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不敢坐地鐵

才智咖 人氣:7.82K

地鐵是我們平常的交通工具,但偏偏就是會有人不敢坐地鐵。說實話我不敢坐地鐵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實話我不敢坐地鐵

最近,一篇題為《懂事的孩子,最可憐》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流傳。文中寫道: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只能認真完成任務,遵守規則,用完美的表現來爭取糖……懂事的孩子,總是乖得讓人心疼。懂事,是一種毒,一旦形成了這個印象,它就會綁架你堅持下去。”

在傳統眼光看來,孩子懂事是家長的驕傲,是其他家長羨慕嫉妒的物件,是教育別人家的孩子的榜樣。但很多被貼上“懂事”標籤的孩子長大後並不快樂。他們常常會感覺到莫名的不開心、煩躁、恐懼與焦慮。

這就是,我今天想講的故事。

她還是在約定的時間,每週一次的來到諮詢室,這樣的約定已經有三年的時間了,她可以在心理諮詢室裡,與我談論她的想法,她的情緒,她的感受。這一次,她一進到諮詢室就說:

“這次,想討論的問題是,我不想做地鐵。”

我輕聲的問她,

“什麼時候開始不能做地鐵的。發生什麼了?”

她說:

“第一次是我帶孩子去海洋館去玩,起初都好好的。後來一個小孩很興奮的說,我們要進鯊魚的肚子裡了。我抬頭一看,我們的位置正是在鯊魚的嘴邊,再向前走,我們就進入黑洞洞的海底世界了。我想,天啊,那麼黑,什麼時候才能走出來啊,一想到這裡,我感覺到心跳的非常厲害,手一下子就冷了,腿抖的厲害,上不來氣,覺得要死了,我嚇壞了。從那以後,我很少坐電梯,每次看到電梯里人非常多時,自己寧願爬樓梯,一次還爬了24層,這太讓我痛苦了。從此我也再不坐地鐵了。”

她按照自己的理解,講述了那次經歷前後與不能做地鐵前後,發生的所有事情。她還按照心理學書上所描述對驚恐發作的`理論上的理解,也談到也許極端的、喘不過氣的、不合情理的恐慌,是表達憤怒的最常見的扭曲方式之一。但是她說她的感覺還是很差,覺得有一點悲傷在胸口的位置,還有一些她說不出的情緒。

她說:

“奇怪,我想到地鐵的時候,在我的意象裡,那裡是黑呼呼的,沒有燈。也沒有人。奇怪,可是身邊是有很多人的。站內與車箱裡是有燈的。”

我問她:

“你在害怕什麼呢?”。

“我害怕地鐵停在隧道里,我不知道何時可以出來。可事實是,這種情況發生的很少,而且工作人員一定會處理突發情況的,可是我怎麼覺得不會有人來救我呢? ”

她一臉的困惑。繼續說:

“我害怕被困在裡面,我會想逃出來,我想可能會打碎玻璃,害怕自己會失控,害怕讓別人笑話。”

恐懼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

我看著她,笑著問,

“不做地鐵有什麼獲益嗎?”

她一聽,有點高興的感覺,說:

“有啊,不做地鐵,我可以自由的看看外面的景色,花啊,還有各種大樓啊,讓我有一種放鬆的感覺。不做地鐵,好象也是在表達一種需要幫助的呼喊。不做地鐵,好象是在表達自己的不滿:一下子就被丟在了這個現實的世界裡,你要面對現在的現實,不能躲。不做地鐵,實在是累了,我還可以坐計程車,讓出租車司機幫助我一下,也可以與計程車司機說說話,有人與我說說話,還有你可以看到司機,你也可以看見售票員,他們會維持秩序,可是,如果你做地鐵,你什麼也看不到,看不到司機,看不到活人,雖然身邊有很多人一起擠地鐵,可是,你總是能看到他們的疲倦,早上,他們沒有睡醒,晚上,累了一天,還是在睡。在地鐵裡,你總是會想起,自己要努力的改變現在的狀況,你總是一個人在前行。如果,你坐了地鐵,你就是一個獨立的人了,你就是一個大人了,你要承擔責任,如果能做地鐵,我就會去很去很多的地方,抬腿就走,這樣人是有很多的自由,我也會擔心,媽媽會不會覺得我太淘氣,或是媽媽擔心我會闖禍,我會受到懲罰。”

在這裡,她內心的衝突就展現出來:獨立、自由與媽媽的束縛、擔心。

恐懼,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

恐懼源自敵意與攻擊的被壓抑

說起做地鐵的事情,她還有很多的抱怨、不滿 。她漸漸的意識到不做地鐵, 其實是她內在情緒、想法的一個表達、一個渴望。

我說,

“你也許可以看看有沒有做地鐵的可能性。”

她回答的很堅定,

“也許行,但是不是現在,我好象對於不坐地鐵,還有很多的話要說。”

在她的恐懼裡,還有要控制的成份,可是要控制的是什麼呢?是她的憤怒。

她說:

“如果,我表達了憤怒,就在在展現自己的力量,這樣,我就要與母親產生最為嚴重的衝突,而衝突後,是媽媽更大的歇斯底里,這樣我覺得好內疚啊,怎能讓媽媽傷心,她已經為我們做了很多,她已經非常辛苦了”。

“我們這樣辛苦的帶大你,為你付出這麼多。”

這是父母讓孩子妥協的利器,有哪個孩子在父母這樣的話前,還有力氣說出自己的想法呢,能說一個“不”呢?也許父母從來就沒有想過,孩子會高興嗎?孩子的憤怒去了哪裡?

正是因為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對於父母的衝突與敵意,必定要受抑制。恐懼,可以避免對父母因愛恨交加而帶來的衝突,可以阻止焦慮的進一步發展。

而抑制的敵意剝奪了個人認識和對抗真正危險的能力。

而且抑制的行為也會產生內在的無意識的衝突,最終讓孩子產生無力感與無助感。

她的恐懼在釋放她的憤怒,這也是她壓抑自己的敵意與攻擊性的結果。

TAGS:坐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