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散文的說課稿範文

才智咖 人氣:3.03W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中散文的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散文的說課稿範文

國中散文的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匆匆>>是國小語文九年制義務教材第十二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這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著“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作者先提出:“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它的無奈和對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戀。然後通過“洗手時、吃飯時、默默時……”這一系列生活情趣的描寫,具體再現日子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以及作者對人生的思索。最後抓住“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一句結尾,照應開頭,突出作者關於時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本組課文的學習重點是要引導學生從閱讀的內容展開聯想。閱讀的時候,先要讀通、讀懂,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還要想開去,想到與課文內容有關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並把自己想到的與同學、老師廣泛交流,藉以活躍思想,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四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技能目標:能按閱讀提示抓住課文的內容,學習作品中的表達手法,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語感訓練,能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課文,欣賞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標:讓學生了解時光易逝、一去不復返的現實,教育學生不要虛度光陰,從小就要珍惜時間。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作品內容,引導學生從文章中想開去,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難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課時安排 二課時(第一課時)

5.課前準備 製作課件 查詢資料

二、說教法

本文文辭優美、情感濃郁,只有積極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學生同作者情感上的共鳴。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領會中心思想,體會語言的美,所以採取情感教學,用感情朗讀貫穿全課教學。

三、說學法

指導學生運用“讀讀、劃劃、想想、議議”的學習方法,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劃出重點詞句,展開聯想,培養自己的觀察、語言表達、思維、朗讀的能力,積累規範語言,感受時間的匆匆,體味作品的語言美。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師: 同學們,時間對於人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你們能背出一些有關時間的格言嗎?

生:(略)

師: 是啊,同學們都在感慨時間太少了,時間太快了,作家朱自清細心地發現,原來時間是這樣匆匆溜走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的一篇散文《匆匆》。

板書課題 16 《匆匆》

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學課文。

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思考:“文中的‘匆匆’說的是什麼?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3〉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

2〉指名讀課文,並及時糾正讀音

3〉‘匆匆’什麼意思?你讀懂了什麼?

(三) 深入研讀,引導探究,品讀悟理

師: 課文中作者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對這個問題,作者有沒有作出回答?如果有,請找出答案。

生: 作者向我們提出了: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生: 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作者作出了回答,在課文中的第三自然段。

指導學生學習第三節。

1〉自由讀,讀懂文中敘述的句子。

2〉談談自己的理解。

重點探討這句話: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著---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

A 自由讀這段話

B 你讀懂了什麼?

C 把你的理解放進句子中去讀

D 你的日子是怎樣匆匆而過的?

E 能用這樣的格式來說嗎?

在_______的時候,日子從_______過去了。

通過探討學生可能會講:

聊天的時候,日子從嘴邊過去了。

玩耍的時候,日子從手裡過去了。

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從螢幕上過去了。

寫字的時候,日子從筆尖滑過了。

3〉齊讀第三節,再次體味時光易逝,要珍惜時間。

4〉小結。

小結課文,然後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體會作家對時光易逝的無奈和惋惜,教育學生不要虛度光陰,從小就要珍惜時間。

(四〉課外延伸,拓展練習

1.請同學們課外查閱有關朱自清的資料,他是怎樣度過他的日子的呢?

2.仿照作者具體描寫時間來去匆匆的寫法,寫一個小片斷。

五、說板書設計

16 匆匆

時光易逝--------珍惜時間

國中散文的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風箏》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是魯迅的一篇散文。這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要注重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要突出詞句理解、文意把握、內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學”。所選的課文中,《風箏》是意蘊最豐富的一篇,是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能力的好教材。

1、說課文特點

《風箏》是一篇以表現手足親情為主題的散文,但選材角度新穎,既表現手足親情又意蘊豐富,有助於提高學生情感體驗,培養探究性閱讀能力。文章講述了“我”因為看到風箏,引起對兒時虐殺自己小兄弟的風箏夢的回憶和深深的自責,展現了兄弟間濃濃的手足親情。細讀作品,作者的立意遠不止於此。這篇作品還揭示了封建陳腐思想對兒童自由、活潑天性的扼殺,深刻地闡述了“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這一科學道理。

2、說學生情況

七年級學生具有初步的整體感知課文和聯絡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對於像本文這樣有深厚意蘊的散文,容易產生陌生和排斥心理;所以在教學時要考慮讓學生多讀,要保證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要多讓學生採用合作、探究的方法來學習,要重視引導、多給學生鼓勵。

3、說重點、難點

七年級學生認知和思維能力沒發展到一定水平,結合本文的特點,預設本文的教學重點、難點如下:

重點:整體感知全文,感受兄弟手足之情,瞭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

難點:學生提出疑問並在教師引導下作深入思考。

4、說教學目標

課標從“知識和技能”“方法和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緯度要求學生,所以確定本文教學目標如下: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圈劃文中表示“誤解和衝突”的內容,體會賞析散文的基本方法; 提出疑問,合作探究,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主動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

(3)感悟“誤解和衝突”中的親情,瞭解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

二、說教學程式

我採用朗讀法、提問法、勾畫法、討論法,通過朗讀來感知文字;以圈畫重要詞句並賞析品讀來落實重點,理解主題;通過自主質疑、合作探究來啟迪思考。力求在教學中體現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課堂以民主、師生平等對話為主。

1、匯入新課,初步感知文字

師:同學談自己所見孩子的頑皮可愛的事匯入。師生輕鬆談話,匯入新課。

(設計意圖:剛從兒童長起來的同學,這樣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親切感,為下面的學習營造一個輕鬆的氛圍。能喚起學生心中的親情體驗;貪玩更是文中“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性”觀點的直接證明,從而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

生:與教師輕鬆交談。朗讀全文,圈畫生字難詞。思考:課文哪一自然段寫出了我態度轉變的原因?

(設計意圖:朗讀全文,既積累詞語,又對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使自己逐漸進入作品的意境。同時問題的思考,也有利於引起學生對課文第五自然段的關注,而這一段正是本課教學預設的切入口。)

2、主問題探究,落實重點

(1) 教法:以第五自然段為教學切入口,引導學生通過對“魯迅先生前後情感、態度的變化”的把握,學習魯迅嚴於自省的精神,同時瞭解“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性”這一科學的兒童教育思想。

問題設計:

“魯迅先生回憶起了二十年前的哪一幕?前後情感有什麼變化?”

“精神的虐殺是指魯迅先生對弟弟什麼的虐殺?”

“你有過這樣被精神虐殺的體驗嗎?”

“今後看到有人抹殺兒童天性的行為,你可以怎麼說?”

(設計意圖:選擇恰當的切入口,提出一組相互關聯的問題,在師生平等對話中實現對課文的理解。)

學法: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聯絡上下文理解“精神的虐殺”的具體含義;結合自身體驗理解並朗讀“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性”這一句話。(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朗讀、體驗,在討論與思考中掌握知識。)

(2)教法:出示教學“主問題”。探討文章“在誤解和衝突中也有親情”這一主題。

課堂上可能出現問題:這個主問題的解答,需要學生對整篇文章有深入的研讀,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閱讀感悟能力,學生能找到文章前半部分魯迅和小兄弟之間的衝突而忽略了文章後半部分魯迅對小兄弟“我可是毫不怪你啊”的誤解,學生能找出魯迅對小兄弟的愛而忽略了小兄弟對魯迅的愛,學生可能不清楚對問題的解答的表述

師組織討論:在學生閱讀全文,劃找相應詞句後,組織學生首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和討論,進行賞析和朗讀,然後再全班交流。

點撥:①文章後半部分是不是也有誤解中的親情的體現呢? ②弟弟也愛魯迅嗎?有感情讀一句話,(用讀來傳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打動聽眾)。

生:用橫線畫出文中哪些地方寫的是我和小兄弟之間的“衝突和誤解” ?讀一讀這些句子,小組討論後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動手、動口、動腦,突出學習的自主合作特點。)

3、發現、探究問題,突破難點

教法:因為對課文的生疏可能出現學生提不出問題;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等待老師說標準答案。教師要進行適當的方法指導;保證一定的讓學生髮現問題的時間;小組交流,整合問題。

學法:默讀全文,劃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小組交流篩選、整合問題,全班交流探究。旨在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養成合作探究的習慣。

4、拓展延伸

讀魯迅的其他作品,瞭解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