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型人格解讀

才智咖 人氣:2.43W

上學期間,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為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學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自戀型人格解讀,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戀型人格解讀

自戀型人格解讀

一問:自戀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還是說,他們天生就這樣?

看情況,早在孩提時期,尤其是新生兒,他們需要被持續不斷的關注,對他們而言,自我關注是一種求生的本能。漸漸地,隨著成長,他們會意識到在眾多的剛性需求中,他們並非唯一。這時,耐心、理解以及其他重要的社會人特質便逐漸發展起來。

我個人認為,有兩種可能性。如果父母是非常自戀的人,父母就不會那麼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的需求被忽視、嘲笑、羞辱,甚至遭到攻擊,從而使他們在內心深處極度渴望被愛和被關注。

因為缺乏關愛,孩子則容易導致如下兩種行為:

1)孩子為了獲得認可和關注,他們變得具有表演特質。

對孩子而言,父母並沒有給他們提供安全感,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內心需求和痛苦不屑一顧。父母只關注事物的外在表現。孩子的內心深受傷害,但同時,還得嘗試在缺乏關愛的情形下生存。因為沒有安全感的保障,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啟動一種自我保護機制。起初,他們通過模仿作為一種嘗試,但很快,他們發現通過表演可以操控父母及其他人。基於這個發現,他們從此走上模仿表演的道路,帶上各種各樣偽裝的面具,以便得到他們渴望的東西。尤其是從父母身上,以及那些同樣缺乏關愛、渴望關愛的人。他們變得自私、無情,成為一個操控高手。

2)另一種極度自戀者則是因為在過分寵溺的環境下成長而產生的。

成長過程中,他們從未因自私或傷害他人的行為而引發負面的評論,從而成長為一群社交怪物,被稱為“小孩”,而且是“超級小孩”。他們完全不懂得要尊重他人,他們認為自己是神,是上帝,是至高無上的,非常自我。

二問:你認為,自戀會是21世紀一個日漸發展的問題嗎?

是的。嬰兒潮(注:在第二次大戰後大約20年期間出生的人)和嬉皮士一代人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給他們的孩子。這使得他們的孩子相信自己有資格,可以獲得完全的成功——而且不費吹灰之力。

三問:自戀型的人都有哪些常見的特徵呢? (頻繁地更新facebook?不斷尋求別人的關注?)

極度自戀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如總在不停地談論自己、誇大自己的成就、但對他人卻缺乏同理心和關懷、在公共場合誇張地展示自己,如在網路上裸露性感、展示肌肉、或不停地談論“自我”。

另一種自戀形式則是受害者人格。如果自戀人格是一個硬幣,那麼一邊是誇張(我比你更強),另一邊則是扮演受害者人格(我比你更好,是因為我遭受的比你多)。有受害者人格的自戀人,會堅持認為你無法理解他在生活中所遭受的苦難。他們甚至會拿你不好好照顧他、不支援他們的行為來羞辱、指責你(譯者按:他們內心的OS是“生活已對我如此不公,你還不好好待我,你好沒良心!!”)。

針對一件事情的兩面(產生的原因或產生原因的反面)都有可能導致自戀。一個人也許是因為一件事的一方面而變成受害型自戀,但也可能是因為對立的那一面。這種對立是客觀存在的,好比:政治上(保守派VS自由派),生活裡的道德問題(墮胎VS反對墮胎),甚至在選擇什麼顏色來刷牆這種小事情上。一個有技巧的自戀者,會把“傷害”當成一種手段,來獲得別人的注意。(譯者按:在受傷型自戀者的世界裡,“傷害”不是我們所認為的不利,相反,會成為他們有利的手段之一)如此,大多數人都會落入受傷型自戀者的圈套,不然的話,就會被他們稱為麻木和冷漠的人。

四問:自戀行為會對親密關係不利嗎?

極度自戀的人在親密關係裡會以“好意”、“為愛犧牲”及其他奉獻的方式,對親密關係造成無法言說的傷害。這就好比一隻蜘蛛附在受害者身上,吸取他的生命養分。當他被榨乾了,不再能為蜘蛛提供養分時,蜘蛛就會毫不留戀地拋棄這具殘骸。另一個比喻是,極度自戀的人好比是親密關係裡的吸血鬼,吸乾你身體裡所有的血液,一滴不剩。他摧毀了你,你還以為他是真的在乎你,而事實上,他不過是利用你,從你那裡索取他的所需。他對你沒有任何情感上的回報。因為他非常害怕被你發現他內心的虛弱和傷口,一旦你很緊密地靠近他,他會感到抓狂和恐慌,從而上演消失和撤退的戲碼。

他才不會回覆你的電話,而且這一過程中,他還會讓你覺得你才是攪黃這件事的罪魁禍首,讓你感到內心愧疚,進而曲解你想進一步與他靈魂交流的意圖。自戀者從不認為自己會犯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神。在他看來,你永遠都是錯的。

作為心理醫生,在看過很多案例後,我發現那些缺愛的女性很容易落入自戀者的陷阱,她們與那些自戀型的男人愛恨糾纏,反覆極端,簡直就是精神折磨。這些男人一邊算計著溫柔,一邊在你心裡埋下對他歉疚的種子,他只略施伎倆,將一個好端端的女人漸漸消耗。最後,他摧毀了她,便轉身投入到尋覓下一個大傻瓜的計劃裡,身後留下一顆破碎的心,而且你永遠別指望他會懺悔,認為自己做了壞事!

五問:自戀行為會給工作帶來什麼破壞?

在工作場所,自戀者常見於以自我為中心的老闆身上。私下裡,員工揹著他們,罵他們混蛋;憎恨他們,完全不想討好他們。如果一個員工比老闆更有才華,那他一定要小心了。自戀型老闆會覺得受到威脅,因為比他們強的員工奪走了他們的光環。極度自戀者非常沒有安全感。只有,當員工能幫助自戀型老闆看上去更好,那麼老闆才會需要他,並且在他的團隊裡有立足之地。而一旦老闆感受到威脅,失去對他的信任時,他就呆不住了。老闆會解僱他,就像丟掉垃圾一樣。

六問:如何幫助自戀的人從這種狀況中走出來?

值得懷疑的是,自戀者除了依附者和屈從他們的人,是否真的會有朋友?與一個極度自戀的人做朋友是一段危險關係的訊號,意味著這份友情是脆弱的並且你也習以為常。那麼,視自戀者為朋友的你,是否真的能夠幫助他走出來呢?我不這麼認為。我更建議你遠離自戀者們,與那些真正關心你的人做朋友。離自戀者們遠遠地。就讓自戀者們獨自咀嚼孤獨和痛苦,不要被他們拖下水,進入他們的黑洞。

七問:如果你正與一個自戀者談戀愛,並且深感挫敗,你該怎麼辦?

離開他們。自戀者將對你的健康非常有害,他們會一點一點摧毀你,最後僅剩一具空洞的“屍體”。你的心被掏出來,然後被“野豬”吃掉。(譯者按:看來作者非常痛恨自戀者啊,這兩句形容得血淋淋的。簡單一句話就是:珍愛生命,遠離自戀狂。)你要時刻謹記,極度自戀的人是有嚴重心理問題的人,要不顧一切地遠離他們。

八問:自戀型人格能被“治癒”嗎?

也許吧。這取決於心理醫生使用的方法。但很多臨床心理醫生都不知該如何治療自戀者。一個極度自戀者要被治癒,他必須要在內心裡認識到自己的病態心理,並有主動求醫的意願。但這對很多自戀者來說,非常難。如果要極端自戀者萌生改變的願望,那必須要經過一系列巨大的人生變革,來破壞他們的自大、極端自私、權利和自以為是。

不管一個自戀者願不願意接受幫助,臨床心理醫生都必須具備高超的技巧,才能進入他們受傷的心靈,療愈它們,修復它們,使自戀者們重獲健康的自我形象,建立和諧的人際互動模式。能夠被成功治癒的自戀者只有一種——被生活狠狠蹂躪過的:P(譯者按:即打破他們原先固有的自大、極端自私、自以為是的內心世界)。

自戀心理需要治療嗎

並非所有自戀都是病態的。在自戀階段,有些習慣可持續到成年,很難改掉,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它甚至可以發出耀眼的光芒。

政治領袖裡,高度的自戀往往是普遍現象,那些必須靠影響大眾來獲取權力的人尤其如此。

一個領袖如果自信有特異的才能、偉大的使命,就比較容易贏得一般人的信賴,因為一般人會被這種表現出絕對信心的人所吸引。但是,自戀的領袖並不只是為了贏取政治上的成功才動用他這種自戀性的魅力,而是為了他的精神能夠平衡。他需要成功與別人的喝彩。

極端自戀的人幾乎非得成名不可,不然他會抑鬱不已,會發瘋。但要成名卻必須有相當的才能和相當的機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博得別人的'喝彩,而喝彩會滿足他的自戀性夢想。這樣的人,即使已經成功,還是不得不追求更多的成功,因為如果他們失敗,就會面臨崩潰的危險。可以說,別人的喝彩是他們的自我醫療法,這讓他們逃脫沮喪和瘋狂。表面上看起來他們在為追求目標而戰鬥,實際上卻為自己不至於瘋狂而戰鬥。

在衡量自戀時人們往往與利他主義對比來談。正常情況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戀情結,其程度為俗語中所講的“利己不損人”。而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將病理性的自戀作了如下的定義:

需要讚美的、表現在幻想上和行為上的瀰漫性“無所不能”,缺乏共情,常始於幼年,並一直持續到目前,且符合以下五條或更多的標準:

第一,誇大成就和天賦,在沒有相應的成就下,期待被看作是最優秀的;

第二,被無限制的成功、權力、才氣、美麗或理想愛情的幻想所迷惑;

第三,相信自己是特別的和唯一的,並相信自己僅能被其他同樣特別的或高地位的人理解,或應該被聯想到與上述的人為一類;

第四,要求過度的讚美;

第五,有特權感,比如,無由地期待特殊的好的對待或他人對他(她)期待自動的順從;

第六,攫取他人的利益,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第七,缺乏共情的能力,無慾望去認識或認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第八,常常嫉妒他人或相信其他人嫉妒自己;

第九,表現出一種高傲自大的行為或態度。

由於缺乏共情,自戀者絲毫不會考慮他人的想法,而將自己的意願以“一廂情願”的方式折射到他人身上。由於相信自己才是唯一的,因而,自己的願望應該馬上完全能夠得以滿足,別人的想法應該超不出自己的想象之中。

如一個病人在偶然看到他的心理治療師也會站在馬路邊吃早點時,在後來的治療中他抱怨道:“我萬萬沒想到您作為一個從國外回來的留學人士竟也會和那些平民一樣在馬路邊吃飯!您應該是在西餐廳中聽著優雅的音樂,拿著刀叉蘸著黃油吃麵包。”

這類人看人的標準在於是否符合自己的想象,因此,在現實表現出與自己想法存在著差距的情況時,病理性自戀者會逃避現實,遠離人群和社會,或者為內心的“自戀形象”做出出格的行為,如有的連環殺手在殺人後說自己是上帝派來結束這些人的痛苦的,或者無所謂地說自己不過開了一個未辦營業許可證的殯儀館。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常可見到有類似人格特徵的人,如演員或藝術工作者,他們有高智商和漂亮的外貌,有較好的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在公眾場所中有較好的人格評價,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讚美成癮。這也許是職業使然,或者應該說,是他們的人格促使他們選擇了職業。健康的自戀可以使人充滿信心並勇氣十足地去完成事業,不過,由於自戀會導致對別人感受的忽視,所以在發展親密關係上有時很容易出現問題。病理性的自戀總是以嚴重的人際關係障礙為代價的。

自戀讓人沉醉,有的自戀不僅無妨,而且衍生出動人的故事:那西斯為迷戀自己的形象憔悴而死,同時,還可以有完美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病態的自戀則將對自己慾望的追求建立在對別人價值、自尊蔑視的基礎之上,而且他們並不覺得自己需要治療。

心理治療對此類病人需要花費相當大的氣力,弗洛伊德當年甚至推斷:自戀者由於移情較難產生,所以無法治療!現在,人們已經知道,病理性的自戀是需要並可以通過心理治療的方法進一步適應社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