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角分類》說課稿

才智咖 人氣:6.16K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數學《角分類》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數學《角分類》說課稿

國小數學《角分類》說課稿1

教材分析:關於角學生在二年級已有初步的接觸,但是大都屬於直觀的描述,本冊是在二年級的基礎上恰當抽象出圖形的特徵,系統學習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等等。角的分類是本單元第三課時,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平角、周角,根據角的度數分類,區分直角、平角、銳角、鈍角和周角。

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常見的角的分類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國小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依然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

教學設想:

本著“讓數學課堂成為學生活動的陣地,讓學生感受數學,經歷數學,體驗數學”的思想,我從以下幾方面作了一些設計:

一、找準知識的生長點,幫助概念的建構。

角的分類是本單元第三課時,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一步根據角的度數區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認識平角和周角。所以本節課一開始,我就組織學生複習舊知“關於角你知道些什麼?”,為促進概念的同化,認識平角周角作好鋪墊。

二、在“做”字上下工夫,設計各種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參與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幫助學生空間觀念的建立和形成。

要讓學生學會“做數學”,就要在“做”字上狠下功夫,做足文章。只有放手讓學生“做”,讓學生動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因此,讓學生採用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方式學習數學,是“做數學”的關鍵。

心理學家皮來傑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在此課之前,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角,另外在生活中學生已接觸了很多的角,通過各種途徑瞭解一些相關角的知識。為此,我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機會,提供了展示的平臺。我讓學生利用活動角找到很多的角,再在其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角畫下來,測量出角的度數,為角的分類作好了素材的準備。同時,在操作中學生必然會產生很多的疑問——平角、周角這兩者是不是角?這樣,疑問在操作中產生,角的概念的理解在爭辯中昇華。這是一種學習數學的新境界。

在探索新知——角的分類部分,根據不同的標準,必然有不同的分類結果。另外由於中年級的學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較弱,難免出現思維的漏洞,邏輯的錯誤,這就需要老師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時間,合作學習的機會,相互交流的平臺。於是,老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再以小組為單位彙報交流。這樣,學生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在小組交流中發現思維的漏洞,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修正自己的知識建構,數學學習變成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在鞏固練習部分,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除了最基本的概念的辨別外,也設計了大量的活動。如:用一副三角板拼角,並說出角的度數和名稱;按一定的度數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角等等,極富思維的挑戰性。

三、“做”要讓數學與生活相聯絡,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事實上,數學學習應該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實踐活動,數學教學應該與孩子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來,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讓孩子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數學、發現數學、探究數學、認識數學和掌握數學。為此,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由書本數學走向生活數學,取材於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置身於現實的問題情境之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發現數學知識,體驗到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運用數學知識能較好地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產生積極的數學情感。在本課的結束部分,我與學生一起尋找生活中的角。將課本的知識有效延伸。

國小數學《角分類》說課稿2

一、教材解讀:

1、教材的內容: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三課時

2、教材簡析:三角形分類是在學生認識了直角、鈍角、銳角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開展學習的,教材分為兩個層次:按角分為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並通過集合圖來體現分類的不重複和不遺漏原則;按邊分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著重引導學生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邊和角的特徵。學好這部分知識為以後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與操作,發現三角形中角與邊的特徵,學會按一定標準給三角形分類,感受三角形與日常生活的聯絡。

(2)經歷觀察與探索的過程,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教學重點:學會給三角形分類。

5、教學難點:找出三角形角與邊的特徵。

6、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不同的三角形紙片若干袋(每袋都一樣),三角板,量角器,直尺、雙面膠若干

二、教學設想

自主學習的過程實際就是教學活動的過程。以活動促學習是本節的教學定位。通過情景創設,學生經歷探索發現、討論交流、獨立思考等活動,逐步建立對三角形角與邊特徵的認識。通過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分一分、連一連、猜一猜等多種形式的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數學對話的機會,通過教具、學具、多媒體的運用,讓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到幾何空間的抽象變化的過程,從而獲得對三角形邊、角特徵的認識,進而學會給三角形分類。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創設情景為自主探究搭建平臺;積極引導為有效學習指明方向;主動參與為合作交流營造氛圍;激勵評價為主動學習鼓勵加油。學法:觀察分析在情景中提出問題;探索思考在操作中解決問題;分組交流在探索中理解問題;獨立反思在總結中內化問題。

四、教學流程

1、情景匯入。問:你能按一定標準給教室裡的人分分類嗎?利用學生身邊的事物,往往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同時為多角度的`給三角形分類作好鋪墊。

2、探索新知。出示一些三角形紙片,問:三角形有哪些特徵呢?(三個角、三條邊、三個頂點)手拿實物問:每個三角形的角和邊一樣嗎?今天我們就根據三角形各自的邊和角特徵來分分類。學生動手探索分3個環節,前兩個環節採用比賽的形式,促使學生考慮合理分工、團結合作,提高課堂效率。

①觀察與測量。分給每個學習一袋三角形紙片、一張彩色紙板和雙面膠(每個小組的三角形一樣),引導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觀察、測量、記錄各個三角形的特徵。

②整理、分類。根據記錄的資料,經過小組分析、討論,將分類後的三角形貼在彩色板上。

③全班展示交流、師生點評。

④歸納小結。

給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名稱,找出不同點和相同點,出示集合圖,講解分類的不重複和不遺漏原則;給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名稱,找出它們的特徵。

3、鞏固練習

⑴連一連。(課件出示)

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目的是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各種三角形的特徵,並利用這些特徵給三角形分類。

⑵遊戲,猜一猜。

給出三角形的一個角或兩個角,猜一猜可能是什麼三角形?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特徵。深刻辨別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絡。當學生感到有些疲勞時,這時我就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心理特點,採用遊戲練習方式,增加題目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⑶判斷。(課件出示)

①一個三角形裡如果有兩個銳角,必定是一個銳角三角形。()

②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③所有的等邊三角形都是銳角三角形。()

目的是辯明概念。同時,要求學生用手勢表示,能促使人人蔘與學習,達到面向全體的作用。

⑷填空。

①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為4cm和5cm,則它的周長為()。

②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長為17cm,其中一條邊長為7cm,則它的其腰長為()。

③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是4cm和8cm則它的周長為()。

在鞏固等腰三角形特徵的同時又注重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全文小結:以談收穫和實際應用的方式結束。

國小數學《角分類》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教科書(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24至25頁的內容及相關練習題。

2、教材簡析

“三角形分類”是新課程教材中“空間與圖形”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此內容之前,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認識,能夠在物體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學習了角的知識,認識了常見的角,為學生學習三角形的特徵從角和邊的不同角度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做好了有力的知識支撐。三角形是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切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學好這部分內容,為學習其他多邊形積累了知識經驗,為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年齡特點,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學習活動,發現三角形和邊的特徵會給三角形的分類,理解並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徵。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3)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自我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根據《三角形分類》這一知識的地位和作用,本課設計的“觀察、操作、比較、小組討論”等教學環節都是為了使學生能近角和邊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因此這是教學重點。

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年齡特點,如何引導學生歸納出各種三角形的特徵,這是學生掌握本課知識的一個質的飛躍。

因而,“能理解並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徵”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5、教學準備

除了準備彩色卡紙,三角形平面圖等,課前佈置學生把課本P113圖2的三角形剪下來。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以直觀教學為主,運用觀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多種方法,結合教材,讓學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分一分”,“說一說”的自主探索過程中發揮學生相互之間的作用,讓學生自己在動腦、動手、動口中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

在教學中,首先把握新舊知識的銜接點,利用教材12個三角形組成的圖案,讓學生說說自己對三角形的認識,引出課題“三角形的分類”。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交流,尋找三角形分類的方法,最後讓學生說說自己歸類的依據,歸納出各種三角形的特徵,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以下的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出示圖案(採用直觀教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這個圖案像什麼?由什麼圖形拼成的?

2、考考你的眼力,這幾個三角形的形狀一樣嗎?什麼不一樣?(讓學生具體說一說)

在三角形這個大兵營裡,它們的角和邊各有特點。這節課我們就根據三角形角和邊的特點給它們分類。板書課題:三角形的分類

由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引入課題,即為學生接受新知識做好鋪墊,也讓學生明確學習內容直奔放主題。

(二)動手操作,探討三角形分類方法

1、根據角的特點,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新課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把學習變成人的主動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我設計瞭如下環節:

(1)學生先是獨立思考、獨立操作,獨立探索分類。(事先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學袋:一張表格和一張彩色卡紙)

①學生根據表格對這12個三角形進行觀察,再填表。填完表格,再對錶格中的資料進行觀察,就能容易地進行分類。

②把分類的結果貼在彩色卡紙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

銳角個數

直角個數

鈍角個數

(2)小組交流

學生在小組內分別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說說自己的分類依據。

(3)展示學生代表作品,學生互評。

(4)師小結歸納(邊把分類依據板書出來)

(5)鼓勵學生給自己分類的三角形取個名字。

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體驗勞動成果的喜悅心情,增強學習的信心。

(6)引導學生對三類的三角形進行比較,得出相同點:每個三角形至少有兩個銳角。

2、遊戲鞏固

利用教材第25頁猜猜來個教學遊戲:

猜出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麼三角形,答對者,就把裡面的三角形送給他。

通過數學遊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鞏固新知、形成技能。並對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相同點、不同點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3、指導學生根據邊的特點,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由於讓學生觀察的三角形個數較多,要逐個測量邊的長度再進行比較,總結歸納比較費時。所以這一環節安排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老師發放的學袋,由小組長來安排分工測量,填好研究報告單,然後一起觀察,一起討論,一起分類。師再依據小組代表發言後引導歸納,從而引出不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三)小小辯論會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等邊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設計了這麼一個環節。

由正、反兩方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師再適時點撥,讓學生在熱烈的學習氛圍中,鞏固所學知識並更上一臺階。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得開心嗎?什麼事讓你開心?讓學生學會自我評價,體現了新課標評價的多樣性,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發展能力。

四、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意在突出重點,解決知識難點,有學生分類的作品展示,有教師板書的知識點。教學內容一目瞭然,也便於學生觀察、比較。

板書設計:

三角形分類

(學生三個銳角銳角三角形(學生三邊不相等不等邊三角形作品一個直角直角三角形作品兩邊相等等腰三角形展示)一個鈍角鈍角三角形展示)三邊相等(等邊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