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彙編6篇

才智咖 人氣:2.71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教育心得體會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範文彙編6篇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新《義務教育法》的頒佈實施,對於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促進義務教育的發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新《義務教育法》的誕生標誌著我國義務教育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對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未來的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從20年前的18條到今天的63條,新的《義務教育法》體現了我國教育立法水平、立法技術和立法質量質的飛躍。從教育法制建設角度講,新《義務教育法》的出臺,也是中國教育法制建設一個新的、重要的標誌。新《義務教育法》總結了《義務教育法》實施20年來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對《義務教育法》作了一次全面的、重大的修改。

通過這次暑假培訓,特別是對《新義務教育法》的學習,我的體會很多,懂得要時刻用《新義務教育法》來規範和鞭策自己,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學生合法權益。

《新義務教育法》對教師提出了以下要求:教師應當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業務水平,愛護學生,忠於職守。《教師法》告訴我們: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和使命。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明白了自己的職責所在,也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雖然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卻肩負著為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於是在學習之餘,僅靠著自己從教以來點點滴滴找出了工作中的不足和以往教學中留下的遺憾,終於明確:身為教師必須要做到全身心去愛自己的學生。因為當你走進學校大門時,你的一切就已經不屬於你自己了,而是屬於孩子們。喜歡學生、愛護學生,應當是教師的天職,正所謂:師愛是師魂。可是在實際中真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做到喜歡每一個孩子,卻是非常不易的。教師不應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人情的親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對學生另眼相看,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只應在乎學生是否學會做人,是否學會求知,在教學中應本著求真、求善、求美,最後才是求知這樣一個原則來教書育人,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切實減輕中國小生課業負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學校教師勢在必行的工作。如何做到真正減負?怎麼樣做才能減到點子上?每一位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為了打破傳統教育模式,讓學生在更為廣闊、寬鬆的學習和生活空間裡,接受全面的培養,獲得真正的全面發展,除了針對課堂教學加以改革之外,我對學生的作業佈置中也丟掉了以前的簡單重複的內容,改為根據學生的水平差異分層次設定不同的作業,切實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我深深懂得:“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因而,教師的人生,還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地、活潑地發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一顆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用愛心去澆灌、呵護。

我們要嚴格執行貫徹省教育廳沈健廳長在《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工作》推進會上講話精神,用《教師法》、《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護法》來規範和鞭策自己,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這樣才得以使我們的事業走向輝煌使我們的教育物件健康成長。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2

幼兒園處於孩子成長的懵懂期,調皮、好動、想象力豐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顧這個時期的孩子,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瞭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要有無限的愛,否則,還真容易被孩子的不聽話氣壞呢。小朋友喜歡的老師長頭髮的,可以梳辮子、漂亮的、年輕的、知識多、懂科學的、有本事的。

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我都向家長介紹老師的工作是非常瑣碎和清貧的,這是由幼教的任務和性質決定的。幼兒園是保教機構,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地成長髮展。幼兒園教師還有解決家長後顧之憂、支援家長工作的任務,所以對幼教來說師德更重要。幼兒園階段處於一個奠基的階段,從大的方面說要對孩子終身可持續發展負責,從細的方面講就是對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樂、當天的心情負責。

如果沒有愛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幹下去。孩子非常需要老師關愛,比如經常要抱著他們,小朋友也特別喜歡老師,可能鼻涕、眼淚就都蹭到老師的衣服上了,這是很正常且經常發生的事。這就是孩子,他們就是這樣的,這就需要老師給予他們更多的呵護。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個小時都得目不轉睛地跟著孩子,必須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小孩子很多事情需要老師幫助才能完成,下班時間還要給孩子做教具、備課、佈置環境,週末還經常組織親子活動,自己的業餘時間非常少。一個孩子出現問題對幼兒園來說是1/400,對一個家庭來說就是100%。所以無論在生活照顧還是教育教學上都要精益求精。

兒童是一個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蘊含著強大的精神能量,並按照自己的成長規律成長,我們的教育也會遵循孩子的年齡特點與個性特點。比如:小班寶寶的思維是形象具體的,他們的思維必須依據形象生動的參照物,並且要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關,小白兔,紅蘿蔔是他們易於理解的,而抽象數字1、2、3的實際意義,對於他們來說理解起來就很困難。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就會使用孩子易懂易於模仿的語言,使用簡單不會讓孩子混淆的概念,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等等。

幼兒園教師就像百寶箱,什麼知識都要通曉一二,要有較強的綜合藝術素質,包括對色彩的理解能力、對音樂的感覺能力,包括穿著,怎麼樣穿著得體,讓小朋友喜歡又符合教師的身份,這些都是幼教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還有語言表達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幼教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橋樑,對小朋友說話要簡練,聽得懂同時注意層次性。對家長的建議要有指導意義,對孩子的評價措辭要準確、委婉。

作為幼兒教師,我認為理解、愛和尊重是與孩子溝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為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之上的。再有,愛和尊重是貫穿教育始終的,肯定與支援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內在規律自然發展,對他們的自然發展表示尊重,為他們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精神與物質環境,我們的總園長朱x女士就提出過這樣的教育思想“蹲下來講話”“抱起來交流”“牽著手教育”。這一切都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同時讓孩子在自然發展中體驗到了無盡的愛和自由,這對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鋪墊輝煌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幼兒的學習活動與日常的遊戲、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遊戲和生活中不斷出現在幼兒面前的真實問題情景使他們不斷調動和運用已有的經驗,並在不斷地面臨挑戰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經驗。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總是將教育生活化———讓孩子不知不覺地會了,讓環境問題化———讓孩子玩著玩著就學了。這種說法看似簡單,其實對老師的觀察、分析、提煉、創設能力則有著較高的要求。作為教師,我們就要在幼兒園的環境中支援幼兒解決問題,進而引導幼兒將經驗遷移到社會生活中去。

幼兒教師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樣,只要會唱歌跳舞就可以了,作為幼教必須要有事業心、愛心、責任心。幼教是通往兒童心靈世界的橋樑,是孩子的忘年交,老師和孩子之間是平等的,作為教師應給予孩子更多的愛,關注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同時我覺得新時期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所應必備的一項必不可少的素質是發展的眼光和未來社會意識。因為我們現在教育的孩子是為未來世界服務的,那麼我們就要用未來社會的眼光、標準培養教育我們今天的孩子。未來的世界將會是一個環境資源匱乏、競爭激烈、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世界。

在幼兒園時期,我們就要樹立孩子的環境意識,通過各種活動、情景讓孩子們懂得節約資源、珍惜資源、如何將資源再利用。我們的教育要多元化、開放化,要使幼兒善於與他人合作,能夠與他人交流。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3

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2年)》和《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導幼兒園和家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制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簡稱《指南》。《指南》中涵蓋了很多的內容,為了深入了《指南》要傳達給我們老師的精神,利用假期時間,我認真的學習、理解了《指南》,以下就是我學習《指南》的心得體會。

一、對《指南》的概念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為了更加深入的瞭解《指南》的內容,我首先認真學習了《指南》的概念。《指南》以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為核心,旨在引導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從概念中能看出《指南》和《綱要》要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不同在於《指南》中不僅有教師參與,還有家長的參與,這說明教孩子不只是老師的事情,要需要家長一起配合。此外,"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更好的將"以幼兒為本"體現在《指南》中。

二、對實施《指南》的原則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只有明確了《指南》的原則,才能更好的貫徹《指南》的精神。《指南》的原則為: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這三個原則都把都幼兒作為主體,在制定原則時更多的是考慮孩子的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為今後執行《指南》目標更加有目的性。其中原則說到:要注重學習與發展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既要準確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連續性程序上的個別差異,支援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呈現的發展"階梯"。這些告訴我們在教育幼兒時不僅要注重各領域之間的滲透,還要注重幼兒發展的階段性、連續性和個體差異性,讓幼兒在自身的水平上都有所提高,這裡也將"以幼兒為本"更好的體現在其中。

三、對《指南》中的五大領域的目標制定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㈠《指南》中對五大領域的目標劃分得更加細緻。

與《綱要》相同的是《指南》也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不同在於《指南》將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如健康領域分為身心狀況和動作發展,語言領域分為聽與說、閱讀和書寫準備,社會領域分為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科學領域分為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藝術領域分為感受欣賞和表現與創造。這樣劃分目標讓老師更加清楚,每一個教育領域的重點,在實際活動中能讓教師明確活動的重點難點。

㈡《指南》中的年齡階段目標更加的具體。

在《指南》中不僅有每個領域的總目標,而且還有年齡的階段目標。《指南》將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分為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三個年齡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目標。如:健康領域目標之一"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是總目標,階段目標3~4歲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戶外環境中活動,4~5歲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戶外環境中連續活動半小時左右,5~6歲能在較熱或較冷的戶外環境中連續活動不少於半小時。這些階段目標讓老師瞭解各年齡段幼兒應達到的水平,從而更好的開展戶外體育活動。如:科學領域目標之一"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是總目標,階段目標為3~4歲能用多種感官或動作去探索物體,關注動作所產生的結果。4~5歲能根據觀察結果提出問題,並大膽猜測答案、能通過簡單的調查收集資訊,會用圖畫進行簡單的記錄。5~6歲能用一定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測,在成人的幫助下能制定簡單的調查計劃並執行,能用數字、圖畫、圖表或其他符號記錄,探究中能與他人合作與交流。這些階段目標為教師制定科學活動的目標提供了依據,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特點選擇適宜幼兒的科學活動的形式。因為這些階段目標非常的具體,特別便於青年教師的實際操作。

㈢《指南》中有教育建議的體現。

與《綱要》相比,《指南》中每一條領域目標的後面還添加了教育建議。通過仔細的閱讀、學習,我發現這些教育建議很好,給老師們提供了一些目標的達成的策略,引導教師更好的去引導孩子應該怎麼做。如社會領域目標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教育建議為:結合具體情境,指導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和幼兒一起談談他的好朋友,說說喜歡這個朋友的原因,引導他們多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這些教育建議的每一條都有詳細的分析,教給了老師一些具體的做法,對實際的教育工作很有幫助。再如:社會領域目標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這一目標看起來不太好操作,看到這一目標我的想法是給孩子提供機會表現自己,發現孩子的優點,並給與鼓勵增進其自信心。而《指南》中這一條目標的教育建議是:關注幼兒的感受,保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幼兒,使幼兒切實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不要拿幼兒的不足與其他幼兒的優點作簡單比較)。鼓勵幼兒自主決定,獨立做事,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與幼兒有關的事情要徵求他們的意見,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支援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做事,鼓勵幼兒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並注意調整難度,讓他們感受經過努力取得的成就感)。這些建議開闊了我的想法,給了我更多達成這一目標的策略和途徑,起到了引領的作用。

《指南》對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幼兒應達到的水平都做了詳細的分析,通過《指南》的學習和理解讓我更加明確每一個領域目標,以及一些達成目標的策略,對老師的實際教學工作起到了較好的指導作用。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也會依照《指南》中的建議引導幼兒開展各種活動,在開展設計每一個活動時多看看《指南》中的建議,科學、合理的設計好每一次的教學活動,讓幼兒更加自主、快樂的遊戲和學習。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4

金風送爽的九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同時對於我來說,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因為20xx年9月1日我光榮的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一轉眼我在教師這個崗位工作了快一年了,在這一年裡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痛並快樂著”,因為到了一個新的環境,處處都充滿著陌生,身心都要受到洗禮,但是看到我可愛的學生又使我充滿著愉悅。我慢慢的喜歡上了這種感覺,這裡有我可愛的學生,有關心我的同事,對於學校領導和老師們對我的關心,我是深深的受到了感動,我真心的想對他們說:“謝謝你們了”。下面就是我工作以來的感受和心得體會。

首先,教育教學方面——認真備課,注重積累。

一是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一開始每備一篇新課時,我最苦惱的就是如何尋找備課的思路。因為第一年教學,沒有任何經驗,那這一學期該怎麼安排授課內容?成了我思考的問題。於是,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真鑽研教材和教法,對照自己定的單元進行學習要求,找出重點、難點,進而組織安排上課的思路。此外,在備課的過程中,除了準備課本上要求的內容外,還儘量多收集一些有趣的遊戲作為補充,提高學生的上課的興趣。

二是重視課堂40分鐘的教學實踐。辛苦的備課歸根到底還是為上課作準備的。我非常重視課堂的40分鐘,在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做到內容豐富充實,教態自然大方,語言生動活潑,並且每天都以愉悅、飽滿的精神面貌面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舒適的氛圍。在上課過程中,應留心注意學生的反應,及時變更教學的方法,注意加強和學生的交流,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是多聽不同老師的課,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身教勝於言教,教師們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認真用心學習和領會。聽有經驗的教師的課,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領悟,都能收穫到很多東西,經常有“聽君一節課,勝思一整天”之感。

其次,學習上——活到老,學到老。

我認為,學習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自身修養和業務水平,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的提高。要學習新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學習教育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掌握本學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強科研意識和改革意識,積極參與教育實踐,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現代社會是知識爆炸的年代,我們不能滿足現狀,而要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勇於在教學過程中實踐。還有就是我們每週都要寫讀書筆記,這對我們提高自身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對於一個新教師,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快速的成長。在09年的11月份和寒假,教育局組織我們新教師進行集中培訓,我十分感謝教育局和學校給我提供了這次的學習機會,通過這次教師理論培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使我受益匪淺。

最後,思想方面——積極進步,有責任心。

作為教師,責任心是工作成敗的關鍵,也是良好師德的具體體現。沒有高

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是幹不好工作的,所以時刻要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來約束、鞭策自己,緊記自己是教師的身份,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熱愛和關心學生。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在工作的這一年中我在學校擔任音樂教師,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使我對怎樣上好音樂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下面我根據自己在音樂教學上的實踐說說我的心得體會。

一、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學習技能

著名音樂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經強調:“在中國小音樂教育教學中,無論是直接的音樂表現、歌唱、演奏及遊戲,還是間接的音樂表現、音樂欣賞及音樂基礎知識的講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都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所有的教學內容無一不是通過實踐活動來體現的。”在音樂教學中有大量的操作實踐活動尤其是技巧技能的訓練,教師要儘量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感受、體驗、領悟。音樂教師要設計出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巧妙設問,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其積極地投入到音樂遊戲活動中。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理解、鑑賞、創作、評價只是從興趣、情感入手,沒有感性的實踐,音樂教學活動就不存在,樂譜、音樂知識將是一堆無意義的符號與抽象的概念。學生在歌唱、演奏、欣賞一首音樂作品的同時,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愉悅,但這僅僅是一種表象。只有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分析、指導,學生才能知道正是這些密集的節奏、變幻的速度和力度及多種音樂手段的運用,才使人獲得了愉悅的感受。

二、以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情感是促進學生樂學的動力。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通過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分析、表現和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來完成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程度,因此,教師應注意傾注豐富的情感,以此引起學生的情緒波瀾,喚起學生的情感和美的體驗,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興趣和慾望,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首先,教師應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係,要重視師生之間那種積極的、融洽的情感交流,對學生傾注全身心的愛。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對教師產生親切感、信賴感。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就會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學習音樂上,逐漸地對學習音樂產生良好的情緒和強烈的願望。其次,教師要以自己的情感牽動學生的情感。教師的語言、動作、範唱、指揮和神態等,無不傳遞出情感的資訊。當教師與學生情感的資訊重疊在一起時,大家的喜怒哀樂之情便自然、和諧地融匯成一體了。

三、讓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參與學習

人的情感的誘發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的,鮮明、生動、形象的情境能喚起人們相應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利用錄影、幻燈、錄音、畫面等形象、直觀的手段創設誘人的情景,渲染氣氛,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從而引導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進入作品的藝術和意境之中,去獲得情感的共鳴。

(一)利用畫面的創設情境。在教一年級歌曲《柳樹姑娘》時,上課前,我先畫了一張畫,貼在教室的黑板上。畫上有綠柳、青草、桃花,柳樹的枝頭

上有兩隻小黃鸝鳥在唱歌。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到了春天的氣息,被畫面上濃濃的春意所吸引,情感得到激發。在上課時啟發學生談談對春天的認識和感受,這樣便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學生的情感得到了激發,加深了他們對歌曲的理解,很快就記住了歌詞。

(二)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我覺得在音樂教學中如果運用多媒體教學,那麼學生很快就能融入到教學情境中。在愉快的氣氛中很快的學會歌曲。但現在很多學校裡沒有多媒體裝置,我所在的學校也沒有,我相信在以後的學校建設中都會配備,那麼我們的課堂效率也會有所提高。

四、唱歌教學的多樣性

在國小唱歌教學中,最常使用的傳統教學方法是由老師進行範唱,學生進行模唱的學習歌曲的方法,即“聽唱法”。它的優點是:學生可以直接地、簡便地學習歌曲,同時可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感和韻味的體驗及表達上面,比較有利於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能較多地練唱歌曲。但是,讓學生長時間地進行模唱,學生會感到很被動,覺得很枯燥,造成“鸚鵡學舌”,雖然歌曲很快會唱了,但學生根本沒有參與音樂思考,阻滯了他們對唱歌的興趣,而且這種方法過於單一,不利於採用多種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來發展學生多方面的音樂才能,並且難以適應比較長、比較複雜的歌曲學習,尤其是合唱歌曲。

在一次聽縣級音樂優質課評選時,有一位教師在教唱六年級歌曲《陽關三疊》時,採用了畫旋律線、用圖示比較、難點突破、綜合能力訓練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先模唱歌曲的旋律,進而要求學生自己把旋律換成歌詞。這就在“聽唱法”的基礎上減少了老師逐句歌唱的過程,增加了學生動腦思考的活動及學生與旋律的接觸,對培養學生識譜及樂曲感受能力都有幫助。然後採用“圖示比較”法,將曲譜中旋律的高低變化用線條表示出來,使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結合起來練唱,對歌曲中各樂句間出現的重複、模進和內在聯絡進行辯唱,以加深記憶。這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樂感、創造思維都有很大的幫助。再用“難點突破法”,將歌曲中難以掌握的部分,先重點練會,再練唱全曲。最後通過“綜合能力訓練法”,將歌曲的主題、節奏型難點及歌唱聲音的要求編成短小的輔助練習,分別通過唱、聽、記、看等練習方式,進行基本能力的訓練,讓學生有充足的空間來領悟歌曲旋律,歌詞的內涵,這對於歌曲整體的把握及情感體驗有很大幫助,既完成了會唱歌曲又提高音樂知識技能的教學任務。這位老教師的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值得我們新老師學習和借鑑。

五、通過表演和自編舞蹈體會音樂作品

音樂藝術的一個突發特徵就是具有音樂形象的不確定性,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要讓孩子去實實在在地感受音樂,應該有一種良好的載體。於是,我讓學生將學過的歌曲通過小組的合作自編成舞蹈。這樣既激發了他們自我表現的慾望,又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到了音樂深刻內涵的魅力。我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以及具有強烈表現自我的心理,按照音樂審美教育的目標和音樂教學的規律,將學生分成小組,指導學生邊唱歌邊表演,或將歌曲集體創編為舞蹈。

這一年來,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使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距離一名合格教師的標準和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和很多不足的地方,為逐步的向一名合格教師靠攏,我要力爭做到:熱愛學生,給我們的學生多一些愛心,關心,責任心,寬容心,細心,獻身教育事業。教師被譽為“蠟燭”,點燃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這是教師獻身精神的真實寫照。我,一位平凡的教師,要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努力成為一位優秀教師,學生喜歡的教師,社會滿意的教師。爭取在最短的工作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以上是我一個音樂教師通過這次新教師培訓的一些心得體會。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時刻準備著,勤於學習,樂於教學,用愉快的心情應對每一天的工作。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1月17日,按照市教研院的同意安排,我參加了在海口四中高中部進行的20xx年繼續教育培訓班,認真聽了四位優秀老師的培訓課,十分珍惜這次不斷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機會,積極認真地參與了繼續教育學習,此次培訓收益頗豐、獲取匪淺。

其中九中的陳麗梅老師的《學生試卷自主講評課》讓我印象深刻,收穫頗多;林子齊老師的課讓我明白政史不分家,雖然林老師講授的是歷史學科的內容,但是他旁徵博引,把政治與歷史聯絡在一起,風趣幽默。到第三位老師是湖南師大附中的一位歷史老師,她講授內容很豐富,語言感染力強,專業涵養高,能讓人充分感受到歷史學科的魅力;最後一位老師是市教研院陳運敏老師,她的上課課件豐富多彩,講課方式生動,結合多位一線教師案例進行講解分享,收穫很多,也借鑑到很多老師的教學技巧和教學經驗。下面是我從內心的收穫角度,分四個方面敘述我這次培訓的心得:

一、提高教育思想,開闊改革視野

培訓學習,讓我把埋著苦幹的頭抬了起來,發現教育是需要遠見卓識的。在本次培訓中,每位老師給我們做精彩的講座。各位專家老師的講座,闡述了他(她)們對政治、歷史和地理三門學科教學的獨特見解,對新課程的各種看法,對思想方法的探討,並向我們介紹了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以及如何開展課例研究,讓我猶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為之振奮。

二、通過學習理論,不斷應用實踐。

作為一名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政治教學工作。在培訓過程中,我把自身對政治新課程標準的理解與組內的老師交流,並在課例跟進後,用新的練習設計理念指導我的教學,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重新發現,如此用心的迴圈往復,是因為培訓班的課例研究讓我從有力,變得更加有心。

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三、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做專業型教師。

培訓既緊張而忙碌,因為在培訓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氛圍。這種嚴謹實效的氛圍,讓每聽一課我都認真準備,精心揣摩,通過網路便捷方式查閱相關資料,努力構建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敢於迎接挑戰,便也敢於創新。可以說,是培訓激勵了我的意志,啟發了我的心智,讓我更加執著地撲在高中政治的教育教學上。有句話說的好:“教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斷的源頭水。”所以我們要想做一名優秀的教師,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斷的源頭水,因此必須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四、以課例研究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課例是教師課堂教學“軌跡”的真實反映。市教研院陳運敏老師通過給我們展示了多位一線教師在地理教學課例課件,讓我充分感受到政治學科和地理學科有很多共性,可以相互學習,比如,以課例為研究物件開展課例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的職業成長有一個循序漸進的自然成熟過程,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教學研究及課例研究,能有效縮短教師成長週期。此次培訓我覺得讓我收穫最大的就是課例研究活動。

在培訓過程中,我的心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最初把課例研修看成一種負擔,變成今天的感激和期盼。培訓過程中,培訓的每一位老師都付出的艱辛的努力,一次次的課例跟進,我們都有極大的收穫。在執著的培訓過程中,我們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收穫頗豐,但最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這些原本陌生的人因為課例研究走在了一起,通過親密無間的合作,成為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團隊。我們堅信,課例研究過程中的這種不服輸、不言敗,孜孜以求的精神將使我們終生受益。

牛頓曾經說過:“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此次繼續教育培訓,要感謝教育和教研院給我們提供的一個肩膀,讓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在教育這條路上,奮鬥的目標還在遠方,我還將以此次培訓的收穫作為一種鼓勵,鼓勵著我繼續前行!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篇6

《教育的情趣與藝術》這本書是肖川教授的教育隨筆。本書共分七個部分,作者以清新淡雅、細膩簡約的語言風格,對教育、對人生、對社會歷史進行了多角度的透視及解析。書中文章立意高遠而又充滿實踐關懷。當我看到封頁上的一段文字,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段話這樣說——

“良好的教育不僅是充滿智慧魅力的,也是充滿情趣和藝術的。惟有健康的趣味能夠養育我們的靈性和激發我們內在的興趣。藝術是教育的一種境界和存在形式,藝術不是教育之花,而是教育之本。我們只有將自己融會與教育文化和教育的情境之中才能欣賞這種藝術。良好的教育就是要讓我們的心靈在一種有品位的精神氛圍之中。”

細細品味他的這本書,文章中無處不體現著一種對美的追求和趨從。讀肖川先生的隨筆,讓我感受到一個“隨”字:隨和,隨意,隨緣,沒有居高臨下的霸氣,沒有正襟危坐的儼然,沒有煞有介事的虛假,沒有耳提面命的煩悶。像朋友之間的促膝而談。它表達一種情懷,一種趣味,一種心境,一種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讀完全書後的一點體會:

一、他告訴我們什麼是教育的靈魂

書中提到,教育的靈魂是道德教育,很多時候,我們趨向的是一種無視主體性的教育。這種無視主體性的道德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大多數表現為缺乏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進取精神,表現出盲目從眾和循規蹈矩,表現為逆來順受。肖川先生的書讀到這裡,我有著醍醐灌頂的感覺,而如何將書中理念運用於我們的教學之中,我覺得應該從關注學生的情感,尊重每個孩子,從創設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開始,讓學生對自己、對課程及其文化、對學習有積極的情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中嘗試,開展各種合作學習活動,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關係。

二、他告訴我們教育帶給我們什麼

書裡寫到一個讓人心疼,卻又覺得每天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現象:制約教育改革的瓶頸在考試評價制度。應該來說,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們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巨大的,那就是犧牲了整整一代人的自由和諧的發展。我不由的想,我在之前的學生生涯中,沒有美好的回憶,沒有深刻的興趣與愛好,再回想起那段日子,我有種莫名的恐懼。書中提到,學習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大考小考的成績排隊等,使學校成為造就失敗者的場所。目前,一直都說興趣是最重要的,而我們目前所要注意的,就是在學生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不要扼殺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對美好知識的嚮往,要使我們的教學有吸引力,就要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尊重每一位學生,給學生寬容、寬鬆、寬厚的生長環境。

三、他告訴我們教育就是傳遞真善

書中提醒我們,不能只習慣於樹立榜樣、宣傳榜樣、學習榜樣,要學會觀察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的“善端”,我們該對別人多一份對人的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對待學生,特別是那些暫時還處於落後的學生,我們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讓他們多一份真誠的感動。肖川先生說:“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現;有發現的地方,就會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會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會有快樂!快樂應該成為我們追求的重要目標。”要教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真善美,讓他們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融入社會、理解他人、關愛生命,讓學生感受真正的、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