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說課稿三篇

才智咖 人氣:1.17W

兒園中班科學說課稿(一)

導讀:在幼兒進行實驗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夠認真的去尋找反作用力,只有極個別孩子只對某一樣東西感興趣,所以就不太主動的去進行其他的探索實驗,根據這個情況,我對這樣的孩子也進行了正確的引導,在實驗結束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夠在不同的物體中找到反作用力。

幼兒園中班科學說課稿三篇

我上的這節課是科學活動《火箭升空》這是整合課程《交通工具博覽會》主題中的一個活動。下面我先說一下這節課的活動目標:

1、拓展幼兒的想像力及對科學的探索能力。

2、嘗試瞭解火箭升空的動力。

3、初步瞭解反作用力。

首先,我說一下這節課的設計意圖,在《交通工具博覽會》主題活動中,我們班的孩子對於火箭都非常好奇,感興趣,平時提到火箭孩子們也都很興奮,他們雖然知道火箭,喜歡火箭,但是火箭對於他們來說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他們還不是很瞭解。

這也正是《綱要》中所提出的:從生活或媒體以及幼兒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導幼兒感受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對科學家的崇敬,所以我就抓住了孩子們的這個興趣點,來設計了《火箭升空》這節課。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初步瞭解反作用力,難點定位於尋找反作用力。

在活動的開始,我就利用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太空課件,來讓幼兒展開想像,最後讓幼兒看火箭升空,使幼兒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探索發現,以及多媒體課件的利用,使活動得到進一步的深化。

這些內容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為了孩子更進一步的瞭解反作用,我又做了"小小"游泳和滑旱冰的課件,因為孩子的認知都比較直觀,所以我在課件上,又設計了向上向下的箭頭,這樣孩子們就能夠很清楚的看到力的方向了。

在前面的幾個環節裡,我們只是聽和看,對於反作用力只是一個思維上的理解,幼兒並沒有親自去實驗,去感覺反作用力的存在,對於孩子們來說:科學知識的獲得必須在親身活動,親身體驗,在獲得大量的、豐富具體的實際經驗的基礎上得以真正的理解的,如果不讓幼兒親自去探索、去體驗,孩子是不會從真正意義上去理解的,所以我根據這一規律,也為了滿足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在第二環節安排了讓孩子去自由探索,在這一環節中,我為孩子們都提供了汽球、彈力球、彈簧、皮球、滑板車、裝水的大雪碧瓶、弓箭等等,讓孩子們在這些不同的物體中尋找反作用力。

在幼兒進行實驗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夠認真的去尋找反作用力,只有極個別孩子只對某一樣東西感興趣,所以就不太主動的去進行其他的探索實驗,根據這個情況,我對這樣的孩子也進行了正確的引導,在實驗結束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夠在不同的物體中找到反作用力。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獲得的經驗是零碎的,所以在自由探索後,通過幼兒介紹,集體講述的方式,對幼兒獲得不同東西中存在的反作用力進行講評,讓幼兒的大腦裡有了一個反作用力的概念。在此過程中,教師是孩子們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

孩子們瞭解了反作用力,他們自然就會想到火箭升空的原理,所以,在活動的最後,我給他們準備了皮筋,火箭圖示,弓箭等等,讓幼兒開動腦筋利用反作用力把自己的小火箭送上天空。

幼兒園中班科學說課稿(二)

 活動目標

1.體驗玩色的樂趣,產生探索的欲塑;

2.感知顏色的變化,進行三種顏色的分類。

活動準備

透明飲料瓶若干個,顏色標記,塑料簍子三個。

活動過程

一、觀察、探索瓶子的祕密。

1.導人:"小朋友,平時我們常常會喝飲料,飲料瓶有各種各樣的。今天我帶來的可是神奇的飲料瓶。(揭開遮布)這些瓶子怎麼神奇呢?這些瓶子呀都會變魔術!"

2.觀察瓶子:"大家快來看看,神奇的瓶子是什麼樣的?"(都是透明的,身體是細細長長的……裝著沒有顏色的水。)教師要做準確概括。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你發現了什麼呢?

二、發現祕密,激發探索慾望。

過渡:"瓶子裡有祕密噢!下面一個人拿一個,我也拿一個。"(注意:站的位置不要太擠,不要背對大家。)

1.晃瓶子

(1)"拿好你的瓶子,音樂響起來,讓我們和瓶子一起跳個舞吧。"

(2)"讓瓶子動起來,讓瓶子裡的水也跳動起來!"

2.找變化

(1)"看看你們的瓶子有沒有什麼變化啊?"(只有三位幼兒拿的瓶子裡的水變顏色了。注意讓孩子自己說出顏色。)

(2)"咦,你瓶子裡的水變成了什麼顏色?他的也變了,變成了什麼顏色?我的怎麼沒有變啊?(感到很奇怪。)

(3)收瓶子:"我們先把瓶子送回去,然後趕快坐到椅子上。"

幼兒討論:想想會是什麼原因呢?"

三、玩變色遊戲,進行顏色分類。

過渡:"這兒還有好多神奇的瓶子呢(揭開遮布),一個人拿一個,我們再來試一次吧。"

1.變顏色

"準備好。(音樂開始)動起來吧,讓瓶子裡的水也跳動起來!"

2.送瓶子

(1)(音樂停止)"你們發現了什麼?變成了什麼顏色?這紅紅的像什麼?"

(2)"下面我們來玩一個找朋友的遊戲:我數一,二,三,紅色和紅色站在一起,藍色站在一起,黃黃站在一起。我要開始數啦,一,二,三。"(檢查)

(3)(神祕一點)"噓!我的瓶子在和我說話呢,他說瓶寶寶想要回家了。他們的家在哪兒呢?找找看,在這兒呢,(出示空簍)上面還貼著標記。下面請你們看著瓶子裡水的顏色,按標記把瓶子送回家吧。"

(注意:節奏要慢一點,要讓孩子都能安靜下來才開始說,不要急。)

四、再變顏色,揭示祕密。

1.老師換瓶蓋變色。

過渡:"瓶寶寶都回家了,我們也坐到椅子上休息休息吧。"

(1)"剛才我瓶子裡的水變成了黃顏色,它說它還會變顏色!""這次能變出什麼顏色呢?我們仔細看看吧。"(邊說邊換瓶蓋,音樂起。如果有孩子說出我換瓶蓋了,"我是在換瓶蓋,老師為什麼要換瓶蓋呢,待會兒你就知道了。")

(2)"看,顏色真的又變了,變成了?綠色啦!"

(3)"你們也把瓶寶寶輕輕地請出來。看清楚你拿的瓶子,裡面的水是什麼顏色的。"

幼兒拿瓶子,隨音樂的節奏舞動。

(4)"瓶子裡的水變色了嗎?為什麼沒變色呢?"

2.小朋友換瓶蓋變色。過渡:"原來這裡面有一個小祕密呢!想知道的人趕快找一張椅子坐下來。"(幼兒回位置)幼兒猜測。(如幼兒猜測不到,教師啟發:細心的小朋友就會發現,剛才魔法師換了一個瓶蓋,瓶子裡水的顏色就又變了,那麼,祕密到底在哪兒呢?)

(1)"祕密真的在瓶蓋裡嗎?我們擰開瓶蓋看一看,你會發現什麼?"

(2)"對了,蓋子裡有顏色。看看你瓶子裡水的顏色和瓶蓋裡的顏色是不是一樣的啊?"

(3)"請你看看你旁邊的小朋友和你的顏色是不是一樣的。找一個和你顏色不一樣的,互相交換一下瓶蓋,換好後一定要用力把瓶蓋擰緊。"

(4)幼兒換瓶蓋(音樂響起來)。

(5)"原來是什麼顏色的?現在變成什麼顏色了?"兩三名幼兒說。

(6)結束語:"噢,不同的顏色碰到一起,就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小朋友們請帶上你的瓶寶寶,跟老師來吧!我們再去換個瓶蓋,試試看吧!"

說課材料

1.活動來源

"天空生氣的時候是黑色,大海溫柔的時候是藍色,冬天掉眼淚的時候是白色,我的心高興的.時候是彩色。"當我讀到《整合教材》中的這首兒歌時,覺得好美——是顏色渲染了這個世界的微妙。顏色可以表達心情,顏色可以表達感受,顏色還可以表示季節,正是顏色讓這個世界變得豐富多彩。顏色時刻在我們眼前。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顏色作為主題。我也知道關於顏色的活動有很多。課題老,就要想辦法變花樣,換角度。我要給顏色找一個更有生命力的載體!那段時間班上在收集飲料瓶,有個孩子帶了一個裝著水的飲料瓶,瓶蓋上打了幾個洞,說是倒過來可以當水壺用。看著他擺弄瓶子,瓶裡的水晃來晃去的,也許上帝可憐我的冥思苦想吧,當時腦子裡就突然想到用透明的飲料瓶作引子,裝上沒有顏色的水,讓顏料躲在瓶蓋裡,設計成一個可以讓水變顏色的小魔術。於是,"神奇的瓶子"就這樣產生了。

2.設計意圖

幼兒天生的好奇心是進行科學教育的基礎。"科學始於好奇",好奇心是興趣的先導,興趣又是學習的動力,是幼兒獲得經驗的先決條件。從小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就要從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人手,從而使幼兒愛科學,主動學習科學。巧妙的設計、有效的組織,就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學科學的興趣。我想通過今天這樣的方法玩顏色,能充分調動他們的好奇心,他們能在輕鬆快樂、好奇興奮的狀態下,產生探索慾望,感受顏色的變化,自然也可以進行顏色的分類。用幼兒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見的廢舊飲料瓶,發生神奇的變化,讓幼兒體驗到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科學就是我們每天做的事,使幼兒學會關注生活,真正理解科學的實際意義,產生內在的學習動機。

3.目標分析

現代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情感、態度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及環境的積極交流、和諧相處。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情感、態度、認知等方面將活動目標確定為:體驗玩色的樂趣,產生探索慾望;感知顏色的變化,進行三種顏色的分類。

4.過程分析

圍繞以上目標,我將活動分為四個部分:

(1)觀察,探索瓶子的祕密;

(2)發現祕密,激發探索慾望;

(3)玩變色遊戲,進行顏色分類;

(4)再變顏色,揭示祕密。

正如杜威所說"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究是兒童的本能衝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

在整個活動中,我給孩子創造了一個輕鬆快樂的活動環境,孩子是活動的主角,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愉快的情緒體驗和強烈的探索慾望正是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

幼兒園中班科學說課稿(三)

各位領導、老師:

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科學活動《豐富多彩的塑料品》。

一、教材分析

隨著科學技術的斷進步和發展,豐富多彩的塑料製品在人們的生活中隨外可見,塑料製品的廣泛應用給人類帶來的是什麼?

學習這一課讓幼兒明白,塑料製品它一方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同時也造成了"白色汙染"的危害。幼兒在生活中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各種塑料製品的實物,因此,這一課題幼兒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時,這一課題中的教具,具體、直觀、豐富多樣,大量生動的實物教具易於刺激幼兒感官,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和近不急待的探索慾望。有關"白色汙染"的總是對幼兒來說有些抽象,針對這一問題,我在課前組織幼兒清理園內的塑料垃圾,再觀看有關"白色汙染"的圖片和紀錄片,幼兒會很透徹地理解"白色汙染".

二、目標確定

中班幼兒對事物表面特徵的觀察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活動通過尋找發現、觀察比較生活中常見的塑料製品激發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而科學教育活動是在引導幼兒親自探索和發展獲得有關經驗的過程,因此,針對本班幼兒和幼兒科學教育的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具體實物的觀察比較,讓幼兒在探索中認識各種塑料製品,知道它的特性。

2、幼兒自主的瞭解塑料製品在人們生活、生產中的用途。

以上兩個目標是本課的重點。

3、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觀看,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三、教學準備

根據教學目標,我做了如下準備:

1、幼兒每人自帶塑料製品一、兩件。

2、帶領幼兒在園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動。

3、在活動區投放各種各樣的塑料製品。

4、白色汙染圖片及光碟。

四、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運用了發現法、觀察法、比較法相結合,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願望,瞭解塑料製品特徵,為了解塑料製品在生活中的用途,我運用了交流討論法、設計情境法,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經便幼兒理解。

五、教學過程

我為本次活動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

(一)激發幼兒興趣

首先我設計提問:"小朋友們,請把你們帶來的各種東西拿出來吧,告訴大家,你帶來了什麼?有什麼用?是由什麼製成的?"(這時幼兒會把帶來的東西擺放在他們面前的桌子上,具體生動的教具擺放在桌子上,自然構成了一個色彩繽紛的塑料製品展示會,幼兒感受到刺激,學習興趣和探索願望立即被激發出來了。)

然後幼兒自由發言:我帶的是小杯子,喝水用的;我帶的是一輛小汽車,玩遊戲用的……最後教師小結:小朋友帶來的這些世界盃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塑料製品。自然引出課題。(這一問題的設計體現了幼兒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自主體原則)

(二)引匯出現

1、在活動室裡尋找塑料製品。

2、尋找後啟發引導幼兒說出塑料製品的特徵。

教師出示實物,引導幼兒說出形狀不同、顏色不同、薄厚不同、軟硬不同、高矮不同、長短不同。(經過幼兒的觀察比較和教師的啟發引導,塑料製品的外部特徵得到解決。然後同樣用示範引導的方法,讓幼兒說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較方便、比較安全等內部特徵。)

這一環節完成活動目標。

(三)交流討論

本環節主要讓幼兒瞭解塑料製品的用途。請涉朋友分組討論,由於幼兒自帶了那麼多塑料製品,活動區裡又投放了那麼多,因此幼兒討論的會非常激烈,激烈的討論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

最後,教師把講座結果歸類小結:

1、生活用塑料製品。

2、學習用塑料製品。

3、電器產品中的塑料製品。

這一環節完成了活動目標2

(四)情境設計

如今,塑料製品垃圾已成了環境的重要殺手,本環節主要是為了培養幼兒的初步的環保意識而設計的。

首先祟塑料大棚模型,再通過課前的"垃圾清理"活動和觀看光碟和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塑料製品對環境和人類的危害,教育幼兒不隨意亂扔塑料製品,儘量少使用塑料製品,鼓勵幼兒研究一些處理塑料製品的科學方法,讓幼兒從小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的信念。

完成活動目標3

(五)活動延伸

1、創造環境,在活動區多投放各種塑料製品,讓幼兒在活動中自然鞏固對塑料製品的認識。

2、在活動室張貼有關"白色汙染"的圖片,動員幼兒帶家長利用雙休日時間體驗"白色汙染"和用自己的能力杜絕"白色汙染".

下面我作一下目標預測:

通過教師運用的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運用實物、教具,相信幼兒的學習熱情能被充分激發,並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完成活動目標。

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具有環保意識,讓我們攜起孩子的手,讓孩子攜起家長的手,讓我們共同愛護我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