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說課稿範文

才智咖 人氣:9.97K

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關於《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說課稿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說課稿範文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說課稿

一、 教材簡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它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季羨林先生寫的一篇精美雋永、意境悠遠的短文。文章先點明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後回憶了自己兩次到德國的所見所想,介紹了德國家家戶戶視窗都開滿鮮花的情景。抒發了對“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一境界的感慨,表達了對德國奇麗風景和奇特風俗的讚美之情。

本文不同於一般寫景物風情類的文章,而是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煉概括的語言點明瞭通俗易懂卻意味深長的道理。因此,本課教學重點定位為: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結合上下文與生活實際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積累優美語言。教學難點為:初步體會德國民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精神境界,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及學生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認識“莞、奼、嫣”3個生字,會寫“脊、錦、暇”等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脊樑、奼紫嫣紅”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

3、瞭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從中受到啟示與教育。

三、教學過程: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力求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具體過程如下:

一、匯入新課。

通過談話引出文中所出現的德國這個國家,讓學生先談談對德國的瞭解,然後教師播放展示德國美麗風景和風情的課件,引出課題進行板書。(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一環節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認讀生字詞,在檢查認讀生字詞時,重點抓“莞爾一笑”和“奼紫嫣紅”,強調正確讀音,指導“嫣”的寫法;然後通過初讀課文,讓學生談談德國給自己留下了什麼印象,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

三、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在這一環節中,我準備以文中“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一句中的“美麗”一詞為切入點,來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重難點。具體分這樣幾個小環節:

(一)細讀課文,尋找美麗:

首先我從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這一句入手,讓學生初步談談對“美麗並沒有改變”的理解。

作者說的“美麗”(板書)其中包含著美麗的花,接著就請學生自讀課文,找找描寫花之美的句子,重點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的2、3兩句話,通過圖片展示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花團錦簇”和“奼紫嫣紅”(板書)的意思,體會花的美;通過“家家戶戶”和“應接不暇”體會花的多,並指導有感情朗讀,概括出這是多麼奇麗的景色。

(二)品讀課文,感悟美麗:

為什麼在德國能看到這麼奇麗的景色呢?緊接著請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第二自然段,看看德國人是怎樣種花的,從“家家戶戶都在養花”體會他們愛花的真切,幫助學生重點理解 “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裡只能看到花的脊樑”這一句,明確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感悟這是一個多麼奇特的民族。這時再結合“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裡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一句,幫助學生理解這正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板書)出示句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抓住“耐人尋味”請學生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感悟他們的心靈就像花兒一樣美麗。

(三)前後呼應,內化美麗:

再次回到 “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並沒有改變”一句,請學生談談讀了第二、三自然段後,你對這句話又有怎樣的理解?作者在這裡所說的“美麗”指很多東西,除了美麗的花,還有什麼是美麗的?(德國人民美麗的心靈、境界)師生感嘆地讀:“多麼奇麗的景色!多麼奇特的民族!”

三、小結:

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季羨林先生》和《季羨林散文》,教師做課堂小結:我們跟隨季羨林爺爺一同欣賞了德國奇麗的街頭風景,體會了他們奇特的風土人情,共同感受到了德國人民的美好心靈。希望大家也能從我做起,做到——(指板書: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讓我們的家園變得越來越美麗!

板書設計:

25、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花團錦簇 奼紫嫣紅

美麗

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