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專業大學生實習日記

才智咖 人氣:1.68W

護士,是指經執業註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照本條例規定從事護理活動,履行保護生命、減輕痛苦、增進健康職責的衛生技術人員。以下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13篇護士專業大學生實習日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護士專業大學生實習日記

護士專業大學生實習日記 篇1

護士實習日記1

今天是實習的第一天,昨晚興奮的睡不著覺……

來到醫院第一天我們六名同學留下幫了老師整理了一天的檔案,大家說說笑笑,雖然手都抄酸了,眼睛也疲倦了,但還是挺開心的。中午,我們品嚐了食堂的飯菜,呵呵,比學校食堂的稍好一些,之後熟悉了下環境,這裡風景不錯!加油吧!實習的第一站--婦產科!

護士實習日記2

今天是實習的第二天,準確的說是實習的第一天。到了婦產科,一開始挺緊張的,因為今天的病人很多,產科的床位都滿了。一開始老師讓我熟悉了下環境,讓我到每個病房轉轉。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跟著帶我的老師學習了下整理入院與出院病人的一些相關病歷,護理記錄拉,如何執行長期遺囑,還有學會寫藥瓶籤等等,其餘的時間給剛入院的病人量了血壓、體溫,幫助一些病人換藥,拔針,最後,我們中醫學院的一位師姐教我如何擺藥,如何帖籤,和一些藥的禁忌以及注意事項。總之,今天學到了很多,挺開心的。

在婦產科讓我最開心的是不用上夜班,還有雙休,因為帶我的老師她不上夜班,呵呵!!

護士實習日記3

今天早上8:30就跟著老師去接班了,第一件事,跟老師檢查了毒麻藥數量、ICU監護的搶救藥品是否備齊。之後我利用了空閒的時間在配藥間學習了一些藥物的藥理作用。如丹蔘(活血化瘀)、硝普鈉(用於高血壓急症和急性心衰)、鹽酸腎上腺素(搶救過敏休克等)、頭孢二代(抗感染藥)縮宮素(催產和引產、控制出血 1ML:10單位)西地蘭(治療妊娠高血壓),今天學會了這幾種,還有很多藥需要再去學習。

今天還學習了這樣做一份完整的體溫單,以前在學校學過,不過已經忘的差不多了,今天老師認真的給我講了一遍,終於搞懂了。

下午量了幾個剛手術後的病人血壓,脈搏。特級護理1小時量一次BP.T.P;一級護理每兩小時監測一次、二級護理每4小時監測一次,剛手術後的病人為特級護理。

採血:血液分析(紫);肝腎功能、傳染病、電解質紊亂(深綠);血凝試驗(淺藍);血沉化驗(黑,速配血);生化漿、HCG(紅);血流變、生化類(淺綠);血沉、配血(深藍色)。

老師教我如何書寫護理記錄、如何執行遺囑,交接班應注意些什麼。如何為病人上心電監測儀。老師將她平時積累的筆記借我抄了抄,都是些特有用的筆記,太感謝了,親愛的老師,呵呵。

最後,我跟著另外的老師學習了一些簡單的輸液技巧,以便以後學習實際操作。就這樣,我結束了一天的學習,明後天可以休息了。哇^_^

護士實習日記4

結束了短暫的雙休後繼續學習。今天中午,老師帶著我去產房看生小孩,一開始還沒勇氣進去,進去之後覺的也沒有想像中的恐怖,這個產婦側切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嬰。後來跑到嬰兒沐浴間看老師給小嬰兒洗澡,完後看老師為這個小毛毛(金陽醫院對小嬰兒的稱呼)注射了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如果是剖宮產剖下出的小孩,還需要注射維生素K1和青黴素(不需要做皮試)。

下午還學習了靜脈抽血,但還沒親自動手,今天還學寫了護理記錄,為病人發藥,還有一些藥物的名稱和用途。

護士實習日記5

早上老師交我入院病人的處理,我獨自處理了一個病人,但還有些不太清除,再加努力。

止血藥有酚磺乙胺(止血敏)、氨甲苯酸(止血芳酸)、氨甲環酸;平衡液也叫乳酸鈉林格;硫酸沙丁胺醇片也叫舒喘靈(一般用兩片4.8mg)

今天學習了靜脈輸液,病人聽說我是實習生,開始不給我輸,但我還是堅持給她輸了,呵呵!!輸了兩個病人,都打進去了,但還是有小小的瑕疵,下次補進。

護士實習日記6

今天學習了一些細節的東西,今天在沒有老師的引導下收了三個病人,學到了很多,但對於轉床的病人還是有些蒙,轉床後改怎麼處理,病歷牌上的遺囑和護理記錄單需要標記,還有按鈴上的卡也要標記,床牌也要轉,最重要的是藥水的床號也要改,很多細節,每一項都很重要。

在快要交班時來了個妊高徵的病人,血壓148/84mmHg,今天也是來這裡第一次接觸真正妊高徵的病人,前段時間都是輕微妊高徵。看見了老師是怎樣為病人上心電監護儀,這樣打留置針,怎樣運用滴速調節器,還有怎樣靜推MgSO4,以及靜推硫酸鎂應注意些什麼(監測膝反射、血壓、呼吸、尿量),靜推的速度遵遺囑,靜滴30滴每分,看依情況而定(記的教科書上說一般40滴每分),聽胎心,正常胎心120—160每分,但還不會打胎監,希望下次能學習到。

護士專業大學生實習日記 篇2

實習日記篇1

轉眼間,我已實習一個月了,今天是實習的最後一天。

回想來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而今,一個月已過去年。當初的期待、彷徨以及迷茫。在這一個月內也已漸漸減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對工作的堅持,對生活的感悟和對生命的`尊敬。在骨科的這一個月內,有對工作的見解,對生活的認識,更有對人際關係的另一層理解。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每天都是掃床鋪床,我開始有點煩躁,會覺得自己的好多操作都不能做,會覺得掃床鋪床是那麼無聊,我覺得那些是那麼簡單,根本起不到鍛鍊自己增加自己技能和專業素質的作用。直至我們外科的護士長來到我們科室,詢問我們的情況,檢查我們的儀容儀表。她那些話讓我開始醒悟,開始反醒自己每天地累是否有所值。

護士長問我們天天都幹什麼,做了什麼操作。我們都很無所謂的講起了掃床鋪床。緊接著她又問我們,你們天天這樣做,就沒有想過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不用天天整,床鋪可以工工整整,病人可以感覺很舒服。當時我們都在想。儘管我們也想起了很多方法。可是,為什麼我們總是等別人提出問題時,才會突然發覺哦原來還有這種問題。我們總是不停的抱怨累,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累過後我們換回了什麼,是否累有所值,總是刻板的去工作,而不去思考,不去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護士長說要真正的為病人的舒適考慮,不要每天覺得做這些事很無聊,要累並快樂,真正的體會到其中的快樂。

實習日記篇2

在這的每一天,都要接觸形形色色的病人和家屬,他們帶給我的有感動,亦有不快,然而,這些無疑都在教會我記住那些感動,忘卻那些不快,仍然以微笑來面對。有時候會覺得很傷心,每天給他們掃床鋪床卻換回他們對我們的不耐煩和無所謂,或許生活就是這樣總不能一帆風順,這樣才更加珍惜那些感動,也因為這樣,我們通過努力獲得的成功才更加甘甜,更加多姿多彩。每當我們一遍遍穿梭在那些病房,觀察病人液體的滴速和病人輸液後的反應,那些家屬都會說歇會吧,轉著那麼累,那時真的覺得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快樂的。有些人和事我們無法掌握,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無論何時都要記得微笑。

總之,這一個月來,我學了很多東西。無論是在知識上還是在人際交往中,都讓我開始學會適應從學校生活到社會生活的過度。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而不是當別人提出問題時,才想起解決問題,在接下來得幾個月裡,仍然要不斷思考,讓理論和實踐接軌,讓自己更好的做好護理工作。

實習日記篇3

如果說護士是一個個天使,那麼,我認為那潔白的左邊羽翼上承擔的是愛心和真誠,右邊羽翼上承擔的是無私和奉獻。在我的腦海中,護士是因為得到上帝的信任,才會把一個人的生命託付給你。八月份在骨科實習的這段日子,體會更為深刻。

住在骨科的病人來住院的時候都很匆忙,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裡瞭解病人、記住病人,也只有如此,工作起來才會得心應手。很多時候,病人因車禍、摔傷,來的時候都滿身是血,同時也在疼痛中煎熬著。這時,如果你不慌不忙地、細聲慢語地跟他們交代著,他們肯定會友感。我們首要的是緩解病人的痛苦,滿足病人生理上、安全上的需要,當然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有紮實牢靠的基礎知識,只有這樣,面對緊急病人時我們才會有條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在科學不斷進步的現代社會,醫學也日新月異,有許多先進的技術日趨成熟,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如果我們不繼續努力學習,那就會掉隊啦!譬如說,斷肢再植,在沒實習前,課本上就只是概述它是通過什麼原理可以實現,而我們也只是被動的接受,甚至還質疑過,但是無法實踐證明呀!現在臨床實習了,有機會實踐了,就像骨科的39床那個女孩,才20歲,手指就被機器壓斷了,雖然醫生給她手指接上了,但是沒有護士的悉心照料肯定不行,手術結束後的24小時內,護士每隔半小時,有時甚至15分鐘就去給她做放血試驗,防止她的手指血流受阻。就算是大小夜班也不依舊,毫不馬虎。這些不充分體現了一種白衣天使的責任與愛心嗎!

護士專業大學生實習日記 篇3

20XX年8月2日

今天是見習的第一天,我懷著興奮、好奇又有些緊張的心情走進了柳州市人民醫院的內分泌科,開始了我的見習生活。首先是一天的交-班儀式,醫生和護士們都來到了醫生辦公室,大家神情肅穆,雙手背後,先由一名值班護士開始彙報從前日到當天早上,住院病人的身體狀況,下面又由一名值班醫生進行彙報,彙報完之後交-班儀式結束。之後,見過帶教龍老師後,我便開始了我的第一項工作。因為內分泌科大多數病人都是糖尿病患者,所以每天早上醫生們的第一件事就是抄血糖。每天護士會分別在6am早餐前、9am早餐後、14pm中餐後、22pm睡前測量病人的血糖值,而我的工作就是把這些資料都抄下來。抄完血糖,貼好化驗單,緊接著,醫生們開始進行每天必須的查房工作,內科醫生了解病人病情變化除了各種檢查資料最重要的就是查房了。醫生可以通過病人的主訴結合檢驗資料瞭解病人各項指標變化情況和原因,因此對症下藥。看到醫生們關心又細緻的詢問著每一位病人的情況,身體感受,我深深地被這種溫暖的醫患關係所感染。查完房,醫生就可以開醫囑,寫病程記錄了。由於有限的專業知識,我沒有能夠完全明白和理解醫囑和病程記錄上的具體內容,但在每一份清晰明瞭的資料中,我看出了醫務工作的嚴謹和專業。在井然有序處理各項工作中,醫生們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20XX年8月4日

健康真的很重要。科室裡面,還有很多的糖尿病的患者。他們有的很胖,也有的很瘦,血脂血糖都是很高的。每天,糖尿病患者都要在空腹,餐後兩小時測血糖,所以每個病人每天都要被扎5次以上的手指頭(採血部位在手指末端)。當我們拿著儀器進去病房的時候,她們就已經知道我們要給誰幹什麼了,每次都會說,手掐緊一點,還有就是用哪一號採血針,他們都告訴你,因為每種儀器對他們來說都已經熟悉了,知道使用什麼樣的手法和什麼樣的儀器會沒有那麼的痛。看著本該安享晚年的老人把醫院當成了第二個家,心裡就有說不出的難受。以後一定要和親朋好友灌輸好好的注意身體的觀念,不要常常大吃大喝的,不要大魚大肉。

20XX年8月7日

和農村裡來的病人的確存在一些溝通障礙,他們的醫學知識有限,卻很固執的迷信偏方,做起思想工作真的很費勁。今天新來的病人是一個83歲的老人,右足已經出現了糖尿病足,使得整個病房都散發出一種有點甜的,又點臭的,又很噁心的味道,潰爛出顏色有點黑,又有點硬。帶教老師問他病史的時候,他居然說兩年前是通過看到自己的尿液起泡沫,然後嚐到有一些甜味而知道自己患上糖尿病的。兩年來從來沒在正規醫院裡檢查治療過,只是自己服用中草藥,在腳部潰爛以後也只是用草藥敷而已。而看他的潰瘍已經很難癒合,因為患者的血糖增高,非常的不利於傷口的癒合,往往出現糖尿病足的患者左後的收場就是截肢。

如果當初能夠系統的治療,控制血糖,可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僅少了個腳,還讓本來貧困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我想應該多加強農村的健康教育,才能避免更多的這種事情的發生。

20XX年8月10日

已經是見習的第二個星期了。當我在每天輕鬆的工作中習慣以後,接到了一個艱鉅的任務——出門診。在去門診見習之前,韋主任還笑稱“到門診實習,就是去找罵的。”到了門診,我才真正體會到了這句話的真諦。早上8點之前,各個專科門診門前就排滿了來就診的人。我的主要任務是把主任開的處方記錄到電腦或抄到處方單上,而這看似簡單的任務就讓我吃了不少苦頭。在這分秒必爭的工作環境中,每個醫生都練就了一手熟練的“草書”,給這項“簡單”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做得慢被病人罵,做不好被老師罵,一個早上都處在神經緊繃了狀態,終於熬到了下班時間,讓我鬆了一口氣。一個早上下來,少說也有四五十個病人,忙起來連喝一口水的時間都沒有。而在空餘時間韋主任也教會我一個醫生的基本準則,那就是“忍”。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在面對病人的不理解和焦急的謾罵中,我們要忍得,耐心的解釋和開導,而不能因為一時意氣用事而破壞了和諧的醫患關係。

20XX年8月14日

又是不同的一天,今天的見習地點是普通內科門診。早上,一位母親牽了五歲的小孩焦慮地走進診療室。醫生摸了摸小孩的額頭,有點發燒。當他一手從消毒杯中拿起壓舌板並將壓舌板挪向小孩的嘴前時,小孩恐懼又似厭惡的用手把壓舌板推開,然後爆出哭聲。淚水很快地從他緊閉的兩眼見擠出,落在漲紅的臉頰上。這種情形會讓人自然的生出愧疚與憐惜。醫生有點尷尬地看著他,最後費了很大勁做完一切檢查,小孩仍斷斷續續地啜泣,而那位母親不時地對醫生投來不信任的目光。

下午也碰到一個化膿性扁桃體炎的小孩。他進門後靜靜地坐在椅子上。醫生請他張大嘴巴,他懂事地把嘴也張的很大,不哭不鬧,一切動作井井順利地做完檢查,醫生彷彿是很感激地對那位母親說:“你孩子很聽話,將來肯定有出息。”孩子的母親客氣地回答到:“哪裡,哪裡。”

我曾聽說,小孩生病時醫生是父母眼中的救星,但也是小孩夢中的惡魔。我驚訝地想:看病時,小孩若是不哭,在孩子或大人的眼裡,醫生便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著大概就是作為一個醫生的喜悅和悲哀吧。

20XX年8月18日

今天是見習的最後一天,也是最特別的一天。科室的一個帶教老師有個妹妹要生了,我居然有機會跟著一起去產科見習,這讓我小小的興奮了一下。但到了產房,卻把我嚇到了,3張產床上都躺著痛苦呻吟的產婦,其中一張產臺上躺了一個破了羊水開始陣痛的孕婦,不時地發出任性,誇張,疲憊的哀號聲。牆上的時鐘也在“滴答滴答”艱難而緊迫地走動,明亮的燈光下,我看到一張雲鬢散亂帶著淚痕的面龐,這種情況下的每張臉都會引起人的無限愛憐的。老師讓我用胎音器附在產婦隆起的腹部上,我聽見一顆小生命的心臟正在有力地跳動著,突然生出了一種呼之欲出的生之喜悅。醫生洗了手,準備接生,產婦的呼叫聲,掙扎聲,一陣高過一陣。噹一聲洪亮的男嬰哭聲劃破產房的沉重,母親含淚的雙眼露出了疲憊而欣慰的笑意。我忽然被深深地打動,彷彿是對一朵花浸透了辛酸的淚水之後掙破疼痛的黑夜而絢爛綻放的感嘆與感恩。

20XX年8月19日

為期半個月的見習生活結束了,短短的時間裡雖然沒能學到多少專業知識,卻讓我體會到在醫院裡工作的艱辛與快樂。

在醫院,我只是一個對醫學略知皮毛的見習生,我是這一支白色隊伍中經驗知識最少

的,但可能也是感觸頗多的一人,醫院多呈現給我的特殊的人事景象,對我來說都是如此新鮮,以至於一點小風波都能在心底泛起漣漪。在醫院,我絲毫不能為病人貢獻什麼,我常常是笨拙,心虛地偌大的醫院東走西竄,除了跟老師學習一些最基本的知識技術,我能做的是對那些被病痛折磨的人付出我的同情和憐憫。醫院常常會給我珍貴的啟示和激勵。至今我才真切的體會到了什麼是“生命至上”。人可以沒有華麗的外衣,可以沒有豪華的住所,只要是健康地活著,生命就是值得慶賀和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