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歷史部編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

才智咖 人氣:1.37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中歷史部編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歷史部編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

國中歷史部編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1

本人有幸參加為期兩天的20xx年部編國中歷史教材培訓會,通過培訓,對我有很大的感觸和啟發,現將內容整理如下,與同行的前輩和老師共同交流。

首先,在觀看了教育部有關領導對這次部編教材的有關視訊,反映了國家對國中歷史學科的重視。其中特別提到了家國情懷的滲透,也是以往歷史學科中提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是其他學科所不具備或不能比擬的。通過歷史學科很好的滲透家國情懷,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良的文化傳統,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體現教書育人、立人立德的教育觀念,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從而很好地體現歷史學科的自身價值,也為我們今後在教學中指明瞭方向。

第二,本次培訓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張靜老師和丁丁老師對於部編教材的解讀和有針對性的案例的分析。應了那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就得事先準備一桶水”,課前的準備工作是上好一節歷史課的前提和基礎,需要老師在課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具體而繁雜,特別是歷史學科更注重史論結合。每當看到老師們展示的案例和視訊,不禁感嘆老師們能把歷史課上的有聲有色、有理有據,是因為確實在課下做了大量的工作,試問這樣的歷史課堂學生又怎會不喜歡呢?而且在講求實證的同時,不再像過去的傳統教學只是老師一味的講解,不僅僅是“傳道受業解惑”而是能不斷地引發學生的思考,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這樣的歷史課堂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料”(內容豐富,依據教材但又不拘泥於教材)、“有效”,所以也為我們今後上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借鑑和幫助,開闢了一條新的思路。

第三,這次的部編教材是經過了多位國家級的專家和資深的教育工作者經過了審慎的考量編制的,與之前的教材相比,僅就中國史而言更加的系統和完善,能夠將中國史所涉及的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涉及其中,使之更加的完整。比如東漢的光武中興,以前的教材基本就沒涉及這段歷史,會使學生對於兩漢的內容不夠清晰,東漢的內容被弱化了易造成學生知識點的盲區;再比如本次部編教材中關於唐朝的安史之亂,之前的教材也沒涉及或是不作為必要內容讓學生掌握,這也是有缺憾的,我們都知道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但對於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卻沒有給予必要的交代,這不利於學生對整個唐朝歷史作出完整而準確的評價。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還有就是在對歷史概念或是使用的措辭方面更加的準確而嚴謹,比如提到的“民族的交融”而不是“民族的融合”等等,也對我們今後的教學及時提出了需要注意和指正的地方。

以上是我對本次歷史培訓的一點粗淺的'心得和認識,僅供交流,如有不當的地方還希望各位老師及時提出並批評指正。

國中歷史部編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2

20xx年7月14日,我參加了“20xx年部編國中歷史教材培訓會”活動,主要學習了張靜老師《部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和丁丁老師的《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學經驗介紹》。通過學習讓我受益非淺,兩位老師的講座充分結合歷史課堂及教材的實用性,並結合一系列典型的教學案例加以闡述,給與會者帶來了新的理念和具體的實施建議,尤其是丁丁老師給我的震撼,她的敬業讓我有些慚愧。培訓對於我們這些一線教師來說具有更好的指導意義,使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得以進一步更新,對於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回顧對部編教材的學習,我以下幾點體會:

一、新舊教材的變化。

通過專家的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發現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教材內容生動,立足時序,建立時空觀念;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主動探究意識加強,教師的啟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實施新教材過程中,教師尤其應該當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一般來說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是:確立學習動機———積累歷史知識———培養認識能力———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對相關歷史知識、方法和理論的應用。新教材為構建學生科學思維方法奠定了基礎。

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我們逐漸接受、理解了新教材的核心思想。在今後的教學中,無論教學思路、教材處理、教法選擇、學法指導、能力培養、師生關係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開拓進取,內容上要推陳出新。因此,對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曾有的困惑也逐漸釋然。

二、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認識。

要倡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圖片、材料、活動探究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證據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啟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看出這些學習方式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例如,某些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資料蒐集,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評價等,都可以鍛鍊學生查閱資料、運用資料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生的新思路、新點子不斷被開發出來,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認識。

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關於這點,丁丁老師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對教學的鑽研和思考,如指南針、司南、羅盤的區別,自己製作指南針,包括對歷史知識的熟悉程度,對一些資料信手拈來,如澶淵之戰和孔府牌匾等,在教學中給學生引入,即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也增加課堂生動性。所以說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學方式、方法操作應用的基礎。還有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如注意讓學生列表進行縱橫比較,注意引導學生讀圖、填圖,使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從中提取有效資訊。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並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等等。要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靈活編排內容,以新穎的形式,製作精美的課件,增強教材內容的直觀性,有利於學生的理解與接受。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體系,決定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也必將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總之,本次學習活動給我們提供了新的教學理念,新教材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提醒自己在教學中要不斷實踐和探索,不斷學習和研究。向丁丁老師等優秀教師學習,最大價值的發揮自己作為歷史教師的作用。

國中歷史部編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3

20xx年7月13—14號,我參加了寧夏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培訓,觀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長關於做好“三科”教材培訓工作的講話視訊;聆聽了張靜老師有關於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材介紹和教學建議;同時學習了丁丁老師關於部編七年級《中國歷史》教學案例展示及評析。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通過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瞭解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教材內容生動,教師的啟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部編七年級歷史教材,把知識目標放在教學的首位,“以知識傳承為主”。在新理念指導下要“以學生髮展為主”。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把教材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學本”。發揮教材資源優勢:利用導語、正文、資料、“史料研讀”、“相關史事”、“課後活動”、“課後知識拓展”。

在學生學習方式上,要倡導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凋接受性學習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相關史事、史料研讀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將學生活動直接引入教科書體系和課堂學習過程之中。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啟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學習方式體現在每一節歷史課教學中。

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與學生平等交流,教師也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注意運用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某一問題,並能用所學內容解答與材料有關的歷史問題。

經過這次培訓,我對教學方法與技能,以及部編歷史教材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在今後的教學中,無論教學思路、教材處理、能力培養、師生關係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開拓進取,內容上要推陳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爭取將部編歷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後的教學工作中。

國中歷史部編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4

20xx年7月13—14日,寧夏曆史教研室組織全區歷史老師進行了部編教材的培訓。此次培訓通過遠端直播和現場培訓向全區歷史老師傳達了部編教材的改變思想,分析了部編教材如何運用。

經過這次培訓,我對教學方法與技能,以及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通過學習朱之文《關於做好三科教材培訓工作講話》、張靜老師關於部編國中歷史教科書簡介及教材分析與建議和丁丁老師關於《部編歷史教材理論培訓》的講課,我受益匪淺,它使我的教育教學理念得以進一步更新,對於自己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好的指導作用。通過專家的講解及教學案例的展示,我發現新教材與舊教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新教材內容生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主動探究意識加強,教師啟迪作用更加凸顯,真正體現了過程與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實施新教材過程中,教師尤其注意教與學的過程:確立學生學習的動機——積累歷史知識——培養認知能力——評價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對相關歷史知識、方法和理論的應用。把培育和弘揚義務教育作為培根固本的重要方式,體現了黨和國家的意志,是怎樣培育人,培育什麼樣的人的載體。

2、對歷史新教材的認識。

(1)把知識目標放在教學首位,以知識傳承為主。在新理念指導下要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把教材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學本發揮教材資源優勢,利用課文前設導言;課文旁設中的相關史實、材料研讀、人物掃描;課文後設中的課後活動作為課後作業,以靈活的題型來複習所學;輔助部分欄目的設計,使教材作為教本與學本相結合的體現,幫助激發學生興趣和拓展知識方面突出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2)新教材採用“點———線”結合的方式編寫,以“線”串“點”,以“點”連“線”,使教材內容依據人類歷史發展的階段順序,循序漸進的展開。與過去的教材相比,有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它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在強調基本史實的同時,更注重通過歷史學科的教育達到“育人為本,是全體學生得到發展的教育理念”。

3、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認識。通過丁丁老師的講授我認識到新教材的講授,要倡導合作探究式性的學習方式,要注意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弊病,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利用課文中的相關史實、史料研讀等欄目;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將學生活動直接引入教科書體系和課堂學習過程之中。利用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啟發性和開放性,突出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歷史興趣,培養學生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體驗性學習等新的學習方法。

4、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認識。通過此次培訓,深刻的認識到

(1)教師要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讓學生學會思考和動手的能力,同時注意與學生平等交流,積極融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在授課中注意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

(2)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思想,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判斷,力圖科學、準確地展現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全面客觀的敘述重要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及歷史人物;堅持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對歷史問題作出實事求是的評述。

(3)將社會主義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理念落實在歷史教材中,充分挖掘和敘述歷史教學內容中與這些方面有密切關係的史事,從歷史發展的演進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體現教材的時代性,既要落實黨和國家提出的一系列指導思想,又要反映歷史學科的發展趨勢,並要體現當代社會的進步以及適應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對人才培養的需求,適應學生髮展過程中應提升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需求。

通過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收貨頗豐,加深了對新教材的理解與體會,反思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習與改進的地方實在太多。我會從現在做起,不斷熟悉課本內容,對照課表要求,把握好“教”與“學”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