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精選14篇)

才智咖 人氣:2.88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自己喜歡的手抄報吧,藉助手抄報可以提高我們蒐集資訊、美術設計、書法寫字等綜合素養。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精選14篇)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1

福建省莆田的元宵民俗活動從農曆正月初六開始直到正月廿九媽祖宮舉行“尾夜元宵”才結束,每天都有不同村莊、不同姓氏鬧元宵,節目豐富多彩,盛況賽過春節。

元宵,是指新春第一個月圓之夜——農曆正月十五晚,為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的重大節日,亦稱“上元節”。莆仙各地到處建有宮、廟、社、壇,每個里社均按古時劃定的地域和固定的日子,其中以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為熱鬧,稱為“元宵心”。還有“總元宵”、“末夜燈”等活動,系較大社廟集中舉行的大型元宵繞境活動。

元宵期間,所在村的宮社張燈結綵,擺齋菜、設“宴桌”、疊糕果、搭桔塔,鄉民們抬菩薩神像行儺。家家戶戶廳堂擺設香案,焚香放炮,化“貢銀”,燒柴草,祈求來年日子更紅火。是夜,遊燈、擺棕橋、跳儺火、舞龍戲獅、演大戲,通宵無眠。元宵期間民俗活動形式各異,體現出莆仙文化所獨有的強烈內聚力和鄉土氣息,是真正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狂歡節”。

元宵是福建莆田地區漢族民間一年中重頭節慶。每年正月初六起,各地就開始長達二十多天“狂歡節”:村村社社輪流鬧元宵,直到正月二十九媽祖宮舉行“尾夜元宵”方休。各地元宵活動各具特色:搭桔塔、蔗塔、糕塔,擺全豬、全羊、全雞、全鴨,以及剪紙、妝駕、擺齋菜、設宴桌、糊紙樣等漢族民間工藝五花八門,琳琅滿目。其中,“擺棕轎”是元宵活動中最熱鬧傳統專案。  莆田各地幾乎都有棕轎表演習俗。各地棕轎樣式和材質有很大不同,重量也差別很大,重的幾百斤,輕的僅幾斤。儘管形式差異大,但每座棕轎頂部都會綁上棕葉,貼上象徵不同姓氏、不同村落的神符,並放上一尊本村供奉的菩薩,由小夥子抬著隨隊伍繞境巡遊,每到一戶人家就要進行棕轎表演。各地棕轎舞亦各有不同:有跳有擺、有走有跑、有絞有轉,有擺著棕轎不停繞埕,有沿街巷快速奔跑,有把棕轎絞在一起繞火堆連續轉圈,還有抬棕轎跳過烈火。在吶喊助威聲中,抬轎的年輕人在宮埕前圍著一堆堆旺火輪番跳躍,你追我趕互不服輸。熊熊烈火,滾滾煙塵,表演者奮力競技,觀看者吶喊助威……

莆田棕轎表演規模最大的要數莆田市城廂區南門社群。正月十五下午二點,南門境內六個社棕轎隊從壽光義社出發,開始繞境表演。南門棕轎擺法與眾不同,由兩個青壯年抬著棕轎,在跑動中不停轉動棕轎。一路上,42架棕轎輪番跳過一堆堆旺火,每到一個社就要為敬神表演。繞完6個社,隊伍回到壽光義社大埕,代表6個社的六堆乾草被點燃了。6支棕轎隊同時上場,圍著代表自己社的火堆表演,看誰擺得快轉得猛。在四周鑼鼓聲和觀眾吶喊助威聲中,小夥子們使出渾身氣力不停地跑啊,轉啊,火小了立刻添草,人累了馬上替換,就是不能讓棕轎先停下來。在這一波高過一波的擺棕轎競賽中誰也不服輸,直到100擔乾草燒完也應了“新年火旺旺”願望。活動結束後,由6個社12個福首共同請大家吃福飯。  擺棕轎雖是傳統民俗,但由於它激情橫溢,極具競爭性,廣受當今民眾歡迎,不少到了一定歲數的男孩都會參加。豐富多彩的棕轎表演也日益成為莆田最具特色節慶活動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2

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早上媽媽就收到了一條簡訊:元宵之夜月兒圓,閤家歡樂吃湯圓,甜甜蜜蜜滿心間,幸福一年又一年.媽媽看完後滿臉笑容,直誇OK.元宵節最熱鬧的就數晚上,因為人人都團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看花燈、吃湯圓……熱鬧非凡。所以晚上吃完團圓飯,我便要求媽媽帶我去景芳二區看花燈。一走進,只見許許多多的彩燈繞在樹上,使樹爺爺妖豔萬分。再往前走,抬頭就看見了一隻雄偉的大公雞,公雞旁邊還圍著一隻肥肥的母雞和許多隻可愛的小雞,他們一起還在“大合唱”。往左走就有一個小娃娃穿著肚兜在採藕,可愛極了。往右走有一隻會“喔喔” 叫的公雞,好象在提醒我們每天早睡早起。在“公雞叫明”的旁邊有隻愛美的雞,身上都是五彩的羽毛,好似正在和其他的雞爭豔。“愛美雞”的前面有一對金童玉女正在和大家拜年呢。這條街晚上可是歡聲笑語,五彩繽紛啊! 回到家後,我吃了碗甜甜的湯圓,嘴裡甜,心裡也甜了。新年就這樣過去了,向我走來的是新的一年的目標……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3

2月9日星期一陰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節日很多,其中元宵節這一天我最快樂。

晚上,媽媽在廚房裡急急忙忙地煮湯圓,湯圓煮好了,我們全家一起吃,真甜呀。飯後,我們開始放煙花,我站在煙花旁邊看呆了,爸爸叫我一聲,我沒有聽見,他跑過來把我抱開了。爸爸叫我往天上看,我看見天空中有許多煙花,有紅、綠、青、橙、紫,真像花園裡盛開的花朵,美麗極了。我說:“煙花可真美呀。”爸爸說:“是啊。”

元宵節使我終生難忘,因為這一天給我帶來許多歡樂。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4

荷花下面的龍船。龍船長50米,在水面上,很像龍。這是一艘古代的,有柱子,磚頭,角上還掛著一幅“雙龍戲珠。”

今天是元宵節。晚上,我和爸爸媽媽興高采烈的來到豫園九曲橋去看荷花燈。一朵朵美麗的荷花燈,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風情萬種,真是好看極了!

荷花下面的龍船。龍船長50米,在水面上,很像龍。這是一艘古代的,有柱子,磚頭,角上還掛著一幅“雙龍戲珠。”

接著是去看龍燈,龍燈的尾巴可真長啊,兩腳一蹬就像真的龍在飛。不過,元宵節的煙花也很好看,有愛心的、月亮的、勺子……

元宵節的景象是多麼迷人啊!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5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又到了,大街小巷都洋溢著歡樂的氣氛。我們學校也開展了“慶元宵活動。”

我還沒踏進體育館,就聽到歡聲笑語響徹整個會場。我們迫不及待地快步走進會場,“慶元宵活動”終於開始啦!歌曲、舞蹈、小品、相聲……一個個精彩的表演緊緊的吸引著我們的眼球。中間還穿插了互動遊戲,為這場慶祝活動增添了不少樂趣。

整場活動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撕“春”字。

當主持人宣佈:“下面,就讓我們來撕‘春’ !”話音剛落,同學們紛紛拿出了紅紙,開始撕起紙上早已事先畫好了的空心字“春”。此時,背景音樂也變得活潑快樂。同學們有的拿出尺子,按著紙慢慢地撕著;有的折一點,撕一點,個個都小心翼翼地,生怕把“春”撕破了而不吉利;還有的男孩不管三七二十一,隨心所欲的直接撕了起來……

而我呢?我按照“春”字的邊框先折再撕。漸漸地,“春”字在我手下誕生了!看著滿場“春”色,映襯著一張張紅撲撲的笑臉,“春”色在整個會場洋溢開。大家不約而同的舉起“春”字,體育館變得“春”意盎然,熱鬧極了!

在喜氣洋洋的氛圍中,同學們都期盼著新年吉祥如意,我也默默地祝福全體同學們新學期取得更大的進步!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6

今天是元宵節 一大早, 媽媽就對我說:“××,今天這樣安排,中午我們在家吃湯圓,晚上去姥姥家吃飯,然後大家一起去中山公園看燈,好不好?”我一下跳了起來,大聲說道:“好!太好啦!我要和媽媽一起做湯圓、看燈。”

吃過早飯,我便和媽媽一起做湯圓畢竟是第一次做湯圓,我一點也不得要領,媽媽剛將滾開的水潑向米粉,我便迫不及待地伸手去和麵,結果被燙得哇哇大叫,幸好沒燙壞媽媽熟練地和好面,我又照貓畫虎地做起了湯圓,結果不是皮太厚了,就是太薄了,怎麼也做不成一個像樣點的湯圓媽媽哈哈大笑,便手把手地教我看著自己好不容易做好的一個湯圓,還真有種成就感再看媽媽,已做好了三個大珍珠般的湯圓, 真讓我羨慕我埋下頭認認真真做著湯圓看著自己的技術越來越熟練, 做的湯圓也越來越圓,我這才長長地出了口氣中午,吃著自己親手做的湯圓,我心裡美滋滋的, 在姥姥家吃過晚飯後,我們一行五人,來到中山公園觀燈公園裡全是人,早已成了沸騰的海洋!再看看那些花燈,形態各異,五顏六色,將偌大的公園打扮得美麗極了!我最喜歡那隻兔子燈了只見一隻大白兔旁邊,蹲著幾隻可愛的小白兔,它們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胡蘿蔔,栩栩如生,我不禁想上去抱抱它們大白兔的身上寫著“元宵快樂”幾個字,小白兔穿著粉色的連衣裙,戴著蝴蝶結,可愛極了還有那粉嘟嘟的蓮花燈,旁邊襯托著碧綠的蓮葉,真漂亮! 最有趣的是那“機器人”花燈,它一面笨拙地踱步轉圈,一面還手舞足蹈地給大家講述元宵節的來歷:“朋友們,您知道元宵節的來歷嗎?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降落人間,被一個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很生氣,就下令天兵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o的女兒心地善良,不願看到老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危險,把這件事告訴了人們,於是,人類想出了一個辦法,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每天都要掛燈籠、點爆竹、放煙火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就稟告天帝說不用放火了,人間已經是一片火海了為了紀念天帝的女兒,每到正月十五,家家都掛燈籠放煙火,” 我不知不覺聽得入了迷,原來元宵節還有這麼一段美麗的傳說呢今年的元宵節,不光是快樂的節日,更是個收穫的節日 。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7

【活動目的】

1、初步瞭解元宵節的民風民俗。

2、欣賞花燈,感受花燈的美。

3、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通過禮物來對顏色感興趣。

5、運用物品特徵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家長幫助幼兒豐富元宵節的相關知識。

物質準備:

有關元宵節的由來及只要活動的課件,謎語若干。

環境準備:收集各種花燈,佈置燈展。

【活動過程】

1、結合課件講解元宵節的由來和只要活動。

2、引導幼兒參觀燈展,說一說:最喜歡那盞花燈?為什麼?花燈美在哪兒?

3、欣賞兒歌《做彩燈,鬧元宵》

4、猜燈謎

出示事先準備好的謎面貼在花燈上,教師讀謎面,幼兒來猜。

【小結】

每年的正月十五這一天是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這一天不僅要欣賞花燈、猜燈謎,還要品一種美食-------元宵。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8

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也叫“上元節”。

這個節日,我們有吃湯圓、猜燈謎的習俗,為此,我們班舉行了別開生面的“猜燈謎”活動。

這天下午,我們來到教室,一進門就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味。看到老師用不同顏色的筆在黑板上寫著“慶祝元宵節”這幾個大字。兩條綵帶像小龍似的交叉掛在教室裡,上面掛著五顏六色的寫著謎語的紙條,中間掛著一個大紅燈籠。

老師先讓我上臺與同學們分享了元宵節的由來和習俗,接下來就是元宵節活動的重頭戲——“猜燈謎”環節了。

“猜燈謎的規則是,你們隨便挑選一個會的謎語,猜出來後,把紙條拔下來,告訴我答案,答對了有獎品,答錯了重新拿新的紙條。”老師微笑著和我們說。同學們聽了以後,都摩拳擦掌,滿懷信心地準備把猜對的謎語紙條來換獎品。

張燈結綵的教室,同學們看得眼花繚亂,有的獨自一人看著綵帶上的謎語,有的兩人一起討論謎語中的答案,還有的四、五人一組討論……好不熱鬧。我隨手拔下一張在紅燈籠旁邊的紙條,看了謎面後,靈機一動,心想:這個答案應該是“洋蔥”吧?我舉起手來,興奮地說:“老師,我知道這個謎語的答案,是洋蔥。”“你猜對了。”老師用鼓勵的口吻迴應。就這樣,經過一番的努力,獎品終於拿到手。隨後我又猜中了另一個謎語,又多了一份獎品。高興得手舞足蹈。但我的好朋友小琪一個謎語也沒有猜中,沒得到獎品。我看她垂頭喪氣的樣子,於是,我拿了一份獎品送給了她,她開心地謝了我,我也微笑著對著她笑了笑。因為我覺得好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分享快樂的。

今年的元宵節我過得既充實、快樂,又特別有意義。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9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張祜的這句詩描述了古代京城元宵佳節的熱鬧情景。

元宵節這天,我也期待著能走出去欣賞那“萬燈明”美景,可因為已是六年級,馬上要畢業,元宵節這天,便與往常一樣,放學後還要再補兩節課。只是,人雖在教室,心卻早已飛出,在想著晚餐會吃啥,在想著花燈是什麼樣子,還在想著該去哪兒玩,更在想奶奶的湯圓是芝麻餡還是花生餡。

很快,班主任來了。她走上講臺,環視一週,才說:“這節課來做個活動。”聽到這句話,同學們頓時來了精神。老師接著說:“我之前不是有佈置大家做花燈嗎?”“對!”同學們大聲回答。“現在,請有交花燈作業的同學上臺拿回花燈。”十幾個同學走上講臺,其中就有我。老師又說:“請臺上的同學高舉手中的花燈,臺下的同學投票。”老師頓了一下,又宣佈:“花燈要來評選,設定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臺上的同學要為花燈做講解,臺下的同學投票。”一聽這話,我急了。我可連花燈的名字都還沒想好,怎麼講?

快輪到我的時候,我還沒理出頭緒來,急得抓耳撓腮。突然,靈光一閃,似乎靈感來了!“我、我的花燈叫‘福……福臨門’,它寓意新的一年會有好運氣,幸福會降臨。”說罷,想衝回座位卻被老師攔住了。“你還沒講解材料及製作過程呢。”我只好繼續:“這個花燈由氣球和礦泉水瓶組合而成,在礦泉水瓶身用刀子割開數條縫,兩頭不能割斷,仍連線著。然後,把大紅氣球塞進瓶中,再充氣,撐開瓶身後,外觀就像一個大紅燈籠,最後用帶有福字的中國結做成燈籠下面的流蘇。”終於說完回到了座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在評獎的時候,我心裡像壓了塊石頭一樣,緊張又激動。見到同學們紛紛把票投給我,心裡的石頭才算落了地。

“鈴鈴鈴……”鈴聲響起,放學了。大家都忙著收拾書包,想快點趕回家吃大餐,看晚會,我則依然沉浸在花燈中……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10

很快就要元宵節了。學校讓我們每人帶個手工燈籠過去。我不擅長做手工燈籠,一是手不巧,二是沒材料,三是壓根兒不知道應該要把燈籠做成什麼樣。沒辦法,只好讓爺爺做。

爺爺細心地選擇好了木材,開始給我做燈籠。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把刀,往木頭上削去。削了一陣子,那塊木頭成了一根小木棒,他再用尺子量了一下度數,對準後用筆作個記號,把刀壓在上面,一用力,木棒就出現了一個坑。他用刀在裡面又削了一陣子,坑就變光滑了。他照著這些動作,又做了幾根木棒。他把木棒按坑洞細心地拼在一起,拿出錘子和釘子,在各個介面處釘上釘子,用力敲了幾下,一個燈籠骨架完成了。最後,他在骨架上貼上一張紅紙作為外部裝飾,繫上一根結實的繩子,一個燈籠就完成了。

爺爺捧著燈籠,左看看,右看看,眼睛閃著智慧的光。他仔細端詳著這個燈籠,直到認為沒有地方還需要修改時才把燈籠給我。這個燈籠很普通——外表並不出眾。但它的故事並不普通——它凝聚了長輩對晚輩的愛。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11

在我的腦海裡,裝著許多五彩繽紛的事,有難望的事,傷心的事,可笑的'事,但是,我印象最深的事發生在今年的元宵節。

正月十四,大街上響起了爆竹聲,演化把天空裝飾得格外美麗,噴出了紅的,紫的,黃的,粉紅等各種顏色。這時,我耳邊傳來一陣“滴答滴答”的號子聲,也傳來了咚咚的鼓聲,走進一看,原來是龍燈呀/只見浩浩蕩蕩的舞師們舞著龍燈,走過大街,走進了人民府又是一陣煙花爆竹聲。威風凜凜的龍朝著政府大門三鞠躬,隨著舞師們舞法,龍滾起身子,繞著“S”形線舞起來,真是精彩極了/喊的人很多,喊了以後,都嘖嘖稱讚。龍為了吃得上龍珠,就飛快地跟著龍珠跑。而龍珠呢?好像故意讓龍吃不到它似得,飛奔向前。龍隨著龍珠左拐一下,右拐一下,隨著龍珠‘移’動,真是好看極了/舞師們個個汗流浹背,使出渾身的力氣,真讓人佩服呀!

在精彩的龍燈和美麗的煙花中,大家都目不轉睛地觀看著,瞪著龍燈,我們都鑽進龍燈的肚皮下面。

聽別人說,龍象徵著:吉祥如意,健康平安呢。

這次的元宵節可比往常來的好看多了。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12

1:七仙女嫁出去一個。(打一成語)

2:拍一個巴掌。(打一地名)

3:一勾殘月帶,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三星(打一字)

4:此曲只應天上有(打一成語)

5:一年四季花如錦(打一地名)

6:千年古屋(打一現代作家)

7:七年級離家除夕

回(猜一成語)

8:喜上眉梢(打一字)

9:大禹稱王(打一節氣)

10:琴盒(打一成語)

11:婦女節前夕(打一中藥名)

12:臨終遺言(打一文學名詞)

13:正月七年級(打一紅樓夢人名)

14:黑棋已輸(打一水滸人名)

15:愛面子(打一複姓)

16:偷竹子(打一成語)

17:依法離婚(打藍球術語)

,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18:老來還鄉(打二中藥名)

19:梨花片片隨風舞(打一書法名詞)

20:膽結石(打一句唐詩)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13

元宵節到了!元宵節到了!

元宵節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賞月、放煙花、吃元宵和猜燈謎等。這些傳統習俗我都喜歡,其中,我最喜歡吃元宵,而且我也會包元宵。今年,我和奶奶就包了元宵。

因為元宵節已經開學了,沒法和奶奶一起過,所以我們提前吃了元宵。在我們包元宵的過程中有個小插曲,是這樣的:那天,包元宵時我發現包元宵的皮怎麼都包不好,怎麼回事呢?奶奶左想右想,終於,奶奶看到了桌上的芝麻餡,奶奶想:會不會是餡太軟了?肯定是的!於是,奶奶就把芝麻餡放去冰箱裡,凍了十分鐘後再把芝麻餡取出來,奶奶一試,輕輕鬆鬆就包好一個湯圓了,這下總算不用那麼費時費力了!

而且,元宵節當天,我還吃了一種叫“水晶湯圓”的元宵,我問了媽媽為什麼皮是透明的?媽媽查了查,原來它的皮是用“木薯粉”做的,下次再包湯圓的時候我想試試!

元宵節過完才算是過完年了,2021年我希望我能心想事成,全家人開心快樂!

三年級的元宵節手抄報 篇14

早在元宵節的前幾日,電視上就報道說元宵節 黎明有月全食,我聽說後,興奮得一蹦三尺高,因為 我有生以來還從沒見過這類天文景觀,很想看看它們是什麼樣子,便巴望著元宵節快點兒到.

我耐心地等了幾日,期待的日子終於到了.元 宵節黎明,我5點鐘就起了床,站在窗前眺望.此 時的月亮又大又圓,明亮得很,皎潔月光投向大地, 讓人感到神祕而又舒暢。月亮周圍是深藍色的夜 空,夜空中還佈滿了厚厚的雲,不仔細看是看不出 來的,不過此時月亮沒有被雲遮住,在夜空中猶如 一顆閃亮的明珠。半個小時過去了,月亮開始有了 變化,在它的西北角有了一個微小的缺口,我知道 月食開始了。這時,我又想起了“天狗吃月”的傳 說,舊社會,科技不發達,人們不瞭解月食,認為是 天狗把月亮吃了,便在月食之夜敲鑼打鼓、放鞭炮 來嚇跑天狗,但是“天狗”還是“吃”掉了月亮,不過, 過了一會兒月亮又出現了。事實上,是地球轉到太 陽與月亮之間,太陽光被地球擋住,不能照射到月 亮上,因此在月亮上出現了黑影,這就產生了月食現象。

此時月亮正一點一點被黑暗吞噬,我真是太 高興了,正睜大雙眼眺望著。忽然,一團雲把月亮 給遮住了,月亮頓時沒了蹤影,夜空也顯得暗淡無 光。我心裡暗想到:唉!真掃興。正想著時,月亮 又像一個調皮的娃娃似的鑽出了厚厚的雲層,我又 暗自慶幸。我仔細地看著,月亮已經有三分之一是 黑暗的了,像是被咬了一大塊的大餅。等到月亮還 剩下一半時,天公不作美,一團雲又將月亮給遮住 了,我望著夜空,期待著月亮像上次一樣再次出現, 好讓我看完月食的全過程,可事與願違,我連等了 半個小時也不見月亮出現,我的心也像月亮似的被 一團雲遮住了。

雖然我這次沒有看到月食的全過程,但我明白 了一個道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