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賽馬說課稿

才智咖 人氣:1.9W

說課稿是教學的另一種教學模式,那麼國小賽馬說課稿是怎樣的呢?下面請看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國小賽馬說課稿!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賽馬說課稿

國小賽馬說課稿1

我說課的內容是湘教版國小音樂三年級上冊第六課《賽馬》,下面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1、對教材的分析:《賽馬》是我國作曲家黃海懷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它描繪了蒙古族人民在歡慶自己的節日時,熱烈歡騰的賽馬場面。樂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情緒熱烈、奔放,刻畫了賽馬場上群馬飛奔的沸騰場面。第二部分情緒輕快悠揚,刻畫了騎手們樂觀自信的精神風貌。第三部分是第一段部分再現,情緒更為激烈,呈現了賽馬的歡騰場面。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出,要弘揚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過二胡獨奏曲《賽馬》的欣賞讓學生了解民族拉絃樂器二胡及其音色特點。本節課也是認識我國民族拉絃樂器的開始,因而本課在整個教材中佔有重要地位。

3、教學目標:根據音樂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①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蒙古族及蒙古族音樂的熱愛之情。

②能力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③知識目標:認識民族拉絃樂器二胡,並初步感受二胡音色特點。

4、教學重點:認識二胡,並感受其音色特點。

5、教學難點:體會速度在樂曲中的作用

6、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電腦、打擊樂器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課堂比較好動,注意力不夠集中,對欣賞課不太感興趣。採用多媒體課件直觀演示的方法,可充分調動學生視聽學習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參與能力,使欣賞課真正達到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

三、說教法:

1、教學中以視聽為主,教師點撥、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採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以較多的資訊量豐富課堂內容,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影象、音訊、視訊等媒體,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樂。

四、說學法:

1、教育心理學中提到聯覺現象,即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心理現象,利用多媒體助教手段,創設音樂情境,讓學生從對樂曲聽覺上的感覺昇華到對樂曲的聯想,聯想到蒙古族人民賽馬時的情景。

2、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實行“四多”即多聽、多想、多討論、多創作。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吉祥三寶》(播放課件),說說這首歌曲是哪一個少數民族的歌曲?歌曲中主要是用什麼樂器伴奏的?(馬頭琴,是蒙古族最富特色的民族樂器。)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聆聽《吉祥三寶》,增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歌曲中對蒙古族的歌曲、服裝及演奏的樂器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為進一步瞭解蒙古族的風情做了鋪墊。

(二)創設情境,感受民風

欣賞蒙古草原美麗風光(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通過課件演示進行觀察,對蒙古族的印象進一步加深。介紹那達幕盛會。(課件顯示男兒三藝賽況)

(三)新課匯入

有一首曲子淋漓盡致的刻畫了蒙古族人民在賽馬場上的情景,那就是由我國作曲家 黃海懷創作的二胡獨奏曲《賽馬》。介紹二胡:(教學重點)二胡是我國的民族傳統樂器 二胡演奏法其中的三種:連弓、連頓弓、撥絃。二胡由琴筒、琴皮、琴桿、琴頭、琴軸、 千斤、琴馬、弓子和琴絃等部分組成,另外還有松香等附屬物。

(四)、分段欣賞《賽馬》(播放課件)

1、細聽第一段,感受音樂節奏。

(1)感受賽馬比賽的音樂情緒,想象畫面

[設計意圖] 認真聽音樂自由想象樂曲所表現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用動作表現,部分學生用串鈴或雙響筒等樂器來烘托賽馬緊張熱鬧的場面。部分學生用動作表演(通過課件展示蒙古舞蹈動作,讓學生對蒙古舞中表現騎馬的動作有所瞭解,便於動作的表演。)

2、細聽第二段,把握音樂變化。(教學難點)

與第一段相比,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音樂主題,其他

3、再聽第二段音樂

想想比賽環節,用LU模唱第一次旋律

4、細聽第三段音樂,體會“衝刺”。

感受音樂變化及情緒 ,音樂結尾時,節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強,表現了賽馬比賽已經進行到什麼關鍵時刻了?

(4)這首樂曲分幾段?

(五)、完整聽賞(播放課件)

(1)再聽指出撥奏和馬蹄聲。

(2)用打擊樂器、身體語言烘托感受音樂氣氛,併為他們比賽助興好不好?

(六)、用心傾聽(播放課件)

通過聽辨的測試教師瞭解學生對樂曲掌握的程度

(七)、創編動作表演

(八)、小結

師:談談本節課的收穫

六、教學預測反思:

1、在教學難點的確立上,我先選擇了體會速度在樂曲中的作用作為教學的難點,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班級學生在欣賞教學中的差異,我認為讓學生記憶樂曲的旋律片斷並進行模唱比較困難,如果學生對樂曲第二部分旋律模唱感到困難時,教師在課堂上就要相應地改變教學策略,把教學的難點進行轉移,並通過教師彈奏片斷讓學生記憶,並解決這個難點,讓學生聽覺能力逐漸提高。

2、在完整聽賞樂曲時,讓學生用打擊樂器及身體語言烘托感受音樂氣氛,由於樂器的演奏聲音會覆蓋欣賞音樂的聲音,因而打擊樂器不易過多,主要以培養學生聽覺能力為主。

國小賽馬說課稿2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教材第七冊第四單元的首篇課文《田忌賽馬》。下面我從教材的特點、教法、學法的選擇、學具的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作簡要的說明。

一、說教材

這一環節包含三大方面:

(一)內容、地位與作用

《田忌賽馬》是西師大版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戰國時期齊國大將田忌和齊威王賽馬,第一次比賽田忌連輸三場,孫臏觀看了這次比賽,幫助田忌用調換馬出場順序的方法,結果反敗為勝的故事。課文讚揚了孫臏善於觀察、思考、勇於打破常規的正確的思想方法。

本課計劃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讓學生讀懂生字新詞,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文章的寫作順序。第二課時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學習他正確的思想方法。

我現在要說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

(二)目標的制定

根據《新課程標準》在四年級閱讀教學中的要求,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3)學習孫臏認真觀察、分析的態度和正確的思想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合作探究: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分析、綜合的能力。

(2)閱讀感悟:初步學會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閱讀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科學的思想啟蒙教育。

(2)知道田忌賽馬轉敗為勝的原因,分析孫臏的思維過程,懂得“正確分析雙方情況,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勝”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和課文內容特點,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兩次賽馬時雙方三匹馬出場順序的不同,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教學難點:理解田忌賽馬轉敗為勝的原因。孫臏認為田忌可以取勝的根據是什麼?

二、說教法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現代課堂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的主體意識。教師作為主導者要科學地組織這雙邊活動。因此這堂課我主要採用討論法與提問法相結合。

三、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想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不僅要重視合理教法的選擇,而且要重視學法的運用,因此這堂課我主要採用:觀察法,

演示法,概括法。

四、說學具

學生每人準備三張畫有馬的卡片,註明上、中、下。

五、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包含四個小環節:

(一)激趣匯入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在校園生活中,同學們參加過哪些體育專案的比賽?當你們第一場輸了之後,你還想不想贏?你會想出什麼辦法來戰勝對方呢?”

然後順著引導:今天我們來看看田忌是怎樣進行賽馬的,他又是怎樣反敗為勝的。

教學時,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然後同桌之間用圖片擺出田忌和齊威王兩次賽馬的對陣圖,由學生講解兩次賽馬的出場順序及結果,學生就會回答:“第一次比賽田忌用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下等馬,結果連輸三場;第二次比賽,田忌用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上等馬、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下等馬,結果反敗為勝。”教師根據學生的講解,演示相機進行板書。圍繞對陣圖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從第一次比賽中觀察,發現“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所以田忌才連輸了三場比賽。弄清了第一次比賽的過程及結果之後,我引導學生觀察,“第二次比賽和第一次比賽相比有什麼不同?”學生不難發現“結果不同和馬的出場順序不同”,我不失時機地點撥:“相同的馬為什麼卻產生

了不同的結果呢?”學生就輕鬆地找出了“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這句話。

為了激起學生尋根問底的興趣,引導學生加深理解,體會正確的思想方法,我引導學生質疑:①調換馬的出場順序就一定能取勝嗎?如果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快得多將會是怎樣的結果?學生經過思考就會明白那樣的話田忌同樣會輸,調換出場順序也是徒勞的。②孫臏為什麼不在第一次比賽前提出調換馬的出場順序這個辦法讓田忌一戰即勝呢?通過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明白孫臏調換馬的出場順序這一創新,不僅要有膽識,還要善於觀察、分析。

一敗一勝的原因弄清楚了,但“孫臏認為田忌可以取勝的根據是什麼”這一教學難點還沒有突破。為了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孫臏是怎樣知道調換馬的出場順序就能讓田忌取勝的?他根據什麼來判斷?”經過學生的閱讀體會加上老師的引導,學生不難找出“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這句話。為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拿出道具擺一擺,想象假如六匹馬兒一塊跑,將是怎樣的結果?從六匹馬的排列順序中體會到“齊威王的上等馬比田忌的上等馬快一點點,齊威王的中等馬、下等馬都只比田忌的快一點點。”從中領悟到這一結果是孫臏經過仔細觀察、分析而得出的,這就是他判斷的根據。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兩次賽馬時雙方三匹馬出場順序的不同,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孫臏的足智多謀,我引導學生進行討論:①調換馬的出場順序看似簡單的方法田忌有沒有想

出來?第一次比賽結束後,田忌表現得怎樣?②孫臏為什麼能想出調整馬的出場順序的方法而田忌卻沒有想到?學生通過理解課文,尋找就會發現當時田忌覺得很掃興、垂頭喪氣地準備離開,拿他的“沒信心”反襯孫臏的“胸有成竹”,討論後明確,正因為“孫臏善於觀察,善於分析,敢於打破常規,揚長避短,才想出調換馬的出場順序的巧妙辦法來取勝。”

(三)把握人物形象,深化理解

《新課標》強調閱讀教學要注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重視學生閱讀的主體性。因此,在這一小環節中,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全文,深刻地體會人物各自不同的神態、心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指名三位同學分別扮演孫臏、齊威王、田忌進行角色朗讀,讓課堂充滿情趣,給學生展現的舞臺,滿足他們的表現慾望。

(四)總結全文,拓展創新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說說學了這篇文章之後,有何收穫,受到什麼啟發。並加以理解、運用、創新,讓他們幫助齊威王調整馬的出場順序進行第三場比賽打敗田忌。從中培養學生的整合能力、創新能力,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

六、說板書設計

在本課的板書設計上,我主要是體現了田忌兩次與齊威王賽馬中馬的出場順序,田忌、齊威王、孫臏三人的態度表現,從而歸結出孫臏仔細觀察、科學分析、合理呼叫的正確方法。板書設計脈絡清晰、簡單明瞭,體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