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實習總結

才智咖 人氣:2.64W

歷史實習總結1

不知不覺來到翠園實習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了,除去中秋和國慶的假期,我們真正上班實習的日子應該差不多有半個月。其實,算這個時間的目的是為了說明——就是在這短短的半個月時間裡,我們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場蛻變,因為我們真正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這些東西並不是大學生活能夠教給我們的,所以也很感激翠園中學——也是我的母校(說到這裡突然覺得很有意思,從國中到高中,我一直都是翠園的學生,而今到了大學,依然還是翠園這位老師給予我最大的幫助)為我們提供這個學習的平臺。

歷史實習總結

我覺得做總結是必要的,因為只有經常總結和反思,才能讓自己所做的事情和付出的時間變得有意義,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從已經過去的事情中汲取營養——不管是對自己的肯定還是否定,我們都能從中獲得某些啟示,讓自己不斷進步。在實習期間,我真的感覺自己每天都有一點點的在進步,或者在上課方面,或者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覺得這源自於我每天對自己的反問,然後在第二天的時候做出一點小小的改變。既然是中期總結,那我就這期間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幾個方面來做出總結和反思。

一、聽課,從教師的角度感受課堂的魅力

作為一個實習老師,聽課幾乎是我們最主要的活動。因為對於還沒有真正邁出大學校園,走入工作崗位的我們來說,聽聽老師們的課是最快速也是最有效學到東西的方法,除此之外,我們實習老師之間互相聽課也可以讓我們互相指出對方的缺點和吸取對方的優點,讓我們一起進步。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在歷史學科聽了13節課,包括我們實習老師之間的互聽。我們聽的課大多是我們的指導老師程進老師的課,除此之外,也有孫國強老師和資維維老師的課。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我們身份和心態上的轉變,因為由聽課的學生變成了聽課的實習老師,我發現我們聽課後的感受大有不同。以前作為學生的時候,聽課就只是聽一些知識點,而且有時候還會走神。但是現在,我在聽課的時候就會聽的津津有味,因為現在我聽的是教學方法。

三位老師的課都有各自的優點,讓我們學到了歷史學科不同的上課方式。程進老師的課,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細緻。她每一次上課的時候,都會把課程標準列出來,以此為參照。而且她對知識點的講解十分地詳細,程老師的課會給學生提供一個堅實的知識基礎。而孫老師上課,可能是因為比較年輕的原因,上課顯得更靈活一點。習題課上,孫老師先讓他們自己討論然後自己解答,其中老師發揮主要的引導作用。聽課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小瞧學生的能力,有時候給他們一點空間,他們也能夠做得很好。而資老師是講的理科班的課,所以她上課的方式就跟文科班不太一樣,但是她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邏輯性。因為理科班的課相對簡單,所以邏輯性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而且資老師還會在上課的過程中穿插其他一些知識,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順便複習,這點讓我很受啟發。

是老師們的課堂讓我們真正開啟了歷史教學的大門,讓我們瞭解了很多實際教學上的技巧和方法,這點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

二、上課,親身體會教書育人的成就感

在聽了一個多星期的課之後,我們終於有機會真正地親自給學生上課了。但是上課簡簡單單的兩個字,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其實光是備課就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了做老師的不容易。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也參加過幾個比賽拿過幾個獎,但是那畢竟是比賽,“模擬授課”跟真正的授課始終是有比較大的差別。真正的授課更看中的是課堂的實際效果,也就是學生能不能真正地從課堂中學到有用的東西。所以在備課的時候,我在自己做好了課件之後,總是要給程進老師看過一遍,而她也總是會指出我課件裡面的一些問題,比如知識點的落實,比如課程的安排。

如此,在老師的指點下,我在高二14班上了我的第一節歷史課。課程上完之後,我很高興能得到老師對於我課堂控制能力和課堂效果的的肯定,但是因為由於是第一次,所以在節奏的把握方面還是有欠缺,最後還剩下了5分多鐘的時間,是因為在讓學生分析材料的時候,還是引導地不夠充分。而同樣的一節課,我在13班上的時候,學生的反應卻讓我稍稍有點自得的心冷了下來。因為上午在14班上課的時候,學生對我還是比較配合的,整個課堂就能夠顯得比較活躍。但是在13班上課的時候,同樣的問題,他們給我的反應卻很平淡,甚至有的時候沒有反應,以至於我只能靠點名來讓他們配合我。課堂結束後,我向老師請教了這個問題。老師說是因為我自己不夠肯定。當時我還不是很理解,回家之後我再仔細地回想一下,覺得應該是我在問問題的時候沒有掌握好方法,問的問題都比較大而且缺少了一些引導,所以學生難以配合我,再加上學生本身對我就不熟悉,出現這樣的結果就不難理解了。在後面的課堂中,我改進了這個問題,果然學生就慢慢變得活躍起來了。

每次上完課之後,我對自己進行的反思讓我能夠更好地掌握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的方法。對於像14班這樣的普通班,夯實基礎很重要,而且他們本身就比較活躍,所以在14班上課就要注意知識點的落實和其邏輯關係。而13班是重點班,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會相對較快,所以可以適當地為他們引入一些基礎以外的知識點,既能讓課堂變得更加豐滿,又能活躍課堂氣氛。

傳道授業解惑,雖然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學生的反應卻讓我覺得這些付出都是十分有意義的。

三、班主任工作,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將班主任工作放到最後來講,是因為直到現在,我還不能很有效地在這一個方面做出比較大的改進。仍然有許多我還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有所收穫。班主任的工作很瑣碎,從早上一直到下午放學,早讀、眼操、午休、自習,這些都是常規工作,然後還有出黑板報,主題班會等等的工作。之前在自己學生時期的時候,完全是沒有體會到班主任有什麼辛苦的,但是當自己真正去體驗了之後,才發現當班主任真的不容易。程進老師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學校的早讀時間是7點20分,但是老師總是會在15分之前就到了課室巡查,而我們班也是在15分之前就開始早讀了。因為老師的榜樣,我們也都會在15分之前來到班上。除此之外,眼操,自習,我們都能感受到老師的負責,也感受到老師的辛苦。

其實班主任的這些常規工作,形式並不是重點,重點是通過這些形式體現出來的某種精神。為什麼一定要管學生這個又抓學生那個,學生很煩但老師們同樣也不容易。通過這些天的班主任工作和與老師的交流,我終於能夠理解到其中的一點皮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確如此,這些常規的工作裡面,更多的是培養了學生的一種習慣,生活和學習上的一種習慣。而且只有在規則下,班裡的學生才能有形成凝聚力的基礎,擴大到整個學校來說的話,學校才能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反過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但是可能由於我們是實習老師的關係,我們的班主任工作還是更多地流於形式,不能很好地跟學生打成一片。但是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和用心,這種情況會逐漸改善。

歷史實習總結2

日子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兩個月的實習生活即將結束了。還記得當初剛到鹽城中學時的緊張與激動,而今卻即將轉身離開。學校裡的一花一草,一池一木;教學樓裡埋頭看書的學生;食堂裡打飯的叔叔阿姨;宿舍裡和藹親切的宿管阿姨;辦公室裡,專注備課的歷史老師;這一切都讓我產生了眷戀,在分別的路口,竟有些感傷。回顧這兩個月的點點滴滴,有歡樂、有迷茫、有辛苦、有感動,時光交疊,滿滿的都是收穫。

在歷史教學方面,感謝我的指導老師楊老師,這兩個月因為他的悉心指點,我有了很大的進步。對於歷史教學,我有這樣三方面的心得體會。首先是教案一定要寫好。一份教案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課堂教學的質量。我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教學內容混亂,知識點漏講,不能很好地抓住重難點。後來,通過聽老師的課,加上自己的琢磨,我覺得在寫教案的時候就要把這些內容方面的問題處理好。教學內容要準確,知識點之間的銜接過度,語言的組織等等,都要精益求精。其次,我對增加歷史課堂的趣味性有了一些感悟。我的指導老師講課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風趣幽默。原本枯燥的史實,經他一講,立馬生龍活虎起來。學生說,上他的課輕鬆有趣,非常喜歡。而我的歷史課卻是一本正經、一板一眼的,甚至有些枯燥。我也會講小故事,但是這些故事從我口裡講出來,就是少了那麼一些幽默。我試著改變這種現狀,在講課的同時,儘量想辦法為我的課堂製造“笑點”,調動課堂氣氛。漸漸地,收到了一些效果。學生會樂呵呵地大笑,然後充滿興趣地繼續等待下文。我覺得在增加歷史趣味性這方面,需要我積極努力地琢磨體會。同樣的知識點,也許換一句語言,換一種講-法,就能收到不一樣的效果。第三,我覺得我在課堂上的即興發揮有很大提升。剛開始,我要把每一句我可能說的話都寫在教案上,如果不背熟記牢,我就會容易忘詞,不知道下一步要說什麼。漸漸地,我發現,我不再花很多時間記教案,但是在課堂上我也能從容自如地把內容講出來。也就是說,在即興發揮方面,我有了很大的進步。只要知道這節課要講的主要知識點,剩下的語言都是課堂上臨時組織。因此,鍛鍊與實踐才是提高教學技能的主要方法。

在班主任工作實習方面,我體會到了班主任的辛苦,同時也感受到班主任對於學生的重要性。我實習的班級是高一(18)班,我經常到班上坐班或者看看課間操、早自習,通過與學生交流,建立起了很好的感情。他們是一群可愛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願意說出來。班主任的身份就像學生的另一個監護人,在學習上督促學生,生活上關心學生。通過與學生交流,班主任鼓勵學生,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解答學生的迷茫與困惑,引領他們走上正確的方向。

實習生活充實而美好,雖然有時候會辛苦,但是收穫是沉甸甸的。我在進步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教學方面,我的課堂語言還不夠完善,表達不夠精緻,銜接過渡的語言比較粗糙。還有一個需要突破的缺點,就是課堂不夠生動不夠激情,沒有抑揚頓挫的情感表現,缺乏感染力。在今後的學習與生活中,我會繼續努力,向一名優秀的歷史教師前進!

歷史實習總結3

還記得第一天到翠園中學報到的時候,郭主任和郭級長、指導老師都親切地接待我們,向我們介紹了學校的大體情況,並給我們安排了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然後我們就各自跟自己的指導老師溝通聯絡,並在班會課上向學生進行了自我介紹,介紹的時候還很緊張,明顯感覺到自己聲音還在發抖,就這樣,不知不覺實習已經過了一半了,去掉期間的中秋和國慶假期,真正的實習時間其實僅僅只有半個月,但是,就是在這短短的半個月裡,我從一個迷茫的大四學生,華麗地轉了一個身——想要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是在翠園中學實習的這段時間,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工作

1、聽課

從9月16號邁入翠園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做得第一件事情,同時也是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聽課了。以前當學生的時候,上課就是跟著老師走,抄筆記,記知識點,注意力都放在學習內容上,而現在作為一名實習老師聽課,聽課的注意點就完全不一樣了。現在聽課是要注意觀察老師上課是怎麼上的,包括教學儀態、課件內容編排、教學設計等方面,學習如何把一節課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如何駕馭一個課堂,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何控制授課時間……每次聽課,我都收穫很大。我驚奇地發現,原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課堂是那麼有趣,很多人會覺得歷史課就像是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除了背就還是背,但是從一個實習老師的角度去觀察,程老師上課的每一次過渡和教學設計都讓我驚歎,原來歷史課可以這麼講,原來歷史課同樣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原來歷史課堂也可以很活躍。當然,除了驚歎之外,每次聽課我還會認真做好聽課記錄,認真分析課堂中的每一個環節,在聽課之前,我會先思考如果這節課給我上,我會怎麼上,在聽完課後,我就會對自己之前的設計進行反思,先從模仿開始,模仿老師上課時的教態、模仿老師的教學設計,自己在家裡對著鏡子試著講一講。

2、批改作業、試卷

實習期間在教學工作方面做得比較多的另外一項工作就是批改作業和試卷,我發現,批改作業、試卷也是一門技術活。歷史的作業和試卷基本上就是兩項內容:一個是批改客觀題,另一個是批改主觀題。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我發現批改選擇題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打個勾或打個叉,而是要在批改的過程中留意學生做錯的題集中在哪方面,然後根據這些情況瞭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安排評講的側重點。相比起客觀題,主觀題的批改難度就更大了。在批改主觀題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的答案真的是五花八門,很多表述都不夠精確,作為一名實習老師,沒有批改經驗,往往不知道該如何給分。經過指導老師的指導,我慢慢學會了如何批改主觀題,明白了怎樣的表述給分,怎樣的表述不給分。

3、備課

大學期間的師範生技能訓練的方式主要是試講和說課,其中以試講為主,時間為十分鐘,因此,以前總覺得備課並不難,十分鐘一下子就備完了。現在,現在要備一整課的內容,才發現備課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輕鬆,首先要了解每一課的課標要求,瞭解大學聯考常考的知識點。其次就是要有一個清晰的教學設計,做到心中有數。最後就是按照教學設計製作課件。每一個步驟都有講究,老師給我們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我們不斷地修改我們的教案和課件,這個過程雖然辛苦,但是當成品出來之後,心裡那種滿足感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4、上課

備好了課之後,以為按照自己教案中設計的環節走就萬無一失,但是當真的站上講臺,面對學生的時候,才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因為教案是死的,而課堂是活的。教師除了備好課之外,還要掌握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比如在講東盟十國的時候,有學生就問為什麼東帝汶不是東盟的成員,這就考驗教師的專業知識是否紮實了,因此,在備課的時候,眼光不僅僅要盯住課本的知識點,還要多看多思,不斷充實自己。另外,並不是上完課這節課就結束了,還要進行教學反思,總結出不足之處,重新修改自己的教案和課件。

二、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一個班級能否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一個班級是否具有凝聚力很大程度上跟班主任的管理有關,因此,學習班主任工作也是我們實習的主要任務之一。

第一次跟學生見面的時候,雖然自我介紹的時候很緊張,但是看到朝氣蓬勃的學生們,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的高中時代,早讀、做操、上課、寫作業……從第二天開始,我也彷彿回到高中時代,程式沒變,變的是身份和角度。班主任的大部分工作都比較零碎:看早讀、看課間操、看眼保健操、看午休、看自習,雖然零碎,但是做起來同樣有講究,比如看早讀的時候,要檢視學生是否到齊,有沒有拿出課本認真早讀,不僅要抓學生的遲到問題,而且還要了解學生為什麼遲到,思考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等等,同時,班主任要做好模範作用,家裡住得遠並不是遲到的藉口,因此,作為一名住得離學校並不近的實習班主任,我每天早上都堅持7點到校。除此之外,為了做好實習班主任的工作,在跟學生見面後,我就開始按照座位表記學生的名字,在看早讀、看眼操、看午休等跟學生接觸的機會,我認真把學生跟名字對上號,以求儘快認得每一位同學並叫得出每一位同學的名字,我認為這是我尊重學生的一種方式,當學生向我問好時,我親切地叫出他們的名字時,我看到了他們驚訝與喜悅,而尊重是相互的,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取得了學生對我的尊重和信任。

因此,本次主題班會比賽,我和學生正在認真討論,每位學生都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提出了很多很不錯的想法,學生們的積極性都很高,不管成績如何,但是如此努力投入其中的我們,一定會讓以後的我們驕傲的。當然,前提是不能影響正常的學習。

歷史實習總結4

實習的4個多月很快就要過了,回憶實習旅程我的心情此起彼伏,總結如下:

我是縣鎮中學實習小組7名頂崗實習教師中的一員,在七年級7、8班實習教授《中國歷史》(人教版)上冊。在課堂教學方面,在本學期20周的教學工作中,共完成包括新授課、課、試卷講評課等形式的30篇教案,教學工作計劃1篇、計劃3篇,上課60餘節,自習若干,聽課21節次,評議會5次。完成教育調查2份,《地區傳統民房建築屋頂考查》和《一堂好課的標準》。

在教法上我到要根據學生特點採取符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在這交通閉塞,與外界交流較少的地區,師資尤其是農村中學歷史、地理、政治、生物教師特別缺乏,加之學校對這些科目只要成績,不重視教學的態度,有的學校乾脆讓語數外教師代課,上課除了劃書,劃重點就是讓學生背題做題,這就使得學生漸漸喪失了學習的和主動性。這一情況使我到日常教學要,豐富學生的知識,多用一些圖片和感性的東西引導學生,注重啟發學生,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的精;多用創設情景的方法,讓學生感知歷史,扮演角色,有感而發。例如在講《第14課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時,處理難點漢與匈奴的關係,可讓學生思考這樣的:“如果你是漢朝,你會怎樣處理與匈奴的關係,你會考慮哪些因素?”,之後讓學生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可舉例西漢初,漢武帝時,漢元帝時,東漢時匈奴的關係加以比較,最後總結出民族關係是由雙方的實力和態度決定的;在講《第7課大變革的時代》時,處理重難點“商鞅變法”時,可讓學生分別扮演奴隸主和奴隸,地主和農民,國君,使學生認清商鞅變法的歷史背景,我覺得這些做法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使學生較好的知識。同時課下也抓緊學生,讓學生背的東西是一定要有的,這裡的學生基礎太差,光靠理解是不能解決的,為了實現課程標準的要求,要講背結合。作為一位七年級歷史老師,我要收集很多材料,除了查閱書籍還要到網上查詢資料,關注最近的電視節目,以求將歷史同現實結合起來。

在管理上我到教課過程中要抓好課堂紀律,加強對紀律性、組織性、自覺性較差的學生的教育和引導。這裡的後進生在國小被打罵慣了,在國中接受思想教育時會形成一定的“免疫”,使轉化後進生的工作增加了難度,因此我到育人方法要更加人性化,心理溝通,而不是說教。另外,我到在上課時,舉一些恰當的例子,既能夠讓學生較好的理解知識,又可以從側面教育學生。例如,我在講《第5課燦爛的青銅文明》這一課時,在第二個小標題下有這樣一句話“西周時期已使用一定的青銅農具”,這裡涉及到練習題的一道題“西周時期使用大量的青銅農具”,很顯然此話有誤,為什麼西周時期只使用一定而不是大量的青銅農具呢?奴隸主為了防止奴隸破壞工具,就發給他們一些比較的難以破壞的石質,木質工具,而青銅農具比較被破壞,且製造比原用工具高,因此西周時期雖已有青銅器,但青銅農具的使用尚不普及,僅有一定。當我說完原因時,發現仍有一部分學生不理解,於是我緊接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這些奴隸是為了偷懶才破壞工具的,奴隸主強制他們勞動,幹活多累啊,他們也有偷懶的時候,主要是破壞生產工具,大家想想工具沒了還勞什麼動啊?這就跟咱們某些同學似的,他們為了不業故意把書本弄丟,當我上課讓你們拿出練習冊做練習的時候,總有一些同學閒著,沒書了唄,不用做啦,是吧?”我說完這些話,大部分學生這時都樂了,只有那些被說中的學生低著頭,這下全懂了!還提醒某些人。

在教研上我積極參與學校和綜文教研組的活動,參加教研會議。出自之外,我還總結若干張表格(《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基本情況表》、《原始農耕時代表居民基本情況表》、《夏、商、周基本情況簡表》、《秦始皇與漢武帝對照表》、《人教版上冊專題輯表·人物》和各時期文化成就簡表等)和參考,供學生和教師參考。

我們共同實習的7位同學定期地召開小組會議交流教學方法和經驗。在團日活動上我根據是歷史文化聖地的特點,建議小組多到的名勝古蹟之處瞻仰。我們曾和兩位指導老師一同過湯泉康熙行宮遺址、興隆山敖龍寺、磬錘峰景區。另外我還向學校的其他教師學習,不管這些教師是不是教授歷史科目,但歷史就是過的一切,向他們學習也是我專業之內的事情,況且凡是教師就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學生記住的話自己也應該身體力行。我虛心聽取指導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坦然的表明自己的觀點,盡我最大的努力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在這一方面,我發現,在上歷史課時適當的講一些與同時期所講其他學科有關的歷史故事,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而其他學科老師在講課時應用一些歷史小故事引,說明的效果也很好。比如我在《第18課三國鼎立》講到曹操的時候,可利用學生在語文課中已學過的曹操的詩《觀滄海》,來學習和評價歷史上的曹操,語文老師也可在講《觀滄海》時對曹操的事蹟進行簡單。另外富有哲理的歷史故事也是政治學科講述原理的好例子。

我們七個人在一起生活,工作很忙,但大家總是會抽出時間相互問候,我們漸漸熟悉,融洽的相處。我們經常在一起說笑,談談在學校的時候的事情,說我們第一次見面時的印象等。我和這裡的老師關係也非常好,我們經常在一起打乒乓球、聊天等。這裡的學生基礎很差,但都挺懂事,即使我沒有教他們,可見面後仍很客氣得打招呼,我也微笑地向他們回禮。這樣但我還是有時跟他們保持一定的,記得老師說過我們既要有親和力又要有威懾力。這次實習對我的社會經驗、人際關係也有很大的幫助。

學習方面:我的課程安排地,一週6節課加2個晚自習,都要給學生上課。但我還是抽出時間學習專業知識、參看其他老師的優秀教案,學習教學方法。

在4個半月的頂崗實習生活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比在學校這麼長的時間裡學到的更、更豐富。但同時也讓我感到自己以前學習得不夠認真等一些,比如授課知識過細,重點不突出,解釋性語言太多,像上述的那些與學生生活、學習緊密相連的例子還太少,而且這些例子大多是課堂隨機應變,備課時沒有的刻意的準備過。語言邏輯性太強,例如一開始在“商鞅變法”的背景,從“鐵器和牛耕使用和推廣,生產效率”到“封建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產生要經歷3個環節,分別是“私田開墾起來”、“奴隸勞動量增大,奴隸開始偷懶,勞動效率降低”、“奴隸主把一部分私田租種給奴隸,以生產積極性”,等我講完每一個環節和前後的聯絡之後仍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明白,跟不上思路,這超出學生理解速度的限度,處理這一的方法還應改進。與學生互動環節較少,對於授課的節奏把握不是很好,有時本來一節課的內容我卻要用兩課時來完成。此外,語音也有點小。而且,在4個多月的教學實踐中,我善於和喜歡上處理習題的課,客觀的評價,我只有這時才能真正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從題目、選項、答案手聯絡其他相關知識考察學生,發散其思維,納、總結,講故事,處理圖片與文字的關係。這是我的,但也是我的劣處,沒有哪個優秀的老師是隻會講題,不會講課的,因此我的新授課的教學水平還有待加強。另外,在教學基本功上,我課上講課的進度總不能與板書很好的配合,這點也有待加強。

回校後一定要認真總結為以後的學習做一個系統而縝密的計劃和安排,重點放在語言表達和交際上,另外還要多學習一些管理學生的方法。

這次實習使我加深了對教師工作的和了解,進一步鞏固與發展了專業理論知識,培養了獨立從事國中歷史教學及教育研究工作的能力,堅定了我以後服務於教育工作的理念。我希我們學院以後能多與中學(尤其是特點不同的各個區域的中學)聯絡並和他們建立長期的關係,以有利於開展一系列的合作,包括課題的研究開發、教學設計、學科資源網站的建設等等,並把這些任務都佈置給我們,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學以致用,同時也可以為我們教育技術做一個很好的宣傳。

總之,希學院能夠較多的給予我們實習實踐的機會,我會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認真總結,為將自己塑造成一個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懈努力!

歷史實習總結5

歷史文化學院 林趙梅

將近兩個月的實習不知不覺中已經結束了,靜下心來回顧,兩個月真的很快,雖然很累很忙,但卻是讀大學以來過得最充實的兩個月,也是收穫最大的兩個月,所謂“實踐出真知”,如果沒有這兩個月,我想我還僅僅只是一個學生,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學生,這短短的兩個月讓我成長,讓我知道何為一個老師,讓我學會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總的來說,在這兩個月中,我的收穫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如何當好一個班主任

對於如何當好一個班主任,我是沒有什麼想法和計劃的,我只是覺得,要用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要關心、理解、保護他們,以身作則地教會他們一些為人處事的方法與觀念,我不主張嚴厲,我更注重的是理解,因為我覺得這是學生最需要的,在實習期間,我就是跟著自己的這些想法去走的,而實踐證明,這樣的一個班主任是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剛剛開始接手一個班的時候,我並不知道我要做些什麼,因為一切都已經由原來的班主任安排好了,我能做的,就是去看一下他們掃地、早讀、晚修和下晚修的時候去看一下宿舍。剛開始的時候,無論我是看他們掃地還是在班裡或宿舍,都只有一兩個學生會跟我說話,其他學生看上去似乎很冷漠。如果學生跟老師之間有距離,開展工作肯定是很困難的,如何拉近跟學生的距離是擺在我面前的第一個難題。學生不跟我說,那我主動跟他們說,總可以了吧。於是,我一有空就去班裡,看看學生做作業,主動跟他們聊他們的作業,讓他們知道,我除了是教歷史的,其他科目我還是懂一些的。終於有一次,班裡的一個男生問我物理題,我就很認真地給他解答出來了,很明顯,他附近的幾個男生就開始變得愛跟我聊天了,我就會跟他們說一些有關大學的事情,問他們有沒有什麼理想、目標,鼓勵他們去確立一個目標,併為之奮鬥。除此之外,我看到班裡的一些女生看一些課外書,我就跟她們聊我高中時也看這些書,那些文章是我喜歡的,問她們喜歡哪些,她們對此很意外,或許她們以為我會反對她們看這些書,卻沒想到我也看過,且會跟她們分享,她們開始對我放下戒心,開始慢慢地接受我。但我知道這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很細心地留意班裡的每一個同學,看到哪個學生不舒服或遇到困難,我會主動地去關心和問候她們,以此讓她們知道,我雖然是一個老師,但也可以是她們的朋友,有什麼事可以主動找我幫忙。終於,月底考試的前一天晚上,語文科代表找到我,想我幫忙查一下會考必考的古詩詞,說第二天考試的時候會考,剛好那天晚上我要去排練迎新晚會的節目,時間很趕,但我還是抽時間幫她查了,但有50篇那麼多,我把題目抄了下來給她,她抄在了黑板上,但我知道她們肯定有很多篇是已經忘記內容的了。我又上網搜尋了內容,想去列印,但已經關門了,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來去把那些古詩詞打印出來拿到了課室給她們,顯然她們都很感動,我只是想,希望她們能考好吧。考完試後,她們就放國慶假了,放完國慶她們又去軍訓,軍訓我們實習老師是不能跟去的,所以足足有兩個星期我沒有跟我的學生見面。她們軍訓回來後,我明顯感覺她們對我親切了很多,會主動拉著我說話了,我去宿舍看她們,她們也不會像之前那樣各做各的事情了,我知道,我成功地邁出第一步了。

接下來,我去班裡的次數更頻繁了,我堅持每天去看她們早讀、晚修,有時課間的時候也會去班裡找她們玩,她們有什麼事也會主動找我幫忙了。有一次,班裡有個女生遇到了不開心的事,寫了張小紙條給我,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溝通的機會,我就很認真地回了信,從此,這個女生有什麼都會主動跟我說,我覺得我這件事情做得比較好,如果我當時不回信,可能就失去一個跟學生溝通的機會了。

因為班幹部要換屆,原班主任就叫我去找班幹部聊天、瞭解情況。我就很認真地一個一個去找,跟他們聊得也很多,發現他們有什麼問題,會幫他們分析,會跟他們說我的經歷跟一些經驗,這次聊天,不僅僅是一次班幹部的瞭解情況,我還把它當做跟學生交流的機會,事實證明這次聊天收穫挺大的,它讓我瞭解了學生基本上的一些想法和他們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果不是這次聊天,我根本不會知道現在的學生有這些想法和這些問題,所以真的是調研才有說話權,很多事情不能想當然的,要了解學生,就要真正地走近他們的內心。

我做的也就這些了,我只給她們上過一次班會課,就是給她們總結軍訓跟月考,上的並不是很成功,因為在準備階段出了很多故障,所以準備很不充分,不過學生還是很配合的,這更讓我相信,只要跟學生相處融洽,工作開展就很容易。最後做的,就是幫他們做一些有關校運會的準備工作,然後實習就結束了。走的時候,每個學生都給我寫了一封信,看完她們的信,我才知道,雖然我做得並不多,可是,學生都記住了我做過的每一件小事,這些小事都對她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她們覺得這是難能可貴的,有個學生跟我說“希望你以後也可以像現在一樣,當一個好老師,只要你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他們就會喜歡你的”,原來,現在學生最渴望的,是老師的理解,她們渴望的是老師能走進她們的生活。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雖然我不是最出色的一個,也不是最能幹的一個,但只要我用心去做,我可以做到最受學生歡迎的一個,而作為一個老師,我覺得讓學生喜歡上自己是最必要和最重要的事情,即使你才華橫溢,如果學生不喜歡你,也會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開展工作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學生都不配合。我想,我知道我以後要如何當好一個班主任了,首先要做的,是跟學生感同身受,真正地走進他們的內心,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關心。這才是學生真正想要的。

二、怎樣上好一節歷史課

對於教學工作,我也學到了不少,也同樣體會到,“實踐出真知”,實習前,對於很多教學理念是很糾結的,真正接觸學生,真正上課後,才慢慢地領悟到,真正歷史課堂應該怎樣操作,應該怎樣上好一節歷史課,新理念該如何恰當地處理。現在,我基本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我秉持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堅持“論叢史出,史論結合”,課堂設計遵守三步驟“感悟-探究-體驗”,讓學生體會到,學歷史並不是死記硬背的,很多結論是可以推導和分析得出來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備課的時候,我會在結論的得出下功夫,想辦法設計環節讓學生思考、探究,從而推出相關的'結論,另一方面,我會在銜接、過渡的時候下功夫,讓整節課的思路清晰,內容形成體系,並不時地培養他們學習歷史的方法跟素養,這就是我目前設計歷史課的一個風格跟追求,而能形成自己的風格,也是經過兩個月的磨練的。

剛剛去到實習的時候,對於歷史課堂,還沒有自己的概念,只是在大學上課時和平時看書,瞭解了一些新理念的理論知識,看過一些公開課的實錄,但我覺得,看到和了解到的這些都是很難操作的,很不現實的,但我又不認同傳統的“滿堂灌”,所以剛開始時我還是很糾結的,不知道該從何下手。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我並不急著備課,而是去聽課,三個歷史老師的課都去聽,聽的時候認真地去體會他們的教學風格,慢慢地,我摸索出了三個歷史老師的教學風格了,一個是剛從高三調下高一的,所以教學更傾向於考試,線索清晰,知識透徹,但缺少學生活動;一個很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很注重推導;還有一個就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上課語言風趣幽默,課堂氣氛很活躍,但不注重知識體系,筆記較凌亂。摸清他們的風格後,我大概對歷史課堂有了一個概念,我想我可以綜合他們的優點,取長補短,但我還是存在著一些疑問的,於是我就主動找老師聊天,向他們請教,他們也很樂意給我解答,這讓我慢慢地消除了一些疑問,可以開始嘗試備課了。雖然有這些想法,但剛開始備課時也不是那麼順利的,經過了很多次的修改,第一次我還特意寫了教案,把要說的每句話都寫下來。真正上第一節課的時候,學生很配合,但指導老師說我上課一點激情都沒有,如果學生不配合,他們已經在下面睡著了,剛開始我沒留意這個問題,因為我不知道該如何有激情,另一方面也是我不夠自信、放不開的原因。但我還是有根據指導老師的意見不斷地調整我的教學,慢慢地發現上課會越來越順,但還是存在著問題,聲音太平了,沒有抑揚頓挫,可我找不到抑揚頓挫的感覺。到了備第二節新課的時候,問題來了,因為我準備得不是很充分,自己都搞不清那些知識點,又忽略了我之前的那些教學策略,所以第二節新課剛上的時候就很不順,課堂氣氛也沒有之前那麼活躍,更重要的是因為緊張,整堂課變成了自問自答。課後,指導老師給了我意見,我也意識到了在教學上我還很不成熟,還沒能夠形成自己的思路跟風格。於是,我靜下心來思考,和繼續去聽老師的課,突然我就豁然開朗,知道自己要怎樣做了,我馬上調整狀態,重新備課,我意識到,無論那節課的內容怎麼變,其實還是可以遵守我的風格的,只要我花心思思考,我一定可以設計出好的教學環節的,我之前只是被困難嚇到,所以放棄了思考。我勇敢地迎難而上,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多想幾個辦法,還很認真地寫了教案,重新備課後,上得成功多了,這給了我信心和啟發,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思想慢慢開始成熟起來了,在接下去的備課和上課中,我就變得得心應手了,然後我發現,只要我認真準備,就會有信心,只要有信心,上課就會有激情了。所以,這讓我學會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可以拋棄自己的理念,一定要秉持自己的理念迎難而上,只要自己不畏縮,就一定會找到更好的方法,設計出更好的教學理念,對於一個新老師來說,準備充分是最最重要的,一定不可以因為偷懶而隨便應付,要上好一節歷史課,除了要關注學生,更重要的是花心思準備。

三、存在的不足

雖然收穫挺大,但我知道我還是存在著很多的不足的。對於班主任工作,我還沒有很成熟的想法跟計劃,如果讓我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我該如何把這個班級建設起來跟如何管理,我還完全沒計劃過,這是不行的,知道怎樣對待學生跟怎樣管理好一個班級是不同的,所以我更迫切要做的是想好一個計劃,規劃好要如何建設一個新的班級,這需要一份計劃表,但我從未著手準備,這是我存在的不足之一,而這不是一個小問題,所以我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一定要著手去解決這個問題,這是實習期間應該做的,而現在遺留到實習後來做,這是我應該自我檢討的。

另一方面,教學上我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首先我的教態還不夠自然大方,課堂駕馭能力還不夠成熟,遇事會慌張,一慌張說話就結巴;其次,我的普通話還不夠準確,還需要加強練習,說話聲音不夠大,很容易把學生給催眠了;課外知識不夠豐富,擴充套件太少,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課前準備不充分,還沒有真正地完全地考慮學生,學生現在是配合我,所以上課很認真,那是因為我是實習老師,可以後真正當老師時就會遇到很多課堂管理問題,比如學生困了怎麼辦,課堂不活躍怎麼辦等等這些問題,我都沒考慮在內。所以,我還是存在很多不足,準備還是很不充分的,而這些問題還需要我繼續花時間去訓練,去慢慢解決,慢慢提高自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很大的毅力,我一定會要求自己去改正這些不足的。

總的來說,還是很感謝這次實習,讓我成長,讓我學會了很多。

歷史實習總結6

眨眼功夫,實習已臨近尾聲,回想起來,很累,也很充實!想來當時選擇到梅州中學,就是想給自己多些實踐的機會,兩個月下來,老師的悉心指導加上自己的從旁體會,我確實領悟到不少東西,歷史教師個人實習總結。尤其是終於有機會把自己已知的書本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涉獵很多書本以外的知識和技能。下面,我就從教學這個方面來做一個詳細的自我總結。

教學篇

1.聽課

實習第一週,主題就是聽課。我的指導老師是一個資深的老教師,持重、老練、張弛有度,在教學方面頗有心得。聽來看似平淡無味的課,卻總讓我回味無窮,看來還真是'薑還是老的辣'!當然,我也有去聽不少新老師的課,相比起來,無論是課堂氣氛還是課程本身都生動得多,師生互動、影視、動畫…卻大多流於形式。而且新老師都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他們都想竭盡所能地把他們所知曉的東西毫無保留地教給學生,所以課堂內容都顯得相當厚實,教師語速也相對快很多。但是遺憾的是他們畢竟高估了學生們的接納能力,多反倒什麼都理不清。另外,講的內容如果太泛的話,久而久之,我覺得學生反倒很難培養判斷重點難點的能力。當然,新老師帶來的一些課堂新元素還是很值得一些老教師借鑑的,只是要注意把握那個度和效。

國慶回來,我們大多實習生就都陸陸續續地開始講新課了。以前在學校都是聽本專業的部分同學講課,覺得也就這樣吧,實習總結《歷史教師個人實習總結》。實習期間,聽了其它專業實習生的課,方覺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看來我們平時真的應該多去聽其他人的課,才能及時發現差距,找出緊迫感。像是義洪的課,聽完我就大感自愧不如,那個老練、激情和魄力,暫時只有豔羨的份了。另外,通過看其他實習生上課,還可以發現自己其實也存在類似這樣那樣的問題,比方說語速偏快,條理不夠清晰,過渡不夠自然等。畢竟,當局時迷,旁觀時清。

2.備課

一節好的課,課程設計很重要,所以,備課的功夫很關鍵。現在網上的教案、教件資源相當豐富,撿現成的當然不是不可以,不過要經過精心篩選,融入自己的設計,把握自己的側重,展現自身的風格。畢竟,別人的東西,你不一定適合。這是一種比較省時的選擇了,不過這樣的話,還是有可能課件做成了,你卻還不是很清楚要怎麼講才更顯perfect。最好就是先讀透課本,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自己的思路,自己製作課件。這樣,課件做完了,你也已經很清楚這節課該怎麼講了。這個方法是我從義洪那裡學到的,我發現真的很受用。往往我自己東拼西湊出來了課件到講課時還是很犯難,但有一次我用了義洪自己做的課件(聽過他用這個課件講過一節課)來上課,我幾乎是拿了課件就直接用,連課都不用備了。看來,以後在備課方面,我還是要多跟義洪取取經才行。

3.上課

兩個月的實習,我新課總共上了五節,另外還上了12節重複課。

第一次上課,我印象深刻。那節課是評講月考的歷史試卷,本來是件很輕鬆的活兒,在沒上課之前我也一直很平靜,很自信。可是當老師向大家介紹我是華師大某某實習生的時候,學生們不知為啥格外激動,一個勁地拍手叫好。他們的興奮反倒讓我倍感壓力,可能是怕自己等會的表現會不孚眾望吧。所以,在課開始的幾分鐘,我有點發暈,只感覺下面黑壓壓一片,根本不敢定睛看他們。後來有個學生很乖地說了句'老師不要緊張',我才開始慢慢抬頭看下面,他們都微笑地盯著我聽我講,我自認為的緊張氣氛這才開始覺得慢慢輕鬆愉快了起來。放鬆了情緒之後,我的思維也開始活躍了起來。後來的幾節課,通過自己反覆的實踐、體會、總結和改進,我對課堂的掌控在各個方面都好了很多。看來紙上談兵倒不如直接上陣磨槍,才能通過實踐發現問題,加以改進。

歷史實習總結7

20xx年9月11日至11月2日,平凡的55個日日夜夜,我院二00四級歷史教育專業的學生卻度過了不平凡的55天。我們忙碌卻充實,疲憊卻欣慰!我院08屆教育實習再次取得圓滿成功!歷史已成過往,經驗卻有待總結。

一、學生實習概況

我院本次教育實習點主要是在重慶二0三中學的四十二名同學,還有自主實習的十六名同學。

實習動員伊始,院領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組織大家學習“實習生守則”,宣佈、強調實習生請假考勤制度;以已往的生動事例來說明如何協調考研與實習二者之間的關係。入駐中學後,尤其強調實習生必須嚴格遵守實習中學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組織性、紀律性教育,充分尊重中學教職員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強調嚴守規章制度,其目的是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本次教育實習任務。為保證本次教育實習的圓滿成功,學生實習的工作重心主要落實在三個方面:到位、有序、高效。

“到位”,即令實習生儘快、儘早地實行角色轉換。首先,要從“生”轉換為“師”。自古道“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為此,我院師生把前期準備工作落實到實處:一方面,院系動員全班同學積極認真地參加學校舉辦的“明日之師”模擬大賽,以做好前期經驗積累工作等;另一方面,9月3日院帶隊指導教師就與所帶隊學生碰頭,9月10日前已聯絡落實好實習班級、實習進度等相關事宜。9月7日下午在一教樓1406室召開了院實習動員大會,鼓舞士氣,激昂鬥志。歷史的經驗表明,“臨陣磨槍”——備課、試講的效果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並非急功近利的表現)。為此,我院要求每位實習生在準備周內通讀實習教材,寫好兩份教案,準備相關教具,如教學光碟,相關教學磁帶等。見習周(9月11日――14日)內一方面要求實習生儘快熟悉實習中學及實習班級的情況,要多聽、多看、多問、多積累;另一方面嚴把“試講”關,要求學生第一步能站穩講臺,這是基礎,進一步,注意自身言行,做出教師的表率,尊重學生,不諷刺、挖苦學生,能正面引導不符合主旋律的話題等。其次,要求實習生仍不忘自己的準教師身份,牢記自己仍是一名學生,尤其是在中學指導教師面前要謙虛、謙虛、再謙虛。

“有序、高效”,即有條不紊、緊張有序、高效能地完成課堂試教工作、見習班主任工作、教育調研工作三大任務。

課堂試教方面,首先要求“上好第一課,打響第一炮”,其次,要求貫徹以下三原則:第一,教案必須提前兩天交給指導教師,簽字後,方可上講臺;第二,小組互相聽、評課制度,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完成課堂試教;第三,上實每一堂課,課後認真聽取指導教師、學生的意見與建議,並要求寫點“教後”,及時加以總結與反思。在此基礎上,我院實習生在二0三中學國中部和高中部分別開了兩堂公開觀摩課,受到在場師生的一致好評。

班主任工作方面,首先要求實習生嚴於律已,工作態度端正,主動了解原班級情況;其次,配合原班主任的工作,積極參與班級日常組織管理工作;再次,要求每位實習生成功地組織一次主題班會,加強對學生德育教育。

教育調研工作一向也是實習工作中的重頭戲。尤其當前正值初等、中等教育急劇改革時期,如何做好高等教育與中等教育之間的銜接,切實瞭解中等教育的變化,也是我們每位實習生倍加關注的問題,因此我院師生抓住實習的大好機會,深入中學一線,瞭解中學改革狀況。例如,高中部實習小組就運用調查問卷形式開展調研工作,調查物件涉及到學校領導、教師、學生,調查問題覆蓋面相當廣,寫出了質量較高的“青少年心理狀況調查問卷”的調查報告。其他各實習組實習生也紛紛結合各班級實際情況,從不同的視角寫出了各有特色的調研報告。

二、教師指導情況

本屆教育實習指導教師配備方面,我院仍舊秉承已往做法:由教學院長掛帥,成立專門實習領導小組,指導教師隊伍呈老、中、青梯隊,上下一心,緊緊圍繞一個主旨,即加大指導力度,注意與實習學校的溝通維度,點面結合,切實做好實習指導、協調工作。

院實習領導小組重視實習工作,堅決不做表面文章。定期召開帶隊教師碰頭會,瞭解情況,及時做出反饋。10月18日楊江水書記、鄧曉院長、秦中毅書記和李玲老師一起到實習學校慰問、巡視實習生。

加大指導力度,學院為實習小組配備四位指導教師,副教授2人,講師2人;分管學生領導、輔導員輔助巡迴指導。實習領導小組及指導教師定期到各中學聽課,指導教師不管指導實習生人數的多少,必須確保每人聽課3次以上,不允許出現前緊後鬆現象。

加強溝通維度。指導教師在整個實習其間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多維溝通。一方面經常保持同實習學校領導、指導教師的聯絡,聽取實習中學的意見;另一方面關心、支援實習生的各項工作;再者,注意瞭解實習中學學生的看法;最後,及時向院系領導反饋實習情況,以便更好地開展實習工作。

三、實習中的典型事例

我院本屆實習生再一次地在中學留下了極好的口碑與聲譽。典型事例不勝列舉,在此略舉一二。例如,二0三中學國中部實習組譚偉同學在實習期間認真履行老師職責,10月23日班上一名同學突然昏厥,譚偉二話不說將同學在第一時間送往醫院。對此學校和家長對此給予了高度讚揚。二0三中學高中部實習組田雙梅、馬偉在實習期間及時處理了一件不是發生在自己實習班級的打架鬥毆事件,阻止事件進一步惡化。一切的一切在離開時同學不捨的眼光中體現出來。

四、實習中的問題、建議

當然,本次教育實習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將是我們今後學習、工作中應該努力的方向。

第一,實習生的知識結構跟不上中學歷史教學發展的需要。譬如,高一《新思想萌發》就涉及到歷史、地理、民俗學、社會學、哲學等多學科內容。這對我們高校提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應及時調整師資培養的知識結構與專業結構,以適應中學歷史教學的新變化;

第二,實習生駕馭課堂的能力急待提高。許多實習生感慨現在中學生的素質大不如前,其實這也涉及到教師的能力問題。隨著中學教學內容和課程結構的改革,其必然改變中學生的知識水平。作為教師,也應順應潮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三,實習與考研、就業的關係不易理順。

歷史實習總結8

實習已過去些許天了,可在京實習的一幕幕卻還會常常清晰的浮現於腦海中,那些人,哪些事,恍如昨日……

三月的北京,春寒還盛,我們便來到了房山大苑村這個陌生的地方,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二十餘師生一起經歷了春天肆虐的沙塵暴,夏天炎炎的烈日,一起由大苑遺址轉戰於大興墓葬群,一起睡露天,一起熬夜加班。付出了汗水,卻也收穫了成果,通過實習,我們初步掌握了考古田野發掘方法和技能,熟練掌握了室內整理的前期記錄整理和資料彙總工作等,同時鍛鍊了身心,拓寬了眼界,工作之餘的生活,在北京文研所的關照下,也度過得很愉快。整個實習,大家都收穫良多。

在此,實踐和能力的學習提升過程不可置否是發掘實習的重心,但穿插其間的人情往事也同樣讓人難忍不提,故此分為實踐學習、生活娛樂兩篇。

實習期三個月,可比較清晰的分為三段,即初始近一個月的大苑村寺廟遺址發掘,中間的室內學習階段及後段月餘的大興墓葬發掘及整體室內整理,三階段大體可分為兩部分,即田野發掘部分和室內學習整理部分。詳述如下:

田野發掘

大苑寺廟遺址

大苑村寺廟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東約1.5千米,大苑村偏西部渠南,東西兩邊皆為民宅,南邊緣靠近公路。為配合北京西六環修建工程的基建考古專案。發掘區原為民房及果園、耕地等,發掘前已被平毀,遍佈樹根和碎磚瓦塊等。

此次發掘,方便起見,以大概發掘區中心位置一固定物為中心基點,按南北正方向採用象限法布方,共分ⅰ、ⅱ、ⅲ和ⅳ4個發掘區。其中i、ⅳ區首先發掘,多數布方規格5×5米,少數10×10米,ii、iii區發掘較晚些,大部布方10×10米,偶有邊角處地理侷限布方10×5米,布方規格大致以鑽探所得遺蹟複雜程度為標準。

遺址從20xx年2月11正式開方發掘,其後近一月中,我們偶有斷續的發掘了i、ⅳ區的大部,基本上也是整個遺址中遺蹟現象最為豐富的一段。

遺址由於年代不算早,所以地層也相對較簡單。統一後,地層分為三層,其中②層又分為②a、②b兩層,結合成因具體描述如下:

①層,表土層,土色灰黑,較為疏鬆,包含物為植物根莖、塑料,碳屑等,厚15-30釐米左右。應為近現代居民生活、耕擾所致。

②a層,土色黃褐,土質較為緻密,夾雜少量白灰點等,包含物為碎磚瓦塊及個別碎青花等類瓷片,深15—70cm,厚約10-30cm。應為②b層建築廢棄塌毀後,在其上堆積的自然土,其中的碎磚瓦塊應與當時人們的挖翻等活動有關。結合遺址推測為明清後期。

②b層,土色黃褐,土質較為緻密,夾雜較多白灰點、料礓石塊等,包含物大致也同樣為碎磚瓦塊及個別碎青花等類瓷片,深30—50cm,厚5—20cm,。各探方常見的寺廟房基s1即開口於本層下,打破③層。推斷其應為明清此遺址寺廟建築廢棄塌毀形成的遺蹟。

③層,土色淺黃,土質緻密,包含物較少,深約30-50cm,厚度不明。不見遺蹟現象,人類活動痕跡較少,應為原始自然堆積。但我個人推斷這應不是原生地層,應僅為自然堆積,與當地河流較多有莫大關係。

以上只是大框架性的地層狀況總結,個別探方還不見有②b層,土質土色、地層厚度、包含物等也往往有個體的細微差別。

在這個遺址發掘中,大家基本上都完成了兩個左右的探方發掘,這其中我負責了i區的t0301和t0302。兩探方都位於i區第三列,南北相鄰,地層完整,遺蹟方面有一現代溝、兩段基槽,卻無有價值遺物出土,這與大多數探方的遺物較少狀況基本相同。

大興16#地

大興16#地,位於北京大興區新城北區,周圍高樓民宅隔路環伺,也是一配合基建的考古專案,主要是墓葬發掘。此區域呈長方形,東西長485-580m,南北寬330-400米,遺蹟現象主要分佈於此地點偏南部,一線大體呈東、中、西三區。

此地點共有墓葬46座,東區墓葬共有十六座,由出土錢幣可知全為清墓,墓向皆大致南北,分佈密集而無打破,墓葬規模大小不一,有單、雙、三、四人墓,其中雙人墓最多,餘者數量大致相當。雙人以上墓中,由人骨、隨葬品等初步判定皆男性在西,女性在東,女性多屈肢葬,男性多直肢葬,而且每墓中皆只有一位男性墓主,規律一致,可斷定餘者非妻則妾。東區墓葬以m14規格最高:四人葬、每人皆雙棺、每棺都有隨葬品。有趣的現象是,在已初步斷定西首為男的情況下,次西位的棺中隨葬品數量相當豐富,銅錢、珠花、髮簪等都遠較其它棺--甚至西首棺為多,聯絡實際我們推測這很有可能是墓主正妻,結合當時的風俗生活,幾人的家庭地位及內部關係會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中區共有墓葬26座,由墓葬形制、出土物等可較明顯的初步判定主體為遼金墓,還有少數唐墓,甚至個別墓時代推測有可能上溯到北魏。

遼金墓大多數為磚砌頂貼石灰穹廬頂墓室、仿木磚雕斗拱墓門、“凸”字形臺階墓道、“人”字形結構磚封門,垂面梯形磚砌祭臺等,墓門上多數有彩繪,但地仗粗糙,甚至直接用顏料塗畫於磚面,酥鹼、空鼓等病害底部嚴重,上部略好,但整體儲存鮮有喜人者。繪畫內容較簡單,常大幅面素黑、素紅,少量雲紋、十字、鳥雀等花紋多黑彩白地。

墓室內皆前半部牆嵌燈臺,兩邊放置隨葬品。燈具為白瓷盞,隨葬品多陶瓷類,常為罐、碗、盞等日常器皿樣式,瓷器質地一般,多白瓷,皆為民窯產品,且多有磨損痕跡,推測應為墓主生前家庭日常所用,瓷器常有伴陶器放置在棺床右邊的現象。陶器些許為低溫軟陶,脆弱易碎,可能是專用隨葬的冥器。但都不見雞腿瓶等類遼金時代契丹等少數民族特色器物。除此外,有些淤泥面上還見有規矩木痕,推測或有木器如桌椅箱奩等隨葬。內部建築也相對比較簡單,斗拱多為彩畫,個別好些的一圈墓室壁上,有凸磚條表示的桌椅造型和簡單重複的彩繪婢女、直櫺窗,彩繪儲存狀況些許略好於墓門上彩繪,這當然與墓室內外的彩繪質地好壞、淤土狀況、溫溼度、黴菌種類及多少等密切相關。

後半部置有棺床,皆磚砌,貼牆成半圓狀,部分棺床上有骨灰臺。骨灰周圍和其下常見有錢幣及木痕,推測應為骨灰和隨葬錢幣都置於骨灰盒內入葬。這些墓葬無一例外都有骨灰,而不見較完整屍骨,初步推測北京地區在遼金時代這種少數民族火葬葬制應是佔主流的,甚至影響了許多不見少數民族特色器物隨葬的漢人墓主的葬制。

除過上述形式的遼金墓,還有類極簡單的瓦罐骨灰葬式,即骨灰置於一帶蓋大瓦罐中,然後葬於半米至一米見方左右的或土壙或磚砌的小墓室中,往往幾個墓十分集中甚至疊壓,而鮮見隨葬品。或許是社會最下層或士卒死亡的倉促簡易葬式。

唐墓多為船形或近長方形磚室墓,少數有鋪地磚及墓道(當然不排除墓道被破壞者),出土有銅錢、交股彈壓式環曲柄鐵剪、八稜菱花銅鏡、蚌殼等,與北京地區之前已作過研究確定的唐墓情況十分類似,比較典型。

推測可能是北魏時期的墓葬較典型的一座特徵如下:土壙磚墓,墓壙近似長方形,墓室平面近梯形,南寬北窄。墓室底部鋪磚,墓室四壁用磚錯縫起券,往上漸漸收縮,至墓室頂部用豎磚交錯相差封頂。有人骨兩具,皆近南向,比較少見。隨葬一銅錢、一罐。銅錢鏽蝕不清,所以,僅由罐的形制並結合整個葬制與已有北京地區資料進行對比,推測可能為北魏時期墓葬。

西區共有墓葬四座,皆遼金墓,可較明顯的分為兩組。偏北兩座相互靠近,東西平行,形制等與之上介紹的穹廬頂墓大致相同,儲存狀況除一座塌頂外其餘還都較好。另外一組偏南些,南北向貼近,更一致的是,兩墓除墓門兩角貼墓道壁處殘存數磚外,空無一物,但土壙儲存完好,可能是有血緣關係的兩墓主同為遷走。

以上便是大興16#地墓葬遺蹟的一個大概介紹,在此次發掘過程中,我主要參與了四座墓的發掘和三座墓的整理工作。包括清墓一座,唐墓一座,遼金墓兩座,其中由於時間關係一座遼金墓未清理完,轉交技工。

發掘經驗教訓

在北京實習之前,我僅有的一點實踐經驗是來自於20xx年忻州定襄青石遺址二十天的實習,但僅算是個入門掌握,基礎還比較差,經驗也很貧乏,具體操作的手上感覺也很一般。這次在北京長時間的實習,彌補了我以前的多方面欠缺,比如墓葬的發掘、古代建築基址的掌握等,同時重溫並進一步熟悉和掌握了具體發掘操作規程和方法技術,而這些是僅靠課堂學習所不能得到的,的確受益匪淺。這其中有幾次經歷尤其使我印象深刻。

在大苑t0302發掘中,有一次刮面後,發現有一片近圓形區域土質土色偏硬發黑,與周圍明顯不同,再刮後,依然存在,且有少量石灰出現,這在周圍更是不見,推測有可能是灰坑,技工師傅幫看了,也並未予以否定,按照先後關係,決定予以發掘。可在發掘過程中,才發現,偏硬發黑夾雜石灰土竟找不到邊,這才明白過來:我把地層做成了灰坑,開了“天窗”。如果之前再多刮幾次,再細心一點,隨著這種現象範圍的不斷擴大,或許就不會出此無法彌補的錯誤。

遺蹟是歷史的積澱,是“一次性”不可重複的。我深感慚愧……

類似的事情在大興墓葬發掘中也有一件。m42是一座穹廬頂的遼金墓,我負責發掘了一段時間,在找墓道的過程中,在確定已到原始地面的情況下,但所找出“凸”字形墓道寬窄過渡的一邊肩部一段卻總是讓人心裡不踏實,雖然已有其他人的肯定。果然,發掘到近一米深的黑色地層土時,發現果然錯了,實際肩部距墓門出簷的下垂面僅有五公分左右距離,比我之前所劃線要近,老師和技工師傅們有說也可能本來就是上寬下窄坡狀過度的,或坍塌的,因為之前的m21就有過類似的情況。但我知道那很大程度上是安慰,因為黑土以下的部分基本都是豎直的,事實不容商量……只有自責和教訓。

TAGS:實習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