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導讀心得體會

才智咖 人氣:1.53W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經典導讀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經典導讀心得體會

經典導讀心得體會1

通過一年多的國學誦讀接觸,我漸漸感到國學的魅力,它所講的禮、義、孝集中的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同時也感到國學教育的重要性。我們深知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其目的是不僅讓孩子記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尋根,尋民族精神的根,尋現代文明之根,尋學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讀國學經典過程中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蘊。所以把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作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讓經典真正植入孩子們的生命,成為影響孩子一生的文化血脈。

這個學期通過與孩子們大量整體誦讀經典,我也學到了不少的方法,有了許多體會。根據我學習的經驗總結:“不求理解,只求熟讀”,簡單的過程不要複雜化,只要反覆念反覆跟讀,兒童自然就能背誦;在反覆整體誦讀中,孩子們很輕鬆很愉快的就可以大量記憶其內容,並且對大量生字的認知。讓學生從經典中感受學習的樂趣。經典誦讀實現了育人,使教師的思想觀念得到轉變,師生的“精、氣、神”得到提升,使學生的行為習慣進一步規範,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進一步得到提高。

國學經典,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國學誦讀對幼兒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積極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幼兒的閱讀能力。學生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覆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誦讀者的理解、體會也在層層加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學生在朗讀水平大面積提高的同時,形成了良好的語感,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後,是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學生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不但提高文學修養,而且開闊了視野,知識面不斷擴大。最後,促進了幼兒表達能力的提高。俗語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厚積薄發”。只有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才能“厚積薄發”,“下筆如有神”。誦讀可以使孩子積累大量的妙詞佳句,他們的語言“材料庫”在誦讀中不斷地豐富,而且在誦讀中也學習到一些表達方法。在日常交流中,我可以看出孩子們每天的進步。

在教學中,我深深感到我作為教師的國學功底還不夠深厚,急需提高。經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類文明的積澱,歷經歲月河流的淘洗依舊光彩奪目,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我們教師都有必要的教學任務,我們教師必須利用有限的時間提高自己的的閱讀量,閱讀水平。通過培訓,通過相互學習,儘快提升教師的水平,是推進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質量的關鍵。

國學經典誦讀作為課程,作為幼兒學習的必要內容,相應的教學研究、教學探討應該伴隨國學經典誦讀的開展,加強國學經典誦讀的指導,方法的提煉,經驗的交流,以便更好、更有效的開展教學活動。

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這是我們每一個教師肩負的歷史重任,也是我們教育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路行來,其中的甘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堅信,今天的開啟必將迎來明天的收穫。

經典導讀心得體會2

中華民族文化有著上千年燦爛的歷史,《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裡就融匯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我們國小生閱讀,每首古詩都有註釋,文章還配有插圖, 使 繁 冗 的得文句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生動有趣。

剛開始讀《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時比較累,但堅持下來發覺並沒有那麼難理解。讀多了,讀書的速度就變快了,讀完一本書後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讓我更加喜歡經典了。

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第五單元“四時田園”這一部分,它用許多古詩來教育我們:做人要勤勤懇懇,不能懶惰。以前我無論做什麼事都很懶惰,什麼事都讓別人幫我做。值日時,我是組長,我就讓那八個組員打掃,我則坐在凳子上悠閒地唱著歌。最後,由於組員不合作,沒打掃乾淨,老師批評了我一頓,我心裡像打翻五味瓶:酸、甜、苦、辣、麻,一起湧上心頭。哎,都怪我!讀了這一部分,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從今以後,我漸漸變得勤勞了。就說去年吧,學校有縣裡領導來檢查衛生,我們組由我負責打掃衛生,在我的牽頭下,我們把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為此,還受到縣領導的表揚呢。當然,這得歸功於經典誦讀!

經典誦讀中,孔子關於學習態度的言論也讓我們值得去學習和借鑑。在《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又可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雖然我成績很一般,但每次考完試驕傲情緒不斷滋長。對於身邊學習比我差的同學總是不理不睬,家長、老師說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收效欠佳。當我讀了孔子的話時,又反省了自己,覺得很慚愧。連知識淵博的孔子都那麼謙虛,何況一個小小的我呢?從此以後,我變得很謙虛,經常向我身邊一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百萬綠絲中的小苗吸收營養的成分。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讀之如沐浴春風,我會讓它永遠伴我前行……

經典導讀心得體會3

《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你們讀過嗎?這本書精選中華五千多年悠久歷史所積澱下來的經典中的精美華章,這裡有最美的'古典詩詞。

唐詩是必不可少的。在唐詩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不少歷史,也找到了無數的樂趣,認識了許多揚名中外的詩人。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詩讓人流年忘返,百讀不厭。可我更迷戀唐代詩人王昌齡。

王昌齡,字少伯,京兆長安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他擅長七言絕句,後代稱為"詩家天子","七絕聖手"。他的七絕與李白的詩並稱為"雙璧"。作品多寫邊塞,送別,氣象雄渾,情意雋永,語言精煉生動,音律鏗鏘悠揚。他的閨怨,宮怨詩也有很多佳作。現存王昌齡的詩180多首。其中,五七言絕句幾乎佔了一半。因此,在眾多的詩人當中,我尤為敬佩他!一首《芙蓉樓送辛漸》深切的感受到王昌齡的決心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明月還是秦時的明月,關塞還是漢時的關塞,去出征的將士們至今還沒有回來,只要李廣將軍現在還在,就一定不會讓胡人的兵馬度過陰山。王昌齡這種憂國憂民的做法是我難以做到的,如果是我早就不管了,就在家裡吃喝玩樂。讀了王昌齡的詩懂得了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誦讀這些古詩,猶如穿越時空隧道,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對話,瞭解歷史與文化的走向,感受人性的關懷與生命的尊嚴,傳承文明,接續未來,以便於我們走向更加豐盈優雅的人生。

經典導讀心得體會4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著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孔夫子關於學習的態度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擇其善者而從之……”。

《論語》裡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潤新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潤新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典的薰陶;來到潤新是幸福的,因為潤新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我知道學習任何經典,先人的經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儘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

經典導讀心得體會5

我學習經典有4年了,每天早上,以來學校,我和幾位同學就在走廊上讀起經典來,從“弟子規”到“可馴致”,從“人之初”到“宜勉力”,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反覆誦讀,我和其他兩位同學在學校組織的“相約經典”誦讀比賽中闖關成功,獲得了“經典童聲”的榮譽稱號。

學習經典的過程中,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讀到“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句話時,我從中體會到: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孝順父母親,在嚴冬寒日能為父親暖被窩。想想平時父母把我們當寶一樣疼愛,作為他們的子女,我們也要學習黃香孝順父母的精神,學會孝順我們的父母。我還明白了“唯德學,惟才藝,不如人,當自勵”這句話的含義:為人重要的是“道德,學問,才幹,本領”這四個方面。在這些方面如果不如別人,就要不斷努力,奮起直追,才能成功。

誦讀經典讓我們成長,讓我們繼續誦讀吧!讓它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來提升我們的道德品質,更讓它來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經典導讀心得體會6

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這次有幸在****國小聽了語文經典誦讀教學觀摩活動課。上午我聽了兩節語文課,教師們從容不迫、行雲流水、大氣自然的教學風格,紮實深厚的教學基本功,獨到智慧的教學設計,充滿濃濃人文關懷的交流氣氛令我受益非淺,確實不虛此行。

1.簡約大氣,感悟語文味

第一節課是《弟子規》選段,讓我真正的明白了國小語文選入國學經典的意義所在。同時也懂得了學國學,重在吟誦。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反覆朗誦,體會國學經典的韻味和意境,在教師相機點撥下,學生自己理解選段的意思,並與實際相聯絡,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平時自己該怎樣做,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老師採用多種遊戲激發學生對對子的興趣,學生在並以多種方式的誦讀中,比如拍手讀、拍桌子讀、搖頭晃腦讀和走著讀,深入品味語言的內涵、節奏、韻味、美感。

2. 嚼詞析句,品出語文味

第二節課《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是一節誦讀六首有關春天的詩。教師簡簡單單真正教會了學生如何讀一首詩,完完全全為學生,以簡化的教學環節,簡單的教學方法,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效果。在學習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這些語文課堂就是我們身邊的課堂,沒有過多地追求形式,沒有刻意去運用多媒體,沒有過度追求課堂的熱鬧。在每節課堂裡教師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安靜下來,智慧飛揚;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都注重了品詞讀句,讀中感悟文本價值。

3.琅琅書聲,釋放語文味

對於孩子們的朗讀能力,這些孩子的表現讓我吃驚,他們讀的那樣好,感情飽滿、聲音巨集亮、不加字不添字。看來老師在這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我想這和教師平時的朗讀指導訓練是密不可分的,和經典誦讀也是分不開的。在學生琅琅的讀書聲中,釋放出濃濃的語文味。

這次活動讓我深深感受到:之所謂“經典”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所載之常理常道,其價值歷久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之經典作為源頭活水,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專家都說十三歲以前是兒童記憶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兒童語言文字學習的最佳時期,更是兒童文化素養、高尚人格關鍵時期,我們國小教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從小教導兒童讀誦經典,不僅符合兒童學習的天性,而且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薰陶,奠定一生優雅人格的基礎。讀誦經典同時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記憶是一切學習的基礎,關鍵是給兒童背什麼?應該背一生可以愛益的東西。

現在“死背”多了,將來才能“活用”。該記憶的的時候給他記憶,不該理解的時候不要強求理解,這才是合乎人性的教育法則。不要錯用教育原理而扭曲了人性,浪費兒童的好時光。“經典”,只要從頭按照章節,一字一句讀下去背起來便是。家長、老師的信心和督導是成敗的關鍵。教孩子讀誦經典不止是孩子進步,老師和家長也跟著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