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義主要事蹟

才智咖 人氣:1.21W

梳理郭明義的事蹟,關愛他人、感恩社會的線索清晰可見:他無償獻血20年,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10倍,至少可以挽救75名危重病人的生命;從1994年開始,他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學生,累計捐款10多萬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郭明義主要事蹟,歡迎來參考!

郭明義主要事蹟

傾聽郭明義的心聲,推己及人、無私忘我的心跡感人至深:看到困難學生、亟待輸血的病人,我就想,如果他們是我的親人,我該怎麼做;我始終覺得能夠回報社會的還是太少,我必須盡心盡力。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郭明義的善舉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既出自人性的良善、出自將心比心的感同身受,也出自一個社會公民對社會責任的主動擔當。一個人,既是家庭中的個體、單位裡的成員,也是社會中的一分子,受惠於社會的澤被,同時也應對社會負有相應的責任。

如果說社會是個龐大複雜的機器,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那麼任何一個零部件出現故障,都會影響社會的整體執行,並且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他人。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人越是希望社會美好,就越是應該為他人分憂、為社會擔責,扶危濟困不是分外之事,而是一個社會公民的分內之責。這方面,郭明義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說:我們對社會有怎樣的態度,就會有怎樣的行動和付出。

從1979年獲悉xx某地發生地震災情後捐出身邊的積蓄,到成為xx市第一批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郭明義的助人善舉一以貫之;從被他人的困境所觸動,到主動尋找需要救助者,郭明義的志願者精神成長髮軔。在郭明義看來,與那些渴望幫助的孩子和工友相比,自己是富裕的,也正是在與受助者的情感互動中,他感到了關愛的力量,收穫了至深的幸福。

在對他人、社會的關注中,郭明義總在問自己還應該做些什麼,還能夠做些什麼。這是社會公民意識成熟的表現。我們的社會以人為本,那麼人應當以什麼為本?有專家做出論斷,人應當以社會為本。本,是雙向的,是互動的。確立人以社會為本的理念,社會責任才有出發點和落腳點。

學習和弘揚郭明義助人為樂、回報社會的精神,就應該如郭明義那樣在內心追問自己,在行動中踐行社會公民的責任,每個社會成員都去相互關愛、相互支援,用愛心和奉獻營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社會氛圍,就能不斷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提升每個社會成員的責任感和幸福感。

有一種愛,悄然無聲,但卻震徹心扉;有一種奉獻,默默無聞,但卻熱血豪情。郭明義,這個時代的熱血英雄、道德標兵,用愛心與奉獻義無反顧的高高擎起了雷鋒精神的美麗旗幟;用愛與奉獻,重新詮釋了當代英雄新的.定義。

郭明義同志只是鞍鋼的一名普通工人,但他短暫的一生裡卻充滿著不平凡!16年捐出工資總額的一半參加希望工程,資助特困學生180多人,撐起了180個家庭的天;20載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血量的10倍,挽救了75條鮮活的生命。他7次發起無償獻血倡議,600多名礦業職工積極響應;他8次發起捐獻造血幹細胞活動,1700多人踴躍追隨;他發起的捐資助學活動已有2800多人蔘與,資助孩子1000多名。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長年累月地堅持。人生的道路有千百條,高尚的是,郭明義同志義無反顧的選擇了一條甘願多吃苦,多受累,多奉獻而不圖回報,不計較得失的人生大道!

大志者必胸懷遠大,大悟者必意境高遠。郭明義先進事蹟,無不包含著對黨的宗旨的深刻領悟和遠大理想的追求,無不蘊藏著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思索,其大放光芒的行為,詮釋的是人與人的和諧相與,解讀的是人與社會的共同進步。

郭明義家並不富裕,房子40平方米,家用電器寥寥無幾,礦上幾次福利分房,郭明義都有機會,可他一次申請都沒有交過。家人抱怨他,而他卻說,看到還有許多同志沒有房子住,機會就讓給他們吧。海城有個孩子每天要走4公里路上學,郭明義聽說後把自行車送了過去。妻子又為他買了一輛。不久後,他聽說湯崗子國小的一個貧困生上學路途遙遠,這輛自行車再次成為贈品。

有人嘲笑他,說他“傻”,而他卻笑著反駁道:“雷鋒當年不也被人稱為傻子嗎?”

毋庸置疑,一個愛心似海的人、一個深情滿懷的人、一個精神境界高尚無比的人,必然孕育著無私的品質,生髮著動人心儀的情愫。其感人肺腑的事蹟,發人深省的品質,是崇高人生理想的轉化,是愛心火焰的綻放。

學習郭明義精神,就要學習他崇高的政治信念,學習他對人民群眾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執著。像他那樣把堅定理想信念和在本職崗位上創先爭優結合起來,時刻忠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學習郭明義精神,就要學習他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扶危濟困、團結互助、和諧友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郭明義的善舉,為我們打開了通向愛心的路,而讓行善行為蔚然成風。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應該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人為善、助人為樂。

學習郭明義精神,就要學習他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的主人翁精神。我們要把郭明義作為內心的一面鏡子,把弘揚郭明義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把工作當事業,把職責當使命,嚴格要求自己。

學習郭明義的先進事蹟,就是要學習他心底無私、大愛無疆的高尚品質;學習他持之以恆、愛心不移的堅定意志;學習他以苦為樂、肝膽照人的思想情懷;學習他幹一行愛一行的執著的工作精神;學習他追求真善美、崇尚和諧共處的傳統美德。

無私奉獻成了郭明義刻在骨頭裡的習慣。郭明義同志的崇高品德傳承於雷鋒精神,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他站在時代潮頭,體現和呼應著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主流。他的境界既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而又是那樣質樸無華。從郭明義身上我感到,國家、社會、群眾對我們的認可,就是我們最應該珍視的榮譽。

觀《郭明義》後感

郭明義1958年12月出生在XX市XX區齊大山鎮一個普通的礦工家庭,1977年1月參軍,並於1980年6月在部隊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復員到鞍鋼礦業公司工作。在鞍鋼工作的28年裡,郭明義先後做過大型礦用汽車司機、團支部書記、礦黨委宣傳幹事、統計員、英語翻譯和公路管理員。無論做什麼,他都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30多年來,郭明義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忠誠於黨和人民,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助人為樂、促進和諧,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死了,但他卻如偉大領袖毛主度說的一樣,他死的比泰山還重。這是最近一段時間,網路、電視、報紙等輿論宣傳的重點,為此引起我對他的關注。有幸在最近觀看了《郭明義》的電影,使我感觸頗深。

郭明義同志30年如一日熱心公益事業,幫助身邊弱勢困難群體,化解人民群眾之間的各種矛盾,給300多個瀕臨絕望和無助的困難家庭帶來了生的希望;他用愛心“捂熱”冷漠,甘做社會的“潤滑劑”的事蹟感動了中國,也感動著我,甚至在全社會激發了愛的潮流;他用大愛營造著一個溫暖祥和的社會環境;他資助了180多名特困中國小生,而這些資金全來自他和他的家庭的省吃儉用;他一生無償獻血累計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10倍!

有人說他是“不懂得生活的人”,可我不這麼認為。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先鋒,是我們國人的楷模,是我們後人的典範。身為一個新中國的年輕的我,要學習他的先進事蹟,要學習他心底無私、大愛無疆的高尚品質,要學習他持之以恆、愛心不移的堅定意志,要學習他追求真善美、崇尚和諧共處的崇高美德。

有人說“雷鋒”已經去了國外,現在外國人都在學習雷鋒,傳承著雷鋒的精神。作為一名中國人,我要加強道德修養,提高人格品行的感召力,結合自己日常的工作,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習,努力做到無私奉獻,刻苦專研專業技術,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技能,把為我市企業服務當作畢生的事業,放在心裡,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地為企業、為建德經濟的發展服務。

郭明義是一位普通的礦工的兒子,是一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是個“小人物”,他的事蹟也不驚天動地,但點點滴滴卻是可歌可泣,值得我們後輩好好學習,他的精神如同雷鋒一樣,將永遠激勵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鞭策我們更加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我們身邊的人們,要更加熱愛我們自己的事業,努力工作,踏實做人,用自己的人生來回報社會。

讓我接過雷鋒的槍,高舉郭明義的旗,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伏首甘為孺子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