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鑑賞《歷史悠久的亞洲傳統音樂》說課稿

才智咖 人氣:2.03W

人音版高中音樂鑑賞《歷史悠久的亞洲傳統音樂》說課稿

高中音樂鑑賞《歷史悠久的亞洲傳統音樂》說課稿

第十節 歷史悠久的亞洲傳統音樂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歷史悠久的亞洲傳統音樂》這是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樂鑑賞教材第五單元《亞非音樂神韻——大自然 和諧 和平》中的第一課。可是整本書的第十節。

教材分析:

本課涉及的內容不光包括音樂,還涉及到了地理、歷史等學科的知識,本人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需要進行了合理的篩選,做了些簡單的學科綜合。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不同的方法讓學生去欣賞、鑑賞音樂。並讓學生唱一唱、議一議,更直接地讓學生體驗感受亞洲民歌的特點、內涵。所以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一)通過鑑賞具有代表性的亞洲傳統音樂,體驗亞洲傳統音樂的風格特徵。瞭解亞洲各地區音樂文化與地理、經濟、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關係,加深對亞洲傳統音樂風格的理解。

(二)通過比較聆聽、合作演唱等實踐活動,認識“呼麥”、“拉格”、“塔拉”,體會和區別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國家音樂的風格特點。

(三)學生通過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能夠尊重多元文化。

教學重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去嘗試接受多元的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

教學難點:比較與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個國家音樂的風格和特點。

教學過程:

一、 匯入:聽三個音樂片段讓學生說說分別是哪個國家的音樂。完成學生手中的第一張表格。

(設計意圖:1、考考學生平時對音樂的積累。2、讓學生對亞洲音樂有個有初步的感受。)

二、新課學習。通過學生新課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所以我將對新課的學習設計為四個板塊:

(一)音樂旅行第一站:東亞音樂文化區(蒙古)

1、通過視訊短片認識呼麥,瞭解呼麥唱法的特點。

2、欣賞呼麥作品《四歲的紅鬃馬》。

2 3、學生對作品的風格進行討論。

4、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旅行第一站結束。

(二)音樂旅行第二站:東南亞音樂文化區(印尼)

1、請學生指出印尼在地圖上的位置,教師對印尼的地理位置做簡單的介紹。

2、聽賞印尼民歌《星星索》,注意歌中的伴唱。

3、學唱歌曲中的伴唱,要求學生注意歌唱的狀態。在學生能比較熟練的演唱基礎上教師演唱主旋律,和學生合作。

4、在歌聲中結束音樂旅行的第二站。

(三)音樂旅行第三站:南亞音樂文化區(印度)

1、 欣賞一段有關“祈雨”的印度歌舞表演,讓同學們猜猜旅行第三站是哪裡?請學生說說對印度和印度音樂的印象。

2、 教師介紹印度音樂。

3、 介紹印度民間樂器薩朗吉、西塔爾,聽賞印度民間樂曲《歡迎》。邊聽邊思考印度音樂的特點。

4、 總結印度音樂的特點,音樂旅行第三站結束。

(四)音樂旅行第四站:中亞音樂文化區(亞塞拜然)

1、 聽《巴雅提木卡姆》感受這種獨特的'音樂形式並完成手中的表格。

2、 教師介紹“木卡姆”。

3、比較欣賞新疆的《十二木卡姆》,感受亞塞拜然木卡姆與新疆卡姆之間的聯絡. (設計意圖: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區,人類古代四文明古國中的三個國家在這裡,並且亞洲傳統音樂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人類音樂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生對這一篇章的學習尤其重要。在介紹每個地區音樂之前,以當地的風景(或代表性建築)圖片和民族風情音樂一同引入,讓學生更容易瞭解亞洲國家的音樂文化背景。然後再直觀感受、欣賞、聽辨來感受和了解亞洲民族音樂的風格,總結出它們的音樂特徵。)

三、拓展與探究 課後蒐集有關“木卡姆”的資料,試比較亞塞拜然的木卡姆和新疆木卡姆有何相似之處,有沒有明顯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