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服務本土化

才智咖 人氣:2.28W

其實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念建立的心理諮詢體系不完全適合中國國情,因此現在就出現了心理諮詢的服務本土化。

心理諮詢服務本土化

感悟之一 從中國哲學的範疇看心理諮詢服務本土化——拒絕庸俗迷信

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歷來被認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擬,中國思想的兩種思潮是儒家和道家,此外佛學的影響力也非同小可。許多人習慣地認為,儒、道、佛是中國的三種宗教,而馮老先生認為:1.儒家並不是一種宗教。2.道家和道教是不同的兩回事,道家是一種哲學,道教才是宗教,它們的內涵不僅不同,甚至是互相矛盾的——道家哲學教導人順乎自然,道教卻教導人逆乎自然。3.中國佛學和佛教也是有區別的。“中國佛學”是佛學傳入中國後,與中國哲學思想接觸後的發展,如“中道宗”與道家思想的相互作用導致“禪宗”的興起,而禪宗對中國的社會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自然包括了對心理科學的影響。然而現實中很多人常常將道家與道教、佛學與佛教混為一談,其中不乏個別心理學愛好者對道士僧侶的儀式、迷信活動趨之若鶩,這是否值得我們警惕呢?

誠然,在諸多專家及前輩面前談中國哲學、談佛學,我自覺有班門弄斧之嫌,更不敢將馮老先生之學術理論斷章取義,我以膚淺之理解反觀現實之百態,終於體會到一種“怕”,這種怕與韋志中老師在《心理學工作者的專業成長之路》上篇中所提到的“怕”殊途同歸。韋老師說,“拜師之後,我從此開始“怕”了,我怕什麼?我怕老師找出我的毛病,怕給老師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那個時候我就開始“怕”了”。我呢,我怕我會陷入庸俗迷信之流,一方面將心理諮詢師的身份過分抬高,不能潛心對心理諮詢學的流派進行準確研究,另一方面以心理諮詢服務的名義為一些宗教儀式渲染神祕的色彩。因而,我深感若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當不崇洋、不媚俗,當勤閱讀、勤思考,當沉澱文化、潛心研修。

感悟之二 從中國哲學的精神看心理諮詢服務本土化——堅持文化自信

在馮老先生看來,中國傳統哲學的主要精神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中國哲學既是理想主義的,又是現實主義的,既講求實際,又不膚淺。歷代的聖人先賢,無一不是把倫理與哲學相結合,在生命的體驗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與天人合一。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的儒、道、佛已然遠遠早於西方的心理學流派,關注人的身心靈成長,自覺地尋求本我、自我與超我的和諧。如禪宗裡常說的“即心即佛”、“非心非佛”,便有一段關於南北兩派首領神秀與慧能的佳話:

弘忍召集弟子各以一首詩偈來概括禪宗信仰要義。神秀的詩偈說——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這表達的是“即心即佛”。慧能的詩偈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這表達的是“非心非佛”。

可見,不論是禪宗北派強調的宇宙心或佛性,還是南派所強調的“無”,其前提都是關注人的內心,縱觀道家的崇尚理性、豁達率性,儒家的禮樂傳承、心靈脩養,還有諸子百家的激情批判,無一不是源於“以人為本”,較之西方哲學,中國的哲學在關注人與宇宙關係的同時,更具浪漫主義與理想主義,更多地關注了“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我是誰?”。

顯然,當我們致力於心理諮詢學的研究與應用之時,是無法脫離中國文化的基礎的,尤其當我們致力於心理諮詢學本土化研究時,不僅要有科學嚴謹的態度,更應重視各種心理問題、心理現象產生的文化背景,不能簡單分析其生理和心理成因,而忽視一定文化環境導致其社會功能的改變。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靈魂與血脈,是我泱泱大國文化強盛的堅強後盾,因此,在心理諮詢服務本土化的道路上,我們當有足夠的底氣堅持文化自信,當有持久的恆心博覽古今。

感悟之三 從中國哲學的發展看心理諮詢服務本土化——堅持砥礪前行

追隨馮友蘭老先生的思緒,可以看到中國哲學發展的清晰脈絡——中華民族的地理環境和經濟背景孕育出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儒、墨、道、法、名、陰陽從個人與社會角度競相爭鳴,爾後的`政治需求選擇了儒、道成為中國思想的兩個主要流派,當西方的佛教傳入中國,融入道家思想後,成為王權專制掌控民生思想的又一利器,鼓勵著人們重視超我,追求社會層面的道德完美,所以反觀現實中國人的種種心理問題,便不難發現其共性及社會文化根源。

中國先後跨過了“落後就要捱打”和“貧窮就要捱餓”這兩道巨大的歷史溝坎,能否成功跨過“失語就要捱罵”的新的歷史溝坎,無疑深刻地考驗著當代國人的文化眼光、文化胸懷、文化想象和文化本領。作為一名致力於心理諮詢服務本土化的工作者,或許我們常為現實而困惑迷茫,畢竟唯西方心理流派至上者有之,唯操作技術至上者有之,將心理諮詢詭祕神化者有之,以心理諮詢為旗幟自吹自擂者更不乏其人,加之社會的認同度、政府的關注度仍處在逐步改善提升的過程中,我們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從發展的形態上看,心理諮詢服務的本土化似乎遠不如中國哲學的傳承那麼一帆風順,但從發展的實質看,兩者卻有著高度的契合,中國哲學無形中已然孕育了心理諮詢服務的終極目標——“以人為本”。

由此可見,我們當探尋先賢修身養性之道,立足當今現實問題之本。正如楊教授、閻教授一樣,立足國情、關注焦點,無論在心理諮詢理論研究方面,還是在實踐服務方面,從小的切入點做出大的好文章,不畏艱難、砥礪前行!

感悟之四 從中國哲學的功能看心理諮詢服務本土化——堅持不忘“初心”

在《中國哲學簡史》第一章,馮老先生指出: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這裡的正面知識是指對客觀事物的資訊),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其中揭示出的中國哲學的功能與心理諮詢服務的目標驚人地相似! “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縱觀中國哲學的文化根源,就不難理解——在中國,哲學也好,心理諮詢學也罷,最終都將關注人的“初心”,即人的本質需求,而且不同程度地超越道德的約束,以客觀的視角關注人的內心世界,促進人的心靈成長。

有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為根基,心理諮詢服務本土化何懼文化自信!有先賢學者披肝瀝膽,心理諮詢服務本土化何懼砥礪前行!心理諮詢服務本土化道阻且長,不懼無根、無源、無術、無勢,唯懼“無道”!經驗豐富的科學心理工作者一般都有深刻的體會:精分、人本、認知行為……再精湛的“術”都建立在良好的共情、積極關注、傾聽等基礎上。離開了“道”,再好的“術”也終究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這個“道”便是心理諮詢學對人的本質需求的積極關注,是一名科學心理工作者對心理科學應有的敬仰之心與嚴謹的工作態度,所以才能冠以“科學”二字。

正如韋志中老師所指出的,“2017年,是心理學發展的機遇年,也是心理學工作者的風險年。”環顧四周,我們的身邊不乏打著心理諮詢服務的旗幟進行純商業運作的機構與個人,所幸的是,還有我們在座的各位不忘“初心”,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堅守著對科學的敬仰、對心理諮詢服務的責任。在落筆寫下這份讀書心得之時,我的內心是惶恐的,既想站在我個人從事的學科角度向大家推薦馮老先生的思想風采,又擔心斷章取義曲解馮老先生的思想精髓。但至少有一點我能肯定的是:當我們堅持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守勿忘“初心”,在中華文化的沃土中定能讓心理諮詢學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