌爸”。

優秀志願者主要事蹟材料3

楊玲玲,女,漢族,中共預備黨員,現為寧波市公安局北侖分局白峰派出所的一名工作人員。她助人為樂,一向熱心於公益工作,以無私奉獻的公益精神指導自己的言行,積極投身公益工作中。

“志願者”,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個並不陌生的名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代表的是志願者的形象與行動指南。志願者,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稱號,而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參加志願者以來,她積極投身於志願者工作中去。認真負責、恪盡職守、盡職盡責,富有團隊合作精神。無論在八小時以內還是在八小時以外,都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盡力把事情做到更好。這兩年,有越來越多的志願者加入了這支隊伍。她知道“志願精神的真諦是用愛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從2015年加入“惠風義工”組織,作為志願者中的一員,她感到無比的自豪。她堅持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在助學、扶貧、敬老、環保方面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做為志願服務隊的一員,每逢春節、中秋和老人節等節假日,他總是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到敬老院上門慰問孤寡老人,給老人洗腳,陪老人聊天,為他們送去溫暖,使孤寡老人、殘疾人感受到人間真情和社會的溫暖。2015年以來,累計參加義工活動60餘次。

2017年3月開始,她被安排到新建成的白峰革命歷史紀念館,義務給前來參觀的人員作講解。講解分六個部分,該六個部分她連續背了幾十個小時才得以熟悉,後又加上自己的語言和動作儘量使講解能讓前來參觀的群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清明節、建黨節前等特殊日子,大批機關事業團體人員和個人前往參觀,她利用工作之餘,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好幾次都是請假到紀念館進行義務講解。2017年以來,累計講解30餘場,雖然辛苦勞累,但也收穫了很多的快樂,體現了自我價值。

通過志願者活動,她在對其他志願者和群眾的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典型事例中受到了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她憑著一顆質樸、善良的心,一股火一樣的熱情,以昂揚的鬥志,在八小時之外積極地踐行著志願者的精神,忘我地鋪就絢麗多姿的志願之路,譜寫如歌的青春。

優秀志願者主要事蹟材料4

沃學正,男,1950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現為蘆北社群老年協會會長、志願者協會負責人。自退休後加入社群志願者隊伍,奉獻自己的愛、身體力行地服務社群居民一直是他的志向和目標。他立足崗位,服務社會,無私奉獻,為促進志願者活動的深入發展不停奮鬥和探索。在服務群眾需求、弘揚互助風尚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他是社群的大管家。社群始終活躍著一個義務勞動的身影:運砂搬磚,除鏽上漆,修門換鎖,從自費購買下水管安裝到粉刷外牆塗料,從清理施工現場到佈置齊整活動室,比比皆是沃學正辛勤勞碌的足跡,他老伴戲稱在家都沒這麼勤快。因為家離社群近,有個瑣事都找他而他也能第一時間處理好,社工們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學正師傅”。他掌管著社群的一大串鑰匙,尤其是社群活動中心,因為老社群活動場地緊缺,一到文藝演出時節,各支文體隊伍的排練場地都在活動中心,幾乎每天晚上都有隊伍需要來排練。為此他不僅妥善安排好各支隊伍的排練時間,每晚都要來開門關門,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他是老年人的好會長。一是規章制度定人心。自沃學正擔任蘆北社群老年協會會長以來,根據老年人的反映,制訂了不少制度。蘆北社群有個老年活動室,原來總是有人抽菸,影響其他老年人活動。在沃學正的倡議下,活動室一律實行禁菸,有需要到外面去抽,久而久之竟然還戒掉了好幾個老人的煙癮。二是居家養老暖人心。每次老年人有事總會先找他,在他的帶領下,社群老年協會開展了各種為老服務,摸排老年協會老人們生活近況等,更是親力親為,細緻周到絕不馬虎。由其是高齡老人結對幫扶,受到居民的一致好口碑。三是自給自足得人心。在他的帶領下,老年協會通過志願者義賣花圈、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等方式取得了一些收入,以此來對老年協會的一些裝置設施進行更新,如空調、活動設施等,讓老年朋友們有了一個更好的活動環境。

他是志願者協會負責人。蘆北社群有許多的志願者隊伍,居家養老、一帶一幫一、夕陽紅志願者、愛心陽光助殘服務隊等等,都活躍著沃學正的身影。他不僅組織各種志願活動,更是身體力行帶頭參與,上門慰問孤寡老人、颱風期間義務巡邏等等,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寒潮來襲期間,他顧不上自家門外的水管正在往外噴水,趕到一位80多歲的孤寡老婆婆家中,為她修理凍裂的水龍頭,最終水龍頭修好了,自家卻差點水漫金山。作為一名多面手,沃學正幾乎可以說參與了社群的眾多社會組織,和事佬成員、樂幫義工團負責人等,因為蘆北社群是個典型的老城鎮社群,轄區內小區都無物業且都是30年左右的老居民樓,物業成為社群的一塊“心病”。有一次有居民反應自家一樓汙水管堵塞,造成汙水橫流,經沃師傅與居民協商,共同出力開挖路面,更換管道,最終將管道疏通。諸如此類事情不勝列舉,為社群志願服務隊伍樹立了榜樣,提高身邊的“能工巧匠”們為社群服務的熱情。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沃學正用自身的努力和幹勁,影響帶動著周邊的志願者,也帶動著周邊居民的參與熱情。正是他,以及和他一樣熱心公益事業的老年人的不斷努力,蘆北社群的志願者隊伍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居民服務居民的意識和行動在不斷傳播,散發著正能量。

優秀志願者主要事蹟材料5

柯明方,男,漢族,1928年出生,今年已九十高齡,年近九十的老人在很多人印象中,往往是白髮蒼蒼、行動遲緩的形象,而柯明方老人,今年雖已90歲高齡,卻是一位閒不住的熱心人,在村裡義務植綠護綠已有20多年時間。

美麗鄉村建設讓農村變得整潔,拉近了農村與城市的距離,農村裡以前的邊邊角角都修葺了小花壇,種上了形形色色的植物。這些綠地不僅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還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柯明方老人年輕時就喜愛花花草草,退休後,他便時刻關注著村內的綠植,細心的他發現村裡的綠化有些由於不適宜、養護不及時,或是人為因素破壞,導致原本完整的綠化帶變得稀鬆,缺少生機。自此他便開始了義務植綠的道路,就從一花一木開始,用自己的雙手呵護出四季常青的村道綠化。

有次一大早,記者來到柯明方老人家中採訪,發現老人已不在家中。“柯師傅肯定是去種樹了,你沿著村委會的路過去,準能在路上看到他。”鄰居這樣說道。果不其然,老人正拿著工具,在村委會門口的花壇裡為綠植換土。只見柯明方老人手腳利索,沒多少工夫就搞定了,從身形上看一點不像是耄耋之年的人。好不容易閒下來,他樂呵呵地跟記者說:“我就是喜歡倒騰這些,別的也沒多想。”

農村房前屋後的犄角旮旯處,經常會多出幾個廢棄的花盆,柯明方的“護綠人”之路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別人扔掉的花盆空著也是空著,倒不如利用起來,種點植物。”這麼想著,柯明方就從家裡原有的植物中分盆了一些出來,種在舊花盆裡,定時去翻盆,生長情況不佳的把它挖掉再種。大家都知道柯明方熱心做好事,有些種花木的農戶也願意給他一些小苗。

柯明方的努力和村莊細微的變化,村民都看在眼中。看著破舊的盆盆罐罐上長出了生機勃勃的綠植,開出了七彩斑斕的花朵,村民們紛紛為老人提供工具、花苗,也逐漸加入到了植綠護綠的隊伍中。植綠護綠小有成效,柯明方依然坐不住,他看到花壇里長了雜草就會伸手去拔掉,綠化帶裡植物死了,他會種上新的。冬天村道旁的美人蕉枯萎了,他便拿著剪刀去修剪花梗,為的是防止花梗腐爛引起病蟲害,同時儲存根部的養分,讓來年開出更美麗的花朵。柯明方老人年輕時是生產隊的保管員,雖然喜歡花草,但種植經驗缺乏,但20多年的植綠護綠之路,他通過自己琢磨學習,變成了花木通,年紀大了,耳朵背了,口頭上要說的話經常過了一個晚上就忘了,但種樹這件事就不會。

柯明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這幾天大麗花可以翻土了,過幾天天竺子可以分盆了,即使村道彎曲,外村人走起來似迷宮,但老人都能把每個時間節點、每棵植物位置記得清清楚楚。

柯明方老人不僅在村裡四處植綠護綠,家裡的院落也是透著一股清新,裡面種著山茶、杜鵑、四季桂、代代橘等植物,有些還被種植在了舊浴缸、破鐵桶裡,仔細看來,還別有一番新意。一家美不如家家美。這麼多年下來,村裡的角角落落都變得綠意盎然,原本是最容易成為垃圾堆的地方,在柯明方的點綴下也少有人會去破壞。每當有人問老人為何要這麼操心忙碌,老人總是樂呵呵的說:“搓麻將是過一天,種花也是過一天,我為什麼不選擇種花,既鍛鍊身體,又美化環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