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師範學院校徽

才智咖 人氣:3.02W

曲靖師範學院地處爨文化的故鄉、“全國十佳宜居城市”——曲靖市,是一所以人文學科、理學為重點,以教師教育為特色,以服務基礎教育為主體的省屬普通本科高等師範院校。

曲靖師範學院校徽

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7年開辦的“師範傳習所”,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曲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曲靖教育學院、曲靖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曲靖師範學院。2007年6月,學校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0年,成為雲南省優質生源高校。

截至2016年8月,學校有校本部、古城和環東三個校區,佔地總面積1399.43畝。校舍面積30.21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近180萬冊;固定資產總值6.89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裝置總值8797.38萬元。學校設設有18個教學單位,4個教輔機構,設有53個全日制本科專業,17個高職高專專業,60個成人教育專業。有在職教職員工983人,其中專任教師726人。

校史沿革

學校辦學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07年開辦的“師範傳習所”

1912年設定雲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1956年更名為曲靖師範學校

1977年招收昆明師範學院曲靖普通(本科)班

1978年成立曲靖師範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曲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84年建立曲靖教育學院。

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曲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曲靖教育學院、曲靖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曲靖師範學院。

2002年2月,雲南省教育廳、省外事辦公室、省公安廳批覆,同意曲靖師範學院招收外國留學生。

2003年1月1日,學校舉行新校區開工典禮。

2004年5月,雲南省學位評審專家組對曲靖師院申請新增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及授權專業進行了全面評審通過,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2007年6月,學校以“良好”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7年12月21日,中共曲靖市委三屆五次全會上,曲靖市趙立雄提出:“積極發展高等教育,推動曲靖師範學院向以師範和工科為重點的綜合型大學方向發展,力爭2015年建成綜合型曲靖大學。”

2008年11月21日,“曲靖綜合大學”籌建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

2010年,學校成為雲南省優質生源高校。

2011年12月被中央文明委命名錶彰為“全國文明單位”。

文化傳統

校標

學校的校標為圓形,外圈為校名“曲靖師範學院”中英文,

中文為爨體,體現了爨文化的特徵。內圈圓內變形三角寓意為曲靖師範學院為過去曲靖師專、曲靖教育學院、曲靖師範合併升格組建而成;變形三角又為漢字“人”的變形,體現了“育人是辦學第一使命”思想,寓意“精業樂教,立德樹人”培養人才;變形三角又意為山峰,寓意剛正、向上和不斷攀登之意,和浪花代表的珠江水結合,剛柔相濟,體現了“剛正博愛,睿智篤行”的校訓精神;數字“2000”標示學校2000年誕生。爨體校名、變形三角、數字“2000”的紅色象徵紅土地,浪花的藍色代表珠江水,象徵深邃和深遠 。

校歌

千里珠江,源遠流長。我愛這爨鄉沃土,翰墨飄香。剛正博愛,胸懷遠大理想;睿智篤行,書寫青春詩行。啊!曲靖師院,多彩的人生舞臺,快樂的求知殿堂。

千里珠江,源頭起航。你看這人才搖籃,桃李芬芳。民主和諧,沐浴幸福陽光;求是創新,鑄就燦爛輝煌。啊!曲靖師院,美好的精神家園,永遠的心靈故鄉[23] 。

校訓:剛正博愛睿智篤行

“剛正”,“剛”是剛健、剛毅;“正”是正直、中正。語出《易經·乾》:“剛健中正,純粹精也”。意為剛勁強健而中正不偏。“博愛”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和“兼愛”的思想。《論語·顏淵》:仁者“愛人”。《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兼愛》:“天下兼相愛則治……” 。韓愈 “博愛之謂仁,性而宜之謂之義”。博愛就是一視同仁。陶行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剛正”是學校百年師範辦學歷史的寫照,體現了廣大師生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追求卓越、頂天立地、戰勝一切困難、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氣,是師生做事、為人的基本精神追求,是廣大師生為學、為事、為人應有的基本態度。“博愛”是教育的本質,體現了學校辦學的教育目標和師範教育的本質,“博愛”倡導校園內幹群之間、師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融洽友愛的關係,包含了愛自己、愛學生、愛社會、愛祖國、愛大自然的豐富內涵。

“睿智”,“睿”意為通達、看得深遠,“睿智”表示“英明有遠見”。“篤行”語出《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意為在求學向善的過程中要博學審問,還要深思熟慮,自出心裁,獨具慧眼,盡力踐行。表達了學校師生追求真知服務社會與人民的遠見卓識,體現學校具備先進的辦學理念與定位,善於謀劃長遠發展。“篤行”是治學、為人的最後階段,要努力實踐,將所學最終落實,做到知行合一,蘊含著責任意識,艱苦奮鬥,全力以赴去實現願景的自覺行為,體現了高校社會服務的最高追求。

校風:民主和諧求是創新

“民主”源自《孟子·盡心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儒家樸素民本思想。“民主”也是著名的“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和諧”源出《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中庸》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民主是學校發展的方向和治校理念,和諧是學校師師、師生、生生之間良好關係和治學氛圍的反映。“民主”反映了做法、反映了學校治校方略,“和諧”是民主之下的結果,也體現了校訓“博愛”的精神,二者一脈相承,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求是”源出班固《漢書·河間獻王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概括了學校師生辦事求學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求索真相,揭示規律並把握規律的良好風尚。“創新”,“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概括了高校科學研究的特質,倡導全校師生都要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僅要刻苦學習知識,還要儘可能地將知識內化為自身的素養,並不斷創造新的知識。高校是先進文化產生的重要源頭和傳播的主要陣地,“求是”強調了惟實的態度,“創新”強調了科學的方法[25] 。

教風:精業樂教立德樹人

“精業”語出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強調教師耕耘事業的能力,教師教書育人必須要高標準、嚴要求,要具有深厚的內功,要精通教學,要不斷追求卓越、完美的`教書育人技藝。“樂教”。源自《論語·述而》:“誨人不倦”。孟子曰:“君子有三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是以孔子為代表的“有教無類”教育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倡導將教書育人作為一種事業來做的良好心態,體現了教師的職業追求和人生追求。

“立德”語出《左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教師要注重修養,不僅要修個人之身,養個人之德,還要身在學校,心懷天下,要做到學高為師,行為世範,才能無愧於教師的光榮稱號。“樹人”語出《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強調“樹人”是教師的天然職責,教師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導師,這是我校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堅持育人為本風範的概括[26] 。

學風:勤學善思勵志力行

“勤學”強調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態度,旨在倡導嚴謹治學、學而不厭、終身學習的風氣,做到“海納百川”。“善思”中“善”字是擅長、長於的意思,“善思”即善於思考或擅長思考。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勤學善思”強調勤學與認真思考結合,提倡做學習的有心人。

“勵志”就是要志存高遠,要樹立遠大的志向,堅定的意志。“力行”源自《中庸》“力行近乎仁”。楊雄《法言.修身》“君子強學而力行”。要求為學者按照自己確定的目標努力去做,與校訓呼應,強調注重實踐,學生要努力將自己培養成應用型高階專門人才,體現了學校的辦學定位。

校旗

1、學校校旗分為校內升旗使用和校外活動使用兩種,白色旗面。

2、校內升旗使用的校旗旗面中心位置為彩色校標,寓意學校是聖潔高雅而充滿活力的求知殿堂。

3、校外活動使用的校旗由純白旗面、校標、中英文組合的校名組成。左上角為彩色校標,中間為紅色中英文校名,其中,中文字型為爨體字,為紅色。

4、校旗形狀為矩形,長、寬比例為3:2,旗面尺寸為240cm×160cm,同時,也可根據需要比例縮放。

5、各二級學院院旗和各學生社團在校內外重大活動或進行對外宣傳時,要規範使用校旗。

6、各二級學院院旗和各學生社團團旗可參照校旗制定,旗面顏色可更改,校標位置不變,把“曲靖師範學院 ”中英文校名的位置標各學院和各學生社團名稱 。