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的牧羊人聽課心得體會

才智咖 人氣:2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植樹的牧羊人聽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植樹的牧羊人聽課心得體會

植樹的牧羊人聽課心得體會1

一堂好的閱讀課,需要有恰當的適合學生的文字解讀,有充滿語文味的語文活動,有語文素養的有效訓練,有學生精神成長的積極引領。在本堂課中,吳老師通過自己對文字的深透理解,引領學生穿行在文字的字裡行間,不斷開啟學生對文字的新的認識,深入理解幸福的內涵,完成了一次語言文字的暢遊和人文精神的探尋。

一、文字解讀既適合教學,又凸顯深度。

《植樹的牧羊人》是一篇外國小說,文字淺顯易懂。七年級的學生讀起來並非難事。但學生讀小說常常僅從表面看人物、情節,沒有老師的教學引導,他們的理解會膚淺而隨意,文字薰陶感染、潛移默化的功能就會喪失。

葉聖陶先生說:“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引導學生讀什麼?看什麼?就是讓學生讀到他沒有讀到,看到他沒有看到,但跳一跳又能得到的東西。

對這一篇文章,教師沒有停留在牧羊人的故事以及牧羊人有怎樣的品格特點這種簡單的解讀上,而是讓學生思考“牧羊人自己是否幸福?”。文章把牧羊人寫成了像上帝一樣偉大的人,而老師卻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讓學生從字裡行間去解讀牧羊人的生活狀態,探究牧羊人的內心世界。

學生從文中發現,牧羊人最初種樹的目的並非偉大。他可能是“打發時間”“排遣孤獨和痛苦”,“渴望生命”……但無論是什麼,其實蘊含的都是一個普通人在絕境中的掙扎,是一個痛苦心靈的自我救贖,是一個孤獨、痛苦、甚至絕望的.人內心深處潛藏的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理解了這一點,教師又引導學生體會牧羊人在種樹過程中收穫的不同的幸福,並拓展了英文中“牧羊人”的解釋,讓學生進一步明白,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不放棄自己”,才能讓自己得到幸福,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

這樣的解讀,以學生十三四歲的眼光,是不易發現的。但經過老師的引領,從文字中由表及裡,層層剖析,逐漸發現了淺顯文字背後的新奇,挖出了文字深處的寶藏。

二、教學問題既聚焦主題,又開放多元。

王榮生教授認為:好的課堂教學結構可比喻為“一根筋”或“一鍋出”。“一根筋”指教學的各個環節圍繞和指向核心教學內容的核心點。

“一鍋出”指把教學的多項任務巧妙地統一在一個環節裡。

教學這篇文章,教師在匯入中就明確告訴學生,本節課的終極目標是“探尋幸福的真諦“。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設計了三個主問題:

1、這篇文章講述了什麼故事?

2、牧羊人究竟靠什麼創造了幸福生活?

3、人們生活幸福了,牧羊人自己幸福嗎。

這三個主問題均與幸福相關聯,從情節把握到人物分析到主題挖掘,如階梯狀層層推進,學生沿著問題“拾級而上”,直至達到目標。這說明,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有極為清晰的認識,因而能夠圍繞核心,刪繁就簡,設計目標清晰而富有啟發性的問題。

同時,這三個主問題的答案又具有多元性,多層次性。能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這樣的問題如同敲鐘,小扣則小鳴,大扣則大鳴。學生在與文字交流、與教師交流、與學生交流中不斷更新認知,啟迪思維,從而提升了閱讀的層次,深化了對主題的認識。

三、語言品讀既讀得細膩,又析得深刻。

語文課,就是要引導學生在文字中“走幾個來回”,

在本節課中,教師抓住語言,引導學生或靜心默讀,或深情朗誦,或細細咀嚼,認真體會文章中的用詞方式,反覆揣摩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準確把所握人物的個性特點,真切感受語言文字背後所蘊涵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當學生找出“三年來,他一直這樣……長成大樹”這段話,並說明了這句話體現了牧羊人堅強的毅力後。教師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讓學生比較帶有數詞的句子和不帶數詞的句子的不同,體會“十萬顆”“兩萬顆”“一萬顆”等數詞後透露出的艱辛和不易。同時又輔以朗讀,抓住重音、注意停頓、放慢語速來強調這些詞語,更深的領會數詞在文中凸顯人物品質的作用。

又如,當學生找出體現牧羊人無私心靈的句子:“這塊地是你的嗎,他搖搖頭說,不是。那是誰的地?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教師讓學生髮揮想象,在“搖搖頭”前試著加上一個表示神態的詞語。學生通過對上下文的理解,給出了“緩緩地”“淡淡地”“毫不在意地”等詞語,清晰地呈現了牧羊人的形貌和性格特點,合理填補了作品留下的空白,也深刻理解了文字所蘊涵的思想意義。

更多的時候,教師讓學生抓住關鍵句,學文悟理,提升理解力和精神境界。學生從“他輕輕地往坑裡放一顆橡子,再仔細蓋上泥土”的動作中讀到了思念和希望,從“白樺樹棵棵鮮嫩、挺拔,像筆直站立的少年一樣”讀到了滿足和喜悅,從“牧羊人還活著,而且身體還很硬朗”讀到了健康是福。

根植於語言的教學,才能有課堂的深度,才能有思維的廣度,也才能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心靈世界。

當然,在享受這堂課亮點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值得商榷、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是語文知識和閱讀方法還沒有很好的與教學內容滲透融合。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本節課中,教師更多的是關注人文教育的功能,而工具性的落實相對弱化。

二是語文活動顯生硬簡單。教學過程中有一次合作學習,但實際上,這是一個需要學生讀書,獨立思考得出結論的問題,不必討論。其餘學習形式多為問與答,課堂活力呈現不足。

課堂是遺憾的藝術。我們對課堂的追求永遠只會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上好一節課”,永遠在路上。

植樹的牧羊人聽課心得體會2

《植樹的牧羊人》是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篇課文,人生意義是本單元的主題詞。課文較長,適合對學生進行默讀訓練。通過抓住關鍵字詞,劃分段落層次,理清文章寫作思路。牧羊人憑藉一己之力把荒原變為綠洲,他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人”的力量:持之以恆、無私奉獻、積極樂觀、求實務真等精神,需要引導學生用心體會,並對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有一點自己的思考,這部分需要通過精讀來完成,略讀和精讀相結合,是學生閱讀的最基本方法。《紀念白求恩》一課夾敘夾議的寫法學生第一次接觸,《植樹的牧羊人》以敘述為主,議論點題,可以要求學生體會不同表達方式的寫法,鞏固上節課所學內容。

從學生上課的表現看,藉助課前預習,課後習題一的表格,學生能很快把握作者寫作思路,概括課文內容大意,並通過朗讀“我”三次見到高原景色的不同,初步體會到牧羊人創作的奇蹟,激發對牧羊人的讚歎之情。然後跳讀描寫牧羊人的句子,品味他身上蘊含的偉大精神,完成立德樹人目標。從學生課堂表現看,發言人比較集中,其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意識不強,課堂上有被邊緣化的傾向,雖然我不斷鼓勵,提出課堂上要積極思考,踴躍發言,但收效甚微,學生一言不發似乎成了習慣,課下還需要再積極瞭解學生心理,看看他們是一會說還是不願說。

另外,課外收集生活中像牧羊人這樣默默奉獻的人,和大家共享這一題,需要家長監督,要不然容易發生放任學生在網上遨遊,忘記最初上網目的這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