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45式基本功

才智咖 人氣:2.49W

大家都知道太極拳是非常適合養生的,尤其是老年人比較適合,當然年輕人也適合打太極拳,相較於跑步羽毛球之類比較激烈的運動,太極拳的柔和,平穩,與多方面的特點,是其它運動無法比擬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吳式太極拳四十五式拳譜。歡迎閱讀!

吳式太極拳45式基本功

吳式太極拳四十五式拳譜

一.起 勢(面向正南)

二.右攬雀尾

三、左單鞭

四、提手上勢

五、白鶴亮翅

七、手揮琵琶(東)

八、進步搬攔捶

九、如封似閉(東)

十、十字手

十一、左攬雀尾

十二、右單鞭

十三、右下勢

十四、金雞獨立

十五、左右倒卷肱

十六、右海底針

十七、左閃通背

十八、撇身捶

十九、肘底捶

二十、左右野馬分鬃

二十一、玉女穿梭

二十二、雲 手 (向左)

二十三、右高探馬

二十四、右分腳

二十五、左分腳

二十六、左右打虎

二十七、右蹬腳

二十八、雙峰貫耳

二十九、斜飛勢

三十、右迎面掌

三十一、十字拍腳

三十三、左海底針

三十四、右閃通背

三十五、雲 手(向右)

三十六、左高探馬

三十七、回身指襠捶

三十八、左下勢

三十九、上步七星

四十、退步跨虎

四十一、左迎面掌

四十二、轉身擺蓮

四十三、彎弓射虎

四十四、退步搬攔捶

四十五、收 勢 (南)

吳式太極拳的六個運動特點

1、端莊平穩

在練拳時,時時式式做到頭端、身正,肩平、腋虛,眉展、胸涵,撥骨、沉肌,提肛、舉尾,吸胯、抽腰,不偏不倚,不搖不晃,上下協調、內外如一,中正安舒,穩如山嶽,動如流水。要心專、神斂、意鬆。

兩手如同捧著一碗硫酸水,平心靜氣,謹慎小心。練拳如此,做人做事,均應如此。

由此可見,平穩在吳式太極拳的學習中非常重要,此外還要保持身體的端莊。

2、氣度開闊

在練拳時,頭要與天相融,腳要與地相融,身要與空相融,要三才合一,有氣吞山河的氣魄。要提起精神,時時式式做到鬆而不懈,柔而不弱。

精神要足活,心胸要寬暢。拳論曰:“精神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處在任何場合,面對任何人群,遇到任何情況,處理任何複雜事物均應如此。

3、單腿負重

在練拳時,身體的重心要完全垂直在一條腿上。用一條腿支撐全部體重,另一條腿能抬而不抬,只起斜撐和拉縴的輔助作用,不分擔體重,這是吳式太極拳一個最重要的特徵。

單腿負重,是要求建立在虛實分明的基礎上的。

各式太極拳都強調練拳時要“中正安舒”,但怎樣才能做到式式處處“中正安舒”?吳式太極拳認為必須學會在動、靜,開、合的每一瞬間,都能做到單腿負重 ,獨立自主,不偏不倚。

4、虛實分清

吳式太極拳是虛實分得最為清楚的太極拳,它不但要求兩腿在每個動作中單腿負重,虛實分清。還特別強調每個動作都要注意分清上下肢的虛實,也就是拳論所說的“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即當左腿負重時,左手為虛手,右手為實手,右腿為虛腿;當右腿負重時,右手為虛手,左手為實手,左腿為虛腿。實者靜,為陰,為服從;虛者動,為陽,為主導。只有上下左右虛實分清,重心才能穩健,舉動才能輕靈,發力才能圓整。

5、立圓為主

吳式太極拳的關節運動強調儘量走立圓,因為立圓運動可以減輕四肢在旋挑移動時,對中心軸的牽拉力,重心穩定;立圓使用的是槓桿原理,可以以小力勝大力;立圓運動所佔空間小,變化靈活;立圓在前進後退的運動當中是直線滾動或往復旋動,阻力小、速度快、力量大;立圓運動輕靈有趣不易疲勞。

6、按竅運身

在運動時要想穴位,用穴位領著身體走。這是王培生老師的發明,是北派具有王培生老師風格特點的吳式太極拳獨有的特點。練拳時,觀想穴位,不但細膩柔和而且具有明顯的防病治病效果。

技擊時,意想穴位,可以做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按竅運身”的提法把上述這一要求從理論到實踐都形象化了、具體化了、簡單化了,並提高了太極拳運動對治病健身作用的知識性、趣味性和實效性。

吳式太極拳108式口訣

1、預備勢

第一勢來並步站,眼要平視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腳向左跨步來。

預備勢來開步站,收心忘事歸練拳,呼吸自然內暢長,眼要平視神內含。

2、起勢

兩臂前搓松下肩,與肩同高變下按,右手抹眉兩臂展,同時腰帶右腳開。

屈膝下蹲兩手起,頭頂鬆肩手變按,右手抹眉右腳開,兩手翻轉抱球來。

3、攬雀尾左朋

重心右移腰右轉,兩手抱球在胸前,提起左腳再左轉,胯託左腿向前邁。

重心前移蹬後腳,上下分手左朋生,面向正前眼遠視,呼吸自然頂頭懸。

4、攬雀尾右朋

重心後移左腳釦,重心左移兩手隨,腰向左轉右手引,然後抱球到胸前。

腰向左轉帶右腿,復向右轉邁右腿,重心前移弓步成,屈臂向上右朋生。

前拱後塌襠勁生,屈臂要圓易放鬆,意要放遠內勁湧,身要平正不前傾。

捋:

重心略後臂右轉,隨腰右轉兩手翻,復向左轉坐後腿,手形不變隨腰轉。

擠:

腰帶右臂向右轉,右臂外撐左手按,鬆圓遠視要進身,外形不動內裡轉。

按:

重心後移兩手收,頭頂肩鬆沉下肘,左腳蹬地兩手推,上身不俯要收臀。

注意前弓和後坐,頭頂收臀腰放鬆,後坐吸氣上下隨,前弓呼氣上下合。

5、單鞭

重心後移身法正,腰胯帶動右腳釦,兩手平抹向左行,與肩同高眼隨行。

兩手屈臂向右轉,右手後伸要立掌,左手內翻到胸前,腰向左轉合起手。

復向左轉變勾手,右腿坐穩氣下沉,後胯托起左腿邁,弓步按掌單鞭生。

6、提手上勢

重心後移扣左腳,重心左移鬆勾手,兩臂平展鬆兩肩,腰向左轉提右腳。

復向右轉送右腿,腳根著地合起手,右手在前與眼平,左手合到右肘下。

7、白鶴亮翅

兩手下履右靠生,雙手翻轉到胸前,右手收到小腹上,左手轉圓到臉前。

腰向右轉帶左腿,復向左轉向前點,左手下按右手託,上頂下鬆長身形。

8、左摟膝拗步

重心不動腰右轉,右手向下復後轉,伸臂挑腕收耳旁,左手隨腰來轉動。

重心右移左腳起,復向左轉送左腿,左手向前摟左膝,弓步右掌向前推。

9、手揮琵琶勢

右腳跟步復下落,右手回手到胸前,左腳略動虛步落,左手前伸琵琶成。

10、左摟膝拗步

穩住重心腰右轉,右手向下往後伸,轉腕挑掌收耳旁,左手隨腰來轉動。

腰向左轉胯託腿,邁出左腿左手摟,弓步右掌向前推,弓步收臀身不俯。

11、右摟膝拗步

重心右移右手伸,左手翻轉升腹前,腰帶左腳向外擺,重心左移腰左轉。

左腿支撐身要正,左手向下往後伸,轉腕挑掌收耳旁,右手隨腰來轉動。

腰向右轉託右腿,鬆腰送腿向前邁,右手平轉摟右膝,弓步左掌向前推。

12、左摟膝拗步

重心後移開右腳,左伸右收履勢來,腰向右轉右臂轉,左轉邁步摟膝成。

13、 手揮琵琶

手揮琵琶又一回,跟腳落腳動左腿,進退上下合起身,眼視遠方意先行。

14、 左摟膝拗步

左摟膝來同樣作,攻守堅備兩手合,轉換呼吸要自然,前後左右勢要園。

15、 進步搬攔捶

重心後移不後仰,腰帶左腳向外開,兩手做成履勢來,眼要專注吸氣來。

重心左移身左轉,右手變拳收胸前,左手後伸轉耳邊,右轉蹬腿擺右腳。

重心移到右腿來,右拳翻轉收腰間,腰向左轉邁左腿,左手前伸意要遠。

右腳蹬地弓步生,同時進身打右拳,左手朋進不鬆動,腳手配合巧應用。

16、 如封似閉

重心後移鬆右拳,左手回收右肘下,左朋右抽腰為軸,左轉收臂按勢生。

坐實右腿腳蹬地,弓步進身不前俯,雙手前推鬆兩肩,眼視前方意遠行。

17、 十字手

重心後移掌放平,左腳釦來右腳開,腰向右轉兩手開,左伸右摸眼右看。

重心左移收右腳,踩成馬步兩手落,翻轉升到胸前來,十字交叉靜等變。

18、 抱虎歸山

重心右移身法整,腰略右轉扣左腳,重心回移左腿上,右腳虛點動意生。

左手向下向後轉,鬆肩挑腕收耳旁,腰向右轉邁右腿,弓步摟膝打掌成。

雙手轉腕履勢成,擠勢同前斜角用,按法同上方向變,變化方向練心靈。

19、 肘底看捶

重心後移右腳釦,兩手平轉同單鞭,右腕上挑左手朋,左腳弧形向左落。

腰向左轉帶右腳,左手隨轉變下按,右手轉至正前方,左右轉換腰作主。

右腳落地坐實腿,左腳隨起向前落,左手上挑眼前方,右手變拳到肘下。

20、左倒攆猴

腰帶右臂向後轉,經腹向後挑起腕,腰向左轉收耳旁,左手前伸要翻掌。

腰向左轉收左腿,略向右轉退左腿,重心左移推右掌,左掌收於左腰旁。

21、 右倒攆猴

腰帶左臂向左轉,經腹向後挑左腕,腰向右轉收左臂,右掌翻轉要前伸。

腰向右轉收右腿,略向左轉退右腿,重心後移推左掌,右掌收於右腰旁。

22、 左倒攆猴

左右攆猴連續做,轉換摺疊不停留,重心要穩身法正,上下要合不丟頂。

23、 斜飛勢

重心左移展左臂,挑腕屈臂到胸前,右手回收小腹前,雙手抱球腰右轉。

右轉帶起右腿來,略向左轉斜後伸,腳根著地擺腳尖,左腳內扣腰右轉。

右手隨轉到膝外,手尖與眼應同高,左手下按左胯旁,精神貫注意遠方。

24、 提手上勢

提手上勢又一回,左腳一跟兩手分,重心後移右腳起,腳根著地合兩臂。

25、 白鶴亮翅

轉身下履鬆腰靠,兩手翻轉在胸前,右轉帶腿再左轉,上下斜分長身形。

26、 左摟膝拗步

左摟膝來又一回,腳手轉動上下隨,每勢都要認真做,細心體會妙無窮。

27、 海底針

右腳根進上半步,落實坐腿左腳點,右手回收右耳旁,左手上升到臉前。

提頂吊襠身法正,右腿下蹲不俯身,右手下不丟頂,左手隨勢保平衡。

28、扇通臂

重心上升右手起,左手上升右掌內,十字交叉在面前,右胯托起左腰來。

邁出左腿弓步進,同時左掌向前推,右掌上翻收耳旁,前推後拉頂頭懸。

29、翻身撇身捶

重心後移左腳釦,右手下轉到腹前,左手屈臂轉頭前,重心左移腰右轉。

邁步翻拳伸右腿,左手下按到左邊,向前弓步打左掌,右拳收到右腰旁。

重心後移身不仰,左掌回收肚臍上,右拳向前衝心打,不丁不八麒麟步。

30、進步搬攔捶

進步搬撇一同上,擺腳上步身隨上,打拳弓步要一致,眼視前方不前俯。

31、上步攬雀尾

重心後移作履式,腰帶左腳向外擺,左手前朋腰左轉,右手前引帶右腿。

兩手抱球在胸前,腰再右轉送右腿,弓步右朋復變履,擠按隨後又一回。

32、單鞭

單鞭同上又一回,左右旋轉兩手隨,頭頂下沉眼隨轉,勢勢相連意要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