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學校元宵節賞花燈活動方案2017

才智咖 人氣:2.96W

元宵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民俗節日,每逢元宵節,全國各地的人們會以不同的方式來歡慶這一共同的節日,從而體現了我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培訓學校元宵節賞花燈活動方案,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歡迎查閱。

培訓學校元宵節賞花燈活動方案2017

一、主題的來源:

教育活動的內容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的節日民俗也是我們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綱要》中一直強調要尊重孩子的直接經驗,於是我們選擇的教學內容取源於幼少兒的實際生活,因“元宵節”剛剛過去,所以我們把這一主題活動建立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試圖通過主題活動,讓幼少兒對祖國的一些傳統文化、傳統知識和傳統習俗有進一步的認識和體會。本主題設計旨在以橫向、縱向;多學科多種形式,多種內容。通過唱歌、舞蹈、兒歌、燈謎、傳說故事、摺紙、繪畫、體育遊戲等一系列的民間藝術教育活動,讓幼兒加深對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認識,感知元宵節的歡樂、喜慶、祥和的氣氛,瞭解元宵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培養幼兒愉快的情趣,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從而激發幼少兒的民族自豪感及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主題教育目標的預設

1、情感目標: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幼少兒體驗元宵節的快樂,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2、態度目標: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加集體活動,培養為集體做好事,關心集體的品質。

3、能力目標:通過故事、兒歌、手工製作、組織觀燈猜謎等活動,使幼兒豐富知識經驗, 體驗民間習俗和節日歡樂,感知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4、知識目標:知道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節,以及元宵節的來歷、有關的趣事。

5、技能目標:學生在學、說、跳、唱、看、吃、玩中充分感受到節日的喜悅心情,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和傳統藝術的情感,進一步促進幼兒對各種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三、互動牆——收集各式燈籠、煙花、鞭炮等道具,以及有關元宵節的照片、畫報、簡報、謎語等。為幼兒營造一個身臨其境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四、 主題活動的預設內容

活動一:談話活動 《歡歡喜喜過大年》

活動目標:引導幼少兒回憶過年的情景,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動過程:

1、歌曲《新年好》

2、教師引導提出問題:請幼少兒說說過年時最高興的事情。

3、幼少兒自由討論發言。

4、教師總結:引導幼少兒重溫新年的喜悅,使幼少兒懂得春節過後又長大了一歲,在各方面應有很大的進步。

主題活動:正月十五鬧元宵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讓幼少兒瞭解元宵節的來歷及有關風俗。

2、學會傾聽,發展幼少兒的口語表達及理解能力。

活動準備: PPT圖片、故事視訊。

活動過程 :

1、啟發談話:過完春節後緊接著又過了一個什麼節日?引出故事內容。並提問:聽完故事你想到了什麼?

2、邊看圖邊聽故事。

3、教師提問進一步加深幼少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4、幼少兒看圖嘗試複述故事。

主題活動:民間兒歌《鬧元宵》

活動目標:

1、知道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2、瞭解元宵節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踩高蹺等民間風俗習慣。

活動準備:錄象片:元宵節的熱鬧情景。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少兒觀看錄影片激發幼少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2、 教師示範朗讀。

3、 教師帶領幼少兒通過多種形式學習兒歌,體會民間兒歌的特色。

主題活動:民間食品製作品嚐《湯圓》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少兒練習用糯米粉包湯圓的技能。

2.感受勞動的樂趣,提高幼少兒的動手能力。

3.增強幼少兒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的能力。

二、活動時間、地點、物件

時間:2017年2月11日下午

地點:**教育大教室

物件:全體小朋友、老師

三、活動準備

1.糯米粉、湯圓餡兒

2.碗、勺子、盤子、桌布、擦手毛巾

四、活動的具體步驟及過程

1.教師講解關於元宵節的故事及由來,使幼少兒初步瞭解元宵節。

2.向幼少兒講述活動每個步驟的要求與注意事項。

3.包湯圓環節(音樂)

(1)教師講解包湯圓的過程。

(2)教師時刻提醒幼少兒在包湯圓的時候手要保持乾淨,不可以東摸西摸。

(3)組織幼少兒參觀彼此的湯圓作品。

4.煮湯圓(請食堂人員協助煮湯圓)。

5.共同分享食物

6.清理活動場地

五、注意事項

1.全體保教人員要高度負責,把關注每個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2.注意食物的衛生和安全。

主題活動:歌表演《賣湯圓》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歡快、跳躍的歌聲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躍、歡快的情趣。

2、 注意唱準附點音符,學會聽前奏、間奏。

3、 積極創編動作,感受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元宵、歌曲錄音帶,設小二哥賣湯圓的場景。

活動過程 :

1、請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小二哥賣湯圓,引出故事內容。

2、教師向幼少兒提議用歌曲的形式模仿小二哥賣湯圓。

3、範唱歌曲。

4、分句教唱,教師多次示範難點,指導幼少兒多次練習。

5、掌握歌曲後,教師敲起鑼鼓,讓幼少兒邊唱邊即興表演。

主題活動:藝術活動《五彩繽紛的煙花》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少兒回憶並欣賞放煙花的情景,感受過節的熱鬧氣氛。

2、為幼少兒提供繪畫、製作等多層次的材料,激發幼少兒動手操作的願望。

3、在遊戲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廢舊毛線、舊掛曆紙、各種彩紙、膠水、廢就報紙、剪刀、皺紋紙等。

活動過程:

1、欣賞錄影——放煙花的場景

2、引導幼少兒回憶元宵節放煙花的歡樂氣氛和煙花的絢麗多彩激發操作慾望。

3、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少兒自由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繪畫工具或材料,繪畫製作煙花爆竹。

4、教師在活動中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和肯定性的鼓勵。

活動延伸:作品展示:《小小展覽會》KT板請幼少兒介紹自己的作品,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並分享別人創造的快樂。

主題活動:民間故事《燈謎的故事》

活動目標:

通過看圖講述進一步瞭解和感受民間文學作品,瞭解猜謎的來歷。

活動準備:

圖片、故事視訊。

活動過程 :

1、 教師講述故事。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 邊看圖邊聽故事。

3、 教師講解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4、 分組遊戲。

主題活動:手工製作《燈籠》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利用廢舊物品製作各種各樣的燈籠。

2、 讓幼兒體驗創造的快樂和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各樣的燈籠圖片。

活動過程:

1、欣賞收集的燈籠圖片,請幼兒說說燈籠的種類、形狀。

2、介紹製作材料,引導幼兒想象說說自己想用什麼材料做什麼樣的燈籠?

3、幼兒動手自由製作,教師給予個別指導。

4、佈置燈籠展覽,幼兒共同欣賞交流分享創造的快樂。

主題活動:親子活動《賞花燈、猜燈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少兒瞭解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感受過節的愉悅心情。

2、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向家長及同伴描述自己的花燈,並講述一個謎語。

3、發展幼少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2、知識--有過過節的生活體驗。

活動程序:

一、以故事匯入 主題 :正月十五鬧花燈,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

二、活動展開 :

1、賞燈活動:幼少兒欣賞花燈,要求幼少兒用連貫的語言向同伴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及特別之處等等。

2、猜謎活動:集體講述自己猜謎的情況:誰猜中了我的燈謎?我自己猜中了幾個燈謎?

主題活動:民俗活動《踩高蹺》

活動目標:

1、體驗與師幼一起參與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少兒上、下肢動作的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每人一副小高蹺、《喜洋洋》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高蹺,激發幼少兒活動的興趣。

2、談話引入請幼少兒嘗試踩高蹺。

3、教師示範並講解踩高蹺的正確方法及注意事項(如安全)

4、 自由練習

6、 幼少兒自由交流踩高蹺的感受。

相傳漢武帝時,有個叫東方朔的人,詼諧滑稽,足智多謀,常為漢武帝獻計逗樂,得到武帝的厚愛。有一年臘月大雪紛飛,東方朔見漢武帝無聊,便去御花園給武帝折梅,見一宮女淚流滿面,極其傷心,問其原由,得知宮女叫元宵,家住長安城外,家中有年邁雙親,自被選進宮來,每逢過年,思念親人而不得見,心如刀割。如今又近十五月圓,無法與家人團圓,怎不悲傷?東方朔便寬慰了她一番,答應設法讓她與家人團聚。東方朔出宮後,到元宵家作了一番安排。然後回到長安銜,扮作巫師賣起卦來。所有占卦的人所得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籤語,於是紛紛向他詢求解脫的辦法。東方朔便告訴他們:"正月十三,火神君將幻化成一個穿大紅襖的姑娘,騎著赤紅色的毛驢到長安城來察看地形,你們可到城北大道口攔路阻道去哭求,全城或可得救。"人們聽了東方朔的話都深信不疑,互相轉告,於正月十三日在街上等候,東方朔於時請了一位民女,扮作紅衣姑娘,騎著毛驢緩緩進城而來。眾老鄉親見果真有紅衣姑娘來臨,便攔路苦苦哀求,那紅衣姑娘對眾鄉親說:"我乃領了天帝之旨來焚燒長安的,今既承父老求情,此一偈帖就請你們轉呈天子吧。"說罷離去。父老們拿了紅帖,獻給漢武帝。只見帖上偈語寫道:"十五天火,焚劫帝闕。"武帝看罷,嚇得魂飛魄散,忙向東方朔求教。東方朔轉動心機,便說:"請聖上傳諭京城百姓,今起動手做燈。十五晚,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掛上紅燈,滿城點放煙火爆竹,並讓城外百姓進城觀燈,天子、臣僚、貴妃、宮女,都去燈市玩賞,雜在庶民中消災避難。"武帝聽罷,傳旨就按此辦法去做。十五晚,整個長安城燈火照耀,煙花滿天。元宵的父母也來城裡觀燈,看到了"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撞見了元宵,驚喜萬分,一家人團聚,訴說衷腸。如此,鬧了一夜燈火,京城安然無恙。漢武帝大喜,敕令今後每逢這天都掛燈放焰火。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稱為元宵節。這即是民間傳說的元宵節的來歷。

《元宵點燈的來歷》

元宵點燈的來歷,在民間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漢武帝時,有個叫東方朔的人,詼諧滑稽,足智多謀,常為漢武帝獻計逗樂,得到武帝的厚愛。有一年臘月大雪紛飛,東方朔見漢武帝無聊,便御花園給武帝折梅,見一宮女淚流滿面,極其傷心,問其原由,得知宮女叫元宵,家住長安城外,家中有年邁雙親,自被選進宮來,每逢過年,思念親人而不得見,心如刀割。如今又近十五月圓,無法與家人團圓,怎孫悲傷?東方朔便寬慰了她一番,答應設法讓她與家人團聚。東方朔出宮後,到元宵家作了一番安排。然後回到長安街,扮作巫師賣起卦來。所有占卦的人所得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籤語,於是紛紛向他詢求解脫的辦法。東方朔便告訴他們:“正月十三,火神君將化成一個穿大紅襖的姑娘,騎著赤紅色的毛驢到長安城來察看地形,你們可到城北大道口攔路器求,全城或可得救。”人們聽了東方朔的話都深信不疑,互相轉告,於正月十三日在街上等候。東方朔於時請了一位民女,扮作紅衣姑娘,騎著毛驢緩緩進城而來。眾老鄉親見果真有紅衣姑娘來臨,便攔路苦苦哀求,那紅衣姑娘對眾鄉親說:“我乃領了天帝之旨來焚燒長安的,今既承父老求情,此一偈帖就請你們轉呈天子吧。”說罷離去。父老們拿了紅帖,獻給漢武帝。只見帖上偈語寫道:“十五天火,焚劫帝闕。”武帝看罷,嚇得魂飛魄散,忙向東方朔求教。東方朔轉動心機,便說:“請聖上傳諭京城百姓,今起動手做燈。十五晚,大街小巷,家家戶戶掛上紅燈,滿城點放煙火爆竹,並讓城外面姓進城觀燈,天子、臣僚、貴妃、宮女,都去燈市玩賞,雜在庶民中消災避難。”武帝聽罷,傳旨就按此辦法去做。十五晚,整個長安城燈火照耀,煙花滿天。元宵的父母也來城裡觀燈,看到了“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撞見了元宵,驚喜萬分,一空人團聚,訴說衷腸。如此,鬧了一夜燈火,京城安全無恙。漢武帝大喜,敕令今後每逢這天都掛燈放焰火。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稱為元宵節。這即是民間傳說的元宵節的來歷。

《燈謎的故事》

提到花燈,就不能不說“燈謎”。關於燈謎,有這樣一則笑話----  有個姓胡的財主,家財萬貫,橫行鄉里,皮笑肉不笑,人人叫他“笑面虎”。笑面虎只要看見比自己穿得好的人,便拼命巴結,對那些粗衣爛衫的窮人,就望也不望一眼。  那年春節將臨,胡家門口一前一後來了兩個人,前邊那人叫李才,後邊那個叫王少。李才衣著整齊華麗,王少穿得破破爛爛。家丁一見李才,忙回入稟報,笑面虎慌忙迎出門來,滿臉堆笑,恭敬相讓。李才說要“借銀十兩”,笑面虎忙取來銀兩,揚長而去。笑面虎還沒回過身來,王少上前喊道:“老爺,我借點糧。”笑面虎瞄他一眼,就罵道:“小子,你憑什麼借糧?走罷。在回家的路上,王少越想越氣,忽然心生一計。

元宵將臨,各家各戶都忙著做花燈,王少也樂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燈節的晚上,家家戶戶街頭房前都掛上了各式各樣的花燈,王少也提著一盞花燈上街。花燈扎得又大又亮,顯眼的是上面還題著一首詩。

王少來到笑面虎門前,把花燈提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圍看。笑面虎正在觀燈,一見此景,也擠到花燈前,只見燈上題著四句詩。他認不全,念不通,就吩咐身後的帳房先生念給他聽,帳房先生看了看,念道:頭尖身細白如銀,論稱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笑面虎一聽,只氣得面紅耳赤,怒眼圓睜,叫道:“好小子,膽敢罵老爺!”就命家丁要搶花燈。王少忙舉起燈,笑嘻嘻回道:“老爺,怎見得是罵你呢?”笑面虎氣呼呼說道:“你那燈上是怎寫的?”王少朗聲唸了一遍。 笑面虎恨恨說:“這還不是罵我?”王少笑出聲來:“老爺,你真多心!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針’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怔,只氣得乾瞪眼,沒話可說,轉過身狼狽地走了。周圍的人明知王少是指著和尚罵賊禿,又樂得哈哈大笑。這事越傳越遠。 第二年燈節,不少人都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觀燈的人猜測取樂。其實燈謎是花燈的一種副產品,鬥智助興,用來增添節日氣氛。

兒歌《鬧元宵》

元宵節,月亮圓,圓圓元宵粘又甜。觀花燈,踩高蹺,大街小巷真熱鬧。看花燈正月十五月兒明,媽媽領我去看燈。大宮燈,紅彤彤,走馬燈,轉不停,金魚燈,搖尾巴,孔雀燈,開彩屏,金燈銀燈五彩燈,一盞一盞數不清。

《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歡慶鑼鼓使勁敲,敲得獅子大抖毛,敲得旱船街上漂,爺爺樂得抬花轎,姑姑扭腰踩高蹺,我拍巴掌奶奶笑,放聲高唱豐收謠。

《賣湯圓》

賣湯圓 ,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一碗湯圓滿又滿三毛錢呀買一碗湯圓湯圓賣湯圓晚來一步只怕要賣完唉嗨喲........湯圓湯圓賣湯圓晚來一步只怕要賣完.

活動新聞稿

在一首耳熟能響的經典歌曲“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一碗湯圓滿又滿,三毛錢呀買一碗,湯圓、湯圓、賣湯圓,湯圓一樣可以當茶飯,唉嗨……”陪伴下,蜃蛟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開始了他們新年活動——包湯圓,只見孩子們高高的捲起袖子,手裡拿著一個小麵糰,搓了又搓,白的面兒芝麻餡兒,不一會兒,一個個似圓不圓的湯圓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這時候,還能時不時的聽到有孩子再說:“我又成功的包好了一個湯圓了。”

雖是一次普通再不能普通的活動,但對孩子們來說意義非凡。在老師和家長的協助下,孩子們知道了為什麼要包湯圓?什麼時候要吃湯圓?湯圓代表什麼?湯圓的來歷?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孩子們也一直期待著今天可以讓他們親自動手包湯圓,欣純的媽媽早上告訴老師:“這幾天,欣純連做夢都在說著“做湯圓。”可見孩子們的興奮深情溢於言表。

本次活動的展開,不僅僅是讓孩子能動手包湯圓,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更是對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有著美好的憧憬。當老師們問孩子們“你們吃著自己包的湯圓的時候,心裡感受是什麼樣子的啊?”一個孩子的回答讓在場的老師都十分感動,“以前我一直是吃超市裡買來的湯圓,今天我自己會包湯圓了,而且味道要比超市裡買來的更好吃,更甜,回到家,我一定要包給我爸爸媽媽吃,因為他們每天在外面賺錢太辛苦了,又沒有吃到好吃的東西。”圓滾滾的湯圓,包裹著美好的祝願,包裹著甜美的生活,包裹著孩子們喜悅的!

任何活動都是為了提升校區知名度、口碑、引流而為,所以請校長帶動所有老師全力以赴,會有意向不到的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