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16獲獎十大人物之鹿呦呦事蹟材料

才智咖 人氣:3.16W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春草鹿呦呦,2016年2月14日晚,屠呦呦當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屠呦呦事蹟材料!歡迎大家閱讀!

感動中國2016獲獎十大人物之鹿呦呦事蹟材料

【屠呦呦 春草鹿呦呦】

 【頒獎詞】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漬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現。為了一個使命,執著於千百次實驗。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華,深深植入當代世界,幫人類渡過一劫。呦呦鹿鳴,食野之蒿。今有嘉賓,德音孔昭。

【人物事蹟】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開創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於瘧疾治療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這是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1968年,中藥研究所開始抗瘧中藥研究,39歲的屠呦呦擔任該專案的組長。經過兩年的研究物件篩選,並受到中國古代藥典《肘後備急方》的啟發,專案組將重點放在了對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敗了190次之後,專案組終於通過低溫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並在接下來的反覆試驗中得出了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結果。在沒有先進實驗裝置、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著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於勝利完成科研任務。青蒿素問世44年來,共使超過600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未來,屠呦呦希望通過研究,讓青蒿素應用於更多地方,為更多人帶來福音。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是家裡5個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呦呦鹿鳴,食野之苹”,《詩經·小雅》的名句寄託了屠呦呦父母對她的`美好期待。

1935年,5歲的屠呦呦被父母送入幼兒園,1年後,進入寧波私立崇德國小初小,成為一名國小生。11歲起就讀於寧波私立西國小高小,13歲起就讀於寧波私立器貞中學國中,15歲起就讀於寧波私立甬江女中國中;[7]

1946年,16歲的屠呦呦不幸染上了肺結核,被迫終止了學業。

1948年2月,休學兩年病情好轉後,屠呦呦以同等學力的身份進入寧波私立效實中學高中就讀;[8]

1950年,進入寧波中學就讀高三;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學,在北大醫學院藥學系學習[2] ,專業是生藥學;[6] 在大學4年期間,屠呦呦努力學習,取得了優良的成績。在專業課程中,她尤其對植物化學、本草學和植物分類學有著極大的興趣。

研究經歷

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系,分配在衛生部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

1956年,全國掀起防治血吸蟲病的高潮,她對有效藥物半邊蓮(Lobelia chinensis Lour.)進行了生藥學研究;後來,又完成了品種比較複雜的中藥銀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eolata Bge.)的生藥學研究。這兩項成果被相繼收入《中藥志》。

1959-1962年,參加衛生部全國第三期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系統地學習了中醫藥知識,深入藥材公司,向老藥工學習中藥鑑別及炮製技術,並參加北京市的炮製經驗總結,從而對藥材的品種真偽和道地質量,以及炮製技術有了進一步的感性認識。後屠呦呦參加了衛生部下達的中藥炮製研究工作,是《中藥炮炙經驗整合》一書的主要編著者之一。

發現青蒿素

1969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接受抗瘧藥研究任務,屠呦呦任科技組組長。

1969年1月開始,屠呦呦領導課題組從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民間方藥入手,在收集2000餘方藥基礎上,編寫了640種藥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藥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1971年發現中藥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對瘧原蟲有100%抑制率。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一種熔點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們將這種無色的結晶體物質命名為青蒿素。青蒿素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優點的新結構型別抗瘧藥,對各型瘧疾特別是抗性瘧有特效。1986年“青蒿素”獲得了一類新藥證書(86衛藥證字X-01號)。1979年獲“國家發明獎”。

1973年為確證青蒿素結構中的羰基,合成了雙氫青蒿素。又經構效關係研究,明確在青蒿素結構中過氧是主要抗瘧活性基團,在保留過氧的前提下,羰基還原為羥基可以增效,為國內外開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開啟局面。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開的“523”專案工作會議上報告了實驗結果。

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雙氫青蒿素,以證實其羥(基)氫氧基族的化學結構,但當時她卻不知道自己合成出來的這種化學物質以後被證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還要強得多。

1977年3月,以“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名義撰寫的論文《一種新型的倍半萜內酯——青蒿素》發表於《科學通報》(1977年第3期)。

1978年,“523”專案的科研成果鑑定會最終認定青蒿素的研製成功,按中藥用藥習慣,將中藥青蒿抗瘧成分定名為青蒿素。

1979年,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副研究員;

1980年,被聘為碩士生導師。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由世界衛生組織等主辦的國際青蒿素會議上,屠呦呦以首席發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學研究》的報告,獲得高度評價,認為“青蒿素的發現不僅增加一個抗瘧新藥,更重要的意義還在於發現這一新化合物的獨特化學結構,它將為合成設計新藥指出方向”。

1985年,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

1992年“雙氫青蒿素及其片劑”獲一類新藥證書(92衛藥證字X-66、67號)和 “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

1992 年,針對青蒿素成本高、對瘧疾難以根治等缺點,發明出雙氫青蒿素(抗瘧療效為前者10倍的“升級版”)。

1995年出席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由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同年以“中國政府代表團”代表的身份出席“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並再次出席全國科學技術大會;

2001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9年,屠呦呦編寫的《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出版。

2011年11月15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在京舉行“2011年科技工作大會”。會上授予屠呦呦中國中醫科學院傑出貢獻獎,獎勵屠呦呦青蒿素研究團100萬元人民幣。

2016年1月,新晉諾獎得主、中國中醫科學院屠呦呦研究員在青蒿素抗瘧研究之後,研究該藥治療新適應症——紅斑狼瘡開展臨床試驗的審批有了巨大進展,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領導的支援下,按照新藥審批的有關辦法,擴大適應症申請已獲得了北京市申請號,並報送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藥品審評中心。

獲得諾獎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佈,中國女藥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屠呦呦與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理由為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用中文發表《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的主題演講。

感動中國

2016年2月14日,獲“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