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敬老院院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才智咖 人氣:3.13W

 一個“特殊家庭”的當家人

鄉敬老院院長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記SS縣HH鄉敬老院院長XXX

中共SS縣委組織部

“共產黨員XXX,平凡人生了不起。

新安江邊一好漢,中年別離桑梓地。

六旬來到敬老院,八年努力現端倪。

普通崗位勤奉獻,鍛鍊黨性鑄豐碑。”

這是當地群眾對XXX光輝歷程的樸實評價。

黨性指引航向

XXX出生在浙江省臨安縣的一個僱農家庭,在他73年的人生歷程中,當過軍人、民警、社員、鄉村幹部、鄉鎮企業負責人和敬老院院長。在每一次的人生抉擇、升降去留面前,他都泰然自若、滿懷信心,因為有黨的信念為他指明前進的方向。 1969年,國家建設新安江水庫,XXX所在的村莊正處於庫區。38歲的XXX,面對幸福的家庭,興旺的事業,看到自己半輩子掙來的幸福將要推倒重來,心裡真的不是滋味。可是,一邊是國家建設的需要,一邊是百姓群眾背井離鄉的困苦,XXX又一次站了出來。積極深入群眾,動員群眾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支援國家建設,儘快遷出庫區。“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當年秋天,XXX帶領180多名新安江移民,輾轉千里,來到他們的第二故鄉——SS縣。從此,他們在江西這塊紅土地上紮根、發芽、開花、結果,進行了艱苦的創業。在HH鄉,XXX先後擔任過村幹部、鄉幹部、承包過菜場、茶場,經營過企業。無論在哪條戰線上,他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發揮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勤奮創造業績

HH敬老院建於1985年。在XXX當院長之前的幾年裡,“寄存”於此的`老人,每月只能領到5元零花錢,衣服髒爛不堪,生活就是馬尾拎豆腐——提不起來。1994年6月,XXX走馬上任,被任命成為敬老院“第二任”院長。當時的敬老院,雜草過膝,一片狼藉,房子破舊,屋頂“天窗”星羅棋佈。推開房門,聽到的是老人們痛苦的呻吟,看到是的老人無望的眼神。但他沒有退縮,沒有逃避,他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我XXX,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就讓我來改造一個敬老院這個孤寡老人的小世界吧!

XXX上任後的“第一把火”就是開荒種地,變廢為寶。 經濟狀況有所好轉,老人們的生活有了“底氣”,但XXX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又開始養豬、養雞、養鴿、養魚。如今,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不僅沒有成為社會的包袱,而且能為鄉村建設作貢獻。

XXX上任後的第二件事就是改變敬老院老人家的精神面貌。

俗話說:“老人家,孩兒相”。到了敬老院後,XXX對這句俗話有了更加深切體會。11位孤寡老人,已經習慣於無所事事,坐吃山空。有時,還會相互吵嘴鬥架,偶爾說點牢騷話。XXX聽在耳裡,急在心裡。他苦口婆心地做老人家的思想工作,告訴他們:黨和政府養活他們很不容易,要學會知足常樂,多鍛鍊,多勞動,相互體諒,相互幫助。並帶領老人家一起打掃庭院衛生,教他們養雞養豬學會自食其力。工夫不負有心人,在XXX的精心經營料理下,敬老院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老人家的精神狀態也逐步好轉。

如今,HH敬老院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3年專門蔬菜一項就增加收入7000多元,老人家的零花錢已由過去每月每人5元提高到了40-55元,年終獎還有80—120元,公家存款年底結餘11000多元,每位老人都有800—1300元的個人存款。

愛心換得人心

老人們都說,XXX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

8年來,敬老院老人的生活得到了徹底的改善。以前,老人們一個月只能吃上一回肉,生活完全靠政府補貼和社會救濟。現在,老人們每個星期都吃兩次葷,雞蛋、豆腐幾乎餐餐有,衣服暖和了,床褥整潔了,精神生活也豐富了。幹活累了,可以坐下來看上閉路彩電,到單位訂菜嫌累,可以打上程控電話。難怪當地群眾都說HH敬老院成了HH鄉孤寡老人的療養院。

當地群眾說,XXX是一個“醫師”,又是一個“護士”, 還是一個“理髮師”。老人們年齡大了,體質差了,難免有個頭痛腦熱的。XXX充分利用當年在部隊當兵時學到的醫療知識,經常買些常用藥,根據醫師的指導,為老人提供無微不至的呵護。遇病重不能下床的,他帶領其他老人家幫助擦洗照顧。9年來,他還鍛鍊成了一名技術嫻熟的“護髮師”。

對於XXX的艱辛付出,家裡人也並非毫無怨言。大兒子在縣城開車跑運輸,多次勸他說:你也這麼一大把年紀了,古話說“七十不留住,八十不留餐”,你一個人在鄉下,萬一有個閃失,叫我們如何向世人交待?三兒子腿腳不大方便,每次見到父親,總會抱怨:你,有那麼多精力、那麼大能力,就好好把這個殘疾兒子照顧一下吧!一邊是家人的擔心,一邊是敬老院孤寡老人的需要。孰輕孰重,XXX只能默然無語。

旁邊人說:“老吳,你年紀這麼大了,也該歇歇了,又不是經濟上過不去,還整天這樣操心碌碌,到底圖個啥?”他總是笑一笑,說:“我是一個共產黨員,受黨和組織培養教育多年,在用得著自己的地方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