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的經驗-水流形態的認識

才智咖 人氣:9.63K

炎炎夏日,正是漂流好時節,為保安全,讓遊客充分體驗有驚無險的經歷,介紹幾種漂流前和漂流時該注意的小經驗:

漂流的經驗-水流形態的認識

1、漂流不可避免會溼身,多帶套衣服,以備上岸後換;

2、參加漂流不要穿皮鞋,平底拖鞋、塑料涼鞋和旅遊鞋都可以;

3、壞天氣水上冷,好天氣水上晒,要注意防寒防晒;

4、手機、傳呼、證件和現金,怕水的東西都不要帶到水上。實際上,除了一瓶水(漂流一會兒就會渴),最好不要帶其他東西。另外,太小的孩子不要漂,會游泳也不行,山中河道情況複雜,到處是急流險灘,不懂事的孩子在船上亂動危險。

5、一般來說,漂流河段都是比較安全的,只要不自作主張隨便下船、不互相打鬧、不去抓水中的漂浮物和岸邊的草木石頭,漂流筏不會翻;

6、一旦翻船也沒關係,憋住氣,小心不嗆水就行,因為你穿有救生衣;漂流船通過險灘時要聽從船工的指揮,緊抓安全繩,收緊雙腳,身體向船體中央傾斜;

7、在漂流的過程中請注意沿途的箭頭及標語,它可以幫助你找主水道及提早警覺跌水區。

8、在下急流時,抓住艇身內側的扶手帶,保證艇身平衡並與河道平行。

在刺激的漂流過程中,有經驗的槳手每到河流的轉彎處或險灘的面前,總會盯住河面仔細觀察,在險灘的地方,水急浪大,礁石眾多,目的是要找出那些隱藏的陷井,並找出一條穿越險灘的最佳通道。要弄明白險灘是怎樣形成的,對行船有什麼危險,首先要搞清楚水流的幾個基本形態。

險灘的舌部

--當河床向下傾斜,平靜的水面出現白色的浪花,激流通常是在中心部分河床最深流速最快的地方。在兩岸靠邊喧和稍淺的地方,河水受阻而降低流速,這樣便形成了中間水流較快的現象。並且,中心較快的`水流力量較大,進一步沖走了石塊泥沙,清除了阻力和障礙,並形成一個"V"形的舌部,"V"字的頂端通常指向最少障礙最小阻力的通道。

倒捲浪

--完全露出水面的礁石容易發現,但有些藏在水下的礁石就暗藏玄機。當水流過礁石的頂部,匯入礁石後面的憩流(止水)時。河水形成反向的流動(向上遊方向流動)。這種現象稱作倒捲浪,出現在半隱半現礁石的下游處。當礁石恰好處在水面之下,由於看不到水花,從上游方向很難發覺。要注意激流中較平靜的地方,因為水下的礁石會使激流分流,而且水流過礁石表面時是平行不起浪花的。如果上岸觀察,就可以從下游的方向來看,這時倒捲浪非常明顯。有些礁石被激浪所覆蓋,必須持續全神貫注地觀察才可以看得出來。如要是較大的潛藏較深的礁石,在其下游會有較大的倒捲浪,通常叫?quot;洞"。這種"洞"往往力量很大,可以輕易地把船掀翻。有些"洞"象抽水馬桶一樣,一旦誤入其中,好象被引力吸住,如陀螺般旋轉,很長時間陷在裡面。因此,要不遺餘力地避開。

直立浪

--河水在陡峭下降的河床中流速較快,在較平緩的河床中流速就較慢。當流速快的水流遇到流速慢的水流,水流量無法及時排走,就會浪浪相疊摞起來,形成高高的直立浪。直立浪的大小與水量和落差有關。一般的直立浪都不會造成問題。如果直立浪很高但坡度平緩,最好的辦法就是船頭對準浪尖,直接騎過去。這種浪氣勢磅礴,在驚濤駭浪中穿行,感覺非常過癮。如果直立浪看起來很陡峭,這是很可能翻船的。應該選擇從浪的邊緣部分通過。因為邊緣部分往往角度較緩,高度也低些。但首先應該確認是直立浪還是水下礁石。水下礁石在激流衝過時也會激起沖天大浪。只不過礁石激起浪散亂不齊,而直立浪則顯得非常有規律。

轉彎

--通常,最深和最快的水流在轉彎處的外道。河水的趨勢是把船推向轉彎的外道,正是礁石和其它危險情況較多的地方。一般要求在轉彎時要把船調整在四十五度角,並保持在裡道的位置上。一旦有必要,利用河水的力量可以較容易地劃到外道上去。但如果想從外道往裡道劃則很困難,因為要克服河水的全部阻力。

洄水

--在礁石後面或兩岸突出部分後面,河水的流向與主流相反,向上遊方向流動,這稱之為洄水。河流轉彎處裡道的憩流也稱為洄水,儘管此處的水不流向上游方向,在主流和洄水交錯的地方有條洄水線,也稱為洄水柵。這條洄水柵非常霸道,沒經驗的新手看不出來,不會利用兩股水流力量的話,有可能被困上數小時而劃不出來,在洄水中打轉轉。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洄水線處有兩股不同方向的水流在打架,遇到強勁的洄水線,萬一不慎也會平"地"翻船。洄水對行船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利用洄水停船上岸、偵察激流險灘、建立營救點、等待落後的同伴等等,但那些旋轉渦流狀的洄水應該注意避開。

在礁石與巨浪,渦流與"洞"組成的佈滿陷井的險灘上也沒有太明顯的標誌。槳手只能憑經驗在激流險灘中劃出一條想象中的通道,併力爭沿這條通道穿過險區。另外,激流險灘從水平面看時與從岸上看是不一樣的。因此,有經驗的槳手在通過之前已確立了備用方案,以便在無法進入原定路線時不致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