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報社實習週記

才智咖 人氣:6.85K

實習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接軌的環節,是學校學習向社會工作轉型的一大模組。下面,本站小編CJ為大家整理了暑期報社實習週記,希望你能喜歡!歡迎參考借鑑。

暑期報社實習週記

實習週記(一)

來到報社第一週,開始只是到處看看報紙,熟悉一下週圍。後來每個實習都分配到一個指導老師,總的來說報社的記者都負責不同的線,主要要時事政治、產經經濟、社群、文化、突發新聞等等。因為對財經稍有點興趣也想挑戰一下自己,於是自告奮勇的要求要跟波哥(即我的指導老師,經濟組的,主要負責經濟報道的)。

於是接下開始我“堅持不懈的騷擾”行動,可能是之前一直有聽到師兄師姐說,在報社實習要叫老師給事做,於是我隔幾個小時就會問波哥“有什麼事情要我幫忙或者做的麼?”估計第一週我這句話說了不下15次,還好每次都換著方式說,不然波哥肯定被煩死了。

而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幫波哥整理資料和找資料。在經濟報道里面,與資料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於是前兩天我就是負責幫波哥找各種資料和資料,各大政府網站統計的資料什麼的我都得去看看。

第三天開始,波哥會帶著我一起去開各種會議,在會議上,我就負責記錄,把別人講的如實的記錄。幾乎不用錄音筆,在波哥看來,錄音筆只是輔助,但絕不可依賴錄音筆,因為新聞講究時效性,自然工作的效率就顯得特別重要。用了錄音筆你就要花兩倍的時間才能整理出你所需要的東西。

於是波哥給我的第一個建議:把筆頭速度練好了機器的東西常常會發生各種狀況,如沒電了,壞等,但手寫記錄卻少了很多可能的狀況。

這就是記者們工作的真正狀況,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件報道,只是每天醒來想著今天要做什麼新聞,政府經濟或在活動,各種會議必須到場,因為對於老百姓來說,這些就是新聞。不管會議政策有多無聊,它總與民生社會息息相關,所以總有亮點引起人們的關注。

實習週記(二)

這周老師休假,所以我的任務也相對減輕了一些,但是我還是堅持每天來報社,每天閱讀報紙,每天瞭解新聞資訊。因為有些東西,是需要長期的堅持與積累才能慢慢產生敏感度與潛力點的。

週二的時候,我在報社瀏覽新聞。偶然間聽到相鄰辦公桌的薛老師對著電話說道: “我們報社是採編分離的,您這種軟文性質的廣告我們是不做的。”“我們是不收錢的,我同事也沒有人會收這種錢的。”類似的話語,我也在其他記者打電話的時候聽到過。記者收紅包的潛規則大夥兒都懂,但是該收的不該收的,老師們身體力行地教導著我們。昨天聽到在武漢實習的同學跟我抱怨,帶她的實習老師對她愛搭不理,採訪也不帶上她,最多隻是讓她找找資料、聽聽錄音,感覺學到的東西不多。相比之下,我覺得自己幸運多了,老師基本上所有的採訪都會帶上我,而且在採訪之前會跟我講解可能問到的問題、可能遇到的狀況,提醒我注意記錄的細節,採訪後還會告訴我這次採訪的重點以及寫稿的方式及風格。每次出去都讓我覺得收穫很大,很激動。

實習週記(三)

老師講過,好的新聞寫作要求巧妙運用動詞,而不是形容詞。直到真正開始寫作,我才明白用好動詞是多麼不容易,或者說,直到需要用動詞我才知道自己的詞彙量是多麼的匱乏。

記得我在報社第一篇見稿的文章是以人物為中心寫一名商人的致富之路。稿子除了剛開始寫有點奇怪以外——記者告訴我以商人為第一人稱來寫——就沒什麼特別的'了,而且採訪物件的述說脈絡也很清晰,所以寫下來也沒什麼障礙。正因為這樣,我就把標題留在了最後。故事本身沒什麼出彩的,事件本身也不是什麼開天闢地的事,那麼一個漂亮的標題將會使文章本身出彩,否則即便原本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難被人注意。後來,我想了很久還是沒辦法整出一個所謂漂亮的標題,最後就隨便擬了個“***的致富之路”的標題。見報後的文章標題則是“***:在**裡嗅商機”。單單一個“嗅”字就把一個失意的創業人成功走上致富路的巧妙體現了出來。

那次之後,我開始發現,很多標題看起來擬的很漂亮,甚至好一些都是用最簡單的動詞來組合的,但是就是這麼簡單的標題,其實並不簡單。即便那些動詞我都知道,不像很多成語、典故,或者印象模糊、張冠李戴,或者根本就聞所未聞,動詞很多都是知道的,不經意間也能說出來的,但是就是需要用的時候卻吐不出一個詞來,最需要的恰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剛開始,我專找新聞標題醒目的動詞來抄。抄了30多個後,覺得這似乎不是辦法,就停止了。以前老師講如何寫新聞小標題時,用了一個詞——拎。動詞不也是拎出來的嗎?我認為,關鍵不是用了什麼一句話、一個標題用了什麼動詞,而是拎出來的那個過程,如果我學不會在構思文章時去思考如何選擇恰如其分的動詞,那麼即便抄上一萬個詞、一萬遍詞,也不能在實際寫作中做得最好,那樣的結果最多可能也就是在寫的時候腦袋會有很多動詞,隨便都能選上一個但絕不會是最好的那個。拎,或許是一種語感。

於是,我開始再看一遍《老人與海》。以前看,只是看故事。說實話,要不是這篇小說短我還真看不下去。海明威那種寫作方式尚不是我能忍受的。我可以用兩天時間看完《達芬奇密碼》,而且是在高三複習最緊張的時候,並且能牢牢地記住故事很多細節甚至在最後一部分幾乎猜中了答案。但是,看《老人與海》非常吃力,很想跳過去,就像看新聞報道時不停地跳過那些數字、人物名字,直接看標題和首末兩句話。所以直到看到最後幾頁我才知道原來聖地亞哥是在同鯊魚搏鬥而不是潛水艇。但是,就是這麼一篇簡短的小說,我卻不能將之複述出來,哪怕讓我只用幾百字概括。海明威那種寫作方式是我太不習慣的了,我能記住的只有兩句話——“一個人只能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來,把我害死,我不在乎誰害死誰”。我不能記得海明威寫的這部小說,裡面很多優美的詞、句,或許當時我能看見,但是過後就如雲煙消散,那麼,這隻說明了一個問題:級別太低。後來有次和幾個同來實習的中文系同學談到這這部小說,她們也稱看不懂、看不下去。

或許,哪天我能看懂《老人與海》了,才能真正寫好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