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心理調查

才智咖 人氣:5.38K

研究消費心理,對於消費者,可提高消費效益;對於經營者,可提高經營效益。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這項研究更是必要而且重要的。近幾年,隨著高校的增加和擴招政策的普及,大學生越來越多,已成為消費群體中一個重要、特殊的部分。而且由於他們的心理特徵,這一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呈現不合理的現象,影響了整個社會的消費整體。大學生是大眾文化及消費的排頭兵,研究和分析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有助於認識青年一代乃至整個社會的消費趨勢。

大學生消費心理調查

一、高校學生的消費心理特徵分析

消費心理是指消費者在購買行為全過程中發生的系列心理活動。大學生屬於青年消費群體的一個部分,他們有著與其他消費群體不同的心理特點。

1、追求時尚與新穎。大學生此時的心理特徵是感覺敏銳,富於幻想,勇於創新。在消費行為中對各種新產品具有強烈興趣與購買慾望,熱衷於追趕時代潮流,體現時代特徵。他們購買商品時求新、求美動機較為強烈。當市場出現新商品時,他們反應靈敏,易於接受。

2、強調個性與自我表現。這階段的人處於成長時期,未成熟心理與成熟心理並存,自我意識迅速增強,追求個性獨立,希望形成完善的個性形象。因此,他們特別喜歡錶現自己的特殊性,希望購買和使用能反映個性特徵的商品。

3、衝動性購買行為較多。大學生處於少年到成年過度的時期,思想感情、志趣愛好、性格氣質還不穩定,客觀環境、社會資訊對其行為的作用和影響非常突出。因此,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中,經常發生衝動性的購買行為。他們比較看重商品的外觀、包裝、顏色款式等,而且很容易由此而產生對商品的興趣並迅速作出購買決策。因此,在高校中,大學生計劃性購買相對較少,衝動性購買較多。

4、大學生的消費慾望強烈。現在很多家庭的經濟條件較好,而且獨生子女比較多,他們有較多的資金可供消費,也因此西歐阿飛慾望很強烈。

二、高校學生的消費現狀分析

有人對大學生的消費現狀進行了調查,發現每月消費在400元左右的佔74.3%,200元左右的佔11.2%,600元左右的佔10.5%,100元左右的佔4%。可見,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有偏於高消費。除正常的伙食費、書、文具和日用品外,大學生的其他開支比較大,所佔的比例也偏高。如外出旅遊、社交活動消費(主要用於同學和朋友之間活動請客和送禮等)、文體活動消費(舞會、影視、體育比賽的門票和體育用品等)。另外還有購買服裝、電話費、男生的煙、酒,女生的化妝品開銷也比較大。

由於這一群體的心理尚未成熟,面對豐富多彩的商品世界、變化多端的流行時尚、外來生活方式的衝擊,有一些不良的消費心理和行為在部分大學生中發生和蔓延。

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大學生的消費。流行以金錢作為基礎,面子更使一些大學生喪失了管理金錢的能力 , 幾乎沒有人能逃脫此等命運。很多大學生為了流行不惜犧牲那有限的生活費用,市場上的流行商品一出來,他們就急著去購買。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大學生看到自己身邊的同學買了一件流行商品,自己也不甘示弱的去購買,完全不考慮這件東西是否對自己有價值,自己是否需要它。為了與別人攀比,為了面子,他們不惜重金買下那些沒用的東西回來當花瓶他們也心甘情願。

我們可以看到當今高校學生還有一些特殊消費,這些消費的費用也是驚人的。例如,(1)旅遊消費:有調查資料表明,有46.5%的大學生在節假日時曾和同學或朋友外出旅遊,有12.3%的同學在寒暑假曾和家人一起旅遊過,表明旅遊是大學生比較熱衷的一項活動,旅遊被大學生視為一種有意義的健康的消費行為,他們一年的旅遊費用最高達1000元以上,最低的在100元左右。(2)電腦消費:1995年電腦開始步入大學生宿舍,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為了最能改變大學生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的因素之一。大學生們都試圖通過最先進的技術來改變自己,使自己在未來資訊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目前,電腦在大學生中的普及率已達21.2%;部分宿舍高達3——4臺。而購買電腦的經濟來源基本上都是家裡,(3)戀愛消費 :大學校園戀愛被視為一項不談婚姻的愛情,是一項明知沒有結果的愛。大學生的戀愛心態也有多種,或為彌補感情的空白,作為一種消除寂寞,消遣時光的理想方式;或是為選擇伴侶取經,鍛鍊自己戀愛的感覺與技巧,增進人生體驗;又或者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比較投緣,能夠找到那種令人心動的感覺,相互勉勵和安慰,從中獲得精神享受,又逍遙實在等。據1992年劉宗勁的調查顯示,當時的大學生戀愛消費為每月21.62元,1994年沈小革的調查資料顯示已上升到每月40、50元左右;而現在的調查卻顯示,認為戀愛費用偏高的大學生佔六成以上,大學生的戀愛消費主要是從生活費中支付的。

三、大學生消費現狀的影響因素分析

1、家庭的原因

現在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從小把自己的孩子視為家庭的重點照顧物件,對自己子女的消費基本上實行滿足供應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尤其是子女上大學後,寧可自己在家省吃儉用,也不能在外“苦”了孩子。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為大學生的高消費提供了經濟基礎,創造了個方面的條件,使他們有優越感,他們的高消費在一定程度上給同學起到誤導的作用。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經濟上也得到了保證。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往往借錢也要滿足自己子女的需要。

2、社會環境原因

現在社會上不正確的消費觀,給大學生帶來了很深的影響,不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了大學生高消費的心理。近幾年由於經濟迅帶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已經先富起來了,消費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消費觀念受到了強烈的衝擊,大學生的.消費心理處在不成熟的階段,相互攀比的消費心理較為普遍,直接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消費觀。

3、大學生自身的或心理的原因

大學生正處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階段,在家從小有家長關懷和照顧,故而許多學生不知金錢來之不易,不知當家的困難,又沒有理財的過程和經驗,到大學後遠離家長進行獨立生活,在不正確的消費觀的誤導下,不會有計劃地開支,每當錢花完了,就利用種種理由向家裡“訴苦”,錢就郵來了。此外還有虛榮心理在作怪,有人寧可犧牲教育、健康或一些應有的社會責任,也要在消費水平上不斷升級。情緒化消費也是大學生消費中常見的,就是我在上面說到的衝動性的體現。

4、教育薄弱和管理工作有關

有人認為現在大學生的消費是偏高、不合理的,這與教育薄弱和管理有關。有的報刊、電影和電視進行錯誤的報道,片面報道一些高消費和享受的主題,給大學生做出了錯誤的消費導向。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雖然也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光榮傳統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消費觀,但碰到問題沒有強有力的方法和措施,沒有教育到點子上,對有的問對大學生進行消費教育是很必要的,沒有高素質的消費者,就沒有完善的市場經濟,而大學生是一個具有特殊性質的消費群體,對其進行消費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大學生處於個體社會化的關鍵階段,開展消費教育有助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特別是目前我國大學生消費素質偏低,生活質量不高,更需要進行消費引導題沒有及時有效的引導。學校內和周邊地區開設的眾多餐廳、歌舞廳、咖啡館、遊戲機室和桌球室等時刻吸引著大學生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