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生掃墓日記模板十篇

才智咖 人氣:4.86K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生掃墓日記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國小生掃墓日記模板十篇

國小生掃墓日記 篇1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著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裡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大家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裡,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扣人心絃的旋律:“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大家的血肉鑄成大家新的長城……”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的火焰;是你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呼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你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築起了一道新的“萬里長城”。你們倒下了,但千千萬萬個不願做奴隸的人又站了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變色;面對著劊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鬥爭到最後一刻,流盡最後一滴鮮血!

為了人民的解放,你們和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戰士們一樣,為了弘揚共產主義信仰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英勇就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你們的精神與江河共存!大家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大家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國小生掃墓日記 篇2

今天是清明節的前一天,父親帶我乘車去鄉下掃墓。

我坐在車裡,看著那大雨紛紛的窗外,情不自禁地吟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時,父親對我說:“天氣預報員說明天是晴天,你看這麼好的風景我們明天去掃墓吧?”“好啊!”我開心地說。

到了第二天,鬧鐘叮鈴鈴地響了,可我卻還睡在床上。奶奶對我說:“快起來,待會兒還要去掃墓呢。”“掃墓?”我聽到這個詞馬上坐了起來。“對呀,今天還要去掃墓呢。”我馬上以最快的速度洗漱、吃早餐,萬事俱備,就只欠搭車了。過了一會兒,車來了,我們帶著已經買好的紙錢和香蠟等上了車。坐在車上,每一扇車窗彷彿都成了油畫的畫框。雨過天晴,金黃的油菜花一片連著一片,每一朵花的花瓣上都有幾顆晶瑩的水珠,這些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眼。大約過了十幾分鍾,我們就來到了墓地。

父親用打火機點燃了香蠟,插在祖宗的墳前,然後給祖宗燒紙錢。我學著母親雙膝跪地,給祖宗作揖。心裡許下願望,求祖宗保佑。爺爺把水果擺在墳前,嘴裡說著什麼。我問:“父親,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啊?”父親說:“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從此,清明節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哦,原來是這樣啊。”我說。 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回去了,我還摘了幾朵野花,以便做紀念。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戀,同時又是家人團聚、踏青的絕好機會。

國小生掃墓日記 篇3

今天我們四點就起來了,因為我們要回老家去掃墓。爸爸開著車帶著我們全家開開心心的回老家了 !

開了兩個小時的車就到老家了,一到了老家就下起了雷陣雨,我們只好等著雨小了再出來去掃墓。剛下過雨的路很難走,我差一點就摔倒了。身上全都是泥巴。

最後的一個地方我們去了竹林裡挖筍,我們挖了幾個筍就回了。

國小生掃墓日記 篇4

不知不覺又到了清明節,為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懷念之清,我們又要去掃墓了。

這次掃墓和往年一樣,我們準備好紙錢、飯菜、酒水、茶果,還有前幾天我和奶奶一起折的“金元寶”。到了老家,我們先要祭祖、磕頭、燒紙錢,並在紙錢上面寫上他們的名字,這就表示今天,我們在紀念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活著的人都活得很好,請他們安息吧。

祭祖好以後,我們去了爺爺的墓地那。來到那兒,我們把飯菜擺好,在這兒也要磕頭。爸爸幫爺爺墳頭上的雜草清理了一下,還插上一些彩旗。我們繼續把大量的紙錢、“金元寶”燒給爺爺,希望爺爺在那邊成為一個“大富翁”。

最後我把我親手做的小白花放在了爺爺的墓碑前,默默對爺爺說:“爺爺,今年我要告訴你一個好訊息:姑姑要生小寶寶了,你在天之靈要保佑他們平平安安,明年這個時候,我會帶上小寶寶來看您的,您安息吧”。

國小生掃墓日記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

這天早上,我們早早地起床,天上下著小雨,我們無話可說,只好踩著泥濘的 山間小路一步一步地奮力向上攀登。經過一番攀登終於來到了爺爺的墳墓,我們在場的人都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淚。奶奶遞給我一根香,香不時向外冒煙,那香味是那麼濃重,讓我一下子聞到這樣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手裡拿著香給爺爺鞠躬,表示我們對他的崇高的敬意。我拿起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爺爺的墓前。花籃裡的花都是白色的,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莊重,肅穆。

爺爺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明白了,燕子能夠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卻爺爺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國小生掃墓日記 篇6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到衡陽縣樟樹去掃墓。樟樹是爺爺的老家,我們去給太爺爺、太奶奶掃墓。

一路上,車輛真多呀!大多是到鄉下去掃墓的。車到雞窩山,只見公路兩邊都賣著又大又紅的草莓,弄得我直流口水,但是爸爸說車輛太多不能靠邊停車下來買。到了樟樹小路,田野上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大地像鋪上了一層綠地毯。雖然景色很美,但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來給太爺爺、太奶奶掃墓。

來到墓前,爺爺給太爺爺、太奶奶的墳上插上了五彩的紙花,爸爸拿出打火機點燃了紙錢,我和媽媽在一旁把紙錢不停地往裡丟,火燒得很旺,一會兒就燒完了。我們站在墓前深深地鞠了三個躬,最後放炮竹,這炮竹聲好大呀!、“啪啪”的炮竹聲,打破了山林的寧靜。這時候下起了大雨,大家撐著傘,一起下了山。

雖然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我們回鄉下掃墓,一點兒也不覺得累。

國小生掃墓日記 篇7

清明上山祭拜先人雖然十分累,有時還會摔幾跤,山路又十分難走,但祭奠親人的心情卻是虔誠的。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去上我的奶奶的墳。我的奶奶去世時才50歲,我那時還沒出世,雖然對我的奶奶的影象不存在,但懷念我的奶奶的感覺卻沒減少,所以我更加珍惜這一次的掃墓行動。爸媽每年都來祭奠,為墓碑改改字,除掉些雜草。可是草的生命力那麼強,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個大墓都遮蔽起來了。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看來割草的任務很艱鉅,我連忙拿起鐮刀除草了,我用力砍了下去,可不但草沒砍下,我的手指頭都要砍下了。這時,爸爸便過來幫我,他說:“割草先得把草摟緊,然後用力把草往下壓,然後再用鐮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順著爸爸的方法,我還真會砍了!在我和爸爸媽媽的努力下,終於把草清除乾淨了。我還幫助媽媽掃地,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讓我的奶奶的墳地也變成一塊綠色環保的淨園。

清明定為休假日有利也有弊,儘管大家都可以有時間上墳了,但上山的交通就成了很大的問題,在回來的路上我們堵了一小時的車,看那些交警叔叔也指揮得夠累,我想以後這方面的安全疏通得也有個規範吧。

今天清明節,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勞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

國小生掃墓日記 篇8

今日是清明節,我和媽媽們去給過世的外公掃墓。

來到外公墓前,我端詳起墓來。山,還是那麼高,土,還是那麼黃。墓,還是時刻包蘊著親人的掛念。我先去除草,接著撕錢紙。在那錢紙燃起的火光中,我彷彿看到了外公慈祥的面龐,又在鞭炮聲中,我又彷彿聽到了外公親切地聲音。我端詳起墓來。突然。我陷入沉思,沉思中,我想起了外公。外公對家人都是十分關心。

每次我們來,他就到院子裡迎接我們。每次,都笑呵呵的。給人一種親切又熟悉的感覺。有一次。雖然外公手腳不方便,但還是燒了一爐洋芋給我們吃。翻洋芋時,我發現外公的額頭上滾下了一顆顆豆大的汗珠。吃洋芋時,我覺得這洋芋比蜂蜜還甜。因為它包涵了外公的愛。外公走了,那天我們都傷心大哭。他雖然走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每當想起他慈祥的面龐,親切地話語,就時刻溫暖著我們的心。每當我們到他那清幽的院子裡,雖然明明知道外公不在了。但又好像看到了他那熟悉又親切的背影。

‘清明節時與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我想起這兩句詩,外公熟悉又慈祥的面龐,又浮現在我眼前。

國小生掃墓日記 篇9

4月5日 晴

今天是4月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第二天。早上,我很早就被叫醒了,因為今天,我們全家人一起回老家掃墓。

今天的天氣真好,沒有下雨,還出了太陽呢。掃墓要去的地方多了,太奶奶太爺爺太叔叔,哎呀我都弄不清楚,而且有的地方遠著呢,但是不管有多遠,我們每一個點都去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伯伯叔叔們說我小不懂事,說什麼: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過我知道我看不見疼我的`爺爺了,他永遠不會回來了,我對爺爺的印象不是很深,因為爺爺在我未滿週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我聽爸爸媽媽說爺爺很疼我,每當其他同學提起爺爺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來到爺爺的墳墓前,伯伯叔叔們開始除雜草,他們很快就把墳墓上的雜草給鋤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我麻利地從袋子裡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爺爺的墳墓上,大人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肉……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爺爺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

清明節是緬懷去世的親人的節日,每年我們都會回老家掃墓,是啊,沒有先人哪有後者。

國小生掃墓日記 篇10

4月1日,天空陰晴,微風兼有小雨

我的奶奶辭世已有二十多年了。雖從未謀面,但每年的祭拜,茫然中卻多少有些溫暖。外婆離開我們也已有七載了,對於外公,一直都似未曾失去過,總那麼親切,那麼的清晰,可也已經有三個春秋沒見到他了啊!

一陣顛簸,我們來到了我的奶奶的墳前。鄉間的空氣依舊那麼新鮮,而這周圍的一切還是老樣兒,荒蕪的田地,雜亂無章的小樹,以及遍地的雜草。而此時溼潤的空氣,灰濛濛的天空,周圍死一般的沉寂,我的心是沉重的,透骨的淒涼更在全身蔓延。爸爸、叔叔、阿姨們有條不紊的忙著,交談中時常回憶起一些往事,他們是在懷念。我也間歇的瞭解到我的奶奶的一些生平,我知道她年輕時肯定是精明幹練的,而且務農、做飯都絕對是一流的好手。爸爸兄妹五人,拉扯到大不易。作為教師的爹爹在文革期間肯定也揹著不少包袱,跟著他的我的奶奶是無怨無悔的。可突來的中風,大概是上天的不公吧。我知道當時的我的奶奶還那麼的年輕,她死不暝目啊!在這裡,我也只有默默的祝福,在天堂的我的奶奶能享受一下清福,能關照一下她的兒女們。在這裡,我獻上孫兒最為崇高的敬意。

清明時節雨紛紛,三月的春天總是煙雨迷濛的。隨著鞭炮聲的漸漸減輕、停止。祭奠完我的奶奶的我們,帶著深深的眷念坐著車子緩緩離去了。遍地的金黃給這種天氣添了些許喜慶,也緩解了一下沉重的人們沉重的心。伴著油菜花的燦爛我們一家人來到了外公外婆的墓前。七年之前應該算是我初嘗生離死別之苦吧!此刻,外婆那慈祥的目光,那溫和的笑容,再次浮視在腦海裡了。她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做著平凡人做的事,卻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我知道母親姐妹三人,都是她一手帶大的。細緻入微,任勞任怨,她用她的一生承諾了“奉獻”這兩個字。外公是博愛的,桃李滿天下,應該是他的寫照吧。具有知識分子典型的氣質,寫得出一手好毛筆字,總保持著一副良好的心態。很羨慕他平和、安穩,羨慕他的儒雅、高貴。似乎天生就值得人尊敬的。對人生的通徹,對名利的淡薄,對錢財的輕視。他一直都是我心中的明燈。今日你們墳前雄雄的大火,希望能夠溫暖你們的心靈,能夠慰藉你們的在天之靈,只願這大火照亮苦苦掙扎於世人的我們遠方迷濛的路程,指引我們走上成功、幸福的大道。只願在這裡,我們能天地相容,心靈相通。只願這漫天飛舞的火花能夠帶上我們最真的祝福。

逝者已矣,惟願安心。回家的路上,我默默的祈禱,上天應該是公正的,生前受了太多的苦,流過太多的淚,死後應該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