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實習總結

才智咖 人氣:1.56W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野外實習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野外實習總結

野外實習總結1

一、實習目的

該教學實習是生物科學專業在學習了普通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和動物生物學)後在動物學方面進行的一次教學實習。目的在於結合實際情況,培養學生觀察海洋生物、瞭解生物生活習性並進行實物標本製作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野外動手能力。主要目的是:

l.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對不同海岸生物的觀察和描述,鞏固課堂上講的基本內容,掌握不同海岸生物的特徵及其與環境間的關係。加深學生專業所學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專業思維能力。

2.通過實習路線的講解、室內標本的製作及實習報告的編寫,鍛鍊學生的觀察力、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進行專業論文撰寫規範的訓練,為學生今後閱讀、撰寫生物科學方面的專業文獻、收集相關專業資料打下基礎。

3.培養學生艱苦奮鬥的生活作風,實事求是和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開闊眼界,激發專業興趣。同時增強體質,以適應野外工作環境。

二、實習要求

實習要求學生掌握野外生物調查工作的基本方法、海洋動植物標本的基本製作過程和方法、生物種類是別和簽定、海洋生物與環境關係的調查的基本方法等。

三、實習內容

1.動員準備階段

通過實習動員、實習情況介紹,使學生了解實習的目的、內容、安排及要求達到的目標。從思想上和物質上做好準備,時間為一天。

準備工作包括:(1)每班按4-5人編一組,指定每組的實習組長;(2)檢查野外用品(捕撈器械、標本桶、標本瓶)及其它勞保裝備(手套、鐵鍬等);(3)購買室內標本製作的藥品、器具等;(4)瞭解野簿的記錄格式。

2.教學階段

在教師的帶領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訓練,為期一週。

基本訓練內容有:(1)海水的運動;(2)基岩海岸和沙質海岸的底質特點;(3)海洋生物標本野外採集;(4)室內標本製作;(4)標本的鑑定、描述和儲存;(5)生物丰度和分異度的統計。

要求有: (1)每天及時整理當天收集的資料、清繪圖件及上墨;(2)每天要作實習小結;(3)每天預習與第二天實習有關的內容。

3.編寫實習報告階段

編寫實習報告主要培養學生整理、歸納和綜合分析實際調查資料的能力,使理論與實際相聯絡。時間為為3-4天。

要求:(1)教師講明資料整理的目的和要求,圖件的格式、報告的提綱;(2)學生用三分之二的時間完成圖件的編繪及報告初編;(3)教師認真輔導,審閱圖件、批改報告初稿;(4)學生用三分之一時間修改,清抄。

四、實習程式及時間分配

教學程式

教學內容

1.實習動員

煙臺實習區基本情況介紹、實習要求、分組及準備工作

2.海洋環境路線

通過海水運動、海水性質、海岸底質特徵的認識,瞭解海洋生物生活的環境條件;

3.基岩海岸的生物調查

通過基岩海岸生物的採集、觀察和描述、瞭解北戴河地區基岩海岸的生物種類、數量和生活習性及分佈特徵;

4.泥潭海岸海洋生物調查

通過對泥潭海岸生物的採集、觀察和描述、瞭解養馬島泥潭海岸的生物種類、數量和生活習性及分佈特徵。

5.河口生物調查

通過對夾河河口生物的採集、觀察和描述,瞭解和口生物的特點,並比較河口與海洋生物之間的異同點和不同點,並分析原因,學會對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實習報告編寫

根據教學路線的內容和標本製作、環境調查的成果,編寫完成實習報告

五、部分動物分佈情況

1、沙灘環境

(1)底棲動物

環節動物:沙蠶、(多毛綱)

軟體動物:(腹足綱) 扁玉螺、脈紅螺、古式灘棲螺

(雙殼綱) 泥蚶、毛蚶、鏡蛤、文蛤、竹蟶、

棘皮動物:(海蔘綱)海棒槌

(2)海灘爬行動物

節肢動物:(甲殼綱)豆形拳蟹、寬身大眼蟹、日本大眼蟹、寄居蟹、海蟑螂、肉球近方蟹、絨螯近方蟹

(3)自由游泳的動物

節肢動物(甲殼綱):美人蝦、泥蝦

2、礁岩環境

(1)巖岸固著生活的動物

腔腸動物(珊瑚綱):綠疣海葵、縱條磯海葵

軟體動物:(雙殼綱)貓爪牡蠣、密鱗牡蠣,僧帽牡蠣

(2)岩石上、下或巖縫隙生活的動物

扁形動物(渦蟲綱):平角渦蟲

軟體動物:紅條毛膚石鱉(多板綱)、短濱螺(腹足綱)、古氏灘棲螺(腹足綱)、貽貝(雙殼綱)

節肢動物:海蟑螂(甲殼綱)、麥杆蟲(甲殼綱)、近方蟹(甲殼綱)、四齒磯蟹(甲殼綱)、日本寄居蟹(甲殼綱)

棘皮動物:多棘海盤車(海星綱)、海燕(海星綱)、刺蔘(海蔘綱)

六、採集方法

海葵:用鐵鑿和鐵錘連同固著的岩石一起採下來。

平角渦蟲:反轉石塊,仔細觀察便可發現,當看到渦蟲在石塊上爬行,可用毛筆逆蟲體運動的方向誘導取下,移入盛有海水的小瓶或小直管內,單獨存放。

紐蟲:挖掘沙泥可將其採出,紐蟲極易捲曲必須使用專用容器儲存帶回。

沙蠶類:採集時白天用鐵鍬挖掘

七、(1)寄居蟹

寄居蟹又稱為“白住房”、“幹住屋”。它的鼎鼎大名是由於它常常吃掉貝殼等軟體動物,把人家的殼佔為己有。寄居蟹多產於黃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邊,通常能在沙灘和海邊的岩石縫裡找到它,有時還在竹子節、穗椰子殼、珊瑚、海綿等等其他地方看到它。隨著它的長大,他會換不同的殼用來寄居。

中文學名:

寄居蟹

別稱:

白住房、幹住屋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2)玉螺:螺類的一種,海水生活。俗名,潮汕:肚臍螺、蚶虎。科屬,軟體動物、腹足綱(Gastropoda)、前鰓亞綱、中腹足目

玉螺外表呈球狀,殼口為半月形。,內脣滑層厚,有時呈肋狀,幾乎把臍孔遮蓋住。它們的足極發達,可包被貝殼,其作用如鋤,可用來挖掘泥沙,使身體埋於沙中。玉螺的觸角呈三角形而扁平,前端尖,眼已退化,吻長能伸縮。這種動物均為肉食性動物,以雙殼類軟體動物或者其它動物為食。它的吻的腹面有穿孔腺,能溶解雙殼類動物的貝殼,然後用齒舌銼食其肉。通常在潮間帶看到許多雙殼類動物的空殼,在頂部有一圓孔,菘始作俑者,十之七八是玉螺穿鑿。

(3)短濱螺拉丁文名:Littorina (L) brevicula (Philippi) [L. balteata, L. souverbiana, Litorina brevicula v. costulata, Littorina heterospiralis, L. mandshurica, Littorivaga brevicula]

綱名:腹足綱

科名:濱螺科

形態特徵:短濱螺 殼近球形。高13毫米,具粗、細不均勻的螺肋,黃褐色,雜有褐、白和黃色雲狀斑及斑點,軟體動物。

生活特點:高潮區岩石上常見。

(4)肉球近方蟹

頭胸甲方形光滑,黃棕色散生有紅色斑點,前半部稍隆,後半平坦,胃、心域間有"H"形溝相隔。螯腳兩指基部之間具一肉球,但雌性及幼蟹則不明顯。

頭胸甲長約27毫米,寬約3毫米,近方形,前半部微隆起,具顆粒和紅色斑點半部平坦。胃區和心區間具一橫溝,心區和腸區兩側凹陷。額寬,前緣平直,中間稍凹。眼窩下腎外側由小顆粒組成一條細線。螯足雄的大,雌的小。各節腎面具紅色斑點。長節內側腹緣近末端具一發音隆背。腕內側具齒狀突起,掌節膨大,兩指內緣具細齒。雄性兩指基部間具一膜質球,雌性無此球。步足各節間具紅色斑點,指節具六條縱列黑色剛毛。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5)

中文名稱:

海葵

外文名稱:

sea anemone

界:

動物界

門:

腔腸動物門

綱:

珊瑚蟲綱

亞綱:

六放珊瑚亞綱

目:

海葵目

分佈區域:

海洋

海葵(學名:Actiniaria),六放珊瑚亞綱的一目。雖然海葵看上去很像花朵,但其實是捕食性動物。這種

無脊椎動物沒有骨骼,錨靠在海底固定的物體上,如岩石和珊瑚。它們可以很緩慢的移動。海葵非常長壽。寄居蟹有時會把海葵背在背上作為偽裝。

(6)海星 英文名字startfish

亦譯星魚;亦作sea star

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星綱(Asteroidea),下分海燕和海盤車兩科,不過人們都俗稱其為海星或“星魚”。

海星主要分佈於世界各地的淺海底沙地或礁石上,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物。

我們對它並不陌生。然而,我們對它的生態卻瞭解甚少。海星看上去不像是動物,而且從其外觀和緩慢的動作來看,很難想象出,海星竟是一種貪婪的食肉動物,它對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進化還起著非同凡響的重要作用。這也就是它為何在世界上廣泛分佈的原因。

八、實習總結

通過這次海濱動物學實習不但鞏固和提高了我們的動物學專業知識,而且鍛鍊了我們各方面的能力,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提高了我們學習的主動性。如果有條件的話,多一些進行野外的實習,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海洋是我們的資源寶庫,它不但為我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食物,而且還提供了各種各樣有用的資源,我們在開發海洋資源的同時,也又去保護它,而不應該為了短期的利益破壞它。在實習的過程中大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組員之間團結協作,分工明確,很好的完成了實習的任務。

雖然實習過程比較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微笑著面對遇到的每一個困難,大家在笑聲中掌握知識、鍛鍊耐力,它給我們帶來的歡樂和知識令我們難以忘懷,實習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野外實習總結2

一、實習準備與安排

20xx級地理科學專業巢湖北山地質野外實習為期五天,定於20xx年10月15日至10月20日,由李經田書記帶隊,實習指導老師由徐先海、倪林擔任,學生生活由王萍、戴先英老師安排與管理,學生實習數共121人。10月14日由系領導、實習老師、輔導員及全體學生參加了實習動員會,強調實習的意義與實習紀律、實習中的生活注意事項與準備以及這次實習的主要任務。

二、實線路線設計與內容

考慮到實習時間、實習任務、實習天氣等具體情況,實習路線如下:

①10月15日上午由學校包車到實習駐地(巢鑄賓館),下午由到7410工廠,實習內容是認識志留系、泥盆紀的岩層,學會使用羅盤測量岩層的產狀要素。

②10月16日上午由駐地經皖維中學、炭井村到距嶂山西谷,再到金銀洞北山,實習內容是認識泥盆紀五通組,石炭系的金陵組、高驪山組、和州組及二疊系的棲霞組岩層性特徵;下午由駐地到麒麟山西坡採石場,認識和州組、黃龍組、船山組、棲霞組的岩層以及認識鵝頭巖斷層。

③10月17日由駐地到龜山觀察墳頭組,五通組生物化石。

④10月18日由駐地到由駐地到紫薇洞、王喬洞,觀察喀斯特地貌;晚上講解實測剖面內容及人員分工與任務安排。

⑤10月19日麒麟山實測剖面。

⑥10月20日駐地包車回到安慶。

三、實習收穫

在做了充分準備後,在指導老師和實習學生的努力下,很好地完成了實習任務,達到了預期目的,通過這次野外地質實習,對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幫助。

①培養學生正確使用GPS、羅盤、放大鏡、小刀、瓷板、錘子等工具;②培養學生閱讀地質圖,通過分析瞭解區域地質概況;③熟練掌握地層產狀的測量方法,學會地質分層和標本採集;

④培養了學生獨立從事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初步掌握確定地殼運動的一般方法;

⑤培養了學生學會野外仔細觀察主要岩石、礦物、構造、礦床的主要特徵,重要自然地理、地質現象,並準確、完整記錄所觀測到的現象、特徵和資料,標本與樣品的採集方法,學會初步分析有關現象、特徵形成的原因,並完成較高質量的地質剖面圖繪製與實習報告寫作;

四、實習經驗

①野外實習應安排在緊跟理論後,使學生對理論知識準備要充分些;

②這次實習時間選擇非常好,實習食宿條件也較好,學生有良好的心情與充分的體力進行實習;

③任務較重,實習時間較為倉促,最好能增加實習時間;

④實習經費緊張,建議增加實習經費;

⑤實習課程最好能多些,讓地理科學專業學生多走出課堂,接觸大自然。

野外實習總結3

20xx年7月至今,通過將近一年時間的野外實習工作,我深刻地感受到石油人野外生活的苦與樂,同時也深刻地認識到錄井工作的重要性。

錄井作業的現場工作無疑是對理論知識的迴歸、考驗與再認識、再提升。到了現場以後,發現自己欠缺的知識太多了,看到了課本上許多沒有的知識。枯燥的純理論學習,幾乎喪失了我對學習的樂趣與信心。然而,現場的所有工作內容譬如卡層取芯等,都是對我理論知識的補充與昇華,激起了我濃厚的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及時地填補了理論上的空缺。實踐是見證理論是否現實存在性、可靠性及可行性的唯一標準。

準確地把握現場作業中概念性的東西與熟悉現場工作流程是現場工作的基礎,也是我一個實習生實習工作中的重點。首先認識現場作業的工具,是我們清楚現場操作的必備條件,從工程與地質等方面加以掌握。地質上,比如砂岩、泥岩、灰巖、凝灰岩以及遲到時間、取芯等專業用語。工程上,比如說三牙輪頭、PDC鑽頭、鑽桿、鑽梃、方鑽桿以及工程事故如井漏、井噴、卡鑽等都是我們熟知的名詞。嚴格要求規範化操作是對一個初學者最為根本的要求。熟練掌握撈取岩屑的規範化的操作流程;正確地辯識真假岩屑和判別巖性,熟悉鑽井液效能的測定;掌握遲到時間的理論計算和實測方法;熟悉並掌握鑽具管理、儀器管理、檔案資料管理;熟知地質工崗位的工作要求與必要的工作技能,是我在實習的初級階段掌握的基礎工作,也是我對錄井有了一定認識的階段。做任何事情,開頭可能很難,但是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是尤為關鍵的。

一個充滿求知慾的人,時刻都會保持一顆謙遜的心。對於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自以為是的學習,閉門修煉,是緩慢的,效率會很低的,也會讓身心感到疲憊,而跟緊師傅,而不是依賴師傅,遇到什麼問題,碰到什麼不懂的、不清楚的地方,及時地、虛心地向師傅請教,同時與周圍的同事溝通、交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於任何一種新鮮事物的進行初步認識,再逐步瞭解,近而去接受,然後投入精力去學習、去研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同樣,錄井工作對剛剛參加工作的我們來講,是新鮮的,是陌生的,更是一個重新學習的過程。尊重學習規律,能夠保證知識紮實性、牢固性、永續性。我不奢望能通過一兩口井就掌握卡層取芯等錄井工作的核心部分,而是腳踏實地地把基礎打好,沒有紮實的基礎做底,那麼不可能把核心工作做好。求上進,而不是急功近利。漸進式的學習方法,確保了知識不出現斷層,使得知識系統性更強,知識鏈一環扣一環。

自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簡單的事情做好。那麼,在做好基礎工作之餘,我也留心關注、觀察著其他相關或相近的工作,拋棄原地踏步的學習,爭取點點滴滴的進步。做好現場筆記,是知識積累的一個再好不過的方法了,及時、經常地翻看筆記,把現場操作與《石油天然氣錄井資料採集與整理操作規程》反覆地比對,查缺補漏,上下追蹤,徹底解除心中的疑問。少一個問號,就多一個進步的機會。在基礎工作做紮實之後,在問題重新整理問題之後,在一個又一個疑問有了答案之後,一步一步地嚴格要求自己,逐步提升自己的技能,進一步掌握岩屑、巖芯、鑽井液、全烴、地化、輕烴等錄井方法,加快對岩屑、巖芯的描述方法掌握以及各種報表填寫的規範化,提升巖芯準確歸位、巖芯後期整理的技能,掌握準時、準確地採集和有序整理錄井資料的技能,基本做到能夠根據現場資料和氣測資料以及鄰井的測井圖、地質設計等資料卡層取芯。

10月初, 我從野外回到研發中心,在這裡我學習了輕烴、核磁、三維定量熒光等幾項錄井新技術,熟悉了他們的工作原理,摸清他們的電路、氣路系統,熟練掌握了他們的操作及對其的維護保養,另外對儀器故障的判斷和排除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同時瞭解了各錄井新技術的應用範圍、技術特點、主要優點,並初步接觸了錄井新技術的解釋評介工作。在這裡,通過對錄井新技術的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前線現場工作的重要性與艱鉅性,現場資料的真實、準確,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新技術的推廣及應用,也影響著甲方對我們新技術的認可度,更影響著我們錄井事業的長遠發展。認識到這一點,我深深感到現場工作的重要性、嚴肅性、艱鉅性。加強對現場錄井資料的管理力度,仍然是我們今後在基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野外實習總結4

一、實習位置、交通、地貌概況

實習位置:實習地點位於北碚嘉陵江觀音峽左岸水北公路朝陽橋至屋基村段,渝碚公路沿峽谷右岸通過。

交通:東南距牛角沱車站約35公里,西北距北碚車站2公里。而從學校乘校車出發,經由收費站上重慶主城區外環高速,最終抵達北碚實習地點,其中乘車大約需要1個小時。因而交通還是比較便利快捷。

地貌概況:實習地區屬低山峽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時間是中生代末四川運動。地貌受巖性及構造控制,觀音峽的低山位於背斜軸部,高處海拔800~850米,頂部較為平坦,是一古老的夷平面,兩翼山坡由於巖性影響,硬質岩石凸起,軟質岩石凹下,灰巖處溶溝、石芽、溶洞、溶槽等發育。在山頂與山頂之間常形成背斜張裂帶埡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東140度方向深切橫穿背斜,兩岸岩石高聳,氣勢磅礴,相對高度差達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寬僅100米,有一級較窄的高出枯水面約30米的基岩階地(公路所在處)。

二、地層巖性、構造特徵

(一)地層巖性

實習區出露最老地層為二疊系上統長興組,而在公路上可見到地層是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嘉陵江組,三疊系中統雷口坡組,三疊繫上統須家河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佈(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 二疊系長統長興組(cP2)

灰色厚層一塊狀含燧石團塊灰巖,錘擊後有臭雞蛋味,含腕足類、瓣鰓類化石。僅在白廟子大橋公路下江邊可見。

2. 三疊系(T)

(1) 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fT1) 紫紅色——暗紫紅色泥灰岩、泥岩、頁岩,夾有青灰色、紫紅色灰巖,自下部向上頁岩厚度增加。

厚度400~500米。

(2) 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jT

1) 以石灰岩為主。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層狀砂岩,中上部灰巖中夾有米黃色白雲質灰巖

及灰色角礫狀灰巖及泥灰色。厚度500~600米。

(3) 三疊系中統雷口坡組(lT

2) 以泥灰岩為主,夾泥岩,地表因風化作用多呈泥狀。厚度小於10米。

(4) 三疊繫上統須家河組(xjT

3)灰白——棕黃色、厚色一塊狀,中一組粒長石石英砂岩夾頁岩和煤。

3. 第四系(Q) 殘積、坡積、沖積物。

(二)構造特徵

1.褶皺

觀音峽背斜屬川東南弧型構造帶華鎣山複式帚狀褶皺帶中南延最長之長軸背斜。自三江壩南延橫穿

嘉陵江,經中梁山,終於長江貓兒峽,延長約150餘公里,實習區是在橫穿嘉陵江部分的一小段。但該

背斜由於風華侵蝕等外力作用嚴重,背斜樞紐並未形成山頂,而是變成了埡口。

實習區的背斜(觀音峽背斜一部分)軸線10~15度,西北翼陡(傾向300~305度,傾角60~80度),東南翼緩(傾向100~105度,傾角30~35度)。通過實際測量,屋基村段的石英砂岩傾向大致為140度,傾角是40度。

2.斷層

實習區內有斷層分佈,主要分佈在背斜軸部和翼部,其中軸部由於地層產狀亂,垮塌嚴重加之修建了擋牆,所以出露不好。但在兩翼可以見到一些小斷層,如在甘硐子一帶小斷層還是比較發育的。 由於沿著斷層面可以看見上盤的下端岩石大致是傾向下的,所以上盤上升,此斷層為逆斷層。但這

個斷層的形成並不是由於大型的地質運動所引起的,原因是這個斷層面兩端並不是無限延伸,切斷山體的。

(三)地下水

區內可見到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以及地下暗河。

(四)不良地質現象

在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實樑可見到滑坡,在長生橋可見到垮塌現象。

三、實習收穫和體會

通過此次工程地質野外實習,我學到了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比如岩石的巖性、產狀、結構構造,以及層理層面等等特徵,有了初步的瞭解和加深。

在以前的課本理論學習中,老師講岩層的產狀時,拿出一個地質羅盤,告訴我們怎麼測岩層的走向、傾向、傾角。雖然聽的時候知道怎麼測,但到了實際的情況,看到實習地點裡的很多岩石,拿著手裡的羅盤,就變得手忙腳亂了。最後通過老師的指導,和自己慢慢地理解,終於成功測出了岩層的產狀,並掌握了羅盤的使用。

同時,在這次實習中,我認識了石灰岩、泥岩、泥灰岩、石英砂岩、頁岩等等許多的岩石,以及造岩礦物。雖然無論是在課堂中,老師的講解,還是實驗中,我們觀察了岩石的手標本,但是畢竟現實與實驗還是有所差距,面對由各種岩石組成的山坡,突然感覺所學知識變得不適用了,分辨不出這是什麼岩石,這是什麼構造,還有出露地層的情況。但在老師的耐心細緻的講解下,逐漸有了認識,並且得到了掌握,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讓我受益匪淺。 在實習中,嘉陵江江面上橫跨了幾座大橋,無論是以前的,還是新修、在造的,可能對外行人來說只有看熱鬧,但對於學過工程地質的我們來說,就不能光是看熱鬧這麼簡單,還得看出裡面的門道。在老師的講解中,我們學到由於實習地區的特殊地形地質條件,河床的岩石是質地堅硬,強度和穩定性高的石英砂岩,所以這些橋的橋基幾本上是直接在上面澆築混凝土。

為了降低成本,減小自重,位於甘硐子的鋼架鐵路橋把橋墩做成了中空的形狀,在渝碚公路上就可以看見鋼架鐵路橋的橋墩中有明顯的孔洞。並且這些橋基本上都選擇在了河道順直,河谷較窄,橋樑的軸線與河流方向垂直,岸坡穩定,地基條件良好,無不良地質現象的地段。同時,公路、鐵路的隧道、涵洞選址也是選在了實習地點褶皺構造的兩翼,以及巖性均一,強度和穩定性較好的石灰岩中。

在甘硐子,我們看到了由於山洪激流的地質作用形成的巨大沖溝。還有公路山坡上的崩塌,地下暗河從山體中流出,岩溶現象在岩石上形成的孔洞,巨大的滑坡體等等不良的地質現象。因而,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在修建這條公路的時候,如何預防和治理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實樑處的巨大滑坡。原本這條公路是處於這個滑坡體的影響範圍之內,但修建渝碚公路的時候,從中間切斷了這個滑坡體,並把公路一下的滑坡體進行徹底的清除,而山坡以上的就修建了擋土牆,但由於滑坡體巨大,滑坡體滑動的方向不一定,就加建了圓柱形的抗滑樁。從而有效的防止了滑坡體的進一步發展和形成,避免了不良地質現象對公路沿線的影響。

最後,通過本次親身經歷過的地質實習,我對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掌握,同時也增強了我們社會實踐及動手能力,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深深體驗到身為地質工作者的不容易,以及職業本身所帶來的危險性、不確定性、艱苦性,以及對社會建設所作出的偉大貢獻所擁有的神聖性、責任感。因此,我要努力學習,爭取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能力,培養自己強烈的責任心,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野外實習總結5

實習目的:

我們學校地理專業的自然地理野外實習一直是學校的優良傳統。為了繼承這個優良傳統和有效地將理論結合實踐,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走出校門,置身於大自然之中,實地驗證課堂上所學的自然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過程。其主要任務是培養和鍛鍊我們的動手和獨立工作能力,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調查的基本技能。所以,從自然地理人才培養來說,缺少野外實習教學,我們所學的書本知識就不能理論聯絡實際地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加強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是自然地理教學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教學環節。此次的自然地理野外實習也為將來我們在工作中更好的運用我們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術,為社會做貢獻作了鋪墊作用。

實習概況:

本次野外實習為期16天,20xx年5月19日至20xx年6月3日。實習地點包括:防城港西灣、北侖河口紅樹林保護區、白浪灘、怪石灘、白石牙水庫、平隆山保護站、黃袍山景區、廣西地質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規劃館、欽州水文站。水文氣象小組主要觀測學習,大氣、陸地和海洋的水分迴圈系統。具體來講就是觀測學習所去地點的水位、流量、泥沙、水溫、冰情、水質、地下水、降水量及蒸發量等因素。所帶的儀器有,流速儀、深水測溫儀。

實習內容:

20xx年5月19日:防城港西灣、北侖河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白浪灘、怪石灘

防城港市具有較長的海岸線和陸地邊境線,有“中國西南門戶,華夏邊陲明珠”之美譽。防城港市西灣位於防城港市西南部,是陸域邊界和海岸的交匯處,是十萬大山流出的防城河下游,防城港市區的上游。它的生態環境對防城港市具有重大的影響,但今年來西灣泥沙淤積問題嚴重。相關部門對此也給予了重視和採取了有效措施。西灣清淤及海岸線整治工程對對海洋動力環境、海洋生態和漁業資源具有重大影響。應該將西灣內海域水質、沉積物質量、海洋生物質量及海洋生態、紅樹林區作為主要的環境保護目標。要從根本上解決西灣的泥沙淤積就應在十萬大山保持好水土,在雨季的時候茂密的森林就可儘量避免泥沙隨著防城河流入西灣。

北侖河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和東興市境內,總面積3000公頃。保護區於1985年經原防城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0年晉升為自治區級,是一個以紅樹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物件的自然保護區。本區地處防城港市的西南沿海地帶,保護區海岸線全長87公里,擁有河口海岸、開闊海岸和海域海岸等地貌型別,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區內分佈有面積較大、連片生長的紅樹林,紅樹林植物有10科13種,形成12種紅樹林群落,其中連片木欖純林和大面積老鼠勒純林群落為國內罕見。本區的灘塗和沿海漁業資源豐富,魚類有27種,大型底棲動物有84種。由於保護區位於亞洲東部沿海和中西伯利亞,中國中部兩鳥類遷徙線的交匯區,為候鳥的重要繁殖地和遷徙停

歇地,已觀察到的鳥類有128種,其中有13種鳥類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另一方面,北侖河位於保護區西端,是我國和越南的界河,歷史上因不合理的開發利用使本區的原生紅樹林損失66%左右,導致北侖河主航道偏移和我國國土的流失。因此,保護區的建立不僅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防止國土流失、保護領土和領海權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白浪灘,原名大平坡,位於防城港的江山半島,因退潮後一大片平坦的沙灘露出海水中而得名,又因大平坡的海水時時躍起層層白色的波浪而名白浪灘。有“中國夏威夷”和“中國第一大灘”之稱。白浪灘其沙質細軟粗細均勻,因含鈦礦而白中泛黑色。進入海灘一望無際,十里長郎坦蕩如砥,白浪滾滾壯觀美麗。

怪石灘位於廣西防城港江山半島燈架嶺,系海浪常年沖刷岩石而成的海蝕地貌,石頭呈褐紅色,故又名海上赤壁。有詩曰:海上赤壁聽驚濤,怪石如畫浪如刀。為了充分領會這神氣美麗的海蝕地貌,我們沿著海岸步行了1個多小時。沿途,崖高巖矗,由岩石構成的各種怪狀栩栩如生,有的像怪獸,有的似花木,有的像戰陣,有的似迷宮,其中最逼真的要數“筆架山”、“金龜望海”、“袋鼠觀海”、“鱷魚跳水”、“雄獅守海疆”、“蘑菇石”等,無一不惟妙惟肖,引人入勝。漲潮時,更可觀賞到“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壯觀場面。20xx年5月20日:白石牙水庫、平隆山保護站白石牙水庫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內那勒鄉附近。是一座以供水為主,兼顧發電、灌溉等綜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是防城港市供水水源專案之一,也是廣西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第一批開工專案之一。5月20日10點50分我們來到了白石牙水庫,當地為東經108度北緯21.9度,此時室外氣溫是32攝氏度。在老師的帶領下,水文氣象小組租船去到水庫中央測量深水溫度。我們測量的結果如下:水位(米)水溫(度)理論上隨著水的深度越高溫度應該越低,但在我們測量的資料裡出現了水深為41.5米溫度為20.2度,比水深30米溫度為16.6度的溫度高出了3.6度,這值得我們思考。其中很大一種可能是我們測量時出現了誤差,在測量儀還沒到達41.5米時水杯已經裝滿水,所以後面我們測的溫度也許不是41.5米的溫度。至於到底是什麼原因,還待考察。為了一睹廣西十萬大山南麓的平隆山原始森林裡馬射尿瀑布的容顏,我們沿著亞熱帶雨林的溝谷步行兩個多小時。十萬大山的南坡,平隆山在此斷裂錯開,形成了落差150多米的斷裂帶,南端下沉形成扶隆溝。從扶隆溝下游溯源而上,峰迴溪曲,溪水在山谷間跳躍奔騰,低吟輕唱。對於溝谷間的溪流我們進行了三個地點流速測量,測量結果如下: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水深(cm)流速(m/s)水深(cm)流速(m/s)水深(cm)流速(m/s)

013.5270.1430.0620.109014280.0860.1270.188029580.1950.2880.121因為溝谷的流量不大,所以溪水的流速也不快,只是在幾處急流處流速顯得快一點而已。溝谷兩岸綠樹廕庇,密不透天。前行幾百米,地勢漸陡,泉聲漸大,但瀑布仍隱在綠樹叢中,難見其影。又爬過幾個小瀑布,天空豁然開朗,瀑布如同一幅白練從山頂飛瀉而下,砸到溝底,轟然作響,飛花四濺,就如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覺.極為壯觀。該瀑布乃平隆山原始森林蓄積水匯積而成,一年四季從不間斷。冬季水量稍小,從平隆山公路眺望,猶如神馬小解,白水從天而降,似白紗輕垂,給平隆山增添幾分嫵媚;夏秋雨季,雨量豐沛,瀑布寬達數丈,轟然而下,聲傳數裡之外,溝底雲霧蒸騰,大有氣吞長虹之磅礴氣勢!回程中天空作響,烏雲密佈,下起了磅礴大雨,我們都成了落湯雞,不由得感慨道這應該是亞熱帶季雨林在雨季的特點。20xx年5月21日:黃袍山景區皇袍山景區位於上思縣叫安鄉,其河流源頭也是十萬大山。屬於十萬大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範圍的面積為348.65hm2,佔77.39%;非保護區範圍的國有林地面積為101.85hm2,佔22.61%。目前有關部門欲將黃袍山景區設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廣西旅遊的知名品牌。皇袍山景區旅遊開發專案對區域生態環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涉及因素眾多,地域較廣闊,時段長久,而且各個因子之間相互滲透,關係複雜,利弊交織。對生態系統、植被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有利有弊,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影響並非完全不可避免。區域的植被恢復、生物多樣性培育與保護,必須納入旅遊開發的總體規劃中,統籌安排,分期實施,必須克服短期行為,用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理指導皇袍山景區旅遊開發與建設。在滿足人類娛樂休閒的同時一定要保護好生態環境!20xx年5月22日:廣西地質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規劃館5月22日上午我們參觀了廣西地質博物館,館內收藏品豐富,琳琅滿目,共有國內外、區內各類地質標本一萬餘件。其中有國內罕見的“水晶簇”、廣西稀有的“狗頭金”、天外來客“鐵隕石”、“矽化木”、“海生爬行動物魚龍”、“蜥蜴”、“印痕古鰲”、“鹿角”、“亞洲象”等巖礦石、化石及隕石標本;各類巖(礦)石、礦物標本較為齊全,部分古脊椎動物化石儲存完整、礦物單晶及晶簇晶體儲存完好,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與觀賞價值。在地質館裡,我們還了解到地球的起源與演化、廣西礦產資源的分佈情況、廣西地下水的分佈及開發利用、史前生命的起源與演化、人類的起源與演化等方面的知識,我們受益匪淺。隨後我們來到廣西民族博物館,博物館主要是對廣西各民族民俗的大型陳列。在這裡我們對廣西各民族的文化風俗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苗族的節日(如賽馬節、蘆笙踩堂、趕坡);壯族的壯樓、壯錦;瑤族的服飾;

還有很多民間特色的用具、建築、菜餚。等也進一步的學習了廣西各地區的人文地理。

下午我們來到廣西規劃館,差不多接近閉館的時間了,在匆忙中我們參觀了二樓都市計畫廳及廣西農墾廳,具體展現了南寧、柳州、桂林、梧州等14個地級市的城市概況、發展歷史、建設成果、都市計畫和城市特色以及廣西農墾的發展概況。從中感受到各個城市都有各個城市的規劃發展特點,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當地優勢,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展廳裡巨大的沙盤展示了廣西的地形、地貌特徵以及主要城市設定等地理資訊。雖然參觀時間短暫,但是學到的東西很多,對整個廣西的規劃發展大體上有了瞭解。

20xx年5月29日:欽州水文站

由於黨和國家的重視,水文事業得到飛躍發展,實現了水位、降雨量觀測自記化,電子遙測技術和計算機的應用不斷得到推廣。水文站主要測驗任務有:水位、流量、單沙、輸沙、比降、水溫、水質監測、降水量、墒情、水量調查、蒸發等,每年還擔負著市及當地政府防汛釋出水情的任務。29日下午我們冒雨來到欽州水文站,由於下雨,欽江的水位漲高了許多。欽州水文站工作人員向我們簡要介紹了本站的主要工作職責和水文測報情況。隨後,在水文站工作人員引導下,我們參觀了該站各項測驗設施和儀器裝置,並詳細瞭解各種儀器裝置的使用情況。對我們提出的問題,水文站工作人員都一一作了解答。水文站的肩負重任,現在欽州已經進入雨期了,水文站的監測對整個市的防洪工作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日在水文站相關部門也組織了搶險抗洪演練。通過這次實地觀測,我們對水文工作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總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一直推崇實踐出真知,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此次的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對於我們學地理專業的來講意義非常重大!自然地理野外實習不僅可以培養和鍛鍊我們的獨立工作能力,增強我們的團聚力,因為我們在深山老林裡同學之間必須要互相幫助,互相關愛。而且還可以使我們領略到祖國的秀麗風光,瞭解我國的基本國情,有助於培養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使我們進一步樹立民族自尊心,增強社會主義優越感。野外工作不同於校園生活,有時需要爬山涉水、風餐露宿、早出晚歸,生活和工作條件比較艱苦,這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精神。在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期間,是以小組或小班為基層工作單位的,完成某項實習任務,要靠全體同學有組織、有紀律的共同努力,這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其組織紀律性。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實習期間,師生同吃、同住、同工作,這有助於密切師生關係,為教師開展教書育人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作為未來的地理工作者,只有深入實際,應用新理論、新技術對自然地理環境進行深入系統的調查研究,才能發現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才能豐富和發展自然地理學理論。我國老一代自然地理學家都非常重視野外工作,他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裡為發展自然地理學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國新一代自然地理工作者數理基礎比較紮實、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如果再有豐富的野外調查經驗,思想上又重視野外工作,那麼就可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推動我國自然地理事業

的發展,趕上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

野外實習總結6

前言:

通過接近一年植物學的學習,我們學到並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但為了讓理論聯絡實際,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和鞏固,對課堂知識進行補充和深化,提高我們的綜合素質,我們進行了為期一週的野外實習。接觸了大自然,瞭解到了生物的多樣性。這次實習使我們對探索自然界的奧祕有了初步理解和興趣。

一、實習的目的及意義

1、通過實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的知識。.培養實踐和動手的能力,提高我們各方面的技能,達到教與學的結合。

2、學習懂得用科學方法觀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採集、標本製作、種類鑑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為以後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基礎。

4、通過實習可以培養學習科學的態度,吃苦耐勞的精神,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合作精神。且進一步培養獨立工作能力。

5、得到驗證、複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

6、通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植物形態學術語。

7、通過實習,進一步瞭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群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擴大和豐富了植物分類學的知識範圍。

8、學會了觀察、解剖、描述和採集、壓制、製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鑑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學會了鑑定植物的方法。

9、通過實習,瞭解常見的植被和群落型別,認識植物的生長髮育、變異、分佈與環境的關係,加強我們對植物與環境之間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意識到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0、使我們受到從事植物生物學、尤其是分類學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訓練,培養獨立工作的能力、團隊合作意識。

二、實習時間

20xx年5月21日——20xx年5月27日

三、實習地點

銅仁市江口縣 梵淨山 凱裡市施秉縣 雲臺山

四、關於實習地點的介紹:

1、江口縣

梵淨山篇——佛教文化

武陵山脈主峰梵淨山位於江口、印江、鬆桃三縣交界處。金頂海拔2493米。層巒疊嶂,氣勢磅礴,自明代以來即為佛教朝拜聖地。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敕賜重建梵淨山金頂序》碑文中稱它為“天下眾名嶽之宗”。自明代迄民國300多年間,“信男善女,時往時來,若城市然”。可見香火鼎盛之一斑。山上現有明建承恩寺、金頂摩崖、敕賜碑、清道光禁砍山林碑和紅號軍三角莊根據地遺址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區風光,雄奇壯麗,有數不清的險峰怪石,看不厭的奇花異卉及雲海日出,流水飛瀑,佛光幻影可供人觀賞。山區還儲存著40多萬畝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長著許多國內外瀕臨滅絕的珍稀動植物,具有極高的觀 賞和科研價值,被科學工作者譽為重要的 “自然基因庫”。

明萬曆年間,貴州巡撫郭子章在平定播州(今遵義一帶)楊應龍叛亂中,梵淨山曾遭空前浩劫,山區廟宇中毀壞殆盡。萬曆帝朱均之母李皇太后酷信佛教。經她捐資倡議重修,由國舅李穎和高僧妙元主持,重修了山上的承恩寺、九皇洞、九皇殿、圓通殿、釋迦殿和金頂上的天橋,以及山下的承恩堂(壩梅寺),並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豎碑於老金頂腳,以志不忘。重建後,朝拜香客逐年增加,梵淨山進入鼎盛時期,據山區現存碑刻,摩崖記載香客不僅來自雲、貴、川、湘,甚至有從江西、安徽、江浙一帶遠道而來者,茶殿碑文記述“數百年進香男婦,時往時來,若城市然”,這種盛況延續了200多年。

清咸豐5年,(1855),銅仁府爆發了以徐廷傑、梅濟鼎為首的紅號軍起義,起義軍以梵淨山為根據地,堅持鬥爭達11年之久。期間山上廟宇陸續被毀,僧眾風散雲流,香客裹足不前,梵淨山又一次“香火冷落,人煙寂寞”。同治九年(1870),銅仁東山寺隆參和尚上山主持修復工作,經他十方募化,“道剪荊棘,路劈蠶蟲”,5年內修建了報恩寺,回香坪等廟宇。光緒元年(1875),清軍中參加哥老會起義失敗後的部分士兵由黑地大王劉滿率領進入梵淨山,據險與清軍周旋。同年,貴州巡撫岑毓英奉命征討,次年平復,。經隆參和尚繼續努力,大力恢復了山上受破壞的廟宇,還在江口境內修建了3條朝山大路。民國初年,朝拜者一如既往,民國末年,土匪猖獗,香客中大多被搶劫,朝山活動猝然大減。

解放後,朝山活動停止,山上廟宇不耐風蝕雨蠹先後垮塌,山下廟宇多被修建成為學校,食堂,倉庫或被拆除燒燬,至今縣境內僅存朝陽寺1座。然而,梵淨山卻以它巨大的科學價值和壯麗的旅遊資源,贏得了人們的青睞。從50年代起便不斷有人對它進行考察。1978年7月,省批准建立自然保護區後,在保護區管理處主持下,科學考察工作更加頻繁、系統,為了適應科考和旅遊需要,在省地撥款支援下,先後投資55.3萬元整修了上山的便道,重點拓修了魚坳至金頂5公里,1984年,全線便道修築一新,陡斜窄險處或鑿石為梯,或澆鑄混凝土臺階,共8250級,稱“萬步雲梯”。險峻處置鐵鏈或鋼、鋼筋混凝土護欄,建進山橋涵9座,歇息臺38處,食宿站2處。1985年省文物處撥款修建了金頂的釋迦殿、彌勒殿和天仙橋,現每年進山科考,旅遊,朝山人數以逾萬,且呈與年俱增之勢。

為了推動佛教文化和旅遊事業的發展,給落後的江口縣帶來經濟上的發展,縣政府也採取相關措施,以佛教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資。據貴州日報2007年1月8日載:江口縣人民政府縣長楊彪與貴州梵淨山佛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一兵正式簽訂了《梵淨山佛教文化苑建設專案協議書》,這標誌著梵淨山佛教文化苑建設專案正式實施。海南省三亞金玉觀音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與江口縣人民政府,於2006年9月16日在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節貴陽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簽訂了投資2.8億元建設江口梵淨山佛教文化苑專案後,公司董事長曾一兵先生於次月再次來到江口縣實地考察,梵淨山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觀以及民族文化、人文景觀深深地吸引了他們,再加上飛機、鐵路、高速公路交會於梵淨山,他當即決定出資500萬元註冊成立“貴州梵淨山佛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並將投資規模擴大到4.6億元,建設內容為修復梵淨山大佛寺(含敬造世界最大金玉彌勒佛像:用近110公斤黃金、140克拉鑽石和數千顆珍珠在梵

淨山鑄造全球最大的彌勒金佛。)、法華庵,興建梵淨山遊客接待服務中心,佛教文化廣場等。由此可見,江口梵淨山的發展正隨著旅遊業發展進一步得到開發,然而值得筆者擔憂的是,在梵淨山佛教地位正在進一步考證進行中,還未得到明確認同時,過於繁盛的商業氣息融入了梵淨山佛香氣焰中會不會給這個古樸自然、神祕的聖地受到玷汙呢?毋庸置疑,通過一場好的商業開發,讓我國佛教文化的香火得以燃燒的同時可以讓更多信教人士找到他們心靈的淨地,我只能默默的為這片養育我的土地祈禱著。

2、施秉縣概況

(1)地理位置

施秉縣位於貴州省東部,黔東南州西北部,是貴州東線旅遊中心,東鄰鎮遠、北壤銅仁石阡縣,南連臺江縣可達廣西、東南與劍河縣相鄰,西面與遵義地區餘慶縣交界,至湖面懷化市220公里,距省會貴陽市230公里。全縣國土面積1543.8平方公里,轄4鎮4鄉,2003年末總人口15.56萬人(其中:少數民族8.17萬人;非農業人口1.28萬人),系國務院批准的早期對外開放甲級縣,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區,全國農村電氣化縣,省級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縣。

(2)地形地貌

地處黔中丘原向黔東低山丘陵過渡地帶,地勢由西、西北向東、東南部逐漸降低,山脈走向與構造線一致,多呈北東、北東走向。中部北部山地隆起,為黔北高原式陵山脈延伸,南部隆起山地為苗嶺山脈系,屬黔東南凹陷。平均海撥526米,全縣地勢起伏大,地貌型別多,岩溶地貌發育,形成雲臺山、杉木河、上下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五、實習內容

1、注意事項

5月20日我們召開了野外實習動員大會。實習地點是江口梵淨山和施秉雲臺山,在大會上老師和我們說明了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習的目的和意義,並對我們提出了具體要求和時間內容安排。老師告訴大家野外實習的注意事項。

2、具體行程

(1)5月21是日是植物野外實習啟程的日子,早晨7點半出發,晚上7點半左右抵達目的地——江口縣黑灣河生態園酒家。第一天沒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為明天做好充分準備。

(2)5月22日是我們開始實習的第一天,實習地帶是梵淨山腳。我們9點準時出發,邊登山邊採標本邊聽老師講解。突然下起了小雨,但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們撐起雨傘繼續進行著。每個人都採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於下午3點回到了旅館。晚飯後7點我們開始壓標本,9點基本完成。這天雖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勵之下我們終於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務。

(3)5月23日我們爬梵淨山。早上吃了早餐,備好乾糧,7點半出發,到梵淨山東大門買票。大家進去先坐觀光車過了一段,到了觀光車站,我們徒步去面對那九千步臺階。因為景區不許採摘植物,於是老師一路走著教我們認識周邊的植物。當天我們還參觀了梵淨山景區的紅雲金頂,蘑菇石等景點,景色很美。最後我們拖著極度疲憊的身體,從勤儉節約出發,放棄坐纜車下山,誰知道下山比上山還難,但是大家還是團結互助,終於在最後一批觀光車回去之時,趕到了觀光車停靠點。回來後翻了標本,吃了晚飯回房休息了。

野外實習總結7

終於有機會去野外實習了。野外實習是地理數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安排實習,也是為了以後的地質工作打下基礎。

這次我們去的地方是神農架,神農架位於湖北西部,長江與漢水之間,又是中國東部大陸的第一高峰。森林的覆蓋率達百分之八十八以上,在森林裡面有著很多的動植物,其中珍貴的有;金絲猴、白熊、白鹿等珍稀動物,生長著珙桐、七葉一枝花、頭頂一顆珠、文王一支筆、江邊一碗水等珍稀植物。而我們就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上山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學生能驗證和鞏固地理科學知識,學習地理科學方法,端正地理科學態度,更好地領會地理科學精神。在專業訓練方面,學生能掌握野外實習的工作程式、實習路線和實習點的選擇、實習的基本要求、基本方法、野外判別方向;在綜合素質訓練中,能很好地鍛鍊創新能力、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學會與人共處、磨鍊意志、培養遵守紀律、雷厲風行的習慣。

在神農架裡雲濤霧海變幻無窮,石柱石峰奇詭多姿,山光水色氣勢磅礴。裡面不止有珍貴的動植物,還有神農架野人傳說,更為其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在神農架地區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20多座,最高峰的神農頂海拔3105.4米,神農架是長江和漢水的分水嶺,境內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 4個水系。 “山腳盛夏山頂春,山麓豔秋山頂冰,赤橙黃綠看不夠,春夏秋冬最難分”是神農架氣候的真實寫照。神農架裡面擁有各類植物3700多種,其中還有40多種是受國家保護的,而各類動物也有1050多種,其中有70種是受國家重點保護的。在地球生態環境日益遭到破壞、環境汙染日趨嚴重的今天,神農架正以其原始完美的生態環境而引起世人矚目。

有時候我就在想,人類是怎麼來的。在森林裡是乎和外界已經隔絕,而自己似乎也回到了遠古時代。現在科技時代的不斷髮達,海水的不斷上升,世界上的珍惜動植物的不斷減少,這難道不是在給我們敲響警鐘嗎?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神農架也會消失。通過這次實習,讓我對大自然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對自己的知識不足而感到羞愧,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會加倍努力,面對美好的未來。

野外實習總結與體會

1.澄江帽天山之探索發現

6月19日,我們踏上了本次野外實習的最後之旅,這一天我們來到了聞名世界的特異化石庫——澄江帽天山。在澄江動物化石博物館,我們有幸見到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時期的各種生物化石,這些來之不易的化石不僅儲存完美,而且種類繁多。他們生動的體現了當時生物的形態特徵,使我們如實看到了地球海洋中最古老的動物原貌。澄江動物化石博物館的參觀,使我們深刻了解了動物起源的奧祕,認識了動物演化的漫長曆程,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人類佔據地球的來之不易。

2.圓通山動物園之行

參觀瞭解了古生物霸主恐龍之後,6月25日我們又來到了圓通山動物園,雖然之前也曾來過,但是這次總感覺和以前的不同,因為這一次我們是帶著專業的知識來學習參觀的。

動物園裡的動物很多,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或是水裡遊的,應有盡有。我們的觀察和普通的遊客不同,我不僅觀察動物的外形特徵,還要識別每種動物是哪個綱,哪個目,哪個科的動物,它與其他動物的區別等,並且詳細瞭解它們的各種特徵。通過對動物園動物的觀察,使同學們加深了對動物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大大培養了同學們對動物學這門學科的興趣。圓通山動物園之行,讓我們體會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水平的提高,我們更加深刻的體會是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在籠子裡面供人們觀賞的動物中,有很多的種類野生型已經滅絕了,由於人們對環境的破壞和濫獵殺,很多動物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動物滅絕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所以學會養成保護動物的意識,宣傳保護動物和提高生物多樣性等的知識,也是我們本次參觀動物園的最大收穫之一。

3.昆明動物博物館之參觀學習

時隔幾日,6月26號這天我們來到了昆明動物博物館來參觀,在各位動物學專家的詳細介紹下,我們又充實了不少。看到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活靈活現的動物標本時,我們不由自主的驚歎動物學專家們那精湛高超的手藝,簡直就是巧奪天工。

動物博物館的參觀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我們收穫良多,我們不僅瞭解了生物的起源與進化等知識,而且知道了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及其意義,也知道保護動物的困難性,同時明白了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道理。

4.祿豐恐龍谷之初探

6月29日全班同學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恐龍谷的路上,坐在車上大家紛紛議論和猜測恐龍真正的樣子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想到自己馬上就可以與幾千萬年前的地球霸主恐龍零距離接觸,心情就別提有多激動了。

大約兩個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神奇的恐龍谷,這裡有很多的與恐龍體型比例1:1的恐龍塑像,看見這一個個實體比例的塑像我不禁感嘆恐龍之大。當我們來到化石館,看到這一具具恐龍的化石時,首先給我的印象就是震撼二字。身邊的這些恐龍化石讓我不由得幻想起那個幾千萬年前恐龍稱霸的繁盛世界。在導遊的介紹下,我們瞭解了有關恐龍的許多知識。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陸生動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大多數屬於陸生爬行動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它最早出現在約2億4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所發生的中生代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關於恐龍的滅絕原因,普遍為大家認可的是隕石撞擊說。6500萬年前的一天,突然一顆直徑約為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強烈的撞擊導致海嘯和火山爆發,撞擊產生的鋪天蓋地的灰塵使地球數月乃至數年不見天日,地球氣溫隨之驟降,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不能生長,恐龍因缺乏食物等原因而永遠從地球上消失了。

本次野外實習總結:

此次野外實習使我們受益匪淺,不僅鞏固了我們的專業知識,也豐富了我們的課餘文化知識,是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也培養了我們學習和組織的能力和對動物學知識的興趣。

野外實習總結8

藥用植物學是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藥學等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①該課程的教學包括理論教學、實驗教學、野外實習三個部分,野外實習往往安排在前兩個環節完成之後。我校從上世紀70年代建立中藥學專業之初,即開始該課程野外實習,摸索出一套比較成熟的實施模式,其具體實施主要包括以下環節。

1 野外實習基地的選擇

實習基地的選擇是關係野外實習成功與否的重要前提,合適的實習基地可保障和提高野外實習質量,因此基地的選擇尤為關鍵,可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選擇交通設施便利、人為干擾影響較少、基礎資料充實、自然環境優美、藥用植物資源蘊藏量大種類豐富、②便於靈活安排實習路線、具有大規模接待能力的地點。我校曾經先後在湖北神農架、咸寧九宮山、武漢植物園、江西廬山等地進行藥用植物的野外實習,依據以上原則我校最終將廬山作為實習基地。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境內,北臨長江,南靠鄱陽湖,藥用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共有野生和栽培藥用植物242科803屬1859種,其中野生的維管植物171科756屬1027種,包括蕨類植物27科38屬64種,裸子植物7科8屬11種,被子植物137科710屬952種。③常見藥用植物有石松、江南卷柏、紫萁、貫眾、廬山石韋、何首烏、益母草、魚腥草、海金沙、千里光、金蕎麥、槓板歸、孩兒參、黃連、大血藤、箭葉淫羊藿、華中五味子、山雞椒、獨行菜、垂盆草、楓香樹、杜仲、仙鶴草、野葛、鹽膚木、紫花前胡、過路黃、夏枯草、薄荷、栝樓、羊乳、桔梗、硃砂根、野菊、劉寄奴、淡竹葉、天南星、百合、多花黃精、玉竹、粉背薯蕷等。藥用部位包括了所有中藥型別,有根及根莖類、莖木類、皮類、葉類、花類、果實及種子類、全草類、樹脂類等。藥用植物種類幾乎涵蓋了藥用植物學教材中涉及到的所有科。廬山獨特的資源優勢為野外實習的順利和高質量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2 野外實習的前期準備

2.1 物質準備

預先整理準備好實習期間所需物品,主要包括教學物品,有《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廬山植物誌》、《藥用植物學》等工具書;標本採集製作過程中所需的枝剪、鋤頭、採集袋、標本紙、標本夾、吸水紙、號牌、GPS、相機等;必要的常用藥品和常用急救醫療裝備;個人生活物品和必要證件等。

2.2 思想準備

實習前組織相關專業學生召開野外實習動員大會,讓學生明確野外實習目的意義和重要性端正實習態度;通報實習期間的基本安排和必要的相關準備;強調組織紀律性,實習過程中要服從紀律聽從安排,展現良好的當代大學生風貌,同時著重加強安全教育,包括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提高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

2.3 人員準備

根據實習情況和有關教學安排,協調好帶教老師,醫生、班主任等人員。根據學生專業、性別、帶隊教師的人數等綜合情況對學生進行實習分組。

2.4 交通工具安排

由於野外實習隊伍較龐大(我校每年有300人左右參與實習),路途較遙遠,挈帶物品較多,所以最好中途不要換乘而採取直接由學校到基地的一站式方式,一般宜選擇汽車作為交通工具,便於靈活安排。因此,野外實習之前要提前安排好交通工具,做好乘車安排以及各乘車小組的劃分等。

3 野外實習的教學實施

3.1 野外實習教學內容

我們根據藥用植物學理論教學內容,結合中部地區資源特點,選擇傳統大宗藥材基源植物的識別和採集為主。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掌握植物識別的基本技能為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兩百餘種常見藥用植物的識別特徵,在前期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針對實物進一步加強對蓼科、毛茛科、木蘭科、十字花科、薔薇科、豆科、五加科、傘形科、脣形科、葫蘆科、桔梗科、菊科、天南星科、百合科等重點科特徵的掌握。同時注重學生觀察能力(對植株特徵、生境等的觀察)、種子植物臘葉標本的採集製作以及野外植物資源調查等方面的培養。

3.2 野外教學方法

對於植物的識別主要從“眼觀”(觀察植物各器官形態特徵)、“鼻嗅”(聞植物所散發的特殊氣味)、“嘴嘗”(品嚐植物的味道),以及“手揉”(觸控感受其質地、厚度、毛茸等)等方面入手,同時將某些方面特徵相似容易混淆的科或植物加以區別比較,某些方面相同的特徵進行歸類總結,並結合一些口訣、俗語、傳說、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致以便讓學生快速準確掌握常見植物的識別特徵。

3.3 野外實習考核

野外實習教學環節結束後,為檢查學生學習效果,都會採取不同的形式進行考核,我校的野外實習考核主要是現場考試,即隨機選取30種左右常見藥用植物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寫出種名、科名,能獨立完成臘葉標本的製作,同時根據學生實習期間學習態度、組織紀律、團隊精神、實踐動手能力等給出綜合表現成績,最後按一定比例得出野外實習綜合成績。

4 小結與討論

多年來我們通過不斷地嘗試、總結和變革,已經建立了一套比較成熟的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的教學模式,通過這種模式的實踐教學,可使學生掌握藥用植物形態結構以及分類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識別和鑑定常用藥用植物,並熟悉其藥用部位以及功效;掌握藥用植物標本的採集、製作和儲存方法;熟悉不同型別藥用植物的野外分佈規律等。同時,激發了學生專業學習興趣,促進了其吃苦耐勞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

但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變革,在我們野外實習的教學實施過程中也折射出一些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在:(1)師資短缺導致實習小組學生人數過多;(2)標本採集造成資源破壞加大;(3)教學計劃中安排的野外實習時間比較集中固定,往往不能很好與大多數藥用植物的花果期吻合;(4)野外實習綜合成績按10%計入本課程總成績中,由於所佔比例低,使得部分學生對實習不夠重視;(5)90後學生自我意識強,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等。④這些問題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野外實習的教學效果,如何通過改革保障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效果,還有待不斷地摸索創新。

野外實習總結9

這一次我們要走到野外中了,我們要到山上去採集標本,進行實習了,這一次實習根本不同於以往,所以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的刺激,我覺得我應該做出更多的努力,因為這樣的機會大學中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沒機會了,我相信我會做好的!

實踐地點:

江西省廬山

實踐人員:

實踐用具:

數碼相機一臺,每位成員備用記錄用的筆記本和筆等

實踐方法:

1。 查閱現有資料,瞭解廬山的植物多樣性及自然生態環境狀況。

2。 實地考察,分門別類地記錄,採集標本並拍成照片

3。 成員之間互相交流討論,整理材料,分析記錄成果並總結。

指導老師:

實踐時間:

20xx年6月5日至6月15日

圖片及資料展出時間: 20xx年6月16日至23日

注意事項:

1、小組內成員要分工明確、做好配合

2、活動過程當中要實事求是、端正態度

3、嚴謹考察,詳實記錄

4、成員之間多交流互動,活動後期認真作好總結

實踐目的:

本次活動的開展主要是讓廣大的同學瞭解植物種類的多樣性,植物種類的多樣性的破壞可以引發生態性“災難”的後果,結合生態旅遊關注人與自然應有的和諧。讓廣大的同學乃至整個社會認識到植物種類多樣性的重要,並且通過廬山生態環境的調查和開展校園圖片展活動讓我們能夠體會到大自然的神奇,能有更大的熱情和動力去保護我們的大自然母親。 另外,通過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增強了集體觀念,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同時開闊眼界,瞭解祖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美麗的大好河山,從而進一步激發同學們愛專業、愛祖國的情懷。

實踐背景:

1。 廬山是我國中亞熱帶東部地區植物種類豐富、植物型別複雜、植物被垂直帶譜較完整的一座山地。風景區面積30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森林蔭鬱,植被豐富。然而其植被破壞也很嚴重,尤其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由於人為的 因素,自然植被已經面目全非,許多珍稀的植物已經瀕臨滅絕,給廬山的植物多樣性帶來了嚴重的隱患。

2。 江西廬山植物園在中科院植物所的大力支援下,積極建立“長江中下游地區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目前,植物園已對40科77屬94種的植物實施了遷地保護,為植物多樣性保護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該園新開闢了珍稀瀕危植物區,以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恢復和持續發展為研究方向,在遷地保護、致瀕原因、生存力、有效種群、最小存活種群、保護生物學、遺傳育種、人工繁殖和馴化等方面深入研究;並進行珍稀瀕危植物的迴歸再引種,實現珍稀瀕危植物野生種群的恢復,使該園成為珍稀瀕危植物種質儲存基地和科研基地,為社會提供有重要經濟用途的珍稀植物的種質資源及其繁育和馴化技術。目前,該園馴化成功的國外優良樹種,有柳杉、冷杉、花柏、金鬆、歐洲雲杉及一部分珍稀瀕危植物已在我國不少地區推廣。

3。 位於廬山北麓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蓮花洞森林公園內違規建房成風,美麗的`風景慘遭破壞。更令人震驚的是,大多數新建的別墅賓館都沒有取得國土資源部門頒發的土地證。

實踐方案:

(一)。 結合生態旅遊的思路,要密切關注人們在開發廬山的同時,可能有的對廬山生態環境的破壞,用實證的資料資料呼籲人們保護大自然。如何人們大量在山上建別墅,沒有規劃性地浪費土地,以及旅遊資源開發不當等。

(二)。 在實地的調研結束後,我們將在學校內進行大量的圖片及有關廬山植物園和蓮花洞森林公園的資料展出。

(三)。 對廬山植物園,廬山蓮花洞森林公園等園區的植物種類進行調研,由王萬賢老師給我們講解植物學方面的知識,我們將對老師所講解的知識進行記錄在案和資料整理。

(四)。 活動中主要進行對廬山植物園和廬山蓮花洞森林公園的植物種類進行記錄和分析,並且把植物園和公園中保護完好的植物種類及生物進行拍照,將所有的圖片及記錄的資料在學校進行展出,展出的時間為期一週。

(五)。 活動成員要對廬山各種地理環境下的植物進行綜合全面的調查,對植物的分佈和不同植物對各種氣候的適應要系統觀察和分析。

這一次實習已經歸來了,我們在實習中也遇到過困難,也有苦悶的時候,但是在我不斷的努力後,我找到了更多的實習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實習經驗,不過在野外有的時候怕怕的,畢竟是人煙稀少的地方,真的是有點發怵,不過我都克服了,我相信我會做的更好的,在今後的生活中!

野外實習總結10

六月十八號下午3點生物系全部學生和部分老師參加了在S—1209教室舉行的20__屆生物系野外實習動員大會,這標誌著20__屆神農架野外實習正式開始。

經過幾天的準備我們在二十二號早上在S樓前準時集合,隨著汽車的啟動,同學們一聲歡呼,我們出發了。路途遙遠而且是山路,部分同學感到不適,但是大家在上車前都服用了暈車藥,大家的整體狀況還好。而且大家都沒有忘帶什麼東西,這說明我們的準備工作做得還是很好的,沒有發生意外。

第一天的實習是採集植物標本,大家都很興奮,所以老師安排我們的工作也是比較簡單的,路程不是很遠的,而且登的山不是很高,回來的時候需要過河,但是那吊橋已經嚴重老化,為了同學們的安全。生科一班的幾位男同學主動脫掉鞋子走進冰涼的河水幫助三個班的同學過河。儘管是正中午,但神農架的河水卻很冰涼,站在河邊依然感到河水的寒意,但我的心裡卻是暖暖的。生科有這樣的同學,讓我們所有的老師和學生都無比欣慰。到了後幾天大家的任務就加重了,動植物標本都要採集,還帶上了毒瓶,走的路比剛開始的難走,路程更加遠了。大夥雖然很累,但是大夥還是很高興的,跟著老師學了不少的東西。

整個的實習過程中大家表現的都很好,只有一次有點遺憾那是去神農架滑雪場的時候。去滑雪場的前一天我們都是休息放鬆到了去的時候,大家明顯感到疲憊吃力,加上那天是整個的實習過程中任務最重的一天,全程近四十公里,大部分是爬坡。爬到路況較為險峻的地帶,同學們相互幫助相互提醒。途中有一個女生因為身體不適實在是不能走了,後來生科班導盧老師和生科一班副班長李豔琪同學一起護送她回駐地。

實習的生活說不苦不累那不是真話,但是實習的本身就是那種性質。而且我們是學生物的,搞野外實習更是這樣。早上就是吃麵條,中午在野外的時候就是啃兩個饅頭和一個雞蛋,晚飯的時候一桌十多人,菜量不是很足而其味道不是很可口。但是我們是在野外實習,這樣的生活相對還是不錯的。這樣的情況我們都是瞭解的,那就是有一天晚飯的時候火鍋裡突然多了許多的瘦肉還有一盤瘦肉炒豇豆。大家一看今天加餐了,都很高興使勁的吃。但是一會就發現問題了,那裡面的肉都是變味的,同學們十分的不解和憤怒,老闆怎麼能這樣呢?給我們吃變質的東西,在外實習安全是第一位的,竟然出現這種情況。但是還好不一會老師就來了,經過老師和老闆的交涉,最後的結果是因為天氣變熱沒有冰箱,菜才變壞的,老闆主動給我們再上兩盤菜,承諾以後不會給我們上變質的菜,大夥也都接受了。

中間下雨了,我們晚上開了個小聚會周圍的群眾也都參加了進來。老師和同學們歡聚一堂。林場的領導也與我們在一起歡聚,讓我們感動的是學院鄭書記、代院長和郭主任還有其他老師老師冒著大雨從學校趕過來慰問我們,還給我們帶來了鮮美的食物。

晚會中間鄭書記、代院長和郭主任給我們講話,對林場領導以及員工對三峽大學化生學院生物系實習工作的支援表示由衷的感謝,對我們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表示高興,希望我們繼續發揚刻苦奮鬥精神,認真學習專業知識。

林場的廠長給我們介紹了神農架溫水林場的基本情況,他給我們講了林場工作的乏味,但正是由於林場工人的努力才得以有神農架的神奇與秀麗。他希望我們努力學習,將來可以到神農架來工作。

晚會場面十分熱鬧,特別是鄭書記、代院長以及林場廠長的表演將晚會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老師和同學們玩得都很盡興。

十天的生活很短,但我們感受到了神農架人的熱情,每次我們走累的時候遇到人家在旁邊休息,他們都會過來問問有沒有需要幫助的他們的好客和淳樸讓我十分的感動。

本次實習受到學院領導和老師的大力關注,受到神農架溫水林場領導和職員的大力支援,我們的野外實習才進行得非常的順利。領導的關懷、帶隊老師的敬業、林場職員的服務周到讓我們難忘,我們用來回報的只有好好的學習。

實習中我們收穫了許多,我們更加懂得了團結、友愛。同學和老師之間、同學和同學之間,我們的距離不再遙遠,我們的感情將會更加的親密。同時我們也學了做人的道理,我們都是成人了,我們得肩負起我們身上的擔子,扛起我們的責任。

我們需要經歷過磨練,我們才會進一步的成才成人,遇到生活中的苦難,我們才會有能力坦然的面對,才會在人生旅途中生活的精彩!

經過這次的鍛鍊,我相信我們會更好的成長,實習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記憶在,它將會成為我們每一位學生一生中寶貴的財富,成為我們永久的回憶!

野外實習總結11

實習概況本次的韶關野外實習是在大學學習了《地質學》與《地貌學基礎》課程,對各種地質構造,包括褶皺構造、斷裂構造等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且對不同時代地層的巖性、化石特徵、岩層接觸關係等了初步的知識儲備,以及學會如何使用地質羅盤、作信手剖面圖、素描圖、標本採集後,在唐曉春院長、李春生教授、葉浩老師和王芳老師等的帶領下,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兩個班的本科同學,在丹霞山、大峽谷、芙蓉山等地方,進行主要針對各種地質構造和不同時代地層的巖性、化石特徵、岩層接觸關係等的實習活動。實習目的 野外實習是我們自然地理專業學習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韶關地區進行對於地質和地貌的野外實習是學習自然地理學及地質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一方面可使學生加深理解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實習,初步掌握野外工作方法和相關技能,並在實習中培養學生獨立觀察和分析地貌現象的初步能力和嚴肅、嚴格、嚴密和實事求是的科學修養,為將來參加地理調查或科研奠定

基礎,也為今後的專業學習提供實踐動力。實習內容之一 芙蓉山礦山公園芙蓉山礦山公園是第一批二十八家國家礦山公園,其目的為了恢復原來開礦留下的礦業遺蹟恢復破壞的生態,是具有礦山文化的礦山博物館。礦山公園屬向斜下部一翼,此向斜形成於晚古生代石炭紀下統的石磴子組,是原本水平的地層由於褶皺導致層面向上傾斜形成,巖性為灰黑色中層石灰岩淺海相。用羅盤在出露岩層測產狀,測得該岩層傾向為北東37度,傾角20度在礦山公園內向斜剖面的礦層斷層中,從斷層面兩側,通過斷層面兩側岩層是否延續性判斷斷層上下盤,斷層面上部為上盤,斷層面下部為下盤,正斷層是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的斷層;逆斷層是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的斷層。在該斷層中找一個標準層,發現斷層面兩側上盤上升,下盤下降,所以為逆斷層。剖面上還有些裂縫,不過由於有些裂面兩端沒有發生錯動,因而不能是斷層,只能稱為節理。在向斜核部的芙蓉湖區域,由於巖性變為白雲岩和石灰岩,抗侵蝕能力下降,發育了地表和地下的喀斯特地貌,而芙蓉湖實際上就是一個受喀斯特溶蝕和侵蝕形成的窪地。喀斯特地貌有三種組合,分別是峰林谷地,孤峰盆地和峰叢窪地,而芙蓉湖就是一個典型的峰叢窪地。在地表,湖對面有峰叢地貌,兩側還分佈著不少石灰岩孤峰;在地下,有許多溶蝕而成的喀斯特洞穴,有些洞穴被人工開挖成機耕道,而其中著名的芙蓉仙洞有三層結構,是喀斯特溶蝕洞穴的典型。實習內容之二 丹霞山丹霞山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仁華縣和湞江區交界地帶,總面積約180km ?,由680多座頂平、身陡、麓緩的紅色砂礫岩構成。早第三紀以後的喜山運動期中,丹霞盆地基本上繼承了燕山晚期構造運動的特徵,仍以較大規模的斷塊抬升為特徵,而無明顯的褶皺運動,因而丹霞組地層得以保持水平或近水平的產狀,在地塊抬升過程中,相對脆性的,主要由較堅硬的礫岩和砂礫岩組成的丹霞組形成了大量呈菱形的垂直節理。水流的不斷切割侵蝕使節理深度加大,同時,在懸崖峭壁的底部由堆積著許多由崩積物組成的山麓堆積物,形成了典型的丹霞地貌。丹霞山的丹霞組按巖性可劃分為三個巖性段,從山下到山頂巖性由粗到細再到粗,分下、中、上三段。下段為下景觀層,半山亭-錦石巖為主要景點,也是觀察丹霞組下段粗碎屑岩組成的岩溶及懸崖峭壁等地貌景觀的典型地點。上段為上景觀層,在長老峰的觀日亭不僅可以觀賞日出和晚霞,還可以觀賞丹霞組上段的砂礫岩。實習內容之

三 乳源大峽谷乳源大峽谷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縣 城西南68km處的大布鎮。峽谷長約15km,深約300m.峽谷寬度介於100-1000m之間。該區域出露的岩層主要為泥盆系中下統的含礫砂岩、石英砂岩、石英岩、和第四系礫岩及砂質粘土層,另有少量泥盆系中統的片岩、頁岩、灰巖和泥盆系下統的生物灰巖,地層傾角約為5度。實習內容之四 馬壩人遺址 馬壩人博物館馬壩人為早期智人,馬壩人的化石是在獅子山發現的。獅子巖為可溶性 ,巨厚層(200m以上),屬於發育在水平流動帶的大型溶洞。洞內含有的石鐘乳、石筍、石柱都比較少,石鐘乳少也許是因為洞頂層薄,水裡碳酸鈣的含量少。獅子巖有3層溶洞,說明地殼階段性抬升。第一層溶洞有地下暗河,第二層溶洞有13萬年前的馬壩人頭骨化石及動物化石,第三層溶洞

裡有生物化石。從獅子巖往下看,有喀斯特的地貌組合:孤峰和盆地。馬壩人博物館的內容主要有兩部分:一樓為馬壩人遺址及附近同期化石地點出土的人類化石、文化遺物和動物化石;二樓為石峽遺址出土的各類人類文化遺存。實習心得在學完了大一的相應地貌地質基礎知識,我終於有機會把它應用於實習中,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我們看到的地質地貌基本都不是它的原始樣貌。由於受到多種因素干擾,特別是人工開鑿挖取山體,導致其受到了破壞。所以我們在鑑定考證某種地質地貌時,要謹慎細微的從多方面觀察,才有可能判斷正確。理論知識是進行戶外拓展的前提,但是不可生抄照搬,需結合具體場景綜合考慮。而且,野外實習是一種苦力活,考驗的不單單是應用實踐的能力,更是對意志信念力的磨練。至今在乳源大峽谷爬的那個1368級階梯攀爬過程仍歷歷在目,雖然中途真的筋疲力盡,但是登到了最頂級,那種喜悅那種快感難以言語。那是意志力的勝利勳章。

野外實習總結12

為了提高我們對動植物的認知水平和實踐能力,加強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我們生科院開展了為期十天的野外實習。實習地點是陵水的吊羅山自然資源保護區,該地區是中國少有的熱帶雨林之一,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為我們的實習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此次實習我們班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每天分別跟著一位老師進行實習,實習的內容分為植物的實習和動物的實習,而我們一班是先實習植物。

第一天,我們這一小組的成員跟著鍾瓊芯老師沿著吊羅山公路的方向走。每到一個實習地點,大家都仔細地觀察著路兩旁的植物,便在老師的指導下采集植物標本。遇到不認識的植物則拉著老師問個不停,老師也會給我們介紹了一些植物的特徵、它所屬的科目及其某些種類植物所具有的經濟功能,例如樟科的山雞椒是我國著名的香料植物,於是我們就認真的記下這些植物的形態特徵。到了下午,我們在湖邊的草地上進行植物檢索,鍾老師給我們仔細講解了怎樣利用檢索表進行植物的檢索並示範了植物標本的壓制過程,接著我們就三兩成群的聚在一起檢索起來。這一天下來,我和我們小組的成員一起檢索出的植物有山茶科的油茶、脣形科得小洋紫蘇、石松科的鋪地蜈蚣、卷柏科的深綠卷柏石松科的石子藤,檢索好後我們便在本子上記下它們的詳細特徵,最後便將檢索好的植物壓制成標本。

第二天,由於天氣不好,所以我們上午沒有出去採集標本,而是在會議室裡聽中科院來的兩名博士給我們上講座,講座的內容是有關於熱帶雨林蜘蛛物種多樣性、蛙類聲音通訊與性別的選擇。大家都聽得很認真,並做好筆記。通過這個講座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也拓展了我們的眼界。下午雖然天氣還不是太好,不過我們依然出發了,我們這一小組是跟著許平老師進行實習。我們沿著大吊羅的方向前進,霧還是很大,但這並沒有影響我們實習的心情,我們仍舊熱情高漲的觀察並採集植物。吃過晚飯後我們便在宿舍門口的空地上檢索並壓制了今天所採集的植物。我們組一起檢索出的植物有姜科得豔三姜、藤黃科的紅厚殼、大戟科的中平樹、漆樹科的杧果、茜草科的匍匐九節......我們記下它們的特徵後也將它們壓制成標本。

第三天我們進行實習的目的地是吊羅山後山的原始森林,我們組今天仍然是跟著許平老師進行植物的實習。對於沒走過如此山路的我們來說,今天的實習經歷更具有挑戰性!後山木製的吊羅棧道已經破損不堪,山路崎嶇陡峭,並且這原始森林還是山螞蝗肆虐的地帶,不過我們依然不畏驚險、興致盎然的繼續著我們的實習之旅。這次後山之行我們還一睹了神樹的風采。所謂神樹是一棵有著1500多年曆史的陸均松,它高有30m,直徑200cm,這讓我們無一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我們沒有隻顧著爬山,也沒有忘記我們此次出行是要觀察植物、採集植物的任務。這一路上也採集了不少植物,諸如桃金娘科的桃金娘、茜草科的菲律賓耳草、芸香科的飛龍掌血、金星蕨科的單葉星月蕨.....? 在這短短的三天植物學實習中,我們親身體驗了採集、檢索並壓制植物標本的全過程,讓我們從中學到了不少關於植物方面的知識,更加有效的鞏固和加深了理論知識的學習。

野外實習總結13

今年7月中旬,為了深刻認識和鞏固地質學和自然地理學知識,我們級人文城規跟隨著唐院長來到韶關進行我們大一暑假的實習。韶關位於間歇上升區,流水侵蝕作用強烈,造成峽谷眾多,山地陡峭,以山地丘陵地貌為主。而且地質構造複雜,地層發育基本齊全,岩溶地貌廣佈、種類多樣,巖類以紅色砂礫岩,砂岩、變質岩、花崗岩和石灰岩為主,丹霞山更以獨特的紅巖地貌聞名於世。

第一天我們在去帽峰山的途中觀察到典型的平臥褶皺,沉積時是水平的,後來由強烈的擠壓力和構造變動使地表發生塑性變動,主要是碳酸鹽巖和石灰岩,厚度都大於1米,屬於巨厚層沉積。

馬路的對面採石場,有典型的斷層構造,中間接近水平,兩邊近於直立,根據山體兩側岩石的顏色和巖性差異,判斷可能為正斷層。不難看出,這一帶的泥盆紀的地質運動比較活躍。可以推出,平臥褶皺受到斷層干擾。

隨後,我們來到帽峰公園南部,沿著公路由北往南走,出露地層由新到老,觀察岩層產狀及性質,可以明顯發現開始是以泥灰岩為主,伴有粉砂岩、泥質灰巖、頁岩,後來以石灰岩為主。中部存在較多層間揉皺,小型斷層,考慮到屬於海相沉積,初步判斷為潮間帶到潮下帶過渡型別,地層由幾釐米的薄層變為幾米的厚層,說明沉積環境由複雜多變變為穩定,北側為帽子峰組,南側為天子嶺組。

最後,我們來到武江邊觀察河流的發育,河流在彎道處存在橫向環流,使凹岸侵蝕後退,凸岸堆積生長,而在河流一側可觀察到三級河流階地。

7月10號我們乘車到達廣東韶關芙蓉山國家礦山公園,首先觀察的是石炭系下統、石凳子組的斷層構造,觀察到上盤相對上升,下盤相對下降,所以判斷為逆斷層。返回出口的路上觀察到灰白色帶狀的方解石脈。

步行到達芙蓉山的石炭系下統測水組的煤窯所在地,()主要成分為煤矸石。往上步行到達古生物化石的沉積地點,圖示為挖掘化石所獲。

在登山終點,我們觀察到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蝕窪地、峰叢及芙蓉湖的秀美景觀。芙蓉湖岸邊,我們觀察到山體的向斜構造,向斜判斷依據為岩層受到水平地質運動擠壓後岩石由老變新以及地形起伏狀況。

第三天,我們去到了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世界上由紅色陸相砂礫岩構成的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均被稱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這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不過在去的路程中,我們先在國道106線2202公里+250米的地方下了車,這裡有一個性質為古湞江河流階地沉積的地貌點。我們對其進行了觀察,發現它是二元相結構,地層的上部為河漫灘相沉積,地層的下部為河床相沉積,它的成分大多是粘土粉砂粒、鵝卵石、泥沙,而且從鵝卵石有規律地朝同一方面排列這一現象,可看出古湞江河流的流向是近似水平的。

隨後,我們進入了丹霞山景區。一路往上走,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陽元石景區。陽元石已經有30萬年的歷史,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天下第一絕景”.它的性質是蝕餘石柱,其巖性屬於碎屑岩類(包括砂岩、長石石英砂岩、礫石巖)。陽元石是由於地殼抬升後,兩組岩層相互交叉,流水沿著節理面侵蝕搬運,即是由垂直節理髮育而形成的。在陽元石的表面我們能看出水平層理,這是由於岩層巖性軟硬不一,軟層被侵蝕凹陷,硬層不易侵蝕被保留而形成的。

後來我們又坐上車,來到了一處性質為水平韻律層理與節理髮育的地貌點。它是由於地殼抬升後巨大巖塊由錯落方法墜落形成,而又由於其下錯的巖塊形似向上爬行的鱷魚,故稱“鱷魚上山”.其岩石的本色是紅色和白色,但因雨水沖刷而發黑。岩石的沉積層基本上為水平層理,其上的黑色條帶上有鵝卵石,反映了河流相與湖泊相轉換的古地理環境;岩石的紅色部分反映的是交錯層理和斜層理,其傾斜方向代表古水流方向和流速大小。

第四第五天我們來到馬壩人遺址、大峽谷,這是實習內容的最後一部分了。在路上我們還看到一個滑坡體現場,我們親自爬到滑坡體的對面進行觀察,老師們給我們介紹了滑坡體形成的特徵以及我們面對滑坡體可以採取的一些防護措施。真正到野外實習了我們才會發現,原來生活中,身邊的事物就蘊含知識。在你經過一大堆黃土的時候,你絕不會想到那叫滑坡體,也不會想到我們還總結出它們的特徵以及應對措施。

要觀察大峽谷,光有觀察力還不夠,還要有體力。在大峽谷中我們可以看到跌水、瀑布等,在汗流浹背之際感受水流衝下來引起的氣流,真的是應了那句廣告詞“透心涼,心飛揚”.當然,那一千多級的階梯更是考驗人,所以我覺得我們去實習不僅僅是收穫知識,更是磨練人的一個過程。當有想偷懶的同學問院長可不可以不爬的時候,院長調侃地說,你可以不上來,但一定要下去。是的,大峽谷下面沒有纜車,所以只能通過爬樓梯的方式上來。但是當你重返“地面”的時候,你會為自己自豪的。

最後一站就是馬壩人故址。在炎熱的夏天我們步入溶洞之中,不禁佩服古人竟會找到如此宜居之地。

為時五天的實習,你會發現你不僅僅在思維能力上得到極大提高,更能練就堅持的毅力。和組員一起分工合作,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不一樣的視覺來看生活!

野外實習總結14

五月末的時候,我們xx級生科班全體學生去我們心怡已久的九宮山進行野外實習。實習之前我們班分為幾個小組,進行了詳細的討論,而且列出我們的實習準備、實習目的,以及內容,詳細如下:

一、實習準備

購買野外實習用品,統計實習基本預算,老師講解野外實習相關注意事項。

準備採集、壓制、製作標本的工具,去圖書館借閱《湖北植物誌》等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用來鑑定實習過程中採摘的植物。

去標本室辨認並記憶一些學長學姐製作的標本,並在網上或圖書館查閱一些關於九宮山的植被分佈情況以及九宮山的地勢特點,氣候特點。

二、實習目的

1.通過野外觀察,準確、熟練掌握和應用常用的植物形態學術語。

2.通過實習,進一步瞭解植物的多樣性,掌握植物界各大類群以及種子植物的常見科、屬的主要特點,認識和區分常見種子植物科、屬、種,擴大和豐富植物分類學的知識範圍。

3.驗證、複習和鞏固課堂和書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做到理論聯絡。

4.通過觀察、描述和採集、壓制、製作標本以及應用工具書和檢索表鑑定植物等,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學會鑑定植物的方法。

5.瞭解常見的植被和群落型別,加強我們對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的認識,培養我們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認識植物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過實習,進一步培養獨立能力。

7.學習懂得用科學的方法觀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徵。

三、實習地點的概況

九宮山位於湖北通山縣內,橫亙鄂贛邊陲的幕阜山脈中段,九宮山西連衡嶽,凍結匡廬,廣袤數百里,總面積21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由九宮山鎮、森林公園(即自然保護區)、銅鼓包、石龍溝、闖王陵等四部分組成。九宮山奇峰聳立,幽谷縱橫,泉瀑奔湧,飛雲蕩霧,古木參天,竹林似海。這裡百川掛巖,千峰競秀,萬木爭豔。九宮山既有江南山峰的奇秀,又具塞北嶺嶽的雄偉,雄、奇、秀、險集於一身,被譽為九天仙山。春可賞花,夏好避暑,秋看紅葉,冬覽雪景,既有南國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國風光之壯美,為華中聞名的避暑遊覽勝地。主峰海拔1656米,盛夏季節日平均氣溫21℃左右,最高氣溫不超過30℃。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

午後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稱。山上海拔1230米的雲中湖為我國最具特色的高山湖泊;有全國落差最大的大涯頭瀑布(落差420米);還有面積6萬多畝、分佈近千種名貴動植物、近百種珍稀瀕危物種、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和第四季冰山遺蹟的省級森林保護區---九宮山森林公園。

四、實習過程

我們坐車來到九宮山400-600m的地方,落宿後我們的一星期實習任務開始了。

實習的第一天,不得不說,我被那醉人的景象迷住了。先不說那名動四海的闖王陵了,就光那青松迎賓、雲湖夕照、雲海波濤、懸泉瀑布等奇觀異景就讓我應接不暇了。當然賞景的過程中我們也沒有忘了正事,畢竟勞逸結合才是正理。我們同學在擺脫了暈車的不適後,紛紛對山上的奇花異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爭先恐後的詢問老師。

不得不說,國家自然保護區果然不是浪得虛名的,本來我以為我們校園的物種挺多的啦,可是跟九宮山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和潛山相比也是雲雀之別。山上的植物真多呀!極少數我們見過。比如紅葉紫花的雲澤蘭,腎形白被的虎耳草,腎葉黃花的蒲兒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長在吊橋石巖上形態美麗的石蕊。剛一接觸它們,我就愛上了它們,那麼可愛,那麼生機勃勃。

剛上山的時候老師便交代我們,保護九宮山植物多樣性,莫如蝗蟲過隙,所到之處片甲不留。為了凸顯我校大學生的優良品質,更為了那一株株顫抖著身體的小生命,我們爭取科學的採摘植物。第一天我們每個組都滿載而歸,個個都洋溢著收穫的喜悅。到了晚飯時間,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的同學們爭先恐後的往回。一頓殘風掃落葉後,我們開始了壓標本的工作。百合科的黃精、樟科的黃丹木姜子、景天科的佛甲草、三白草科的魚腥草。。。這一天,我們收集並壓制了五十多種植物,累並快樂著。

如果說第一天實習給我的印象是新奇,那麼接下來的幾天便是精彩 。我們在吊橋上採摘絡石,在懸崖上折水絲梨,來到水晶宮的瀑布旁摘象徵純潔幸福的百合花。望著那根下純白如蓮花的一團,我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家渴了,喝山泉水,沁人心脾;熱了,鞋子一脫,赤腳在瀑布下行走,更有甚者,衣服不脫,如同出籠脫兔破不及待的滑入水中,如游魚般在水中撒著歡兒。暮色稍降,大家都留戀不捨,老師含笑催促,我們才穿上鞋子,踏上歸程。

在山腰上逗留一段時間後,我們開始奔赴1600多米的山頂。 老師說,那裡有云霧繚繞的雲中湖;老師說,那裡有青草覆蓋的滑雪場;老師還說,那裡有淳樸可愛的雲中小鎮;老師又說,那裡還有呼呼旋轉的的大風車,那上面上的一切宛若仙境,那裡的風似乎都帶著甜味,那是我們最初的嚮往。我們將要爬一天的山。

一大早我們就出發了,揹著一天的乾糧和水,我們三兩結伴而行。在經歷了天氣驟冷、陣雨突襲 、白霧夾道、前不見行人,後不見來者、懸泉擋道、鳥雀相迎、臭蟲猖狂、誤入歧途後我們終於到了。簡單的休整後,我們又開始了我們的正事。這次我們為了看到更多的植物爬上攀下,走僅一人能過的破損的臺階。在臺階兩側我們看到了粉條兒菜、龍膽黃芩,我們爬上幾百米的山峰,觀察那在風中搖曳的夏枯草、粉紅薔薇,那花那草怎地如此可愛,讓人心花怒放。蔡老師為了鍛鍊我們,激勵我們棄公路爬臺階。

五、實習心得與體會

這次的實習使我獲益良多。最直接的學習成果就是對兩百多種植物的特徵以及所屬科、種的認識。像認識朋友一樣認識每一種植物,即使一個人走在山野裡也滿目都是老相識,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這次實習對我們來說是輕鬆上路,滿載知識而歸。我們小組一開始制定的課題是觀察、辨認卷柏科、茶科一類的。在觀察過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擁有天空一樣湛藍葉子的翠雲草,它那小小的磷葉似乎剛沐浴過的嬰兒,嫩嫩的,清新的。還有那粉粉的、白白的山茶花,美麗中透著高雅。

六、實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一開始同學們認植物沒有方法,主要是通過老師的口述,大部分同學一開始不夠積極,不會的不會主動請教學長或老師,主動力不夠,沒有主動的翻閱相關書籍,但隨著實習的進行,情況有所改善。

同學們獨立自主能力還不夠,爬了幾天山便有人打了退堂鼓,也有一些人請假在旅館休息。

野外實習總結15

這一次我們要走到野外中了,我們要到山上去採集標本,進行實習了,這一次實習根本不同於以往,所以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的刺激,我覺得我應該做出更多的努力,因為這樣的機會大學中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沒機會了,我相信我會做好的!

實踐地點:江西省廬山實踐人員:

實踐用具:數碼相機一臺,每位成員備用記錄用的筆記本和筆等實踐方法:1. 查閱現有資料,瞭解廬山的植物多樣性及自然生態環境狀況。

2. 實地考察,分門別類地記錄,採集標本並拍成照片3. 成員之間互相交流討論,整理材料,分析記錄成果並總結。

指導老師:

實踐時間: 2009年6月5日至6月15日圖片及資料展出時間: 2009年6月16日至23日注意事項:1、小組內成員要分工明確、做好配合2、活動過程中要實事求是、端正態度3、嚴謹考察,詳實記錄4、成員之間多交流互動,活動後期認真作好總結實踐目的:

本次活動的開展主要是讓廣大的同學瞭解植物種類的多樣性,植物種類的多樣性的破壞可以引發生態性“災難”的後果,結合生態旅遊關注人與自然應有的和諧。讓廣大的同學乃至整個社會認識到植物種類多樣性的重要,並且通過廬山生態環境的調查和開展校園圖片展活動讓我們能夠體會到大自然的神奇,能有更大的熱情和動力去保護我們的大自然母親。 另外,通過野外實習,使同學們增強了集體觀念,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同時開闊眼界,瞭解祖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美麗的大好河山,從而進一步激發同學們愛專業、愛祖國的情懷。

實踐背景:

1. 廬山是我國中亞熱帶東部地區植物種類豐富、植物型別複雜、植物被垂直帶譜較完整的一座山地。風景區面積30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森林蔭鬱,植被豐富。然而其植被破壞也很嚴重,尤其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由於人為的 因素,自然植被已經面目全非,許多珍稀的植物已經瀕臨滅絕,給廬山的植物多樣性帶來了嚴重的隱患。

2. 江西廬山植物園在中科院植物所的大力支援下,積極建立“長江中下游地區珍稀瀕危植物保育基地”。目前,植物園已對40科77屬94種的植物實施了遷地保護,為植物多樣性保護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該園新開闢了珍稀瀕危植物區,以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恢復和持續發展為研究方向,在遷地保護、致瀕原因、生存力、有效種群、最小存活種群、保護生物學、遺傳育種、人工繁殖和馴化等方面深入研究;並進行珍稀瀕危植物的迴歸再引種,實現珍稀瀕危植物野生種群的恢復,使該園成為珍稀瀕危植物種質儲存基地和科研基地,為社會提供有重要經濟用途的珍稀植物的種質資源及其繁育和馴化技術。目前,該園馴化成功的國外優良樹種,有柳杉、冷杉、花柏、金鬆、歐洲雲杉及一部分珍稀瀕危植物已在我國不少地區推廣。

3. 位於廬山北麓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蓮花洞森林公園內違規建房成風,美麗的風景慘遭破壞。更令人震驚的是,大多數新建的別墅賓館都沒有取得國土資源部門頒發的土地證。

實踐方案:

(一)。 結合生態旅遊的思路,要密切關注人們在開發廬山的同時,可能有的對廬山生態環境的破壞,用實證的資料資料呼籲人們保護大自然。如何人們大量在山上建別墅,沒有規劃性地浪費土地,以及旅遊資源開發不當等。

(二)。 在實地的調研結束後,我們將在學校內進行大量的圖片及有關廬山植物園和蓮花洞森林公園的資料展出。

(三)。 對廬山植物園,廬山蓮花洞森林公園等園區的植物種類進行調研,由王萬賢老師給我們講解植物學方面的知識,我們將對老師所講解的知識進行記錄在案和資料整理。

(四)。 活動中主要進行對廬山植物園和廬山蓮花洞森林公園的植物種類進行記錄和分析,並且把植物園和公園中保護完好的植物種類及生物進行拍照,將所有的圖片及記錄的資料在學校進行展出,展出的時間為期一週。

(五)。 活動成員要對廬山各種地理環境下的植物進行綜合全面的調查,對植物的分佈和不同植物對各種氣候的適應要系統觀察和分析。

這一次實習已經歸來了,我們在實習中也遇到過困難,也有苦悶的時候,但是在我不斷的努力後,我找到了更多的實習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實習經驗,不過在野外有的時候怕怕的,畢竟是人煙稀少的地方,真的是有點發怵,不過我都克服了,我相信我會做的更好的,在今後的生活中!

TAGS:野外 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